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文章文字来源于北京日报、北京新闻、老北京城
“顺益兴四合院”每日更新四合院信息、新鲜资讯,北京政策等……记得关注!
北京雨燕,
它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北京”命名的鸟类。
北京雨燕隶属于雨燕目雨燕科,比常见的燕子体形稍大,羽毛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细纵纹。它们外观呈流线型,飞行速度极快,而且是著名的食虫益鸟。1870年,英国人温斯侯在北京第一次采到其标本,并命名为“北京雨燕”。北京雨燕喜欢把家安在古建筑内。因此,北京人还给这种鸟儿起了个形象的名字:“楼燕儿”。
不仅如此,北京雨燕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中“妮妮”的原型之一,是极具北京特色的物种形象,象征着吉祥和好运。雨燕也是北京生态环境的一个“风向标”,它们的多少可以表明生态环境的优劣。
(福娃“妮妮”)
每年4月中旬,雨燕都会来到北京筑巢产卵、繁衍后代。
在小雨燕出生后,大雨燕会带领它们离开北京,踏上下一段旅程。
鸟中贵族 :双脚从不沾地
北京雨燕的国际学名是“Apus”,翻译成中文是“没有脚的鸟”。而在英文中,雨燕则又被俗称为“Swift”,意为“迅速的、敏捷的”。
仔细回想好像从未见过它们落地,甚至不见它们停歇在电线杆上。它们在空中捕食,甚至交配。
至于为什么呢?北京雨燕是天生的小短腿儿,翅长,爪的四趾都向前伸,因此几乎没有抓握能力。这导致它们无法抓取树枝栖息或是在平地站稳,只能依附于山体裸岩的缝隙和洞穴边缘,当它们飞行时,只需要松开双脚,张开翅膀,让身体自然跌落,就可以借助空气动力,从容起飞。
一旦落地,只能吃力地爬行,如果不借助外力,不仅很难起飞,甚至连跳跃都成了问题。
古建精灵 :只在古建安家筑巢
正是因为雨燕从不落地的特性,才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选择栖居在北京。
北京城里有着众多宫殿城楼、亭台高塔等古建筑,刚好符合北京雨燕对住所要距离地面至少4米高的要求,其中梁椽交错的构造形成适合它攀附的缝隙和洞穴。
资料显示,早在1471年,就有雨燕在城门楼上筑巢了。
在老北京的记忆中,从天坛到太庙,从故宫到雍和宫,从北京的城楼、箭楼到颐和园的八方亭、东宫门,雨燕成群结队围绕着建筑飞翔,形成鲜活的古都风貌。
还有人这么说过:“以前在四合院的教室里上课时,经常能见到雨燕误飞进来。”
正阳门,俗称“前门”,是老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遗迹、老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北京雨燕繁衍生息600年的常驻地。
很多人因此发出疑问,雨燕在古建筑巢不会给建筑材料造成腐蚀?正阳门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给了我们答案。
凡是有白色粪便的地方,就是有雨燕筑巢的地方。研究员通过对粪便的化验,发现雨燕的粪便是中性的,证实并不会对古建造成伤害。
国际化的飞行路线
北京雨燕的一生就是在这不断来来 *** 的旅途中度过的,雨燕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10公里至200公里,曾有专家判断,它是长距离迁徙鸟类中飞得最快的鸟。
据计算,它一生往返的旅程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2014年,中国观鸟会的志愿者给北京雨燕佩戴上“光敏定位仪”,明确记录下这位长途跋涉选手年复一年的迁徙路线。
聪明的雨燕为了到达非洲南部,并没有选择需要跨越大洋的“直飞”这一选项,而是避开了大面积的洋面,选择了相对更为“省力”的飞行路线,期间只需要跨越一个红海。
古人笔下的北京雨燕
在我国许多诗词文献中,有很多关于燕子的记述,其中就包括北京雨燕。
《国风·邶风·燕燕》是先秦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国风·邶风》中的一篇, 是先秦时代的民歌,是中国诗史上最早的送别之作。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此外,唐代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劳劳胡燕怨酣春,薇帐逗烟生绿尘。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胸斑黑,声大,名胡燕。其巢有容疋素者。
宋代罗愿《尔雅翼》:胡燕,比越燕大,臆前白质黑章,其声亦大。
明代张瀚《松窗梦语》:燕有二种:越燕小,黑而紫,多呢喃语,巢于门楣;胡燕比越差大,羽多斑点,声亦较大,巢屋两楹间,古称玄鸟。
如今,在北京已经很少能看见雨燕了。谁也没有想到,陪伴北京城千百年的雨燕会在短短几十年内数量锐减,濒临消失。
在北京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一只“沙燕儿”风筝。
(图片来自:肉丁网)
北京的风筝种类很多,但最具代表性的还得说“扎燕”,北京人喜欢叫“沙燕儿”,因为燕子每到春天要飞回北方,象征春回大地,有报喜之意。
“沙燕儿”的头是燕子头的平面变形,它的眉梢上挑,两眼有神,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再加上那对剪刀尾巴,使人看上去就会想到燕子。人们按照大家都喜欢的“大胖小子”,扎成了胖沙燕和雏燕;又按照亭亭玉立,苗条秀美的少女,扎成“瘦沙燕”。
从各式各样的“沙燕儿”就不难看出北京人对燕子的喜爱。
图文来源丨北京日报、北京新闻、老北京城、网络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