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张俊线下演出(张俊以视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张俊线下演出(张俊以视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张俊线下演出(张俊以视频)

这几年,张俊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说话说到兴起时,习惯性摸摸自己光亮的脑门。

发际线飞速上移,是张俊创业十多年来的“工伤”,尤其是创办拍拍贷这十年。为此,他常常自我调侃道,“创业不易,头发越来越少了。”

后来,他索性斩断三千烦恼丝,以光头形象示人。

“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张俊一向做事的风格,一如当初,他放弃微创软件高薪厚禄,奋不顾身投入正游走于崩溃边缘的拍拍贷。

好在,2017年10月31日,拍拍贷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更新后的IPO相关文件,预计每股ADS的价格区间为16美元至19美元,融资总额最高可达3.71亿美元。

这场ALL IN的豪赌,以拍拍贷赴美IPO暂告一段落。虽然华发无法再生,但张俊总算可以松一口气。

只不过,如今劫后余生,纵使那段血淋淋的岁月套上了一层柔光镜,也难以消弭他内心的余悸吧!

张俊在上海交通大学修完通信工程学士和工业工程硕士后,进入了微软全球技术中心和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当一名工程师,日子过得安稳但没有挑战性。时间久了,他感觉在外企工作几年只是成了一名“熟练工”。

为了寻找 *** ,他工作之余,和大学舍友顾少丰一起, *** 创业做了几个项目,基本上把当时热门的风口项目都尝试了一遍,比如保健品电商、书籍电商、视频分享、团购入口……

其中最成功的应该是视频分享——菠萝网。他们大概做了六七个月的时间,就使日访问量达到百万。

但是这种娱乐性质的网站,并不是他们特别想要做的事。他们觉得,既然创业,就一定要解决某个刚性需求领域的问题,或者说能够为这个社会创造出某种价值的东西。于是两人开始研究什么是消费者的刚性需求领域。

碰巧,2006年10月的时候,尤努斯通过创办乡村银行借一些资金给孟加拉国农场穷人,并帮助他们脱贫的事迹震撼了张俊他们。

张俊意识到,这就是他们想做的雪中送炭的大事。更何况,他们几个都在大公司工作了几年,收入稳定,有闲散的存款,而当时国外P2P的业务形态也发展得很好,投资利息很高,比如英国的Zoper,美国的prosper。

于是,他们决定在中国也做一个P2P平台,把消费信贷搬到网上,为有需求的人提供金融服务。

2007年6月,张俊关掉了风头正劲的菠萝网,视频网站的域名、办公室、系统维护人员直接转成了拍拍贷班底。顾少丰拉来了自己的高中同学兼校友胡宏辉,三人东拼西凑了200万在上海注册成立拍拍贷。

三人当中,只有顾少丰是全职投入,其余两人只是 *** 。那时,张俊在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担任的高级客户经理,拿着40万年薪,管着170号人的团队,而胡宏辉是职业律师。

最初的如意算盘是,张俊负责运营,胡宏辉把控法律风险,顾少丰负责后台。但是,进展并不如他们想象中的顺利。一方面,当时的社会风向是所有人一致不看好这个项目,大家都觉得这是违法的,很多人劝张俊不要创业,“说不定哪天就进去了”。

另一方面,金融行业被高度管制,一说起民间金融,首先想到非法集资、高利贷。当时工商部门一看到这个名字里面有个“贷”字,是敏感词,就不给注册。直到2008年,经过 *** 派人不断地调研、反馈才得以成功注册。

一开始的时候,张俊先开发了一个熟人借贷的网站,把朋友之间的信贷放到网上,通过朋友的关系链,把朋友的朋友慢慢纳入网络。但是这种熟人间的信贷也无法大范围推广下去,因为手续过于繁琐,而互联网需要的是便捷。

很快,张俊就决定换赛道,尝试做线下业务,靠实地面审来判断一个人。面审的方式也五花八门,不仅试过星座归类、要求借款人发送视频等方式,甚至还辗转找到一些“混社会”的朋友,请教如何判断一个人的经验。

但是这种单靠实地面审的做法有着天然的“吐槽点”,不仅成本高,而且不太靠谱。为此,张俊差点“挖坑将自己埋了”。栽得最惨的一次是,有一位在上海图书馆工作的退伍军人,前来拍拍贷取得融资以开设淘宝店。

由于顾少丰出身于军人家庭,他本能地对这位借款人产生了天然好感,张俊在实地考察了其工作单位后,也觉得对方工作稳定,是个靠谱的人,于是痛快借了2万5千元。然而到了还款日,两个人却傻了眼,因为这位靠谱的借款人已因 *** 时将人捅伤被公安机关拘役。

“靠面审的第一印象是不靠谱的,有时候明明觉得借款人各方面挺好的,但对方就是不还钱,有些后来找不到人了,或者进监狱了,这种方法很难评估一个人的状态,没有覆盖真正需要小额借款的人群。”张俊苦涩地说。

既然线下逐个考察用户的方式只能徒于奔命,张俊只能改变策略。2008年初,拍拍贷回归互联网本质,做纯线上P2P。他们把拍拍贷积累到的样本,建立数学模型,对今后的借款人违约概率进行系统性判断计算。

很快,这群理科男就得出一套自己的标准。随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大数据,总算将坏账率压低到1.2%。

但是,关于拍拍贷怎样赢利的现实问题又摆在了张俊面前。拍拍贷自上线一年半以来,一直走着互联网平台“不收费”的路线。可这只出不进的烧钱模式,快要将几位合伙人凑上来的300万元创业基金消耗殆尽,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一直以来,都是三位创始人自掏腰包维持拍拍贷的日常运作。很长一段时间,只要一收到公司财务的邮件说又没钱了,他们三个就凑到一起,说拍拍贷今天增发10万股,每股一元钱,然后大家凭着自觉性两万、三万这样去认购。

这样一来二去的,时间久了,就陷入迷茫,分歧也就难免了。那时拍拍贷的烧钱模式并没有得到投资人的认可,以至于没有后继“粮草”补给。最后,公司仅有的十几位公司员工也选择了离职,只剩下5个人的小团队,就连他们几个创始人也犹豫着要不要继续“跟进”。

无奈之下,2009年的春节,三位合伙人又神情凝重地坐在一个茶坊,开了个关于拍拍贷生死去留的会议。两个人点了茶水,顾少丰要了一瓶啤酒,一饮而尽,嚎啕大哭。

当时,CMO胡宏辉不想再继续烧钱,CTO顾少丰因为对平台倾注了最多,纠结得近乎崩溃,而作为CEO的张俊,则是不甘心,“我有一种不甘心的情结,我还没有一试身手呢,怎么平台就倒了呢?”

既然三个人都有不舍和不甘,因此,狠一狠心,继续跟进。张俊更是把自己逼到墙角,辞掉微软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拍拍贷。为此,他跟妻子一起算了一笔账,如果拍拍贷真的走到了山穷水尽,那老婆的收入也能勉强维持还房贷和日常支出。

于是,他与顾少丰一样开始领取3000元的月薪,转战居民区办公。

2009年4月,张俊一上任就狠下心,砍断了免费的老路。虽然刚开始损失了一批老用户,但是没多久,随着新入户的加入,都适应过来了。2011年,正在民生银行总行中小企业部从事风险管理的李铁铮,加入拍拍贷,成为首席风险官,至此,“西天取经”的四人组聚集完毕。

真正推动P2P春天到来的是,2013年余额宝的上线。不仅带动了整个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且为拍拍贷的P2P形式正了名,最重要的是,投资方的热钱涌入,拍拍贷借此完成了A、B、C三轮融资。

经历种种惊心动魄的险境,抢滩成功的拍拍贷也就顺理成章地飞速发展。

现在,张俊的上市梦要实现了。

来源:电商报

作者:唧唧

更多张俊线下演出(张俊以视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