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第三块广告牌(三块广告牌 豆瓣),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第三块广告牌(三块广告牌 豆瓣)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第三块广告牌(三块广告牌 豆瓣)

愤怒只会招来更大的愤怒!

是的,愤怒,一个母亲因无助和绝望,怼天怼地的愤怒。《三块广告牌》讲的就是关于愤怒的故事。

当然,如果一部电影的主题仅仅只是纯粹的表达愤怒和暴力,却没有了善念和共情,那它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三块广告牌》以一个母亲的追凶问责为切入口,但影片整个故事并没有专注于寻找凶手,而是围绕着一位母亲、两位警察和三块广告牌展开,从中展现出整个社会 *** 裸的浮躁,把人与人沟通的局限性和愤怒情绪的传染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最终,愤怒和暴力情绪并没有蔓延下去,导演把这种情绪加上懂得、慈悲和宽容,熬制成一碗鸡汤,让主人公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完成了救赎与自我救赎。

电影通过警长威洛比留下的三封信,让主题得到了升华,在黑色幽默的风格下,展现了人性的温暖。

剧中人物也在最后迎来了内心真正的平静。

《三块广告牌》的导演和编剧都是马丁·麦克唐纳。

马丁·麦克唐纳是一个剧作家,他很擅长将黑色幽默融入到作品中,所以,《三块广告牌》也融入了大量的黑色幽默。

主演有著名的弗兰西斯·麦克多蒙、伍迪·哈里森和山姆·洛克威尔。

据说,当时导演创作这个故事,脑海中浮现出来一个愤怒母亲的形象时,心目中母亲的扮演者就是弗兰西斯。

冲着弗兰西斯,这部电影我非看不可。

因为,弗兰西斯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女演员之一。

在74届金球奖上,《三块广告牌》横扫了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主角4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

获得了第90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两个大奖。

用87项大奖的好成绩领跑了颁奖季,证明了《三块广告牌》的魅力和实力。

高晓松曾说:“《三块广告牌》是本年度看到现在,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没有之一,并称之为高能电影,能量密度大,下手凌厉凶悍,立意很高远。”

对这部获得如此好成绩的电影,我也认认真真的看了好几遍,并认真的做了笔记,下面,我将从视听语言、人物造型和主题探讨三个方面,来解读这部充满戏剧张力的黑色幽默电影。

一、作为一部好电影,导演的每一个镜头,镜头里存在的东西,都是有意义的。

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导演想让我们看到的,是经过导演精心设计的。

电影不同于小说,电影里的故事是通过视听语言表现出来的。

在《三块广告牌》里,给我印象最深的视听语言第一是光色,第二是场景和道具。

(一) 颜色在剧中的作用和解读

影片中,每个人的愤怒随处可见,愤怒是引发暴力的重要因素,而暴力的后果往往是带有血腥的。血是红色的,红色在电影中是一个危险信号,是特别危险的预警。

废旧的公路旁、旷野中竖立的三块巨大的、红的刺眼的广告牌,就是电影传达给我们的危险会降临的信号,它暗示和提醒我们,一定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广告牌的问责直接把矛头指向警察局长,随着剧情发展,真正的红色会慢慢呈现出来。

1、影片在第23分钟的时候,真正的、红色的血第一次出现了,正在给警长威洛比做检查的医生安慰他说,我们都站在你这边支持你,局长生气的骂着脏话,把采集的血摔向白色的墙上,雪白的墙面上顿时留下了一小片红色。

然后局长一把扯下输液管说:“不治了,我不能把生命浪费在等待上。”

2、在26分钟时,面对牙医的不友好,强悍的米尔德主动出击,用钻牙器在胖牙医的大拇指上钻了个洞,牙医抱着流血的手指痛苦的嚎叫着。

3、第三次是牙医投诉米尔德,米尔德被请到警察局,面对和局长的谈话,米尔德态度强悍的辩解着,毫不客气的回怼过去。

局长正耐心的和米尔德解释着,突然轻微的一声咳,却带出一大口的血,喷到了米尔德的脸上,米尔德惊恐不已,站立起来,脱口叫出了一声“BABY”。

4、大面积的血呈现出来的时候,是在影片的第52分钟,警长威洛比在马厩里带着头套开枪自杀,鲜血浸透了整个头套,地上堆积了一大滩乌黑的血,威洛比死了。

剧情发展到这里,整个的预警和暗示已经完全得到应验了,红色应该不会出现了,三块广告牌也被人放火烧了。

但故事并没有像我们所想的那样结束了,剧情出现了反转,广告牌又重新张贴了新广告,新的红色又出现了。

或许,导演是想警示我们,如果愤怒和暴力没有消失,那么红色依然会出现,流血和伤害还会发生。

影片最后,米尔德和狄克森开车离开时,镜头里出现了三块广告牌的背面,正面刺眼的红色再也没出现了。

电影的结局也是开放性的,他们不确定是否会使用暴力干掉那个坏蛋,观众也无法确定结论。

但是,如果一部电影的主题非常清晰,观众是会根据主题的讨论找到道德寓意以及结论的。

从两人离开时的画面给到的暗示,我的理解是,不会再有血腥和暴力出现了,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救赎,不会再用以暴制暴的方法了。

(二) 场景和道具

电影中,场景和道具是构图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为了烘托气氛,还展示人物的关系、性格或者状态。

往往,一个平平无奇的小道具,都是导演的精心设计。

1、 影片中最经典的一个场景,不得不说就是米尔德翻小虫子的一个细节特写。

通常来说,导演给特写都是有深意的,翻小虫子的细节暗示了这将是一个小人物战斗的故事。

随后,镜头通过窗子给到观众对面警局的远景,说明要发生的事情一定和警察有关。

2、 为了报复而报复,米尔德投燃烧瓶烧警察局的场景,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不能忽视,投燃烧瓶之前,米尔德向警察局反复打了2次电话,确定里面没人才放的火,这说明,米尔德虽然满腔愤怒,怼天怼地,但她的目的很明确,她并不想伤害谁。

只是当时,在里面的狄克森因为带着耳机正在专注的听音乐,没有听见电话 *** ,才被烧伤。

3、 秋千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具元素,在影片中出现了2次,对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出现是在影片开始不久,当警长威洛比因为广告牌的事去找米尔德谈话时,米尔德坐在秋千上,一脸冷酷,警长俯身站在她身前,像是在和领导汇报工作,也像一个受尽委屈的小孩子。但米尔德不为所动,用冷酷的狠话回怼了警长威洛比后,她开始荡秋千。

这个动作暗示了米尔德是有愧疚和不安的,她深知自己的胡搅蛮缠和无理取闹,但为了能早日找出奸杀自己女儿的凶手,她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第二次是在影片快结束时,狄克森去找米尔德,让她不要放弃希望,任何事情尽量去做就好,他可能找到了凶手。

狄克森和米尔德两个人并排坐在秋千上,米尔德的表情中有了一丝温情,对话结束后,昔日强硬冷酷的米尔德,真诚的、感激的、内心充满平和的向狄克森说“谢谢”!

两个镜头,同一个地方,米尔德的心境是不同的,我们看出了她内心的蜕变,这个时候的她,已经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因而,内心是充满平和和慈悲的。

二、人物塑造

整部影片的人物关系并不复杂,主要的人物设置就三个人:一个母亲和两个警察。

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跳转幅度都极大,但同时又让观众无比的信服。

(一)愤怒的母亲米尔德雷德

一个怼天怼地、愤怒、郁闷、无奈的、被愤怒掌控的母亲,是对世界的无助和绝望,也是对自己的谴责和惩罚。

因为女儿7个月前被奸杀焚烧而死,可警方整整7个月都迟迟没有破案,于是母亲租下了路边的三块破旧的广告牌,写下了自己的心声和诉求:

惨遭奸杀!

还没有抓到凶手?

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长?

她认为案件曝光程度越高,破案的几率就越大。

米尔德雷德用这种追凶问责的方式,孤身一人展开了和警察局的无形较量和巅峰对决。

她瘦弱的身体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连走路的姿势都透露着不羁的个性,她言辞犀利,面容看上去很刻薄、冷酷无情,可其实内心充满慈悲和善良。

她觉得女儿的惨死和自己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她悲情压抑,无法原谅自己,孤身一人对抗社会和生活,用愤怒和暴力去掩饰自己的脆弱无助,和那颗因女儿意外致死而支离破碎的心。

为了寻找女儿惨死的真相,她毫不留情的指责患胰腺癌的警察局长威洛比,显得不近人情,还有些无理取闹的建议警察局建立DNA数据比对库,用以帮助侦破案件。

她不屈的为着目标不惜和整个小镇的人为敌,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她像一只愤怒的狮子,以暴制暴,对所有想要阻挡她的人都展开攻击。

神父去她家试图说服她,被她怼得哑口无言,还被她毫不留情的赶出家。

送儿子上学,被学生砸东西攻击,下车就毫不留情的朝着学生开踢。

她去看牙医,感觉到胖牙医的不友好,强悍的米尔德主动出击,用钻牙器在牙医的大拇指上钻了一个洞。

随着剧情的展开,通过米尔德的回忆,我们了解到,米尔德如此愤怒的情绪里,其本质有对外界的,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谴责和无法原谅。

原来,女儿出事那天,一直和女儿相处不融洽的妈妈因不同意借车给女儿,愤怒的女儿赌气的决定步行前去,并自我诅咒“希望自己在路上被奸杀”,米尔德也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气急败坏的回复:“我也希望你在路上被奸杀”。

而这成为了她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

女儿在回家的路上被奸杀,并惨遭焚烧。

对于母亲,我深感同情并理解,这样的无奈和伤痛是任何一个母亲都难以接受的,所以米尔德深深的悲愤里,多半是对自己的谴责和痛恨。

但母亲最终拂去愤怒的阴影,用人性的慈悲和内心潜藏的温柔,以宽恕和温情抚慰自己的哀痛,完成了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救赎。

(二)警察局长威洛比

影片一开始,看到愤怒的母亲竖起的广告牌,我们都以为是警察局长的不作为才导致母亲的痛苦。

特别是看到他和同事去向广告商了解情况时,双脚抬在桌子上的行为,以及开口说话的方式

都让我们认定他并非是一个好警察。

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才发现,警察威洛比其实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警察,小镇上的人们都非常尊重和信任他,案件没侦破实在是因为找不到新的证据和突破口。

作为一个警察局长,已经做了他力所能及的事。

原本我们都以为威洛比是这部影片的重要男一号,可万万没想到他已经是癌症晚期,时日已没剩多少了,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威洛比很快就选择了自杀。

威洛比警长有温暖的家庭,有可爱的孩子,他对妻子温柔浪漫,对孩子慈爱有加,但看似强大乐观的他,内心却充满着悲观和对现实的无奈。

他希望妻子孩子回忆起他来的时候,是温馨且美好的,而不是那些充满着病痛与折磨的痛苦日子。

所以他在一次温馨的家庭聚会后,选择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为了避免那些痛苦,他宁愿用提前结束自己生命的代价来阻止那一切的发生。

警察局长威洛比用三封信和自己的死完成了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救赎。

(三)警员狄克森

影片中的狄克森在小镇上是一个出了名的酒鬼、妈宝男 ,他做事鲁莽,脾气暴躁。

整天浑浑噩噩,一把岁数了没成家,和年迈的母亲生活在一起。

狄克森的警察形象一出场就大打折扣。

看第一遍的时候,我甚至怀疑过他和凶手之间有某种联系。

他给承租广告牌的商人施加压力,不断找对方的麻烦,给米尔德施加压力,并找米德尔朋友的麻烦来逼她就范。

在警长威洛比死后,他愤怒而暴力的砸坏广告商的门窗,痛打广告商人,并把广告商人从二楼推下去,造成对方重伤。

自己也因此丢掉了警察的职位。

直到他看到了警察局长死前写给他的亲笔信,他才意识到,原来在别人的眼中他并非一无是处,他是有价值的。

慢慢地他终于面对现实,并且在自己已不是警察的身份下尽力帮助米尔德,也由此走上了自赎之路。

《三块广告牌》对人物的塑造是非常丰富和具有层次感的。

每个人都在挣扎,每个人都比想象中的自己善良,他们互相折磨,彼此怨恨。

最后每个人都实现了和解,得到了救赎。

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反转较大,在好与坏、正与邪的动态转换中,一点一点接近人物的灵魂,最后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

三、我想和大家说说这部电影的主题:情绪

对于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因为阅历和角度的不同,所以每个人从影片中领悟到的点是不一样的。

《三块广告牌》无论我看多少遍,感受最强烈的就是情绪所引发的愤怒和暴力,如熊熊燃烧的大火随时向我迎面扑来。

愤怒只会招来更大的愤怒,愤怒是引发暴力的重要原因,但是,产生愤怒和暴力最根本的来源是情绪。

情绪如毒瘤一样是会蔓延会传染的。

如果说7个月前,女儿和米尔德的沟通彼此都没有带着情绪,是非暴力沟通,没有发生争吵,那女儿被奸杀的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在这部影片中,情绪是怎么蔓延的?它产生了怎样的后果?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米尔德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丈夫出轨17岁的小情人,夫妻间一言不合就争吵、爆粗。

米尔德还经常被丈夫家暴,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女儿的叛逆是必然的,母女间的关系是非常糟糕的,母亲和女儿经常互相谩骂,彼此诅咒。

通过回忆我们了解到,7个月前,女儿要外出去城里,向母亲借车,母亲因为自己也要用车不同意借,女儿很生气,母女间发生了争吵,女儿没借到车便怒气冲冲的摔门离去,并诅咒自己“希望我在路上被 *** ”,米尔德也咬牙切齿怼回“我也希望你在路上被 *** ”。

结果,一语成谶,痛苦而自责的母亲把自己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里,加上一直没找到真凶,让她更加愤怒,她把这团怒火对准自己、对准未知凶犯也对准一直没有破案的警察局长。

女儿向母亲借个车,我们看似很平常的小事,但因为沟通的时候彼此都带着情绪,情绪产生愤怒,愤怒失去控制,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

女儿的死让米尔德产生了更深的悲伤和愤怒,所以她租下了广告牌,把愤怒和悲伤的情绪用广告牌发泄出来,于是在广告牌上我们看见了米尔德带有指责的情绪。

看到三块广告牌上的指责,警察局的警察也各自有了情绪:警察局长威洛比委屈和悲观的情绪,警员狄克森愤怒和暴躁的情绪,所有的情绪在他们之间相互蔓延,彼此影响,以致后面发生的警察局长开枪自杀、狄克森暴打广告商、米尔德怒烧警察局都是情绪越演越烈的后果。

情绪就像一条线,所有的人物就是这条线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每个人都是故事里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加害者。

愤怒情绪真的太可怕了,它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哲学家塞内卡在最早论述愤怒的文章中,形容愤怒是“所有情绪中最令人憎恶的、最狂暴的。”

哲学家们认为,愤怒影响人们进行理性思考,愤怒是人的一种正常情绪,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有用方式。

作者埃利斯在《控制愤怒》中写道:“在危险和逆境中,你很容易发火,有时候这么做还可以保全性命,对折磨你的人或事情,你感到非常愤恨、不满,这些情绪让你烦恼,可能会困扰你。

如果任由自己沉浸在“真实”的愤怒中,而不能平静的应付愤怒情绪,你会为愤怒情绪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个代价是:破坏亲密的人际关系;破坏工作中人际关系;让情况变得更糟;引发攻击行为;引发心脏病;带来精神痛苦。”

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愤怒,而不是被愤怒控制。

著名婚姻顾问戴维在梅斯博士在《婚姻与家庭咨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颇有见地的文章,文章指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愤怒情绪比其他任何因素都会影响感情,破坏亲密关系。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愤怒引发的暴力有时会对本性良善之人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所有都证明,将暴力当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理念,就如同一条被施了恶咒的红线,纵横交织在人的天性之中。

四、写在最后

保罗浩克在《战胜挫败感和愤怒》一书中说过:“原谅一切,但不要忘记任何事”。

意思是说,当你对他人的行为感到生气和愤怒时,但是不要对行为者生气,你可以原谅他们的行为,将他们看做行为不好的人,同时你要记住这次不走运的经历,以此为鉴,防止今后再遇到此类不公平的事情。

报复不是导演的本意。

三块广告牌,三个人,三封信,三种救赎,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整部影片到了最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明朗的感觉。

狄克森问米尔德:“我们要去杀了那个人吗?”米尔德回答:“谁知道呢?”然后露出了整部电影里唯一的笑容。

在经历了误解、对抗、仇恨、愤怒以及暴力后,《三块广告牌》所有的情绪以局长的三封信得以缓和并戏剧性的反转,所有的人物开始了相互的谅解与宽恕,并迎来了内心真正的平静。

影片的结局是开放性的,我们不知道他们最终会不会去杀掉那个 *** ,但揣测最终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想象这个结果会留给我们的终极思考:仇恨与宽恕,善与恶的界限并非像我们想象中的泾渭分明,不能共存,难以捉摸的复杂性才是真实的人性。

曾经以为无处安放的痛苦和愤怒,经过无数次洗礼,最终在慈悲和宽恕中得到救赎。

更多第三块广告牌(三块广告牌 豆瓣)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