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临近2022年元旦,河南疫情再度严峻,科学防疫的各种标语充满校园,元旦气氛略显阴郁。在蓝色口罩遮掩下,校园内一双双小眼神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是否快乐过元旦并没有成为节日前各班的热门话题,快速赶课、结课才是各班的大事。但是元旦当天上午,北教学楼三楼的某间教室门窗紧闭,窗帘遮挡着密不透光,教室前后门外站着两名假装被罚背课文的“盯梢”,教室内正秘密进行着会场装点布置。同学们轻手轻脚地搬挪桌椅,相互对视中透露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为什么我们不大张旗鼓地庆祝呢?一来为了不在这个严峻抗疫的氛围中,落下“轻淫浮夸”的说辞。二来我们并非在庆元旦,当日活动其实是兑现我两年前许下的诺言——等你们十岁那年,李老师给你们集体庆生。
以“感恩成长 不负时光”为主题的十岁成长礼对即将告别童年,步入少年的他们意义重大。小晨同学声音哽咽地朗诵到:“过去十年,我们享受了多少爸爸妈妈的疼,爷爷奶奶的爱。”会场中,他们每人都意外收到了父母饱含深情的一封信,我很确定,读完这封信他们将与自己父母的距离更近了。视频直播那端的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载歌载舞中露出小大人的模样,他们也一定会心生感慨,萌发新的希望。这个庆生活动既有对过往几年成长的点滴回顾,也有珍惜当下,放眼未来的谆谆教诲。当同学们凝望着那个印刻有全班每位同学名字的大蛋糕,并用庄重的神情默默许下愿望时,我觉得这个活动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一)
学生匆匆划过的成长瞬间若不拦下对它重新雕琢打磨一番,那生命的旅途上该是怎样的荒芜啊,因此他们的成长瞬间需要用仪式感来润色,需要仪式感装点本就不多的生命站点。仪式感是个软绵绵的、虚飘飘的东西,它不需像五谷杂粮每日填食,但是它也很有存在的必要性。一场恰到好处的仪式能带来发人深省的感动与觉知,能像春天甘露般给仪式对象播撒下战胜困难的希望。看着教室里这群日渐长大的“小豆豆”们,越发觉得这趟生命列车沿途的风景还算精彩,从一年级驶过来,车上满腾腾地装载着各种节日庆典、鼓励表扬、第一次的见证等仪式活动,纯真的脸庞上历经丰富多彩的岁月点缀,这样的孩童应该会更加温润达观吧。
犹记得25年前的那个蛋香味浓郁的早晨,妈妈从柜子里翻出那件只在过年过节走亲戚时才让穿的军绿色外套,她帮我扣完扣子后仍不放心地让我在她面前转了两圈,拉拉衣角,提提稍显宽松的裤腿,擦擦昨天刚漂洗过的那双回力鞋,这一套动作做完,她略有成就感地说:“这就有了点学生样了。”那天是我入校求学报到的第一天,家里弥漫着跟往常不一样的气氛。爸爸蹲在院子的水井旁,用抹布一遍遍在擦洗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我还惊讶地发现非常不愿意洗头的爸爸竟然头发规整,再不是“怒发冲冠”的张飞模样。厨屋门口侧南角的露天餐桌上已摆好早饭,虽不丰盛但却有我最爱吃的鸡蛋与火腿肠,火腿肠在当时我们家庭算是稀罕物。妈妈郑重地将桌上那唯一的一根火腿肠放在我面前,又从碗里拿出两颗水煮蛋依次放在火腿肠的后面,嘴里念念有词:“以后要考一百分。”这么多年过去,那个早晨的蛋香味依然回荡在我的记忆中,质朴稍显迷信的“一百分”仪式开启了我漫漫求学路,虽不能助力我真考一百分,但也给了我诸多温暖的力量,它让我相信在学习背后始终有关心我的爸妈。
2018年9月,我站上了开德小学一间教室的讲台上,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初登讲台的前些时间并非是与幸福相伴,繁杂、吵闹、无序与无助日渐厮磨着初为人师本就不多的信心。这段时间的灰暗整日不散,聚拢心间,每日放学后空荡荡的教室里总会留下我惊慌无奈的哀叹,烦躁的情绪时常鼓动我去敲开校长的门,递上辞职信后转身离开。幸运的是那个难以忘却的教师节带着芳香而至,它将我拉向讲台,鼓励我重新出发。9.10日教师节那天清早有着薄薄的晨雾,隐约站在校门口的是学校三位校长,手持鲜花,给每一位到校的老师送上诚挚的感谢,那一刻,我是温暖的,一个深陷迷途的孩子好像找到了家的方向。走到教室,瞬间被鲜花包裹,一束束散发着浓郁香味的百合、郁金香、康乃馨让教室变得温馨可爱,孩子们口中送上一句句略显生涩的祝福语,让这个节日更显庄重。校长与班中孩子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教师节,不知怎的,那天过后,我繁杂的心逐渐沉静下来,心中燃起了一束簇拥着教育梦的小火苗。
(二)
我深知那软绵绵的仪式感在学生心中的分量,在我带班这几年中,我尽己所能,选取恰当的时间给班中孩子带来熨帖温润的各种小仪式。
每每新学期开学,我总要绞尽脑汁创设出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迎新仪式”,新学期入班的刹那,让他们感受到教室的温暖,感受到老师的爱。教室里洁净如新,桌椅摆放整齐,黑板上涂画出炫彩的迎新祝福语,当然这些只是常规操作,接下来做的才是感动所在。我曾用鲜花装点教室,圆了他们“走进教室像走进花园”的梦想,嗅着浓郁的花香,注视着四周的花束,享听着李老师动情的话语,从这样的学期新起点出发,怎会没有方向?我还曾在新学期开学前为每个学生量身写了一封短信,装入信封,信封上用我略显潦草的字签下某某亲启,学生读着老师写给他们的信,夹在字里行间的温暖会在短时间内消融因一个假期未见的陌生感。即使没有这些,我也会在开学那天,早早地站在教室门口等待着他们到来,当小身影走近你身边时,伸出手与他们的小手握一握,并送上一句祝福鼓励的话,这样的开学对他们来说也是暖融融的。
各个重大节日也是要与他们一起度过的。一年级时的植树节,我们拎起水壶、水杯穿梭在校园内的小树林里,每人认领一颗树朋友,与其约定,每年的植树节都要来这里看望它,当然日常也鼓励他们多去树朋友那走动走动。每年的世界爱眼日、世界读书日、世界安全教育日等,除了普及相关知识,组织个朗诵或是观看个相关视频都可以加深节日的仪式感。像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内蕴丰厚的中华传统节日更需要隆重欢度,歌唱舞蹈、钢琴快板,欢乐中谙熟传统文化的同时,这一天定会成为他们与众不同的一天。六一儿童节是他们的专属,每年为这天着实累死我不少脑细胞,既要别开生面精彩有意义,又得让他们在这天感悟到成长的痕迹,如果借用亲情或是爱国情让他们流下童真的泪水,这个儿童节他们会珍藏很久很久。遗憾的是,今年给他们庆祝了十岁成长礼,他们已不再是儿童,成为了少年,今后的儿童节就与他们无缘了。
欢愉的节日庆典可以增加他们生命的宽度,而悲怆的节日仪式却可以增加他们生命的厚度。每年的5.12汶川震灾全国哀悼日、9.18勿忘国耻日、12.13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也要让学生静立默哀,思悼先者,珍惜当下幸福生活。这样的仪式虽如惊鸿一瞥,短短消逝,但是它们如同生命调味料一般,添加上,就会醇厚,有人情味。
(三)
生活哪有那么多诗和远方,柴米米油盐酱醋茶才是生活。万人共庆的大节日我们不曾错过,日常的点点滴滴也可成为我班别有韵味的仪式感。
三年级时的某个阴冷冬日,一只粗心呆萌的鹦鹉误撞入我们班,看着它时而惊慌悲鸣,时而兴奋讨好的样子,学生心生怜惜,想将它暂时留下来。在教室悄默默地喂养一只鸟不是易事,围绕文明养鸟的主题,我班依次组织召开“喂养讨论会”“班纪班规制定会”“鸟是我们的宣讲会”,让一只鸟顺利成为我班一员。后来鸟主人寻来,本想着组织一次话别欢送会,但是一想到他们泪眼婆娑、依依不舍的面容,最后,我还是像迎它进班一样,小心翼翼地让其离开了我们。教室里养鸟是我们的第一次,日常校园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第一次。我们的教室第一次搬换到了南教学楼上,举行一次“教室是我家”的乔迁仪式少不了;数学老师要换了,与新数学老师的第一次相见也应该隆重热烈;阴雨绵绵接连数日不见晴天,第一缕阳光奔泻下来时,组织学生细细观察,品味大自然的奇妙伟大;学期第一次春游,第一次校级运动会,第一次拿奖,第一次写超过350字的作文……生活中有太多的第一次需要我们浓墨重彩般去铭记。
小周同学因在学校组织的宪法学习活动中表现积极主动,创作的手画报精致漂亮,周一的班会有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像小周同学学习”。仪式感是表扬鼓励的最好载体,好人好事、创先争优、知错能改等事迹,如果借助一场用心的仪式活动,给其一点“仪式感”,这起到的激励作用是无法想法的。小渝同学吸取上次教训,连续一周之内没有迟到纪律,那本周的开德美学童非他莫属,在其他同学羡慕的颁奖音乐中将奖状颁给他,迟到估计会离他远远的。班中第五小组本周争得13面小红旗,组内卫生洁净,组员间团结互助,那周五下午放学前的十分钟里我们就一起夸夸第五小组吧。像这样“小题大做”“没事找事”的仪式感要像春天里的嫩芽一样,创造条件让其破土生长。
怎样才能有仪式感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是不是非得霓虹炫彩、舞美音响才有仪式感?我看未必。仪式感源于用心,源于打破常规,因为仪式感后总会附带着感动、激励,用心在常规的生活轨迹上点起一圈涟漪,让事件对象萌生感触,这就是仪式感。当然校园内的仪式要简约有效,一句有温度的话,一封深情的告白信,一张亲手为学生写下的奖状,一节精心准备的主题班会课,都可以带来简约有效的仪式感。
读到一句非常喜欢的话:“生活需要仪式感,它会让你在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生活,找到继续前进的微光,找到不愿将就的勇气。”儿童成长也需要仪式感,被仪式感装点过的成长,也会寻到诗意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