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我是歌手》S03E07,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我是歌手》S03E07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我是歌手》S03E07

谭维维带来的新鲜感还未褪去,韩国版《我是歌手》的冠军、The One 郑淳元的加入,让节目变得更 *** 了。连续两轮出现空降冠军。其中固然体现了谭维维、郑淳元二人的超强实力,但也从侧面说明了此前局内歌手们发挥有所欠缺,为后续歌手留出了突围空间。可能是因为本季歌手们太过相亲相爱其乐融融,有段子有搞怪,唯独少了那种刺刀见红的拼劲吧。

所以节目组请来了郑淳元来搅场子,实力强大还是位歪果仁(套近乎拉关系会比较费劲),没辙了,那就抡圆了膀子上吧。

一、张靓颖《是否》

原唱苏芮,D大调,音域 A3 - E5,张靓颖降了 3key 在 B大调,音域 #F3 - E5

1983年的《搭错车》是一部在任何角度审视华语流行音乐都无可回避的电影。此前的台湾乐坛,尚处在「新民歌运动」的后期。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尽管涌现了一批优秀歌曲和歌手(邓丽君、甄妮等),但新民歌在音乐上已经逐渐走入伤春悲秋、不谙世事的象牙塔,和当时经济发展迅速但各种矛盾逐渐显现的台湾社会愈发脱节。电影《搭错车》和《酒干倘卖无》、《一样的月光》、《是否》等歌曲,则直面社会阴暗,关注社会转型期中各个阶层的矛盾与错位,关注身处其中的人物的痛苦与迷茫,同时在音乐上选择了非常摇滚化的元素(对于当时的社会已经非常重了,想想娇滴滴的邓丽君 vs 大姐大苏芮)作为表现方式。此后台湾的流行音乐迅速发展,音乐形态急剧变化,而《搭错车》也被视为「新民歌运动」的终结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开始。

《是否》可以算作一首情歌,但它更像是用爱情中的去留映射人在面对着社会剧变时的那种深深的迷茫。一面是苦涩而又厚重的亲情,一面是繁华得有些幻灭的都市秀场,这其中的纠葛不是简单一句「是」或「否」能够理清的——这是每个在春节期间从北上广深回到凋敝家乡的年轻人都会面临的困惑,而这也是《是否》能够一直给予人们感动和共鸣的原因。

啰嗦了这么多是为了说明张靓颖改编的失当之处。张靓颖的前半部分其实处理得挺好,有规矩有层次,有情绪酝酿空间,和声的小调整和编曲上的丰富都是对细节的提升。但音乐在间奏后突然一变,速度提升,切分律动增加。靓颖小嘴一笑小腰一扭,摇摆爵士的感觉出来了。纸醉金迷没错,但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一首有深度的作品,显得轻佻。但因为又存在前面那段遵循原曲意境的演绎,使得我们又无法把整个版本概括成「颠覆式演绎」,有些矛盾。

经典作品不好改,因为观众的印象太深刻。而且比起和声配器演唱这些具体的技术细节,歌曲情感体验上的不恰当改编会更让听众们难以接受。比起这个问题,降 3key 什么的都是毛毛雨啦。

二、孙楠《花瓣雨》

童安格原唱,原曲 #f 小调,音域 #F3 - A4,孙楠从 #f 升到 g 小调,音域 #F3 - bB4

不错的表演。孙楠上一场的收敛演唱获得了好评,于是把状态继续延续到了这一轮。其实收敛很简单:卡准拍子(别由着性子乱来),别老加花(少炫高音),选择和歌曲意境相匹配的表现技法。成名歌手被名利围绕,难免随着惯性自我放大。就说孙楠,音色辉煌是优点是出道本钱,但他后来的作品,尤其是演出,总是过度炫耀音色,同时小拍子处理得也不规矩,太随性。这时就需要有人来指出问题,而不是一味讨好。如此看来那姐真是孙楠的诤友,而孙楠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作出调整,也值得表扬。能让知名歌手们放下声名地位、回归音乐本质,像个新人一样认真审视自己的作品,并且不断作出修改和调整,也是《我歌》的价值所在。

至于《花瓣雨》,编得中规中矩,细化声部、升调都是常规写法,箫的加入非常点睛,寥寥几笔,就把淡淡的中国韵味带了出来(尽管旋律和声上,传统调式并不明显),比之前几轮用大场面生掰的效果好得多。孙楠的演唱上,前面很规矩,随着情绪的推进而逐渐调整音色,到了 *** 没有机械地遵循原曲的 A4 假声,而采用了真声强唱,更富冲击力,也能展现自己的嗓音本钱,随后到了尾句才使用假声弱唱,留下回味空间。

当然孙楠也说了,这歌是用来致敬的、袒露心迹的,音乐风格上本来也不适合争冠(不是大热门的抒情慢歌且没有大改),加上出场太早,成绩不高也是自然而然的。

三、李健《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

原唱钟立风,G 大调,音域 B2 - D4,李健 bA 大调,音域 C3 - bA4

民谣其实是我很尊敬的一种风格,它在表达上最接近诗歌(主要是现代诗歌),技法上相对简单,有时甚至显得简陋,但平淡表达下却蕴含着浓烈情感和深刻思考,颇有些「于无声处听澎湃」的意思。可惜很多人把表达形式上的简约视为准入门槛的降低,一大批基本功稀烂,只会故弄玄虚的混子纷纷杀入民谣圈(和诗歌圈),搞得圈子乌烟瘴气,一般老百姓又无从分辨(导致诗人、文艺青年、民谣歌手在很多地方都成了贬义词),而原本优秀的艺术家也受到了连累。

《今天》就是首很好的歌。平和温暖的旋律掩盖不住那淡淡而又挥之不去的忧伤,就像在乍遇爱情的理应沉浸在幸福中的青年却泛起起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怀,好了我就不导览了,大家应该都能体会的到。李健,把这首可以说没有受到与其价值相匹配的关注的歌,拿到了《我歌》的竞演舞台上推介给公众,他对原创音乐怀有责任感的。

当然李健和钟立风也是老熟人了。十年前,刚考上音乐学院的我还老混迹于水木清华的吉他版,和很多清华的学生组过乐队、参加过他们的歌手大赛,还一起做过一台音乐剧。本来想请李健做演出嘉宾,我们还去五道口的雕刻时光(咖啡馆)里聊过这事。李健虽然最后没有来,但他推荐了钟立风,于是我们演出时钟立风就来唱了一首《在路旁》。此外,水木年华《再见了,最爱的人》也是出自钟立风之手,嗯扯远了。

好歌缺听众,听众们好歌,他们之间,被带宽有限的公众传媒把控着(当然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公众人物的社会影响力仍然是巨大的)。希望歌手们多一些对音乐的敬畏和感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向公众呈现一些被埋没了的好音乐。而对于李健,我更好奇的是,下一轮他会在间奏里串哪首歌?

四、谭维维《开门见山》

原唱张惠妹,原曲 g 小调, C4 - F5,谭维维从 e 小调升到 g 小调,音域 A3 - G5

嗯,看来谭维维以后每场都自会自带乐队了。不是说标配的乐手不够优秀,而是自家乐队有更充分的时间排练、磨合。摇滚乐本来就是脱胎于乐队的风格,对乐手的能力和彼此间的默契程度要求极高。抛开成本的考量,谭维维用自己的乐手肯定是上上之选。

演唱很完整,编曲上做了不少调整。有个明显的大线条上的改动,把之前的段落降了 3key,改为钢琴打底拉低情绪,然后再升回张惠妹的原调。与此同时织体、切分,包括音色的对比也拉得比较开,音乐在 e 小调时还可以勉强归到稍重一点的流行,转到 g 小调后就是很正的硬摇滚了。这个从弱到强从轻到重的推进,是很有逻辑的。

还有一些不太引人注意,但效果很好的改动。比如在原曲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切分律动,(「那是把雨伞,就是把雨伞」)切得非常给力,而且不断有小变化,听着很爽。这种段落都是乐队排练的重点,需要各个声部彼此非常默契,拍子卡得极准才会好听(这或许是谭维维要自带乐队的原因,标配乐手们时间太紧,没法在一首歌上花太多时间的)。歌曲从这里完全变为摇滚,失真吉他一起来,谭维维身后就只剩下吉他贝斯鼓了,偶尔在失真扫弦的间隙露出一点点铜管,其他钢琴弦乐什么的通通被盖住,这是纯粹的摇滚。转到 g 小调完成一套主副歌之后的桥段也很有意思,先用失真吉他的强力五 *** 突然离到 c 小调(Cm),四小节后模进到 d 小调(Dm),然后再模进到 e 小调(Em),最后回到 g 小调。实际上没升调但通过离调实现了升调的推进效果,很精彩。

另外还有个有意思的点。一般歌手们为了推动歌曲气氛,都会在某个副歌段的段尾升调,1key(半音)或 2key(全音)。而谭维维这两场都是 3key 3key 地升(小三度),不走寻常路呢。

五、古巨基《明星》

原唱张玛莉,b 小调,音域 A3 - B4,古巨基 e 小调转 f 小调,音域 D3 - F4

唉。其实外人(比如我)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歌手的真情流露。上一季乐评里就说过,歌曲一般都比较短,而歌手一方面早已对歌曲烂熟于心,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演唱技巧、和乐手配合等等的技术环节,所以在演唱时一般不会无所顾忌地全情投入。但这也有例外,比如大幕落下后的 encore(返场),比如离别在即的告白。相处了这么久,总会有些感情想要抒发,对于歌手,最得体的告别,就是借曲自咏,托歌言志了。

「我像那银河星星,让你默默爱过」

「当你见到星河灿烂,求你在心中记住我」

他很爱这个舞台。

六、韩红《回到 *** 》

郑钧原唱,e 小调(就不用民族调式解释了啊),音域 B3 - #G4(后面有个自杀式爬升,上到 E5 假声),韩红 a 小调升到降b,音域 E4 - bA5

《回到 *** 》是首非常难唱的歌,它的主副歌之间没有音域差,全靠旋律形态和律动的差异产生对比。除去结尾的高音,张口的第一个音「回」,就是全曲最高音 #G4,位于男声换声点且频繁出现,光看音域不显难,真正唱起来累死人(类似的歌曲还有《加州招待所》,全曲都在 #F4 周围晃来晃去,偶尔还冒出个A4,根本扛不住)。韩红平移到 a 小调,起音 #C5(已经是很多小清新女歌手的最高音了),整首下来丝毫不见疲态,最后还能飙出 bA5(而且是连飙两下,第一次碰了碰,第二次唱实了),实在厉害。

和上一季决赛第二轮张杰的《回到 *** 》相比,韩红最终的改编版本克制了许多(摆了三十多个人的大场面说废就废,韩老师霸气)。虽然郑钧的原版《回到 *** 》也只是 *** 对 *** 的想象,但韩红却是在其中加入了不少实打实的藏族元素,比如甩嗓,比如法号,让细节更为真实且更有质感。最后的高音略有突兀感,但旋律形态摆在那里,也没有再连贯的表现方法了。那么漂亮的高音(藏式甩嗓很切题噢),和不太明显的突兀感,谁都知道要怎么选。

七、黄丽玲《她说》

林俊杰原唱,C 大调,音域 C3 - B4,黄丽玲在 bE 大调,音域 bE3 - D5

唉,又是一首让我听着着急的歌。

音乐上:抒情歌,前奏间奏改了乐器,没了。别人选歌都在大串特串,要么也有各种身世故事,您的这一首大路流行歌连调都不升,选曲理由给的是……「异地恋」,真的好牵强的。

演唱上问题只有一个:拖拍。几乎每句都拖,经常会拖长音(因为要追求颤音)后的小拍子。直接上图吧,红字为拖拍点(我已经刨除掉疑似渐慢的部分了)。

编曲上加的巴扬长笛黑管都是表象,内里的音乐肌体还是 copy,K 歌味道太重,而且论起 K 歌,这场 A-Lin 处理得真的没有张碧晨(《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冠军,盲选唱的《她说》)好。

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不是我对黄丽玲太苛刻了,老批评她,但我真的不能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啊。当然大家视角不同、诉求不同,作出的选择自然也不同。既然成绩还不错,A-Lin 目前可能也没有太多做出改变的动力。总之还是希望你开心了。

八、郑淳元《那个男人》

原唱玄彬,原曲 B 大调,音域 #F2 - #F4,郑淳元 D 大调升到 F 大调,A2 - D5

先说两句韩国流行乐吧。韩国流行乐很强,虽然比日本发力晚一点但成长势头迅猛,现在已经能和日本掰掰手腕了,而这俩随便拎出一个都能把中国队踢花了,呃不对,这里是乐评,不过文体不分家啦,本质都是文娱产业。根本原因其实也差不多,经济要先上去(老百姓有钱了才有文娱需求),要有配套制度(法律、行业规定),要做好人才培养(从青少年抓起),然后就等狠抓的那批青少年长大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足球这两年搞得有声有色,音乐也不远了(没看见现在开始净化版权环境了么)。所以我们也敢请韩国顶级歌手来踢馆了,韩国顶级歌手也会为了开发中国市场而来到中国和同行认真 PK 了,同时还会学习中文以讨好中国观众。(感觉一切都充满了希望的样子 *^_^*)

可惜通向光明前方的道路还是有点曲折。The One 一出现,举止十分谦虚,演唱十分嚣张。声音平稳,节奏很准。非常会运用口腔技巧,在铺垫段落使用咬字和气声提供了丰满的高频,一方面了保证稍弱段落的音量,同时也凸显出了更多的演唱细节。同时 The One 可以在非常低的音区(D4)就开始混入假声,使得他可以在相当宽的音域中在真假声中自由切换,提供了巨大的表现空间。高音技巧也很过硬,频繁演唱 A4 的同时可以快速切换到 D5 ,控制力太强了。别人升调都是一次一两 Key,谭维维升仨他升四个,音域宽,就是任性。

The One 的变数有两点,1、语言,抒情歌的歌词还是蛮重要的,目前的汉语咬字还是太差,而总唱韩文也不是办法。2、风格,The One 再强也不能搞成每场都唱韩剧主题曲,而风格往哪变?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虽然暂时遭遇了财务危机,但以 The One 本轮的表现来看,他的窘境很快就要过去啦。

更多《我是歌手》S03E07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