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不识庐山面目只要身临其境中
一、庐山启村与命名
智水仁山的庐山村,一是湛江古村落之一的文化村。二是麻章区太平镇历史悠久的山水特别的乡村。三是雷州太平元朝第一京官村。四是清代雷州第一进士村。本村纯属洪氏旺族,村龄大约七百年余。村何得名?出自元朝任京官洪宗宝,游江西庐山陶醉美景。他依托此地山水景观,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身受感同。他顿开襟怀,归乡后将村名命为庐山。其意共驻吾庐之乡,愿同美景之山。
原先庐山村的东、西、北面,建有三座守村闸门。东门题“虎溪”,西门题“匡庐”,北门题“鹿洞”。因洪宗宝于元至顺二三年(公元1332年),殿试科甲第八名恩进士,任职北京,曾游览江西庐山取其三个著名景点,作为村三大闸门的名称。
本村历来学优则仕,仕优兴邦,涌现出文化、政治、经济三大领域的迭代人才。于此,文旅可用一联概括本村于下:
“有历史有名人有古迹元明清接代前光后裕,
好风光好逸事好资源农学商凝心村阜文昌。”
二、庐山村洪泮洙是陈瑸精神导师
洪泮洙(1611—1704),字献统,号垂万,遂溪县庐山村(今麻章区太平镇庐山村)人。明末清初雷州著名学者,清代雷州第一进士。
洪泮洙是郡庠山洪化龙之子。他从小在父亲的“课督”下勤奋苦读,力求上进。明崇祯十五年(1642)乡试考中举人。清顺治十三年(1656)任琼州府琼山县代理教谕。清顺治十五年赴京应试中进士,授通政司观政,成为清代雷州第一个进士。清康熙三年(1664)出任安徽省休宁县知县。在职期间,“政尚宽敞”“休人颂之”。康熙八年秋,洪泮洙辞官归里,并迁居雷州府城。回雷之后,洪泮洙以扶掖后学为已任,曾与海康陈瑸讲学举业,并赠联现留存在庐山宗祠,联曰:“岁序频催前辈老,江山尚待少年雄”,将期望寄托于青年一代。
清康熙十二年(1673),洪泮洙应知府聘请编纂《雷州府志》。康熙二十三年,与陈瑸倡议和募捐重建多年失修的雷州东洋防潮大堤,这条在遂溪一侧长4520丈、在海康一侧南北岸长18478丈的海堤,“环海田庐”,“ *** 民众”,使台风、海潮对沿海几十万亩农田和人民生命财产之害减轻。康熙二十四年,又主持编纂《遂溪县志》。广东学政陈肇昌特褒奖赠与“清世人龙”匾额。康熙四十三年,洪泮洙病逝于雷城寓所,享年94年。
洪泮洙为人清廉正直,能文善诗,一生著述多已失传。今所存下来的,主要散见于府、县志。载于《雷州府志》的有:《湖光岩山水记》《游西湖记》《堤岸记》等文,以及《题湖光岩》《伏波井》《寇公祠》等诗。载于《遂溪县志》的有:《陆泉冰心》《百丈通津》《鹿渚莲洲》《东海波恬》《蓬莱花仙》《七星拱秀》《石门双峙》《湖光镜月》等文和《遂溪八景诗》《忆湖光岩》《伏波庙》等诗。他编写《协州府志》、《遂溪县志》等,有大量诗词传后代。这些诗文或赞美祖国山川与故乡文物,或歌颂古代忠臣良将,或表现济世益民、关心民瘼的思想感情,很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另注:陈瑸是雷州市附城鎮南田村人,是中国历史上为官清廉的代表人物之一。清康熙年间,陈瑸读书,由举人到进士;做官,从县令到巡抚总督。
洪泮洙亮点概述
洪泮洙是遗民,却文运通达。经明跨清两代,越明祟祯、清顺治、康熙等三朝。告老还乡著书共18部。其中地方志(新修雷州府志、遂溪县志)两部;兴修水利一记;诗文共15首。泮洙启发陈瑸,对陈成才有夙期。因他文有功政有绩,粤学政陈肇昌特别褒奖,为之题赠“清世人龙”四字匾额。
洪泮洙在湛江湖光岩题诗文
陈氏族谱序(洪泮洙民间字迹)
天道之有变迁,人事之有代谢。所恃主持天道人事之先耿耿不可扑灭者,唯此仁孝之一念耳。
尝阅万姓统谱,考帝之世纪则编之国史,辨卿大夫士庶之族类则载之家乘,匪独亲疏有伦,骨肉无路人之嗟,抑亦爱敬有经秦晋笃婚连之谊,谱之系于顾族不重哉。
夷考陈氏,周武王封舜后胡公满于陈,以邑为姓,斯陈氏所来由矣。数传敬仲卜娶,于五世其昌陈氏逐繁而大,越秦汉晋魏唐宋元明间,异人辈出,名贤接踵,或著炎于王室,或树巨勋于绝域,或作述相继振家声于人寰,或远近同光垂芳名于简策,阐美扬休不可胜纪。
若我雷之陈族卜居于遂之万力村者,始祖讳廷材公也,积德深厚,世泽绵延哉。四世祖国瑞公肇开五房,子姓昌大,著绩簪缨,蜚声黉序,数世而先后济美,一门而昆仲联辉,不让古太邱遗风,稽其世系,与吾族婚连者十居八九,其世好更为有加,后裔之蕃,于余族实有荣施焉。按十三世仙瀛公由明经任南雄司训,其太孺人则吾族之父姑也。慈俭起家,断机含丸之训,以式诸儿,长君星弁中万历乙卯乡荐第六名,为吾粤人文之望,次君斗弁,玑弁皆联翩庠序。其孙梅羹公以恩贡著名北面,公以岁荐任三水训导,曾孙济而、耄而、光而辈,均以岁荐联辉,不可谓非陈门世德之远,吾姑垂荫之长也。
愚泮洙追维先人振九公太宜人母氏乃陈长房十二世庠生内吾公长女,仙瀛公从妹也。余与弟泮泗,幼承母训,重隽南宫弟泮泗,以岁荐廷选司训。
水有源,木有本,人生敢忘所自乎?岁在丁巳都阃府守谦公,仁孝之念出自性成,当兵燹后,慨谱牒之残阙,搜其遗简,考定次序,远近世系若有连珠之相续,无一不备,捐金以购梓人旦夕以观,厥成命属序以余。
余曰谱,母氏之族与谱他姓之族不同,所晋接而游者分则甥舅谊则叔伯,因母族之亲其亲以亲吾之亲,因母族之长其长以长吾之长,因母族之幼其幼以幼吾之幼。且谱之首,书世次序昭穆也,书年纪序齿也,书科荐贤贤也,书官爵贵贵也,书婚嫁使人知嫡派所出从,一脉所由分也,书葬书地使人睹庐墓而兴思也。若子若孙可以什佰仟万而绵衍无尽者,有不读斯谱者而动仁之感也哉?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书曰:“惟孝友于兄弟,”是亦为政言家也,即言国也。于以匠人掌乎天下,亦猷是焉,则岂惟今日重陈氏谱哉,将百世同之矣。
赐进士第通政司观政授江南徽州府休宁县知十四世甥洪泮洙顿首拜赠
“奉旨恩荣”四字在坊顶
嘉庆元年报准立
洪泮洙进士公祠
三、庐山是雷州拔文为甚的一村
1、元朝太平第一京官洪宗保于元至顺二十三年(公元1332年),殿试科甲第八名恩进士。
2、明朝岁进士任职京城洪文敏。
3、清顺治年殿试进士洪泮洙,任职安徽、福建等省。
4、元明清三代八十五书生七十六入仕。庐山村风水育大材,地灵人杰。清朝前科举制英才辈出,殿试进士2名,殿试一品等七品小京官1名,岁进士12名,恩进士4名,举人4名,贡生26名,庠士20名,禀生12名,增生5名。分别任职的有知县3人,县承1人,知县五品封春政大夫1人,任川远赐赠谕林郎1人,通制1人,巡按1人,县训导18人,教谕52人。
5、庐山发扬家之教务国本。本村遵循自古“齐家治国平天下”,反过来,天下平国治家齐。庐山洪姓大族是一家,因他们有好家风和学风。他们常下文化、经济一盘棋,并把文化当先锋,经济做后盾。历朝终于打一场又一场才华胜仗,归根到底,经济反哺文化,文化促兴经济。自明清以来,因当地缺少公立学校。村内呈现私塾式教育,先后成立六大书房分别为:老书房、学古斋、松竹轩、六屋书房、九屋书房、五屋书房等,全部由本村贤老文人任教,不但学四书五经,还习历史古文、字法等,所以历来几乎达到普教及乡亲子弟的书香名村。这是本村涌现外出任职人才的内在关键。
庐山村炮楼
四、抗日时期雷阳书院迁往庐山村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雷,全雷州城沦陷。唐界的庐山村属于唐洋之边界,虽世乱但相对时不太危的乡村。所以雷阳书院即今岭南师范学院,于1939年迁移庐山村的文勤公祠,曾办学课经4年,培养出色革命干部黄其江、唐才猷等。
漫步深巷秀气,堪可观赏品味出庐山的岁月流逝和历史沧桑的痕迹,也可知昔日屋主之富豪与显赫。古巷一幢幢民居错落有致,既有徽派建筑艺术特色,又结合岭南民俗风格。正房、厢房和和照壁转有一小天井,房舍院落层进叠出,并有迷宫式回环通道,在里面转来转去,如果没有熟人带路,很难走出来。村最大的一座古民居,建筑面积720平方米,26间房4间厅,6个庭院。古炮楼有房40间,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千多平方,可容纳700多人。该村世居凝聚中华传俗文化,可概括一联。正所谓:“身临古迹明清建筑辉煌雅秀陶遐客,踵接庐山秀色留存灿烂文明醒俗情。”
本村元明清世耕书田大化学风堪书联:
仕途互助宦返乡乡兴校
文脉相承公教子子育孙
庐山初祖宗宝公(京官)大宗祠
祠对联用凤顶和凤尾格把“宗宝”钳 *** 头尾
联曰:
宗传翰墨礼乐诗书铭上宝
宝入匡庐德才孝悌记名宗
由此可见,庐山人大智与国学水平高超。
雷阳书院(岭南师范学院前称)迁来文勤公祠
雷阳书院当时竖起来的旗杆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