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冰壶运动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一块在苏格兰被发现的刻有1511年日期的冰壶石证明着这一点,现在这块冰壶石被保存在苏格兰斯特林史密斯美术博物馆。
最早发现的冰壶石
1924年首届冬奥会在法国夏蒙尼举办,冰壶比赛被列为项目参会,之后在1932年的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1988年的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冬奥会,1992年的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作为表演项目参会外,冰壶在冬奥会参与史上很长时间是空白,直到2002年冰壶正式被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出现。从1998年正式亮相长野,到2018年平昌收官,冰壶已出席了六届冬奥会,今年北京是其参与的第七届。
冰壶是一种源自欧洲的冰上溜石运动,早期的冰壶壶体传统应为石制,但也出现过铁制,木制或冰制的,但由于壶体的运动过程决定了它既要足够坚硬,又要保证其在低温条件下不会因撞击而破裂,所以目前的标准冰壶壶体是由不含云母的花岗岩制作而成,这种石材只在苏格兰西部海域的克里格岛产出,然后将其运送至50公里以外的凯斯冰壶厂加工制作成品。这家工厂成立于1851年,是仅有的保留克里格岛花岗岩开采权的冰壶制造商。
克里格岛
开采花岗岩
冰壶成品与毛坯件
标准的冰壶由壶柄和壶身组成,标准直径30厘米,高11.5厘米,重15.1公斤,一个冰壶造价在人民币一万元左右,一套参赛冰壶16个,投入在十几万元。
参赛冰壶
冰壶装备三大样中的另外两样,便是冰刷与冰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冰刷起到导航的作用,通过快速的清扫,才能在冰壶短暂的滑行过程中改变改变其运行轨迹和速度,达到“布场”和“入局”的目的。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冰刷和家用扫帚差不多,五十年代以后,冰刷头由特殊织物制作,刷柄已经用上了更轻便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制品。
冰刷
运动员脚穿的冰鞋也是大有门道,一只为橡胶底,一只为塑料底。橡胶底的用来蹬起踏器,塑料底的用于降低摩擦力有利于滑行。
冰壶运动鞋
总的来说,冰壶运动无论在亚洲还是世界各地,跟别的运动相比,还是比较小众的,但是它依然拥有着自己的特色,在今天如火如荼的北京冬奥会的盛况下,大家尽情享受冰壶运动的神奇魅力吧!
赛事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