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卖报歌曲歌词(歌曲,卖报歌),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卖报歌曲歌词(歌曲,卖报歌)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卖报歌曲歌词(歌曲,卖报歌)

一天中午,在万达吃完阿香米线,裹了口罩下扶梯时,突然想到《卖报歌》,歌词已经记不全了: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大风大雨里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死活想不起来其他两段,就掏出手机搜,原来是把三段记岔了,全歌是这样的: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歌词写得很好,但也有败笔。最大的败笔就是第三段。前两段非常让人感动,第三段写瞎了。

一是太直白,“耐饥耐寒地满街跑”“痛苦的生活向谁告”——虽然歌曲不妨直抒胸臆,可这样说出来,还是把辛酸淡化了。尤其最后一句,“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这是不可能的。对绝大多数卖报的小女孩来说,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那种遭遇才是真正的结局。

——为什么说是小女孩?因为这首歌的原型是个女报童。不过,那个女报童比较幸运,因为这首歌红了,有人资助她上学,后来还成了女明星。但成百上千的其他小报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一生,恐怕都难等到光明来临的那天。

这首歌最好的,应该是“啦啦啦”三个字。“啦啦啦”,通常表现欢快的情绪。可是风雨里卖报的小孩,唱出“啦啦啦”,让人心疼。

三段里,最好的是第一段。“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行家”是自信的口吻。而“卖报的小行家”,这是吃了生活太多苦的自信。卖报哪有什么行家——至少街头吆喝着卖报是没有行家的,这就是个辛苦的差事,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可言。说“卖报的行家”,其实是说“吃苦的行家”,更何况是“小行家”,小小年纪,就已经饱受了生活的苦。

尽管生活辛酸,但你没有办法,你只能看积极乐观的一面——不然你活不下去。活下去、撑下去的人,都要懂些自我安慰的手段,那就是: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这几句也很好。好在具体。呈现了真实的苦难。她叫卖的内容不是“先生行行好,买两份报吧”——如果那样写辛酸,反而会大打折扣。小报童虽然处在社会最底层,但她也有尊严,她不是乞讨,不是恳求别人的施舍,她是卖报的,不是要饭的。所以她喊的是:“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哪天的新闻不好呢?而她每天都这么吆喝。实际上,能成为新闻的多半不是什么好事情。好事情天然不太具备新闻价值。但叫卖还是非这样不可。你无从选择。

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那一份报多少钱?

当然是四个铜板。这里是很真实的。是生活的语言。不是文人坐在房间里凭空想出来的。小孩想多卖一份报,一份是四个铜板,两份就优惠一个铜板,卖七个。真正有钱的人,每天读报了解新闻的绅士,是根本不在意是否能省下一个铜板的。可卖报的小童,误以为买报读报的人,也像她和家人那样,很在乎便宜的一个铜板。这误解,就是值得文学去留意的地方。

——这么小就出来卖报,她哪里上过学(歌曲中的原型小毛头,也没有上过学,这首歌出来后,人家资助她念了小学,又念了中学,但也没念完就肄业了。她出生成长的环境还真的不适合她上学)。那么,报童实际上是不知道报上写了什么的——但凡认得几个字,也不会“不等天明去等派报”“大风大雨里满街跑”了。所以,她哪里能知道今天的新闻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好?可她还是得这样喊。

第二段相比第一段,要弱一些。没有把贫苦人家孩子想象的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反差表现出来。只是“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未免直白了。

第三段,更等而下之了,“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和前面“大风大雨里满街跑”、后面“吃不饱,睡不好”都重复了,实在是文人没法体会更多报童的辛酸,只能靠肤浅的脑补,和第一段直接拈出生活本身相比,差得太远。最后,“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说是“无病 *** ”“狗尾续貂”也不为过吧。

但不管怎样,由于第一段的存在,这首歌还是很好的,令人动容。生活的艰辛,比文人的笔更有力量。

写苦难,不要干说“啊,多么苦、多么难呀”,要写浸在苦难当中的人,是怎样怀抱着一丝丝幻想的。幻想是撑着她活下去的勇气。别人冷眼看她,都知道那是幻想,可她自己不知道,或者不肯知道。“啦啦啦”,就好在它一点都不欢快,而是悲凉。“今天的新闻真正好”,喊出这句话的人,今天的生计一如既往地难。要写“真正苦”,透过“真正好”来显现,这才是文学。

更多卖报歌曲歌词(歌曲,卖报歌)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