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看门太守民间故事(看门太守的故事主要内容),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看门太守民间故事(看门太守的故事主要内容)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看门太守民间故事(看门太守的故事主要内容)

古代官吏分京官和地方官两大类,地方官里有县令、太守、刺史、知府、巡抚、总督等,揆诸史书,要数太守的轶事、趣事最多。

太守是秦汉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有时也称为“刺史”,大致相当于今天地级市的市长,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称职的太守可以兴起一片振兴局面,给百姓带来福音。如秦昭王时期的李冰太守,带领民众修建了都江堰,至今还在造福四川;宋朝杭州太守苏东坡,集资组织修了苏堤,一举根绝了水患,一直被传为美谈。

东晋太守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父),就是个有故事的人。陶侃少年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和母亲湛氏相依为命。一次,有宾客突至,家中无钱招待,陶母就剪去长发换酒资待客,不失礼节。陶侃初入仕途,管理渔场时,给母亲送去了一罐咸鱼,陶母毅然退之,并附上家书一封,教子应以清廉为官。后来,陶母成了与孟母、欧母、岳母齐名的“四大贤母”之一。陶侃治下的荆州,民富境安,盗匪望风而逃,史称“路不拾遗”;他身先士卒,数次平定叛乱,率兵御侮,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

西汉太守杨震,清正廉洁,自律甚严。一次,夜深人静之时,有故人王密怀揣十金相赠,以谢昔日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并质问:“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急切之下道:“暮夜,无知者。”杨震正声而言:“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此事一时传为美谈,杨震由此获得“四知太守”的雅号。

还有东汉太守刘宠,任会稽郡太守时,政绩卓著,两袖清风。离任时,五六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各带了一百文钱想送给他,以感谢他的德政和治绩,刘宠拒不肯受。老人们流着泪一定要他收下,盛情难却,刘宠只好收下几位老人各一文钱。他出了山阴县界,就把钱投到了江里,后人称赞他是“一钱太守”,并将该江改名为“钱清江”,还在他当年离开会稽处建了 “一钱太守庙” “一钱亭”。

太守有用人权,可重用或废弃手下小官,用人以贤或用人以亲,也颇见襟怀气度。

苏轼年轻时在陕西凤翔当判官,他因文字在仕途立足,却也因为其文人出身而显得个性奇崛、我行我素,不仅屡次顶撞太守陈希亮,甚至公然拒绝出席陈组织的公务活动。陈希亮接见下属时总是姗姗来迟,苏轼便作诗讽刺道:“谒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岂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同僚不解事,愠色见髯须。虽无性命忧,且复忍须臾。”可陈希亮爱惜他是个人才,仍旧很器重他。

陈希亮在其官舍后筹资建造了一座凌虚台,他觉得苏轼文笔好,便请其撰文以作纪念。苏轼借机在这篇《凌虚台记》里大发议论,暗嘲建此台没有意义,早晚会烟消云散,成为“荒草野田”,为后人留下笑柄。陈希亮看后,只是微微一笑,“不易一字,吩咐上石”。此举深深折服了狂傲不羁的苏东坡,方知陈太守的雅量气度远非自己所能比,从此心悦诚服。

欧阳修当滁州太守时,廉洁奉公,政绩不俗,公务之余,还写下著名的《醉翁亭记》,并发明了“文章太守”一词,既是自况,也是对同类的赞许。他在《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中说:“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从此,“文章太守”一词风行后世。

只有那些政治有建树、文学有成就、名留史册的官员,才能得此嘉誉。韩愈、白居易、柳宗元、杜牧、欧阳修、苏轼、刘敞等人,堪称“文章太守”中的佼佼者。景仰昔日那些“文章太守”的道德文章,每每读来让人感动不已。

摘自 | 《领导文萃》2022年8月下

稿件来源 | 《检察风云》

本文作者 | 陈鲁民

责任编辑 | 少时

微信编辑 | 又亦

更多看门太守民间故事(看门太守的故事主要内容)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