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今年以来,“黑天鹅“事件不断扰动着投资者的神经,美联储加息,美股下跌,人民币汇率跳贬,国内疫情防控,俄乌战争持续升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局势动荡,避险情绪升温,社会情绪不稳,甚至担忧国运。
4月下旬,市场快速下行,A股迎来一波杠杆资金的爆仓,两融余额从17000亿降低至14000亿,基金触发预警线降低仓位,止损线的基金平仓。2022年4月单月,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4月的跌幅分别达6.31%、9.05%、12.80%,2022年1-4月,上证指数达16.28%、深证成指25.82%、创业板指30.20%。中证1000指数1-4月下跌28.41%,中证500指数1-4月下跌23.53%,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年内的跌幅为18.71%。
2022年100亿以上私募基金业绩排名
2022年100亿以上私募基金排名:
截至2022年4月30日,根据数据显示:管理规模100亿以上的证券私募收益排名,共录得93家,其中仅10家取得正收益(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朝阳永续。收益为私募基金旗下有公开数据的产品算术平均值)
2022年50-100亿私募基金业绩排名
2022年50-100亿规模私募基金表现:截至2022年4月30日,管理规模50-100亿的证券私募今年收益排名(见下图)
2022年20-50亿私募基金业绩排名
2022年20-50亿规模私募基金表现:
截至2022年4月30日,管理规模20-50亿的证券私募今年收益排名(见下图)
2022年10-20亿私募基金业绩排名
2022年10-20亿规模私募基金表现:
截至2022年3月31日,管理规模10-20亿的证券私募今年收益排名(见下图)
2022年5-10亿私募基金业绩排名
2022年5-10亿规模私募基金表现:
截至2022年3月31日,管理规模5-10亿的证券私募今年收益排名(见下图)
以上历史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2022年5月机构观点汇总
源乐晟资产:
2022年至今,上证、深证和恒指下跌幅度分别约20%、30%和15%,在全球主要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中跌幅居前。当下确实存在着诸多影响市场表现的“内忧外患”因素,包括地产如何在严守之前政策导向的前提下实现稳增长、疫情对制造业供应链的短期冲击及长期布局调整的影响、俄乌战争对能源和粮食价格的冲击对通胀中枢的影响、美联储加息和缩表过快是否会引发经济衰退的担心等等。面对如此复杂的背景,我们认为,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去思考和观察可能使得市场稳住甚至转向的线索。我们已经看到,在两个重要的政策可为空间上都开始出现了一些改善的迹象,随着这些改善持续落地,市场就会逐渐重获信心。
第一,疫情的防控细节。投资是基于对未来预期的折现,投资者不怕短期的困难,甚至可以说每次短期的困难都能在未来创造更大的投资机会。如果奶茶店老板预计三个月后就可以开门营业,即使这三个月一单生意也没有,绝大多数老板还是会选择扛过这三个月,而非彻底关店走人。制造业企业对供应链长期布局的决策是如此,投资者在市场的决策亦是如此。我们观察到, *** 已经开始陆续出台复工复产的政策,看到了开始,就可以期待更多,4月2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更是为这一改善的进程安装了重型发动机。
第二,是对稳增长政策的具体化、系统化落实。当前的经济正常运转因部分城市封控而受到拖累,短期的压力较大,但我们认为, *** 已经意识到实现今年稳增长目标遇到的挑战,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准、以再贷款和信贷指导为载体的结构性货币投放、对部分行业的减税降费、对个别群体的临时生活补助等。我们认为,稳增长政策顺利发挥作用需要两个前提因素。其一是防疫管控细节的进一步改善,包括物流在内的广义供应链的畅通与流畅,因为经济运行是一个复杂系统,比如A地的主机厂被封控,那么未被管控的B地区的零部件供应商也没有订单可做;同理,X地的零部件(哪怕价值量再小)企业被封控,那么Y地的主机厂(价值量可能是那个零部件的一万倍)的生产线也开不起来。其二是在解决了第一条的约束之后,要给各种保增长政策以载体。中国经济的转型是大势所趋,我们在过去几年的投资中也一直在以此为主线做重点布局,但是在特定的时刻,传统投资依然是重启经济活力最有效率的工具,包括新基建、传统基建和地产投资等等,有助于打破恶性循环、防止悲观预期的自我实现,让社会融资通过其进入上游供应链、更上游的材料行业直至广义的宏观经济中。4月29日政治局会议中对供应链、基建、地产、平台经济等几个重要方面都给出了积极的表述,前述最关心的因素都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我们准备更加积极地有所作为。
每一次市场大幅调整,都会出现一些悲观的论调,所以我们要特别提醒自己,不要被宏大叙事所淹没,回到具体问题的思考上去,最重要的还是得面向未来。短期内,因应对经济变化和风险控制的需要,我们适当调整了组合和仓位,但是现在MSCI中国指数的估值接近历史最低位、中证500的估值已经创了历史新低、中证800的估值离最低点亦不足10%,站在中长期维度来看,市场是处于非常明确的底部区间了,隐含的风险收益比机会很大,不应该再过于悲观,再加上最高决策层已经开始对市场担心的问题出台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我们相信希望已在眼前。
景千投资:
A股“以我为主”,中短期乐观一些。
股票多头方面,我们如期在市场下跌后,增配股票基金,在原有持仓方向上均有所加仓。值得一提的是,指数增强(私募)基金仍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尽管我们认为中短期内指数风险已经不大,但是超额收益环境依然不好。5月9日,万得全A指数单日成交额6700亿,市场成交量再度创下新低。过去这半年,头部量化机构纷纷主动或被动控制管理规模。有的从千亿降到500亿不到,有的从500亿降到300亿。应该说,按照之前的容量测算,这些头部机构已经回到当时测算的目标管理规模。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原先大家测算的市场环境是成交额1.2万亿,现在是8000亿,市场成交额下降1/3。那么,从微观层面看,是不是意味着量化存量规模还是高了些呢。值得重点关注。
CTA方面,我们上个月增持了短周期CTA和股指CTA策略。如上月月报所述,我们认为此两类策略的不适配环境不会一直持续。果不其然,4月份股指CTA大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股票多头的亏损。
大类资产(策略)配置方面,平衡型组合在股票策略、CTA策略以及稳健策略上的配置相对均衡,进取型组合在股票策略和CTA策略的配置比例近似于6:4,两个组合的配置比例均调整到标配比例状态。
元葵资产:
2022年是一个后疫情时代的能量交换平台,国内经济增长将在跨周期的政策平衡中寻找新动能的方向,同时面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潜在考验。不论是国内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还是海外美联储加息的步伐,均显示风险资产的分子和分母端面临的负面因素均处于二阶导扩张状态,当前阶段是风险资产价格压力最大的时刻。展望未来,随着国内更多区域疫情管控由趋严转向放松、美联储连续50个基点的加息落地,二阶导有望转向收敛,国内风险资产的价格有望随着国内经济景气度环比改善逐步回升。策略展望,股票市场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披露完毕,一季度整体盈利增速较年报时显著回落,需求走弱导致的周转率下降拖累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成本高企使毛利率承压。从4月的PMI指数显示的经济景气度来看,二季度市场整体或面临更快速、更深幅度的盈利调整。而从分母端的影响因素看,尽管4月国内降准拉低了短端的利率,但在美联储即将进入加息斜率最陡峭阶段的背景下,长端利率不降反升,结构性的因素在当前阶段或更加值得关注。其中,我们注意到:1)央行创设了科技创新再贷款这一新的政策工具,指向“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结构性宽信用方向;2)4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中对平台经济促进和支持的意味更多,或预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环境将迎来更为积极的变化,企业自主活力或被激发。海外方面,美国的经济初现衰退信号,但通胀问题却仍未缓解;美联储50bp的加息落地,加速加息阶段开启,但前瞻指引排除了75bp加息的可能。综合来看,股票市场整体仍难有系统性的机会,但在负面因素被计入前期的资产价格快速调整后,短期市场的走势较难以判断。实际上,当前的国内权益资产估值已逐渐靠近历史低位区间,这一问题更具有投资意义;在其中我们看到的是,部分稳健增长的优质消费资产已出现估值折价,高增长赛道中的龙头企业的估值已由泡沫化走向合理偏低。我们比年初时更为乐观的看到国内权益资产的投资价值,当前正是播种的季节,方向上把握优质资产+核心赛道的组合,优质资产关注必选消费、消费互联网、医疗服务等领域的企业,核心赛道关注“新能源+”和新一代移动终端等产业链的投资机会。策略展望,商品市场4月的主基调是在供应冲击大背景下,商品需求端发生的变化与分化:工业品分化的表现取决于需求转弱下供应端的现实差异,农业品则因为新的供应冲击与刚性的需求大幅上涨。随着高通胀的持续、全球GDP增长预期的下行以及美联储的快速加息缩表时间临近,商品的需求将逐步下行,而国内稳增长 *** 政策则增加了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对大宗商品市场的整体结论与上月类似,在整体估值较高的情况下,中期来看供应回升、需求收缩且难以被政策提振的品种有了较好的空头机会;而供应持续受冲击的品种,则将维持强势震荡向上。具体来看,黑色系方面,尽管基建支撑贡献了一定的需求,但开春旺季需求已被证伪,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内今年继续压缩粗钢产量对原料需求的负面影响,做空焦煤或者多螺焦比仍是较好的机会。有色金属方面,国内电解铝投复产节奏较快,供应显著回升,而下游需求较差,多头逻辑已经结束,高估值状态回归后预计转为震荡;镍供应偏紧格局不变,下游已全面亏损,短期维持多头格局,风险在于中长期印尼高冰镍的产能逐步释放。能源化工方面,尽管美国联合IEA大幅抛储,国内疫情冲击降低需求,但难以弥补俄罗斯供应缺口,原油供需偏紧格局不变,预计仍为强势震荡;中长期来看,OPEC+缓慢复产、页岩油增量等可以覆盖当前产量损失,而美联储加息缩表则会打击全球经济压制需求,处在估值高位的原油以及供应快速扩张的化工品则有较好的空头机会。
煜德投资:首先,一如既往的去“客观”跟踪分析社会与市场的变化,框架既要稳定又要能够进化。如果在市场悲观时只关注负面因素,市场乐观时只关注正面因素,那投资就变成了追涨杀跌,加剧波动的游戏。我们简单分析当下中国的宏观环境,国内经济在2021年下半年逐步走弱,2022年又出现了国内散发疫情,最大城市上海出现严重疫情的情况,部分城市和产业链生产受到影响甚至停摆,3月、4月、5月国内的经济会面临明显的压力,而市场又担心 *** 稳增长决心的动摇,这些都是客观的实际情况,二级市场对此进行了相应的交易,如上证指数曾跌破2900点。那么接下来经济会不会继续恶化,带动股票市场进一步下杀?我们如果做到“客观”那就要持续追踪边际上的变化:疫情最严重的上海感染人数持续回落,复工复产只是时间问题;4月底政治局会议定调了接下来“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指导原则,保经济的意图明显;国内疫情虽有散发但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已经形成了新的“动态清零”模式,其他区域再出现上海和吉林的大面积停摆的概率在下降。这些负面的因素都在往改观的方向发展,那么此时此刻再去悲观经济太差就容易错过“最差”的点。其次,“最”是个难以捕捉的点,但捕捉到“最”的区域相对可行,认清这个现实对投资决断具有实操意义。基本面从显著恶化的通道里走出,边际出现了显著改善是个持续的过程,在这样的区域里面去布局要比精准把握最低点更具可行性,因为基本面的最差点不易跟踪,股价的最低点又只是一个瞬间,两者对投资仓位布局帮助都不够大。市场环境中期的变化,公司中期发展的态势如果能够清晰的判断出来,那么结合估值的情况,找到最低估值区域布局就为中期基本面改善带来股价重新上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次,相对分散可以帮我们发挥概率优势。再精细和客观的分析都会有出错的概率,投资相对更多的行业和公司都增加了分析和判断的次数,那么投资者大概率能够判断正确的能力就会转化为多数的投资决策是盈利的事实,这样就可以覆盖小概率判断失误带来的损失,若是行业间相关性低便更可以增加决策的有效性。最后,认清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生存与发展同等重要。新冠疫情会过去是个极大概率的事件,但人类无法判断是否会出现更具破坏性的变种或是新病毒;俄乌危机结束的方式是某方胜利还是引发更广泛的战争,没有人可以断言;中美关系经历了特朗普时期令人惊愕的贸易摩擦,但未来竞合关系的走向仍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了几十年的繁荣发展,但在世界逆全球化的思潮下中国如何应对和发展,是中国下一届新领导集体需要回答的艰巨课题。作为机构投资者,我们要接受不确定性的现实,要努力的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对于不可以承受的不确定性要坚决的规避,对可以忍受的波动要大胆的忍受,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管理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泰旸资产: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两大核心变量,一是新冠疫情在国内的发展轨迹,二是俄乌战争走势。如何妥善处理前者,不仅关系到国内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中国是否有足够余力来应对后者引发的次生危机。4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以全文通告的形式,在回应社会关注的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外部冲击等热点问题的同时,也希望藉此引导社会预期。从会议内容看,总体基调是“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但未来如何取得防疫和发展的平衡,如何以较小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实现较优的防控效果,都将有赖于决策层的智慧和基层的执行力;决策层对于经济增长目标在此次会议中有所保留,从“确保完成”转变为“努力实现”,也是给未来的政策调控预留空间;资本市场关注的平台经济、地产政策在这次会议中也获得一些偏正面的表述,相应的市场主体有望在未来稳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能。展望5月,随着政治局会议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定调,二季度宽信用、扩投资、提消费的既定政策有望加快落地,资本市场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也将逐渐修正,但A股市场的表现不会一蹴而就。首先,新冠疫情在国内并未完全清零,交通物流恢复畅通,供应链和关键基础设施恢复正常运转都需要时间;其次,美股大公司良莠不齐的业绩,叠加美联储5月加息窗口临近,避险情绪的升温也会增加北向资金的净流出,从而放大A股市场波动的风险;最后,市场经历近5个月的连续调整,投资者做多信心的恢复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更多的正反馈,无论是政策持续落地的正反馈,还是股票价格的正反馈。虽然市场仍处于“泥泞期”,但我们不会等到知更鸟报春才开始行动。近期上市公司披露完的财报已经揭示出一些线索,我们将沿着这些线索做一些差异化的研究,希望找到一些与众不同的投资机会。
复胜资产:
4月是一个市场逐渐预期转变的阶段。从过去市场认为很多不确定性或负面因素会很快结束逐渐过渡到市场开始意识到这些不确定性将在一段时间持续并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超预期的负面影响。在这个背景下,市场的价格水平开始进一步反映投资者的负面预期。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认为市场已经逐渐度过了自己的“至暗时刻”。但负面预期的逐步“price in”并不等于市场就会进入反弹阶段。外部的不确定性依然笼罩在市场上空,后续基于疫情进展、地缘政治、通胀走势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所展开的预期和资金的博弈依然会延续。换言之,波动并未结束,反而可能还会因为投资者在长期面临不确定性较高从而更多依赖短期交易带来的确定性转变。未来投资的第一个难点就在于外部不确定性可能会长期持续。无论疫情还是地缘政治,无论通胀还是美联储紧缩进程可能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相对稳定且确定的答案。后续的市场波动更多的将源于短期基于各种外部事件发展的最新情况而产生的资金博弈,企业盈利自身并不会在短期根据股价的波动而出现明显的改变。这种博弈性较高的市场环境一方面给择时带来了难度,另一方面也会让行情的延续性变差。面对这种情况,与其去不断地观察短期股价波动和全市场“猜心思”,不如追根溯源去耐心寻找业绩增长盈利持续的蛛丝马迹。另外一个难点在于由于疫情导致很多国内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出现了生产断档的情况,这种局面会导致基于最新的企业经营数据并不能比较理想的推断出后续企业在今年剩余时间下的盈利情况,更多的可能需要等待疫情的冲击相对减弱之后,再去通过调研排摸跟踪等方式去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最终,我们认为要回到投资的本源:股票本身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二级市场只是提供了一个相对活跃,成本相对低廉且定价连续的交易场所。投资股票本质是投资于具体公司,并希望其通过日常经营不断地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最终通过分红等方式回馈股东。当经济基本面并不是特别乐观时,需要更为关注企业的盈利稳定性以及在行业内部的竞争壁垒是否稳固。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当外部不确定增加,对于未来盈利的风险补偿要求会不断提升,这对企业估值层面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估值层面我们也将维持谨慎态度,更多会将关注点放在那些估值有一定安全边际,同时经营盈利稳定,有较高分红预期的龙头公司上。
和谐汇一:
当下宏观环境相当复杂,何时出现疫情拐点成为市场能否企稳回升的重要信号。总体而言,目前我们对市场总体并不悲观,以下三点值得重视:(一)政策底可能已经来临。疫情影响下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没有信心,但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且打消投资者对资本无限监管的担忧,这对市场中长期的提振或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此时不应对市场过于悲观。(二)此次新冠疫情的拐点可能会出现在5月份。从全国层面来看,新冠疫情的重灾区主要在上海。根据上海最新疫情数据,上海疫情的拐点有望出现在5月份。在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下,常态化核酸检测有望推动上海以及其他疫情地区复工复产。社会解封,经济重新启动,经济基本面也将迎来拐点。(三)当前市场估值已经极具吸引力。截止4月29日,上证、沪深300和中证500的PE估值分别为11.9、11.85和16.95,均处历史底部区域。即使考虑经济不景气,市场下调个股盈利,市场的PB估值也同样处于非常低的位置。极低的市场估值必然会吸引长线资金的进入。此外,关于市场担忧的中美利差倒挂以及产业链转移问题,我们重视但不恐慌。(一)我们认为,中美利差倒挂和人民币汇率贬值本质上属于经济问题。中国经济短期低迷,长端利率走低,导致中美利差倒挂,同时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但国内新冠疫情一旦进入拐点,经济动能重启,人民币贬值压力得到缓解,中国的长端利率走高,中美利差倒挂将开始修复。另外,由于美联储为压低通胀开启加息周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走高。但我们测算美国通胀在3月份可能见顶,美联储加息将抑制美国经济活动。持续加息将放缓美国经济同时进一步压低通胀。我们估算美债收益率一旦突破3.15%附近,短期快速向上的势头可能暂缓。美元升值也将告一段落,人民币贬值压力将得到释放,中美利差倒挂也将从美债角度得以修复。(二)关于热议的产业链转移,也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一个命题。从我们的角度,具备以下两点特征的公司受到的影响将会较小:1)由于中美关系的原因,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在前几年就已经开始在海外设厂,以减少美国政策的干扰;2)一般来说,产业链条越长、具备科技含量越高的行业,这样的行业因为重置成本对大厂来说太高,从而要实现产业转移的概率也最低。总结来说,展望未来的资本市场:>>有利的方面在于:政策底(连续不断的政策出台),上海疫情有望在5月达到社会面清零,实现供应链的恢复正常,以及整体估值接近2018年的极低估值。>>不利的方面在于:1)由于3、4月份疫情的突然爆发,经济底出现时点将会延后,导致二季度上市公司的业绩压力较大。2)疫情会否在其他城市蔓延而导致更为强力的防控政策。3)外部局势不稳定导致的外盘大幅波动进而影响国内资本市场。基于以上大的判断,虽然疫情的影响和托底经济的力度和效果还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在5月总体不悲观,将始终深刻思考当前所处环境,坚持对企业深度研究,努力拓展能力圈,在后续的配置上秉持价值理念,聚焦后疫情时代快速修复的行业和公司。“不要浪费每一次暴跌”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包括:1)暴跌给投资者提供了极低价格买入的机会。2)从我们管理人的角度要去回顾分析每一次暴跌的原因,积累更多的经验。
聚鸣投资:
4月,上海疫情超预期发展,同时,全国多地散发新冠疫情,均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政策。从物流指数看,全国尤其华东地区经济活动受到较大影响,导致对经济悲观的情绪有所发酵。市场表现方面,四月跌幅较大:以最大跌幅看,创业板指月内跌幅一度达到20%左右,上证指数月内最大跌幅12%左右。并且,以月跌幅看,创业板指4月跌幅达12.8%——超过今年1月成为目前年内最大跌幅月份。但是,在四月最后两天,由于政治局会议传递出的正面信心,市场有所反弹。我在2月月报做过一次测算:按照2018年的估值底部测算,今年创业板指底部应该是2100点,当时考虑到今年流动性好于2018年,所以又上浮10%,也就是2300点。但是,这两个月疫情恶化,导致今年经济基本面的前景比2018年严峻很多,所以,两相抵消大致可以按2018年估值底来测算。那么在4月最后一周,2100点的底部我们已经见到了。另一方面,从全A的估值看,目前比2018年底部只高了不到10%,表明总体已处于底部区域。不排除由于短期意外因素的扰动,市场会有短期杀跌,但是从概率来看,目前的位置在未来两年取得正收益的可能性非常高。因此,现在我更关注全市场估值的客观数据,减少对股市本身影响因素的分析,因为估值告诉我整个市场已经很便宜了,非常类似于2018年10月的状态。这代表着,我们将不再会主动降低仓位,而开始从1-2年的维度考虑,去寻找超额收益的机会。疫情方面,上海情况在缓慢向好,从全国来看,无论是回到2月的状态,抑或是寻找到一种和病毒的共存方式,我们认为都会在未来一个季度见到答案。只要有方案,经济活动就会逐渐恢复正常,到时市场讨论的产业链外迁的担心就会缓解。建一个工厂在中国都需要两年左右,我们要相信中国企业在过往这么多年积累的全球竞争力。上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的信号是正面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企业的信心。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战斗力更是强大的。情绪上,4月最后两周的情绪接近冰点。根据经验,这个时候一般是权益投资比较好的入场时点。以上就是对整体市场位置和想法的分析汇报。组合配置上,我们会逐步降低防御型仓位,全面寻找成长的机会。当然,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制造业、消费等行业的二季度业绩大概率不乐观,并且在业绩兑现时市场是否还会杀一把还很难说(毕竟要看到时的市场情绪)。但是我倾向认为,4月的下跌已经相当程度上priced in了一部分这个预期,同时,对于优秀的公司需要适度看长一点。
丹羿投资:大盘企稳后,结构性行情将陆续展开,部分基本面特别硬的行业或公司会走出独立行情。目前看,后续的主线还不是特别明朗,但以下几个方向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后疫情时代复苏的消费股。茅指数代表的消费股从去年春节开始下跌,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调整的幅度和时间都已足够,只是疫情把复苏时间拉长、斜率拉低。虽然经济疲弱以及疫情冲击一定程度削弱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但影响较小的高端消费、部分新消费、互联网平台等领域仍可找到投资机会。此类股票向下空间很小,唯一是时间成本。国产替代的科技、高端制造。与经济关联度较小且长期空间巨大的软件、半导体、高端制造领域,都存在大量国产替代的机会。经过前期的下跌,部分股票估值已具吸引力。我们优选与经济关联小的软件、半导体,或增长较快的智能汽车供应链企业。过去一年多的投资经历,让我对企业成长 “ 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 ” 有了更深入的认知。过去一年多,由于前期股价透支严重,伴随后期经济下行、政策摆动等因素,很多优秀企业财务数据出现恶化,股价随之大跌,三折、四折者众多。下跌时间之长、幅度之大超过了绝大多数人的想象,甚至不少投资者开始怀疑公司还是那个公司吗?恶化的财务、无情的下跌,侧面反应即使优秀企业,成长之路亦艰辛曲折,穿越牛熊不是一帆风顺,非身临其境难以切身感受。不过,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放长些,目前的困境过去十年、二十年也经历过多次。只要行业没有饱和、护城河还在、管理层有定力,虽历尽千辛万苦,优秀企业最终定会摆脱困境,走向成功。对于投资者,在股价暴跌、剧烈波动时,我们一定要看到长期胜利的必然性,敢于底部加仓。今天,面对这些底部的优秀公司,仿佛我又回到18年四季度。
磐耀资产:整体行情的观点是迎接大级别战略机遇期,整体仓位会逢低逐步加仓,当然市场短期也很难出现指数级的上行趋势,更多的还是把握自下而上的选股机会,行业配置方面我们会重点配置国防军工、医药、养殖等行业,我们始终在自己有长期研究优势的行业中不断横向对比,选择当下逻辑比较顺且具备安全边际的品种进行配置,同时伴随着市场的不断波动,行业配置内部的持仓也在不断进行优化。
清河泉资本:市场有望展开修复?市场底部往往具有一定的共性,而当前综合来看,已经具备较多的底部特征。一是从估值看,2008年以来历史底部平均分位数为15%,而当前A股估值分位数已不足20%。二是从ERP(股权溢价)看,2008年以来历史底部平均水平为4%,而当前A股已经回升至3.7%。三是从破净率看,历史底部破净公司占比平均为11%,而当前A股的破净率已经达到10%。年初以来,在内外压力之下,政策落地效果始终较弱,不同投资者对于政策底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差异,而429政治局会议再次释放积极信号,有助于市场预期的统一和强化,具体表现:一是虽然经济形势更加窘迫,但经济目标仍要努力实现。二是疫情防控仍强调“动态清零”,但要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保物流、保供应链等,后续防疫策略也不排除在疫情和经济之间寻找新平衡。三是房地产表态更加积极,更多的强调松绑政策,包括需求侧和供给侧。四是再次强调了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性,对平台经济监管也有一定的纠偏。五是强调政策要加快落地,同时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等。哪些风险需要持续跟踪?一是美联储因为抑制通胀加息过高,导致经济陷入衰退。从而加剧外部紧缩预期,同时美股存在超调的冲击。二是全球通胀预期完全没有锚,脱离主要央行目标。在一个供给冲击重塑的全球宏观背景下,历史的经验和指引存在失效的可能。三是企业的利润率因为成本过高大幅下滑。上市公司一季报已经有所显现,无论是传统经济,还是新兴经济,目前中下游企业的利润率已经受到上游的明显挤压。2、投资思路市场在集中反应内外部负面因素之后,估值基本上处于历史最底部,我们应客观看待目前的市场机会。一方面政治局会议已经在发力稳增长和政策纠偏,另一方面美联储的加息高峰也将在6月之后逐渐过去,A股市场压力最大的阶段也将过去。我们仍然积极布局三条主线:一是供应链修复的高端制造业;二是消费服务修复的优质龙头公司;三是需求高景气的光伏等新能源行业。考虑到 *** 稳增长的决心,我们对传统稳增长板块也有部分配置,总的来说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配置会较为均衡,待不确定因素逐渐缓解后,我们将增加成长性行业的配置。
仁桥资产:4月市场的恐慌情绪有增无减,继续上演了暴跌加抵抗的模式,其中上证50下跌3.2%;沪深300下跌4.9%;中证500下跌11%;创业板下跌12.8%;连续的暴跌无疑已让市场笼罩在一片浓厚的熊市氛围之中。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两点积极的变化,首先,以50为代表的低估值板块有止跌的迹象,跌幅在逐步收窄;其次,香港的恒指和国企指数均未再创新低。而这两点积极的变化本质上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即市场的定价体系仍然是有效的,便宜仍然是硬道理。很多人说“内忧外患”的局面造成了当前市场的困境,是市场悲观的根源。坦率地讲,美国加息、俄乌战争、国内疫情,不止于此,所有的问题纠缠在一起,情况确实复杂,但放到历史的长河里,这些问题又算什么呢?历史上比现在更棘手,更危急的时刻中国经历过多次,最终都会过去的,都会变好的。我们总是说,股票投资人一定要乐观,这种乐观并不是盲目的冲动的,更不是不谨慎无纪律的借口,而是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保留对未来的憧憬和信仰,这种信仰的根源是我们对这个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和信任。投资这个行业之所以存在恰恰就是因为“信任”。回到具体问题中,上面谈的这些困境很可能都存在重大转机,且也许并不遥远。关于美国加息的问题,很多人都说近期美联储的态度太鹰了,加息会持续超预期,对我们而言,随之而来的即是利率和汇率的一系列影响。我们认为这样的判断太简单了,也过于武断。加息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通胀难题,能用最少的加息,最低的损害经济的成本来解决通胀的问题,应该是美联储追求的最高目标,所以现在显然还不是考验鲍威尔的时候,相反,在通胀高位,加息初期,用极其鹰派的方式去压制通胀预期是美联储的必然选择,所以五六月份的大幅加息也是毫无悬念。但是,加息的负面效应必然会在下半年逐步显现出来,同时,考虑到基数效应,美国的通胀数据也会在下半年见顶回落,这种回落应该是趋势性的,大概率会持续至明年。面对通胀数字的下行,而经济的代价越来越大,那个时候才是真正考验美联储的时候,是鹰是鸽那个时候才看的清楚。但不管如何,对全球的资本市场来说,那个阶段都将迎来极好的外部环境,现在的困境届时也会不攻而破。至于国内的疫情,上海未平,北京又起,确实揪心。就像上期月报所说,这是一道近似无解的难题,有时候尽管我们不知道等待的意义是什么,但等待确实是有意义的。所以这种无解我想也仅仅是短期的,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确定的,是可解的,中国人终究是有智慧的。前些天,给女儿讲故事,讲了古代大禹治水的传说,禹的父亲鲧用“围堵障”的方式治水十余年,效果不佳;而禹总结了父亲的治水经验,改用“疏顺导”的方式治水,最后也用了十余年,终获成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科学的方法、合适的时机、迭代纠错的能力,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如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投资者与市场的关系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投资者都想战胜市场,获取超额回报,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敬畏市场,尊重市场的规律,市场是无法被精准预知的。而我们每一个投资人,无论使用何种策略何种方法,都是在不断的对未知世界进行 *** ,因此,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或失误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还是要尽量避免“不可逆的错误”,所谓不可逆,就是所犯的错误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弥补,甚至永不可弥补,在市值高位、情绪疯狂的时候买入;或是在市值低位、极度悲观的时候卖出,这些往往都是“不可逆的错误”。当下,尽管市场前景仍不明朗,但卖出股票,从长期来看,很有可能已走在这样错误的道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