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永春东关镇的山色
一
廊桥,在国内并不少见,大都在浙闽,仍有近800座。泉州最出名的是永春东关镇的东关桥,属省文保单位,始建于宋朝1145年。
廊桥又名屋桥、蜈蚣桥,又称“风雨桥”。人生风雨路,廊桥为你遮风挡雨,立刻暖进心里。电影《那山那人那狗》就有一座风雨桥,乡邮员父子走了一天路,在桥上休息,身边一只大茶水罐子,专为像他们这样赶路的人解渴去乏。
东关廊桥内也有供休憩的长椅,以前为赶路人而设,现在多是村民闲看岁月自乘凉的地方。桥下那条五六十米宽的溪流,从湍急到平缓,桥两岸的埠口繁华,也一去不复返。
东关桥并非永春第一座桥梁,也并非第一座廊桥。在东关桥建成10年后的宋1155年,一位永春籍进士、名叫庄夏的人出生了。他记录过永春另一座更早一点的桥,叫云龙桥,说它“雨淋日炙,扶阑瓦盖,渐以坠坏”。有扶栏,也有瓦盖,不就是如今的廊桥。而这座云龙桥,正是城关的永春大桥,距离东关桥约10公里。
有确切记载,东关桥建成之初,桥体并没有加盖屋顶,又过350多年后,才由明朝一名叫颜尚朝的乡绅加盖屋瓦,多年后,他的儿子又为桥侧增设坐椅。自此,才是我们如今看到的廊桥现状。虽然每隔几十年或近百年都要重新或大修,但未曾再改过模样。
东关廊桥以黛瓦为顶,花岗岩做础,其余通体漆红,横跨于一江绿水之上。尤其从侧面看,越能感到这座廊桥的立体美感。由上而下,三层“雨棚”。第一层坡式屋顶为挡雨,斜侧两层红木板雨蓬,起到引流防溅作用。4座船型桥墩,利湍流之水,墩下以大松木作卧桩,古称“睡木沉基”。村民们说,“松木去皮浸水,便可与天地同在。”
年逾60岁的陈先生屈腿抱坐在长椅上,靠着桥柱,望着流水,脚上一双黑色帆布运动鞋。他年轻时在外打工,年纪大了才回乡。他说起东关桥下一段渐渐不为人知的往事。
“公路未通以前,出行还是靠水路。从这里走,顺流一直到泉州城,去那边卖点土特产,再买些米油盐回家。回来就很累了,因为逆流,要拔船,从南安梅山(另一个停泊点)一路拔上来,要一两天的时间。”
“人站在水里拔船吗?那水不是很浅?”
“有深的地方也有浅的地方,但水流很急。你看,那两棵树的地方(距东关桥50米往东左右),原先是一个埠口街,许多回来的船就停泊在那里,那里就有了买卖的市场。家里有人下南洋的,也总在那里等待传回的音讯。”
陈先生与其他村民大致描述了一幅当时“拔船”的生动场景。大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存在,只是已接近尾声,因为泉永(春)德(化)公路最迟在1930年就铺到了东关桥,只是战事遂起,公路被破坏或习惯使然,才为东关桥下的舟楫水运保留下一段“余音”。
然而,东关桥可不只是永春人的东关桥。赶路人的风雨驿站,军事要冲之地,是它曾经扮演过的重要功能属性。这也是,为什么颜尚朝后来要为这座桥加盖屋顶的重要原因。
二
东关,并不是东关桥最初的名字。你还能在桥头匾额上,看到它原先的名字“通仙桥”,得名与一位仙人相助建桥的传说有关。而东关,却很早就在永春的地方志记载中出现,是指永春东面的一个关钥,形同《闯东关》的“东关”隘口。
能成为关钥,定是在地理位置上守住了某种优势、险势,这就与东关桥下的那条溪流有着莫大关系。
泉州母亲河晋江的两大源头之一,就流经于东关桥下那条湖洋溪,始端发源于东关桥上游——永春县锦斗乡珍卿村附近的雪山南麓,而下游不到百米处是湖洋溪和桃溪交汇处。
在还没有通公路的年代,水流湍急的溪流,便成为德化、永春等内陆山区通往泉州沿海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交通和军事要冲。因此,明朝时,东关桥附近便设有驿站,往来人多;又因闽南多雨季,才有了颜尚朝为行人加盖屋瓦的事迹。
明嘉靖年间的《永春县志》记载,东关桥附近设有一个叫“长安铺”的驿站,后来还设了军事关卡。清朝两位永春知州在重修东关桥留下的碑记中,更直言其要害之处。知州杜昌丁(1739年)说:“文檄往来,兹桥尤为要津”;翁学本(1875年)说:“桥据泉永之冲,不可一日无。”即使到了1930年,一份《崇道报》在报道中说:“东关桥,在泉永汽车路未开以前,泉永交通之要冲,其溪甚阔。”
桥下是谋生略国的路,桥上是停靠的风雨驿站。那些通行在桥下的行船,有进城讨生活的,也有顺晋江出海下了南洋的。无论时事如何,放之个人,这座桥,成了一座告别与回首的瞭望台。送别与等待,成为桥上曾经最频繁的一件事。
如今,再无急流与赶路的人从桥下穿行,这座桥也变得宁静许多。冬日的阳光里,桥头总有一两位卖香的阿婆问你:“要不要买点香,拜一拜观音,很灵的。”
在桥上供奉佛龛,是廊桥的一个普遍特征。东关桥供奉的是观音娘娘。扫桥看庙的陈阿婆说那位观音娘娘曾助力建桥,因此受供奉。
如果有机会,体验一次廊桥荡舟也不错。小舟划过桥墩时,一股清凉的温柔扑面而来,风轻抚在脸庞,是清爽的宁静。不过,摇摇晃晃的木板船,真是让人揪心了一路。别看桥上几乎波澜不惊的水面,当你如此靠近时,仍是相当害怕。难怪人说,飘洋出海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