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邓丽君台湾歌手(釆访邓丽君),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邓丽君台湾歌手(釆访邓丽君)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邓丽君台湾歌手(釆访邓丽君)

一、几个概念

1.首唱:第一次演唱某首歌曲的人(歌手)。

2.原唱:成功地演唱某首歌曲、使之广泛流传并被公认为最好版本的的人(歌手)。

3.翻唱:后来者出于某种目的如个人喜爱、向原唱致敬、怀念原唱者等而演唱前人(别人)所唱过的歌曲。

显然,首唱并不等同于原唱。许多优秀歌曲往往因为首唱者本身的问题而不能获得成功,要等到成功的原唱版本出现才会获得流行。好的歌与原唱的关系就好比是千里马与伯乐,因为伯乐的出现,原先被认为是平庸的歌曲就会大放异彩,甚至成为经典名曲。一个成功的原唱版本,后来的翻唱版是很难取而代之的;而唱不出独特魅力的翻唱往往被贬为“口水歌”。也因此,成功的翻唱难度很大,欲超过原唱(首唱)的影响,或取代原唱的地位,必须有超凡的歌艺(唱功)才行。

二、原唱之王——邓丽君

首先提请大家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在华语歌坛,邓丽君是首屈一指的“原唱之王”。根据如下:

1.邓丽君有大量的原唱歌曲无人可取代

套用曾经很流行的一句话说:唱红一首歌难;唱红许多首歌更难!多年来,邓丽君的许多原唱歌曲被许多歌手模仿和翻唱,却无人可以取代,堪称“神奇”!

邓丽君从14岁时灌录首张个人专辑,到16岁才有了第一首原唱新歌《晶晶》。这是台湾历史上第一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小邓的演唱迅速风靡全台湾。此后,她陆续演唱了琼瑶电影的多部主题曲,《千言万语》、《海韵》、《南海姑娘》、《彩云飞(我怎能离开你)》等在3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广为流传,充分证明邓氏情歌的魅力长久。

邓丽君在宝丽金时期的大量名曲至今也无人能超越。

《你怎么说》:邓氏的演唱甜中有嗔、娇俏中又有哀怨,令人喜爱。虽然曾经被许多同时代的红歌星翻唱过,却韵味全无。到了今天对于许多歌星来说仍然是“我怎么敢唱”?

《一封情书》:将少女初恋时兴奋、羞怯又无限期盼的心理状态用完美的声音描绘出来。令模仿都成为不可能。

神奇的《小城故事》被无数歌手翻唱,流行歌手唱、美声歌唱家也唱,邓的地位却岿然不动。

《我只在乎你》,一首超越时空的“前卫”歌曲。在日本创下辉煌的记录,其中文版在1987年推出时却没引起震撼性的影响。直到1995年后人们才发现原来这首歌是多么好!难怪邓丽君在多个场合向听众推荐它!“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真爱永恒……

其他如《忘记他》、《良夜》、《水上人》、《海韵》、《心里梦里》、《我心深处》、《君心我心》、《遥远的路》、《我怎能离开你》、《丝丝小雨》、《白沙滩》、《原乡人》、《原乡情浓》、《心里梦里》、《君在前哨》、《假如我是真的》、《假如梦儿是真的》、《望一望》、《奈何》、《小小的秘密》、《多情的玫瑰》、《我是你的知音》、《爱我像爱花一样》、《谢谢你常记得我》、《云河》……这些不少于500首的原唱作品展现出邓丽君在情歌演唱方面的绝世才情和旷世才华,影响之长远,在中文歌坛、甚至在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方面掀起了一场“温柔的革命”(黄莺莺语,见1995年台视特辑《送君千里》)。邓氏情歌温柔似水,但是这温柔却不是软绵无力,她能够在人们的心中引起“革命性”的力量和影响,如水般极柔软却又极坚韧,柔而有力,拿捏得恰到好处、好到完美绝妙确实一件很难的事。

2.另一个神奇之处在于邓丽君能够屡屡取首唱而代之

套用一位网友的话说:“邓丽君的翻唱就是经典。过分?其实一点都不过分。”许多别人唱过的歌曲,经邓丽君翻唱后便以全新的面貌焕发出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

粗略统计,在邓氏演唱过的歌曲中,大约三分之一不是自己首唱的。

其中最出名的经典名曲如《甜蜜蜜》原本是印尼歌曲,被邓丽君慧眼相中,第一个拿来用中文演唱。

世纪名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在邓丽君之前,很少人听过。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过两位演唱者,却都没有能流传开。邓丽君在东南亚巡回演唱时发现后很喜欢,便收入个人专辑。她的“伯乐”之才再显“神威”,原来这首歌还是与她很熟的老师汤尼写的!直到她选中后告诉汤尼,汤尼才想起这是自己几年前的作品。《月亮代表我的心》从邓版开始成为广为流行的世纪名曲,在将近30年后的今天仍然十分流行,当红不让。

传奇名曲《何日君再来》,许多老歌星、名歌星都翻唱过。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提到这首歌,人们想起的是首唱者周旋。邓丽君在14岁时录制的首张专辑中即以《几时你回来》为名(因为当时台湾当局不准唱这首歌)演唱过,当时没有什么反响。1978年在《一封情书》专辑中再次收录这首歌,其完美的演绎立即被广为接受并迅速风靡中国大陆。从此,这首歌开始更多地与邓丽君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成为其个人标志。许多大陆歌迷是从第一次听到《何日君再来》开始知道邓丽君的名字,开始喜爱邓丽君。究其原因,我想不仅是因为她唱得好,也因为暗合了她本人的名字及其传奇性的命运,二者仿如融为一体——当我们说“何日君再来”时其实是想说“何日邓丽君再来”。

绝色小调《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一位前辈歌星的代表作。但是邓版自1973年出现后出现后便一直风靡华人世界,在老百姓心中,她仅属于邓丽君,给予这个版本多高的评价都不过分。当年只有20岁的小邓赋予了这首小调独特的魅力,彰现出其雅俗共赏、端庄与俏皮并存、纯情与风情共舞的邓氏特色。

《一见你就笑》:邓丽君在1967年14岁时就成功地翻唱过。但是最广为流传的是1982年的伊馆演唱会版,该版以其活泼和动感而令人喜爱。

《在水一方》,流传一时的琼瑶电影主题曲,首唱版本在70年代中期随电影而风靡一时,但自从邓版在1978年出现后,便成为邓氏绝唱,要听首唱恐怕只能去看老电影。我很遗憾电影中的主题曲演唱者不是邓丽君(事实上,当时邓丽君东渡日本,不但要苦学日语,还要每天工作十几小时,每个月只能休息两天,即使请她也可能无暇)。

《窗外》同《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一样,令人叹服。想不到1973年刚刚20岁的小邓就能唱出这么纯情、美好的作品。

《再见,我的爱人》是1975年的作品,年龄比我们许多君迷的年龄都大。这首日语原作,其中文版在邓之前,就有两位名歌星唱过,都没有留下多少引人注目之处。所谓画龙点睛,一首歌也要有能够吸引人的“点睛”之处,给人留下美的魅力冲击。邓版的这首歌,编曲方面很超前,我们今天听起来也没有丝毫的“褪色”感,歌词更是切合她本人——“我永远怀念你”之所以能化平淡为神奇,就在于具有这样的“点睛”魅力。

再如《又见炊烟》、《梅花》、《恰似你的温柔》、《爱的箴言》……

有人说:同时代的歌星,很怕自己的歌被邓丽君翻唱,因为邓丽君的重新演唱往往赋予老歌以全新的生命和魅力。

3.邓丽君早期的翻唱

邓丽君在早期“宇宙唱片”翻唱的老歌大约有三百多首歌曲,大部分不是首唱。当时因为大家缺乏版权意识,加上原创力量严重不足,往往是一首歌百人唱,大家都没有原唱、翻唱的概念。这些老歌,在小邓之前已经有许多歌星演唱过,听过别人的再听十几岁的小邓唱,会惊讶于邓丽君在小小年纪已经有如此惊人的领悟力,其演绎时见大手笔,如《我一见你就笑》、《人生就是戏》、《悲欢人生》、《郊道》、《桃花开在春风里》、《我心里有一个人》、《畅饮一杯》、《静心等》、《小村姑卖西瓜》、《世界多美丽》、《满听星》……最为人津津称道的则非《晶晶》莫属。这首1969年的歌曲,应该是邓丽君歌唱生涯中的第一首首唱作品,是台湾第一首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电视台播出后,一夜之间风靡全台湾,在许多地方人们排着长队买这张唱片。多年后,《台湾流行歌曲30年概览》这样写道:“1969年,当时被誉为‘神童歌手’的邓丽君,通过歌唱比赛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同年,在台视拍摄的首部国语连续剧中,邓丽君主唱的主题曲《晶晶》一夜间红极一时。邓丽君在当时的走红,充分确立了国语歌曲日后在台湾乐坛中的主导地位。由此翻开了一个国语音乐发展的新篇章。”

4.邓丽君中期的翻唱简介

邓丽君中期代表作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日语流行曲。

邓丽君1973年底开始加盟日本宝丽金灌录日语唱片,1975年签约香港宝丽金灌录中文唱片,从此开始走向世界。在其中期代表作中有一半以上的经典名曲来自于日语歌,这尤其集中于《岛国之情歌》系列专辑中,如《香港之夜》、《小村之恋》、《再见我的爱人》、《空港》、《山茶花》、《丝丝小雨》、《爱像一首歌》、《离别》、《爱像一首歌》……

艺术无止境。对于邓丽君来说,选择唱什么歌全在于个人是否喜欢,绝非要和别人比名次、或者是存心超过谁。而一旦选择了一首歌,就会倾注全部心力将歌曲唱到最好。在选择歌曲方面,她看重的是艺术性,而无门第之见。如《恰似你的温柔》,首唱者是蔡琴,唱得也很好。但是邓版却是另一个成功的演绎;再如《爱的箴言》,在邓丽君之前,潘越云、罗大佑都演唱过。邓丽君不但翻唱了国语版,还将之介绍到日本去灌录了日语版本。也许这是罗大佑被介绍到第一首华人圈之外的流行歌曲(也许是唯一的一首)吧。

5.后期的翻唱

邓丽君后期的代表作全部来自于自己原唱的日语歌,如《偿还》(日版《补偿》)、《娘心》、《爱人》(《情人》)、《我只在乎你》(日版《任时光在身畔飞逝》)、《不着痕迹》(《别离的预感》)等。

6.末期:令人期待的开始

大约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处于人生转折期的邓丽君发现了一个“新歌”资源:30-60年代的国语老歌。这个时期的国语老歌,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对老听众,还是新一代听众来说,都具有无穷的吸引力。而她此时的年龄,也正适合演唱一些成年人的心声。

而此时的国语歌坛,风潮转换,流行劲歌热舞和青春偶像,歌迷的年龄趋于低龄化。同时代的男女歌星纷纷结婚隐退,邓丽君的年龄在华语歌坛有些“鹤立鸡群”;而此时已经习惯于风格多样、竞争激烈的日本歌坛的邓丽君冷眼旁观华语歌坛,难免会有些许“格格不入”的感觉。1987年开始她淡出中文歌坛,甚至中文唱片也在日本出版。此后经过1989年酷烈的思想巨变,个人感情上的痛苦挣扎,清新的流行歌曲已经不能表达她深刻的内心感受,于是她一方面逐步转向幕后制作,另一方面在思想和感情上可能愈宜觉得与30-50年代的老歌有了更多的共鸣。于是,一个有计划的“老歌新唱”运动已经开始盟芽。从1992年开始,她陆续在日本和华语地区推出《莫忘今宵》、《何日君再来》、《夜来香》等新歌+ *** 专辑或EP(小专辑),自己还在法国、香港灌录老歌新唱的录音带——这就是我们今天听到的《忘不了·绝唱重生》纪念专辑。通过这个专辑,我们可以相信,如果给她时间,我们将会听到更多以邓丽君以新的声音和风格演绎的国语老歌,并且会将更多的国语老歌新唱介绍到日本去,向日本这个亚洲地区流行音乐最先进的地方输出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

国语老歌之外,邓丽君还有个更大范围的选择。因个人出色的语言天赋,她还可以从日语歌、英文歌、甚至法语歌中去选择。能够像她这样可以在大半个世界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的歌星,恐怕全世界也找不到几个吧。我个人很喜欢她在《忘不了·绝唱重生》纪念专辑中灌录的英文歌,这些虽不是正式的录音,却令人惊喜地发现她的英文歌无论是风格还是歌词意境方面都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套用曾经很流行的一句话说:唱红一首歌难;唱红许多首歌更难!唱好一种语言的歌难,唱好多种语言的歌曲更难!原唱难,在别人成功的原唱基础上再上一层楼更难!邓丽君以其完美的演绎和超绝的才华赋予歌曲全新的生命,使邓氏情歌具有跨世纪的魅力,“原唱之王”的桂冠当之无愧!

三、翻唱邓丽君浅论

㈠ 翻唱战术

欲讨论此一问题,有必要翻翻语文教科书,里面有一篇《田忌赛马》。初时田忌赛马总输,著名军事家孙膑观察后让其改变战术,结果是次次得胜而归。孙膑的战术是:

将双方参赛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类,在三局比赛中,

以己之下等马与对方上等马对阵,结果是输;

以己之中等马与对方下等马对阵,结果是赢;

以己之上等马与对方中等马对阵,结果是赢。

从此田忌次次得胜而归。

将此一战术用于翻唱,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用于翻唱邓丽君的歌。只要打出原唱者邓丽君的牌子,就能吸引住一批喜欢邓丽君的歌迷的目光。

我们可将目标歌星的歌曲分为三类,经典名曲为“上”,演唱得不错但知名度不是很高者为“中”,一般的歌曲为“下”。集中个人优势兵力以己之“上”对对方之“中”或“下”,其结果虽然不一定能够取代原唱,却很可能会因翻唱而取得出名的捷径。

㈡ 如何翻唱邓丽君

在具体应用上,我无法把邓丽君的歌曲按上、中、下来分。这不是因为对她太偏爱,而是因为在听过她从14岁开始灌录的全部歌曲之后,我几乎找不到一首属于“下”的歌曲。只能说是从高个中找矮子,比较着找。少数几首不喜欢的歌曲,不是因为唱得不好,而是歌词或曲子太差造成的。我执着地认为没有人可以取代邓丽君,但是不排除有人因为聪明的翻唱而取得成功。

1.邓版歌曲的分类

邓丽君在20多年的歌唱生涯 *** 灌录了1500多首中外歌曲,绝大部分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如果将其作品分为三类的话,可以这样分:

一是最具知名度、高水平和高难度者(上);二是具有高水平、高难度但不太为人所知者(中);三是因为原作本身的问题而少人知者(下)。这三者的比例即使各占三分之一,也是个不小的数量,即各有500首左右。这仍然为后来者提供了很大的可以挖掘潜力的翻唱资源。

2.选取翻唱目标

为了快速达到目标,对属于“上”的歌曲可以采用以知名度大小为主的分类法,根据名气大小可分为:上上、上中和上下。

第一、上上:最具知名度者,大约有50多首。只要提到这些歌,人们就会想到邓丽君。这是最具知名度又最难模仿和翻唱的部分。《甜蜜蜜》、《小城故事》、《何日君再来》、《月亮代表我的心》、《你怎么说》、《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我只在乎你》、《千言万语》、《海韵》、《再见,我的爱人!》、《小村之恋》、《几多愁》、《独上西楼》、《船歌》、《水上人》、《看见你就笑》、《忘记他》、《漫步人生路》、《留不住你的心》、《爱像一首歌》、《南海姑娘》、《空港》、《郊道》、《在水一方》、《风从哪里来》、《你可知道我爱谁》、《难忘的初恋情人》、《我怎能离开你》、《晶晶》、《我没有骗你》、《原乡人》……这些都属于邓丽君的首本名曲,歌者化身;经过多年的时间检验,广大听众均耳熟能详。这些歌,不仅有多个录音(录影)版本,邓丽君本人也在多个演唱会上一唱再唱。由于人们已经熟知和喜欢邓版,翻唱这些歌曲,常常是出力不讨好。再说,在人们心目中,这些歌曲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更与邓本人融而为一。作为致敬和怀念来演唱无可厚非。欲靠此成名,未免太天真。

第二、上中:与第一类相比,艺术水准并不低,但是知名度稍逊。这是因为邓丽君的好歌太多而被埋没了。基本上,邓在香港宝丽金时期的中文专辑中除属于“上上”者之外的主打歌均可归于此一范畴。邓在此一时期的专辑共有30多个,收入歌曲300多首,仅以著名的《岛国之情歌》1-8来看就有:《夜雾》、《谁来爱我》、《冬之恋情》、《泪的小雨》、《今夜想起你》、《黄昏里》、《永远爱我》、《甜蜜的小雨》、《丝丝小雨》、《多情的玫瑰》、《良夜》、《香港之夜》、《谢谢你常记得我》、《又见炊烟》、《我心深处》、《爱的理想》、《九月的故事》、《一片落叶》、《我和你》、《假如梦儿是真的》、《山茶花》、《假如我是真的》、《别离》、《轻风》、《爱的开始》……属于此类的歌曲绝对不少于50首。也许有人会说:有这么多吗?其实,岛国系列只是宝记时期专辑的一部分,此外还有多张独立专辑如《甜蜜蜜》、《在水一方》、《水上人》、《爱像一首歌》、《一封情书》、《淡淡幽情》、《偿还》、《我只在乎你》……这些专辑中的半数以上歌曲均可归于此类。如在《一封情书》专辑中有《一封情书》、《夜色》、《你是我的知音》、《心里梦里》、《云河》、《爱我像爱花一样》等多首最具邓氏独特魅力的歌曲;在《爱像一首歌》专辑中有《遥远的路》、《风儿雨儿》、《想把情人留》、《雨中的点点滴滴》、《海风》、《恩爱夫妻》等绝色之作;在《水上人》专辑中有《枫叶飘飘》、《雪中莲》、《难忘的眼睛》、《不管你是谁》、《女人的勇气》等或甜美亲切的珠玉小品或刚柔相济的大气歌曲。这些歌,迄今为止,仍然是无人可成功地代替其原唱地位的,虽然王菲翻唱过其中的《雪中莲》作为电视剧主题歌而使许多人着迷,但是也正是王的翻唱使得许多人去找邓的原唱,发现后来的王版根本不能取代邓版。甚至有歌迷非常感谢王的翻唱,认为她慧眼独具,借翻唱“提醒”人们去注意这些淹没于邓氏大量经典中的珠玉之作。在挖掘邓氏经典好歌这方面,可以说王菲功不可没,令人佩服。但是因为时空相隔,又被一些音乐之外的因素困扰,大陆歌迷对邓丽君的了解实在太少。一件令我感受颇深的事是在去年,一位喜欢邓丽君超过20年的老歌迷问我“什么是岛国之情歌?”显然可见,资深君迷尚且如此,年轻的朋友中又有多少人有全面的了解?

第三、上下:乐风时期的大部分专辑主打歌、宝记时期属于上述两类之外的歌曲可归于此类。如《香港假期》、《走遍天下无忧愁》、《为君愁》、《向日葵》(国语版)、《我要对你说》、《情人的阳光》、《一见钟情》、《鬼马俏医生》、《月下送君》、《几时再回头》、《落叶思情》、《那天晚上遇见你》、《为什么你会有烦恼》……因为数量实在太多,恕不一一列举。

粗略估计,属于“上中”、“上下”中的曲目也有300多首,虽然知名度稍逊一些,相对来说,既可以打出邓的名字,又可以因听众不太熟悉而“出奇制胜”,特别是对于根本没听过邓氏原唱的人来说,选取这样的歌可谓“聪明”之举。

3.有趣的翻唱版本

显然,面对这么丰富的翻唱资源,翻唱者必须花费心机寻找适合自己演唱的作品,要唱出点个人特色,还要让大家容易接受才行。那么聪明的选择当然是从“上中”和“上下”中选择,尤其是选择一些知名度稍逊、原唱版本又有一定难度的作品,最好冠以“纪念”、“致敬”等有些意义的名称。

奇怪的是,许多翻唱者急于求成,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大量的翻唱者将目标集中于邓的“上上”类歌曲,但是因为个人功力欠佳或改变太大而不为人们接受。这些翻唱只能说是不成功的。

而个别从“上中”和“上下”中选取歌曲的歌星出版翻唱专集却因为具有“个人特色”而一唱成名,还有论者说其翻唱赋予了新的内容。比如《但愿人长久》在邓丽君的后期作品中虽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并不具有特别突出的地位。1995年后,因为其歌词意境具有感叹人生无常的因素而切合了人们怀念邓丽君的痛惜心情,使其在1995年成为邓丽君遽逝后播放率很高的曲目。事实上,邓丽君生前也很喜欢这首歌,在15周年世界巡回演唱会上演唱了该歌并特别介绍曲作者梁弘志给听众,说他很有才华。理所当然,在邓丽君去世后,这首歌成为怀念歌曲的首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着人们对逝者无限美好的祝福。

时间到了2003年,翻唱邓丽君再起 *** ,台湾、大陆的多位歌手各出奇谋,誓将翻唱进行到底!齐秦翻唱《月亮代表我的心》,陶喆别出心裁,把歌名改成《月亮代表谁的心》,还有“原创歌手”对媒体说要“为全国人民奉献一首全新的创作”——《月亮可以代表我的心》!老歌手费玉清则翻唱《何日君再来》。这是“不安分”的男歌手们的翻唱成果。女歌手方面,对于翻唱邓丽君从来都是热情不减,有因致敬而翻唱的、有因为单纯的喜爱邓氏风格而故意模仿的、更有为种种母带而翻唱的。以前这些翻唱基本上都是邓丽君的歌曲 *** ,曲目来自多个专辑中。在2003年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是有歌手翻唱了整个《小城故事》专辑,而且是由以制作发烧唱片而著称的唱片公司推出,其售价甚至超过了邓丽君的原版。但是其演唱水准连发烧友们也承认邓丽君的演唱是无法超越的!

因个人兴趣问题,我对翻唱邓的版本一般是不听的,因为多年来已经习惯了邓丽君的风格。最近,我从电台上听到某歌星翻唱的《但愿人长久》,发现改变了编曲,其中一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旋律有明显的改变,节奏平滑、轻快,其动感的旋律给人印象深刻,但是在感觉上却觉得很滑稽,令人忍不住发笑(我现在想到那段旋律,仍然想笑!):苏翁面对人生变幻的愁苦、无奈和豁达、祈望竟然以“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轻佻来表达,“新”则新矣,却使原词意境大失!这样的改编虽然可以说是见仁见智,甚至也许能获得一点赞美的掌声,但是能否为大众接受、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则令人怀疑。这也使我很赞同一位网友的说法:“邓的演唱是根据原词曲的意境,唱什么像什么,这使她歌路宽广,听众范围广泛,可称为歌星中的‘演技派’;而某些歌星唱的是自己,让歌曲来适应自己,这样的歌星虽然个性突出,但也因此决定了其听众范围比较有限,即便有狂热的追捧者,也只限于某一部分人。”

作为一个因邓丽君而喜欢、关注中文流行歌曲的业余爱好者,我认为邓丽君最突出的贡献还在于她的歌是一千多年前中华文化双璧——唐诗宋词之婉约派风格在20世纪的声音再现和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值得欣慰的是:籍现代科技的发展,保存声音至永远已成为可能,邓丽君、她同时代以及此后的歌手们将不会再有古代名伶的遗憾,许多许多年之后,她的声音仍会清晰如新,供后人欣赏聆听研究品味模仿……

2010-06-04

更多邓丽君台湾歌手(釆访邓丽君)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