本
文
摘
要
两条线的爱情,
明面上:我爱你的美丽善良有钱
实际上:我爱你无条件的爱我
常见的理想化事情就是爱情,起初,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后来,因为不了解而爱上,因为了解而分开。这就是理想化,以及理想化破灭。
对自己的理想化,是自恋的一种表现,由弗洛伊德提出。对自己的理想化一方面可以熟视无睹眼前的窘迫,一方面可以减轻由于自己不完美而导致的羞耻感。
最常见的是对他人的理想化,或者说对关系的理想化。例如爱情中爱的爱去活来非你不可,这是很深的理想化。
那为什么爱情最容易出现理想化?因为爱情是移情的催化剂。世界上没有无条件的爱,最接近无条件的爱的是母爱。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第一次爱上的人可能是对你儿时重要他人的一个移情,而这个重要他人常常是抚养你长大的母亲(当然有例外,祖父母辈或者爸爸等重要抚养者)
回到爱情上来,我们到底爱的是什么?尤其是迷醉其中的人。答案可能有很多:她很美丽, 她很善良,她很有钱。这里有一部分确实是本我的欲望,超我的需求。比如男人找美女是本我,女人找有钱男人是出于生活保障。
除了以上表面的需求外,还有另一层需求,就是需要对方给我无条件类似母爱。这个是我们没有看见的,这根链条是通往幼年的母爱。越是内心缺乏母爱资源的,这个拉扯对方的链条越粗。
明面上是:你要美女,我要钱。我们互相满足了。但后来为什么要吵架、离婚呢?有人说那是价值观不同,性格不合。但是我们去看看分手爱人最多的原因是什么?——最多的就是他对我不好,他让我失望了。
这里潜意识的目的很明确:你要对我好,一旦对我不好,我就失望了。我们在爱情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就是爱这么一个东西。我们爱的是对方无条件爱自己、崇拜自己、伺候自己、思念自己。
这就是爱情中的理想化——无条件的爱。为什么会有这种理想化呢?她从哪里来,又如何去解决呢?
心理学上三个大神给出了三种解答,佛罗伊德说爱情的本质是力比多的 *** ;克莱因说是对无条件爱的关系的需求;科胡特说是满足自恋需求。
三种理论都有道理,也在现实中可以看到,大家可以自己对号入座。如果你觉得这三个都不对,那可能是你在这三方面都发展的比较好,小时候没有欠缺,长大了也就不会那么拼命的要去弥补。
爱情的理想化现象我们现在就能明白了。那只不过是一种潜意识需求,需要对方做无条件爱自己的母亲。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我们把现实的有诸多毛病的并不能一直在乎自己的恋人,理想化的认为他是一直爱我的疼我的理想母亲那样的人。
理想化完了呢?就该进入现实了,可能理想化越多,失望就越大,闪婚越快可能离婚就越快。这些都是理想化破灭。
所以这是两条线的爱情模式:开始爱,后来恨。这就是理想化参与了其中,双方当事人可能并不自知,还总在强调外面的原因。
完全一条线的爱情就是亲情了,就是我们老一辈经常教导我们的:过日子。也就是要务实、简单平淡的陪伴,但是可能少了 *** 和趣味性。
这样一分析好像挺悲观的,理想化最终会破灭,那我们还要不要去尝试和找寻,还是单一的线条直接进入亲情模式呢?我想生命在于体验,大胆的去爱大胆的去恨,只是我们在这种状态的时候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这种状态就可以了,算是活得清醒了,毕竟 *** 和兴趣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