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近日读傅佩荣先生的《孔门十弟子》,颇有大开眼界、豁然开朗之感。以往《论语》和孔子之于我,只是中学语文教材上的枯燥学问和春秋时期的迂腐书生以及天真的理想主义者,对付完高考之后,就把《论语》和孔子一并抛诸脑后。
人是奇怪的动物,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喜好。身边有小伙伴痴迷孔子,时常说起他老人家的种种可爱之处,《论语》的种种精妙之处以及后世之人的种种误读。 耳濡目染之下,我也有心接触一下国学,丰富一下自己粗陋的知识库。由联合低音出版的《孔门十弟子》便是小伙伴推荐给我的大家小书。拿到这本书,心里想着一年之内能翻完就是奇迹了,没想到两三天便读完了。
提到孔子,我们最熟悉的画面是他周游列国,后面总有一群弟子追随。《论语》中弟子的每一句话,都是他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其中许多资料是对特定弟子提问的回答。整部《论语》按照篇章来计算,出现最多的是子路,然后是子贡,接着恐怕就是子张了,他出现的次数和颜渊差不多。这四人皆属孔门十大弟子,加上子夏、曾参、冉有、冉雍、子游、宰我,分列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
十大弟子性格不同、资质各异:颜渊聪颖好学、子路豪气率真、子夏谨慎深思、曾参勤勉进取、子游胸怀天下、宰我巧言善辩、子贡通达零透……还有曾点、闵子骞、子羽、樊迟,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形象仿佛从《论语》中走出来,拥有了活泼泼的生命。
“春秋时期的放牛班”
谈志向:暮春三月一路唱着歌回家
孔子经常和学生们谈论志向,有一次和四个学生谈论各自的志向。哪四个呢?就是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点。
子路是第一个说的,他要当一个军事家,让他负责一国的军事,别的国家对他无可奈何。冉有要做政治家,他很谦虚,他说一个小国家交给他来做,可以做得不错。公西华想当外交家。由他们的志向可知,这三个学生都是标准的读书人,因为古代读书人的出路就是希望能够从政做官为百姓服务。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听起来冠冕堂皇,都是很好的志向。
曾点在做什么呢?当别人谈话的时候,曾点在弹瑟,有点儿像是现在负责背景音乐的人,让整个气氛显得比较柔和、有特殊品味。孔子就问,曾点,你的志向如何?
这一段描写得非常生动:“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论语·先进》)曾点弹瑟的声音渐稀,然后“铿”的一声,把瑟推开。他说他的志向和前面几位同学不同,孔子请他继续。接着,他说自己的愿望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暮春三月时,穿上春天的衣服,与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到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
乍听之下,这哪像志向啊?别人都是要做些具体的工作,他却是洗洗澡、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但他讲完之后,孔子居然长叹一声说:“我欣赏曾点的志向。”为什么?因为曾点的志向配合天时、地利、人和,正所谓就地取材、自得其乐。
“天时”就是当你在春天,就不要想夏天、秋天、冬天,要活在当下。“地利”就是你靠近沂水,有舞雩台,就不要想去长江、 黄河。“人和”就是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小孩,不必非要很多人, 浩浩荡荡才出门。所以天时、地利、人和配合起来,在任何时候、 任何阶段都可以过得快乐。人活在世界上,是要活得快乐的。有志向很好,但要等别人给你机会。如果别人不给,可能一辈子也不可得。如果像曾点那样,人每天都会过得很开心。所以孔子才会说“吾与点也”,我欣赏曾点的志向。
我读到这里是很受触动的。首先,曾点的志向有一种诗意和浪漫,但并非脱离现实,在行动上具有可操作性,难就难在从心底感到快乐。其次,感受到了一种通达的“非主流”价值观。当下的主流价值观鼓励人们往前冲,去创造,去发现,去追求,认为一切皆有可能。我觉得环境没有这么友好,人还是得保全自己,身体、精神、信仰,还有个人生活方面,都设个警戒线。不知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很多时候,单一的价值观让人们的精神空间甚至生存空间变得逼仄不堪,让人喘不过气来。
对宗教而言,你放弃全世界而保全真正的自我和灵魂,就可以升天堂;对儒家而言,人活得真诚就是心安理得,在当下拥有最大的快乐。
谈快乐:吃一竹筐饭,喝一点儿白开水,住在破房子里
进一步来说,穷困的时候快乐,通达的时候也能快乐。快乐不在于穷困还是通达,而在于“道”,即安贫乐道。“道”是儒家的理想,让一个人从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去做该做的事,快乐也由内而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吃一竹筐饭,喝一点儿白开水,住在破旧的房子里面,我们想想就很烦恼,但是颜渊是很快乐的。不是他的观念有问题,而是他内心有快乐的来源,所以他能够做到。即使天下大乱,那也是天下的事情,个人的快乐,颜渊仍然可以把握。这也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传承,在颜渊身上充分地表现出来。其实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只是观念上的一种觉悟而已。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努力让自己快乐,不正是爱自己的直接表现吗?学习颜渊,不是要学习他的“安贫”,而是要学习他的“乐道”。
乱世的危机:虚无主义
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乱世,乱世的危机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有两种:第一种是价值上的虚无主义。什么意思呢?社会进入一种善恶不分的状态,做好事没有好报,做坏事没有恶报。那人们就会产生一种疑问,为何要做好事呢?这叫价值上的虚无主义,很危险。这种观点一出现,谁要做好人呢?第二种更深刻,是存在上的虚无主义。什么叫存在上的虚无主义呢?认为死与活没有什么差别,最后都一样。反正活得那么苦,不如死了算了。道家要对付的是存在上的虚无主义。
儒家思想要解决的是第一种,价值上的虚无主义。儒家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因为没有善恶报应而道德沦丧,所以就提出,行善要从真诚开始,人性向善。这样一来,行善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内在的愿望。这就是儒家,设法化解价值上的虚无主义,让人努力行善避恶。
孔子与学生子游畅谈有关大同、小康的世界,到今天留下来的文献,还足以令我们向往。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大同世界。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做不到大同只好做小康,就是努力奋斗,大家一起奋斗向上,维持整个国家就靠礼仪。
孔子曾经教导子游,《诗经》是要用来治国的。子游《诗经》《尚书》都学得很好,他在武城当县长的时候就教老百姓唱《诗经》。当时孔子带着一群弟子经过武城,听到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孔子在《论语》中只有这一次是“莞尔而笑”。子游即使身为一个小小的县长,还是让老百姓一起来学《诗经》,让老百姓也懂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很喜欢他这样做。
说孔子师生是“春秋时期的放牛班”,有些片面,甚至是冤枉他们了。孔门弟子资质参差不一,有颜渊这样的“优等生”,也有樊迟、司马牛这样的“差生”,拿数据说话,三千门人中出了七十二贤人,算是“资优班”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是孔子为后世推崇的教育思想。但我觉得最为可贵的是,在春秋那样的乱世,孔门师生“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明明知道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还是要尽力践行自己的理想,尽己所能地兴诗书礼乐而教化百姓。这就是我称其为“春秋时期的放牛班”的原因。
多年师生成朋友,成父子
悲早逝
儒家有两个核心,一个是仁,一个是礼,仁是真诚的情感。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的意思是,我们外在表现和内在情感要一致,要保证内心有真诚的情感。读《孔门十弟子》时,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孔子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真诚的情感。
孔门十大弟子中,列于德行科有四人: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论语》中,冉伯牛一出场就是重病,孔子去看他的时候,没有进房间,从窗户拉他的手(大概这是一种传染病,不能接触)。孔子拉他的手之后就说,我们要失去这位同学了,这么好的人得了这么坏的病,这是命啊!孔子很少谈到命。他是个乐天知命的人,但是冉伯牛病重,他对命运生出无奈。
他在晚年的时候,听到颜渊过世,非常伤心。他本来希望颜渊可以传他的道统,但是颜渊身体不好,四十一岁就去世了。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在匡地被人围住,那一次很危险,差点儿出人命。当时颜渊没有跟上孔子的车队, 第二天才赶到,看到颜渊,孔子很开心,说:“颜回,昨天没看到你,我以为你死了。”颜渊说:“老师,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这种老师与学生的对话,真是情同父子。但是很可惜,颜渊并没有遵守“诺言”,他还是比孔子早两年过世了。
颜渊过世的时候,孔子不知有多难过,他哭得非常伤心。在 《论语》中用了一句话:子哭之恸。“恸”字代表非常伤心。其他的学生质疑孔子:“老师,您不是教我们喜怒哀乐都要适当吗?您是不是哭得太伤心了?”孔子说:“我会吗?我会哭得太伤心吗? 如果不为这样的学生哭得伤心,要为谁哭得伤心呢?”可见,颜渊的死对孔子打击很大。
孔子与子路
又过了一年,子路也过世了。当时孔子七十二岁。孔子的晚年真的是很痛苦,他的儿子、他最喜欢的两个学生颜渊和子路都过世了。
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还被剁成了肉酱。当他惨死的消息传来时,孔子非常难过,再一次说“天丧予!天丧予!”这跟颜渊过世的时候情况类似。
子路年轻的时候,是一位典型的不良少年,好勇擅斗,很喜欢跟别人比武决斗。当他成为孔子学生之后,很忠诚地保护老师,没有人再敢公开责难孔子了。孔子非常率真,什么话都敢讲。在学生之中,敢给孔子摆脸色、敢对孔子生气、敢跟孔子吵架,表现自己不满的人,只有子路一个。在《论语》里面,至少有四次,子路对老师直言 *** ,认为老师做的有问题。
最有名的当然是“子见南子”这一段。大致情况是卫灵公夫人南子想见孔子。子路护师心切,担心名声不好的南子会利用孔子,极力反对孔子见南子。孔子认为国君夫人按照礼数请自己,不见有失礼仪,就去见了南子,果然遭到了利用。按照现代人的眼光看,就是南子蹭国际著名学者孔子的热度,抬高自己的身价。孔子回去之后,子路非常不高兴,对老师说:“您果然被利用了。”孔子便发誓说:“我如果做得不对的话,让天来厌弃我吧!让天来厌弃我吧!”你看,面对子路,孔子也要为自己辩解。子路这样的学生可以随时从他的角度提供意见,对孔子而言就像好朋友一样。
孔门十弟子,多数比孔子小三四十岁。子路只比孔子小九岁,接近同龄人。子路去世不久,孔子就过世了。很多学生舍不得孔子,就在他的墓旁边盖房子,替他守丧三年。古人只替父母守丧三年,弟子这样做等于是把孔子当作父亲,三年期间不能上班,不能就业。三年即将结束,大家抱头痛哭一场,各自回家,而子贡没有回家,继续守丧三年。
孔子与子贡
子贡比孔子小了三十一岁,是孔子中年阶段所收的弟子。他很聪明,口才极好,列名言语科。他常常能够了解孔子的心意,并且用最恰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说一件事,子贡可以想象将来情况的发展,然后与孔子一起讨论、切磋、琢磨心得。古人常常讲“亦师亦友”,师生之间正是这种情况。孔子和子贡之间就是如此。
有一次子贡要到外地去,就向孔子请教说,能不能给一个字,让我当座右铭。正如现在很多年轻的学生毕业时向老师要临别赠言。孔子说了一个字,“恕”。然后,他说了一句至理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的意思是“我不愿意别人怎么对我,我就不这样对待别人”,也就是将心比心,替别人设想,互相尊重。这八个字,就成为孔子思想的标签,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这八个字的出现,是子贡提的问题引出来的。
在孔子的学生中,子贡还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他特别注意老师的思想往哪里发展。不仅如此,对于老师的思想,他还能学以致用。他承继了孔子对于礼乐的看法,并且曾经跟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传《周易》、作《春秋》。他确实了解孔子思想的精华。
如果大家去山东曲阜参观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在孔子墓前,会看到一个石碑,上面刻着“子贡庐墓处”五个字,这是子贡替孔子守墓的遗迹。
子贡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他真心崇拜老师,发自真心地推崇老师。孟子曾用子贡的话来称赞孔子:“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从有人类以来,没有超过孔子的。这是《孟子》中所记载的,正是子贡说的话。可见子贡对孔子的深刻怀念之情。
子贡后来的表现,即做官之后的作为都符合孔子的要求。他做官也好,负责外交也好,都有非常可观的成效。司马迁说得对,孔子后来能够让天下人都佩服,子贡有不少贡献。
不知道大家读到孔子师生之间的故事,心中是不是也会生出暖意,继而想起从小到大帮助过自己、关爱过自己的一些师长?人和人之间必须相“爱”才能相“亲”,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是这样的。儒家讲究同理心,同理心也是儒家真诚的表现。孔子给子贡的临别赠言“恕”就是将心比心,我们跟任何人来往都应该努力设想他所处的境地,千万不能太过主观。
从平凡走向伟大:孔子冷门事迹二三事
孔子以何为生
孔子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翻译过来就是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像孔子这么伟大的人,别人已经说他是圣人了,但他毫不讳言自己小时候家里贫穷、身份卑微,所以会做各种琐碎的事情。
譬如帮别人办丧事,孔子很是在行,他甚至以这个作为他的基本收入来源。古代的丧礼要极其复杂,只有专家才能操办。孔子就是当时这方面最好的专家。根据司马迁的记载,他曾经向老子请教礼仪,又向很多人学习各种方面的知识,比如音乐,最后融会贯通,集各家之所长。后来,鲁国大贵族孟孙氏听说孔子懂得礼仪,就让他的孩子向孔子学习。所以,孔子30岁的时候,因精通礼制,便可以在社会上可以立足了。在此之前,孔子还做过仓库管理员和牧场管理员。
孔子不但为贵族子弟教授礼仪,同时也教邻居和一些年轻人,逐渐在民间办起学校来,教书便成为他的工作之一。在民间办学教书应该是不如替别人办丧事挣钱的。但孔子知道自己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要让整个社会走向正路。他希望重新建立价值观的基础,那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接受教育,使得内在真诚的心意获得启发。
疑似颜控
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羽”就是澹台灭明,因为长得很难看,所以孔子对他的态度十分冷淡,后来子羽退学,回去自己钻研学问;而宰我因为长得仪表堂堂,又能说会道,因此孔子很喜欢他,认为这个学生将来一定很有出息。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孔子的意料,子羽是一个热爱学习和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他离开孔子后更加发奋努力地学习、钻研,成了一个很著名的学者。很多青年因此而慕名到他门下求学,他的名声也在诸侯之间传开了。相反,宰我却有些懒惰,尽管孔子非常认真地教,可是他的学习成绩不好,孔子曾再三地劝导他,但他都不听,气得孔子把他比作没有用的朽木。后来,宰我靠着他的口才,在齐国做官,可是没多久,就因为和别人一起作乱,被齐王处死了。孔子听到宰我的死讯,很感慨地说:“从子羽身上我明白了,不能以外貌来衡量一个人;而宰我的事也告诉我,不能只凭一个人所说的话来衡量他。”
人很容易受外表影响,孔子也不例外。澹台灭明后来到楚国传学,收了三百个弟子。据说把孔子的学说传到南方的,他是第一人。所以说,我们也不要盲目崇拜孔子,因为孔子也是一个人,他也是慢慢成长的。孔子可以做到的,今天的每一个人也都有可能做到,方法就是通过真诚来修炼自己,让自己在各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傅佩荣先生在《附录:问答》中提到,孔子一生真的是非常快乐、充实的,他也认为自己活得很踏实,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生命从这么平凡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一路上来到最后可以把“五经六艺”全部精通,然后栽培弟子的时候天下人才全部过来,从颜渊开始,七十二弟子精通六艺,那种成就感绝对超过当一个国家的领袖。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我们能看到圣人之光,更应该了解孔子从平凡走向伟大的漫长征途。在圣人之光之下,孔门十弟子也各现光华。读罢《孔门十弟子》,能深刻体悟到孔门弟子不再是书简上的姓名,而是一个个真实存在过的活生生的人,拥有鲜明的个性,拥有活泼泼的生命。时空的双重次壁因而被打破,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也变得更加可行。我们很难从平凡走向伟大, 我们也无法选择所生活的时代和所处的社会。 但学习《论语》,学习孔子,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