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万物生道源,众妙出玄门。《道德经》妙相玄虚,妙语连珠,妙趣横生,妙意无穷。
道德经 ,版玄、意玄、功玄;玄天、玄地、玄人。其版本众多,结构迥异;意蕴千姿,丽容万芳;尽择为用,各树其功。玄天在然,玄地有相,玄人各自。道法自然。老子强调个人主动性,自正、自化、自富。解读老子重在自觉,自悟,自省。人不同,意不同,用则不同。道用化仙,佛用弘佛,儒用宣儒,政用治国。“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的解读,概莫能外。有正解,亦有误解。正解带来正用,误解产生误用,或背道而驰,或弃之不理。道德经会产出十大错解误用。一,知者不言,故作高深。指传道禁言。
不少人以为《道德经》内涵玄机,以为天机不可泄露,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噤若寒蝉不敢越雷池半步,对道德经不做片言只语。殊不知老子在世时就已经在楼观台布道说经。孔子对此不以为然,深知“言善信”之重要,知者必言,畅所欲言,毕生志于弘道行道,大胆兴学施教、开言授徒,终是出人头地、大成其圣。
道就是动,就是说。大道无为,动则变成云。说即是云。
老子提醒人们慎言。知而不言,虽然呵护了道德经的玄妙,但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道学的交流、传播、创新、发展、运用。
知而不言,明显给人以故弄玄虚,自命不凡,高深莫测,阴谋诡计,诡计多端之嫌。也讥笑了人类生存间的勾心斗角、戒备防范之虑。
二,言者不知 ,盲人摸象。指悟道有误。
理解道德经,要知其一,还要知其二、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人类的语言表意是有限的。读道不可望文生义,轻而易举得结果,有可能背道而驰。不可盲人摸象,举一不反三,会执其一而失其全。也不能断章取义,否则会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道德经由此批评了人类智慧的滑稽、有限、弱小、卑微。
读他人的解老作品,不要被他人的思想结果所局限,那只代表他人观点。最终要有自己的见解和醒悟。
解道,言道,始终要持“言而不知”的谨慎态度与人交流,才能不断有所提升。
言而不知,一方面批评学问少的人浮夸,夸夸其谈肆意卖弄别有用心。一方面告诉人们,学问相对深厚的人,知识越多,面对的无知也会更多,更应该懂得谦虚。
正确全面解老,才能正确有效言老。
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指无所适从。
版本众多,意解纷繁,显示出了道德经的高妙和因人而异的天姿,但也令无数读者困惑难解。有人终其一生也不得其要。这是为何?这正是道德经苦心孤诣之所在。是对众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类,正确选择为人处世的智慧考验!
识得了妙相,入得了妙门,过得了玄关,玄得出正果,果得而无果,方为彻悟。
不能“浊以静之徐清”,就不能“安以动之徐生”。面对纷繁的世界无所适从随意而为,对于老子的版本和释义不能正确判断选择,就是无明之表现。
四,结绳而用,绝巧弃利。指禁科学技术之研用。
“复结绳而用之”,“小国寡民”。曾经有些学者认为老子思想主张消极倒退,并写进中学课本。
老子生存的时代,人类“智慧出”已久,人与人、诸侯国之间的竞争较量日趋严重,倒退在当时都是不合时宜的。自身愿意倒退,不代表别人愿意回归原始,不要说倒退就是不思进取也是在自我淘汰,倒退只能是加速消亡。
中国历史上虽然没有发生过迫使技术倒退的事件,却有限制、阻碍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事例。
1637年明代刊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乾隆下令编撰《四库全书》时发现《天工开物》有“华夷之辨”,具有反清思想,不顾社会发展生产之便利,仍然将其排除在《四库全书》之外,列为 *** ,这明显影响到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1793年,英国大使马噶尔进献给乾隆蒸汽机、榴弹炮、卡宾枪、连发步枪、大型战舰模型等礼物,遗憾被大清看走眼,对送上门的先进武器、工业产品嗤之以鼻,锁进圆明园束之高阁,并未意识到其间的巨大差距和自身的落后而去研究、学习、奋起直追。对先进科学技术反应之迟钝愚昧,令人瞠目结舌。直至 *** 战争中惨败,被列强瓜分后才如梦初醒后悔不已。
人与动物区别之一在于制造工具。公元前5000年,半坡人就已经结绳而用,织网捕鱼。(人面鱼纹网盆,盆沿上出现的十字型、四个类似箭头的符号才更令人震惊!)
五,智民难治,以愚御之。指愚民之策。
“我愚人之心哉”。老子之愚是指利人、无私、不争,功成而不居等,与之相对应的“智”也和平常人所说的智有所不同。
老子反对政治者通过霸权,苛律,杀戮,镇压统治于人。
愚民之策,历史上中外政治者多有其用。中国历史上主要以宗教、焚书 *** 、重农耕抑工商,崇人文轻科技,闭关锁国、文字狱等载体、方法对百姓进行洗脑和愚民控制。愚民政策影响了民众的言论自由和学术发展,也严重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创造革新。
中国历史上虽然有私塾、书院、国子监、太学之教学机构出现,但教学内容相当有限,主要授儒学、律令、算术。科举制度虽功不可没,但科考内容狭隘,弊端不轻,“八股之害,等于焚坑”。
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指缺少自然之究竟的科学追问、求索、实证精神。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中国古人同世界大多数人一样,只看到桃子李子杏子的果实食用之利。为什么没有像牛顿一样想到苹果落地的缘由呢?
“杞人忧天”,本来是一个重要的自然科学命题,为什么就被看做庸人自扰,没呢演绎成一个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这都归于“自然”,世界本来就是如此。这种一切本来就是如此,知其然不必问其何以为然之思想,阻碍了人们对自然背后所蕴藏的科学规律之探索与求证。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打破沙锅问到底,正因为西方学者有此求实探索精神,才在力、声、热、电、光、化学、生物进化、高等数学、宇宙天体等研究方面,屡建功勋,而中国人缺少这种追问探索精神,所以在工业文明到来的18~20世纪,众多科技发明方面,落人为后,几乎毫无建树。
知耻而后勇。
知道了人类的卑鄙耻辱才能勇敢的和善天下。知道了落后已经挨打的耻辱,必能迎头赶上、勇创先锋。
七,妄自尊大,自命不凡。指自我膨胀,忘乎所以。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肯定了人的独特和伟大。独特在于天地间唯人能够发现道、认知道,人有灵;伟大在于能够探索道、解密道,人有造。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人之所以伟大,还在于能够发现道之朴以及自身个体的渺小。人只有“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目中无人,夜郎自大,众叛亲离,自毁前程,为人则失道得寡,为事则霸道败业,为政则独裁亡国。
大宋国力不差,为何金人屡挫,后来彻底输给游牧民族的蒙古人?女真族为何能够战胜大明?大清又如何残败给西方列强?缺乏创新,不思进取,目中无人,终是自食其果,丢了江山换了朝。
八,不相往来,闭关锁国。指国家独立自主,不做国际交往。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原意是指,不要让民众因生计所迫而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仍有人认为老子思想不想往来代表愚昧落后。
“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老子强调国与国之间应该积极交流,反对霸权,和睦相处,各取所需,相安无事。
中国古代,国际交流以外来者具多,而谴出者甚少。这与拥有大国气象,农耕文明自给自足不无关系。汉代为消除匈奴,张骞等人逼迫出使西域;明代为彰显国威,郑和主动七下西洋。唐代王玄策、玄奘等人西去天竺,鉴真为弘佛法而六渡日本。蒙古人骁勇善战征伐欧亚,但却稍纵即逝。郑和下西洋之后,从 *** 到民间,闭关锁国,不能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走向世界学习先进,最终走向没落令人痛惜。反倒看欧洲,积极地走向世界,不断来华,而且殖民各州成为全球霸主,愈发先进。
人类已进入地球村时代,唯有开放共赢,才能天长地久。
九,长生久视,赤子若婴。指长生不死,独身养寿。
“益生曰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体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为惘然。老子珍重生命,提出“长生久视之道”。
长生不老,人们的幻想自古有之。穷尽各种方法,以求祛病降灾寿比南山。
“柔弱,生之徒”。“知其雄,守其雌,复归于婴儿”。为了达到延年益寿,身、性、命修为有成,道教徒(部分教派)、佛教徒终身舍家断欲,保持童子身,以赤子婴儿之身来实践老子的“长生久视之道”。(另外一部分道教徒是通过夫妻合修来实践。)
道教徒通过内丹(“心使气曰强”,道教徒受此影响修炼气功)、外丹(丹药)、寡欲来修炼养寿,佛教徒则通过闭关、禅定、空空来修炼金身。道教徒贡献给人类气功、丹药两大遗产,“出生入死”,最后平淡回归自然。佛教徒则贡献给人类舍利子、不腐真身之生命产物,从生命的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老子所言的神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道法自然,人各不同。生命有生必有死。长生不死违背自然规律。慎独修身、延年益寿,道教佛徒均在生命科学方面做出可贵探索,不死虽未成功,但却令人钦佩!
十,儒道相离,不相为谋。指儒道之争,互相排斥。
老子云“夫礼,忠心之薄,乱之首也”。“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回鲁后,多日不言。老子其人其说对其心灵触动之深可见一斑。并尊称老子为“犹龙”。
中国文化的表面是儒学为正,内在实际以道家为主干。儒、佛、墨、法皆为道家分支。
儒道相互攻击,矛盾吗?非也。郭店老子简本的出土即是证明。
儒道只知其异未知其同,只能算作知其表不知其核。不仅如此,佛道亦然。
道德经亦庄亦谐,有利有弊。影响越大,误解越多,弊害越大。或正或邪,自觉自悟,任凭自然。
道乃全。要看到《道德经》之利,还要看到其害。只有全面看待,才能趋利避害,更好地为人类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