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毛主席点评十大元帅 毛主席弥留之际想要交待叶帅什么,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毛主席点评十大元帅 毛主席弥留之际想要交待叶帅什么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毛主席点评十大元帅 毛主席弥留之际想要交待叶帅什么

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 *** 陆海空三军首次授衔仪式举行。首次授衔的标准和条件非常严格,按照《军官服役条例》规定,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最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 *** 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这十位元帅各自在性格、能力、工作方式等方面,特点非常鲜明。在长期并肩协作的过程中, *** 曾对他们有过详略不一、独到生动的点评。

朱德:“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

​朱德是中国人民 *** 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朱德的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从滇军的一个少尉排长成长为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人民 *** 总司令。自从井冈山会师后,朱德就成为我军偶像级的人物,各个时期担任总司令,与 *** 的配合相当默契。朱德的宽和忍让、纯朴谦逊、忠厚绵长,也令 *** 对他赞誉有加,“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 *** 晚年称赞朱德是“人民的光荣”。

1973年12月21日, *** 在他的住所会见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人员,朱德也应邀前往。当朱德走进会议室时, *** 一下就看见了这位许久未见面的老战友,动动身子,想站起来迎接。还没等他起身,朱德就已来到他的面前。 *** 微欠着身体,拍着身边的沙发请朱德挨着自己坐下。此时, *** 很动情,对朱德说:“红司令,红司令你可好吗?”朱德操着四川口音高兴地告诉 *** 说:“我很好。”两位老战友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这时,在座的所有人一下子把目光都集中到 *** 和朱德两人的身上。 *** 习惯地从小茶几上拿起一支雪茄烟,若有所思地划着火柴点燃吸了一口,吐出一缕缕青烟,环顾四周,继续对朱德说:“过去 *** 要‘杀朱拔毛’。现在,有人说你是黑司令,我不高兴。我说是红司令、红司令。”他重复着。看着朱德慈祥的面容,又说:“没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如果司令都黑了,我这个当政委的还红得了吗?”

彭德怀:“谁敢横枪勒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在中国 *** 的历史上,湖南曾出现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他们当中关系特殊、命运相关、性格最具特色的两个,当数 *** 和彭德怀。彭德怀在平江起义后就把井冈山作为明灯,从此在 *** 的领导下战斗了三十余年。在许多重大的历史关头,两人并肩战斗,相互配合。 *** 还曾赠诗给彭德怀,发自肺腑地赞许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作战精神。“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枪勒马,唯我彭大将军”也成为彭德怀一生最生动的写照。

彭德怀为人刚直爽快,最反对虚伪和明哲保身,敢于坚持真理,有意见敢于直言。他常说:“一个负责干部,在重大问题上必须表明自己的真实观点,这才叫负责。”1957年,他在视察一些地方后,发现反右有扩大化的倾向,准备向毛主席汇报。有的同志说:“运动正在风口上,现在谈不是时候吧?”可彭德怀说:“对毛主席就是要讲真话,才是对革命负责。”去见毛主席时,他直接陈述了自己的看法。

1951年,彭德怀回国向 *** 汇报工作,并详细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最后,彭德怀心情沉重地对 *** 说:“主席,你把岸英托付给我,我没有保护好他。我有责任,我请求处分!” *** 听了彭德怀的话,沉思了很久没有说话。最后,他缓缓抬起头宽慰这位负荆请罪的志愿军总司令,特别强调,毛岸英属于成千上万牺牲了的革命烈士中的一员,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 *** 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而牺牲。 *** 这一席话说得在场的人直落泪。

林彪:“这个娃娃堪当大任”

​井冈山会师时, *** 看见一个娃娃模样的军人在给部队讲话:“其实这个土匪,那个军阀,只要有枪,就有一块天下。我们也有枪,也能坐天下!” *** 得知这个人是指挥部队在敖山庙、耒阳城打了胜仗的林彪营长,于是感慨道:一般的营长也只是领兵打仗,没什么政治头脑,而面前这个娃娃营长却满是“红色割据”的道理,与自己的主张完全一样,今后堪当大任。后来, *** 时时提携、指点对林彪,使林彪成为年纪轻轻的军事指挥员。

林彪在历史上曾有多次本位主义的表现。1936年东征快结束时,上级要求扩红较多的红一军团调一些士兵给扩红较少的红十五军团,林彪气呼呼地说:“有鸟的几个兵!”在南下北宁路作战之前,林彪曾屡次提出要兵力较少的杨成武兵团先行动,以牵制傅作义,然后东北野战军再行动,曾遭到 *** 的批评。

1971年,在设国家主席的问题上毛林出现严重分歧。 *** 曾引《三国演义》典故:警告林彪不要当国家主。这年的4月11日,林彪出面向中央政治局正式提出设国家主席的意见,并建议毛主席兼任国家主席。12日,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关于林彪意见的报告上批示:“我不能再做此事,此议不妥。”

不久后的4月下旬,毛主席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再次讲他不当国家主席,也不设国家主席的意见,他还借《三国演义》中的典故说:“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刘伯承:“一条龙下凡”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刘伯承是一位具有革命家的智慧、军事家的韬略和学者风范的杰出领导人。刘伯承一生指挥了无数次战役战斗,9处负伤,失去右眼,屡建奇功。红军长征途中,在后有数十万追兵,前有 *** 江天险的情况下,许多人怕部队过不了江, *** 却风趣地说:“朱德同志说,四川称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么会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刘伯承果然不负众望,使大军安然渡江。

刘伯承是中国人民 *** 的缔造者之一和人民 *** 院校建设的奠基人之一,他1912年2月考入重庆军 *** 将校学堂,毕业后分配到川军熊克武部担任司务长,由此开始了戎马生涯。从1913年至1927年春,他转战巴蜀10余载,5次绝境逢生,成为川中名将,并彻底与旧军队决裂,毅然加入中国 *** ,走上革命道路,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转折。

1916年护国军与北洋军的丰都之战中,刘伯承为救士兵失掉右眼。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刘伯承决定将部队撤出丰都城,转移到农村。就在部队边打边撤时,刘伯承突然发现身边一个士兵没有隐蔽,受到敌人火力的威胁,便马上扑过去,大声吼道:“危险,快趴下!”此时突然飞来一颗子弹射穿了他的颅顶,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的眼珠当即破裂流出眼窝,他痛得昏倒在地。见北洋军已攻入城内,战士们慌忙将刘伯承抬进一家药店,把他的头部包扎了后,藏到楼上的仓库里,并把门反锁上,以防敌人找到。不久,因北洋军烧杀抢掠,药店起火,刘伯承被烟雾呛醒。他奋力爬到门边,发现门被反锁,便砸开小窗,用被子蒙住头从窗口滚了出来,恰好被几个正在寻找他的战士看见。于是,刘伯承很快被转移出城,后虽经多方医治,但刘伯承还是永远失掉了右眼。

朱德曾这样评价刘伯承:“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要编写《大百科全书》,其中就有刘伯承的词条。相关部门拿着已经编写好的词条初稿去征求刘伯承的意见,他看到上面写的是“刘伯承,四川开县人,革命军事家……”,就拿起笔,毫不犹豫地杠掉“革命军事家”的词语,换成了“革命军人”。刘说,我们是在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指导之下,依靠许多革命军人的英勇奋斗才取得胜利的。“不要说自己是军事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革命军人。”

贺龙:“红二方面军的旗帜”

​贺龙是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 *** 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贺龙在军事上多谋善断、英勇顽强、坚定沉着、机智灵活,打了许多恶仗、硬仗、巧仗,立下赫赫战功。他刚直不阿,光明磊落,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关心部属,平易近人,树立了一个真正 *** 人的崇高榜样。 *** 在“三湾改编”时曾以贺龙“两把菜刀起家闹革命”的例子鼓励起义军。在甘孜会议上,贺龙与朱德等坚决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迫使张国秦同意北上。到达陕北后 *** 对贺龙的革命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称他是“红二方面军的旗帜”。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一户农民家庭。贺龙一生履历十分丰富,也有很多传奇经历,“两把菜刀闹革命”、“七十次入党被拒”,称:“脑壳砍了,也要跟党走”。

早在北伐时期,贺龙就是一位英勇善战、战功赫赫的著名将领,是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传奇式英雄。中国 *** 的成立,使贺龙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1924年底,贺龙通过各种渠道寻找 *** 。他先后接触了 *** 员夏曦、 *** 派来的兼有国共两党省委委员身份的陈昌甫,并慷慨资助 *** 5万银元。1926年8月,贺龙向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派到他的军中开展政治工作的 *** 员周逸群提出入党请求。由于当时 *** 规定,在友军内部不准吸收高级军官入党,周逸群只好对他说:“ *** 是不关门的,只要够条件,时机一到,一定会有人找你。”在大革命失败前夕,面对白色恐怖,有的人动摇了,有的人甚至背叛了革命,但贺龙对中国 *** 却意志弥坚。

1927年7月中旬,汪精卫撕下了革命的伪装,断送了国共合作的大好形势。已官拜中将军长高位的贺龙,却毅然放弃 *** 的高官厚禄,不顾反动阵营的威逼利诱,义无反顾地率部参加南昌起义,成为起义部队的中坚力量和最高军事指挥官。

南昌起义后,作为起义部队总指挥,贺龙更加坚定了加入 *** 的愿望。周逸群将这一要求转达给了起义部队 *** 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起义军返回瑞金后,周恩来主持召开前委会议,一致通过了贺龙的入党申请。随后,在瑞金绵江边上一所学校举行了由周逸群、谭平山作为介绍人,起义部队总指挥贺龙、政治部主任郭沫若和革命委员会党务部常委彭泽民三位起义部队高级干部的入党宣誓仪式。起义部队前委书记周恩来出席贺龙等人的入党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

贺龙这位刚猛的铁骨硬汉,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表示:党为了考验我,培养我,整整有三个年头,直到“八—”起义后,才批准我参加。由此可见,当一个中国 *** 党员是很不容易的,是要经得起考验的,而且参加党之后更要经得起党的长期考验;绝不是一参加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就不再要党的考验了。今后,党叫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纵使粉身碎骨,也绝不背叛党!

陈毅:“是个好同志”

​陈毅自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为创建人民军队,创建新中国作出了一份光荣的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陈毅先后在上海、华东、中央 *** 任领导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了奠基性的、探索式的工作。他的革命事业包括军事斗争、国家建设、外交工作三个方面,元帅、诗人、外交家是一生的重要角色。

从1928年4月 *** 和陈毅在井冈山相见开始,在长达几十年的峥嵘岁月中,他们不仅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而且谈诗论文,彼此唱和,抒发着浪漫情怀。1948年1月上旬,陈毅来到了陕北米脂县杨家沟, *** 亲往迎接。当陈毅说到孟良崮、莱芜战役时, *** 笑着对他说,你不写诗了吧?你打了胜仗总是要写诗的。“对了,对孟良崮、莱芜战役都写了。”陈毅接着便朗诵起他的《莱芜大捷》:淄博莱芜战血红,我军又猎泰山东。百千万众擒群虎,七十二崮志伟功。鲁中霁雪明飞帜,渤海洪波唱大风。堪笑顽酋成面缚,叩头请罪詈元凶。 *** 听罢,连说:好诗,好诗!

1949年, *** 亲点陈毅任上海市长。1949年3月5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上,二野政委 *** 公开提出来由陈毅出任上海市市长,并且大会分组讨论了上海接管和建设问题。 *** 又提出了“慎重、缓进”的方针,说:“进入上海是中国革命的一大难关,要稳,要慎重,为此就是慢点也不要紧。 ”随后, *** 又专门征求黄炎培、陈叔通等民主人士的意见,他们纷纷表示:“陈毅将军能文能武,是贵党中的儒将,担任上海市长是非常合适的。 ”

1971年12月26日清晨,因结肠癌手术已多日未进食的陈毅突然提出要吃面条,这令守候在身边的女儿姗姗兴奋不已,但只是费力地吞咽了几根面条,他对医生说:“今天是毛主席的生日,我早上吃了面条……”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时候,他想到的不是自己和家人,而是他最崇敬的战友和诗友 *** 。这情景使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1972年1月6日,将帅诗人陈毅在北京日坛医院逝世。1月10日下午3点是中央为陈毅举行追悼会的日子。照例午睡的 *** 突然决定参加追悼会,他抱病来到八宝山,双泪长流,向鲜红党旗覆盖下的陈毅的骨灰盒深深地三鞠躬。他紧握张茜的手说:“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陈毅同志是个好人,是一个好同志……”

罗荣桓:“国有疑难可问谁”

​罗荣桓,1902年出生于湖南衡山,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 *** 党员,参加了秋收起义。后随部队进军井冈山,先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团参谋、特务连党代表。此后,罗荣桓先后担任红四军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罗荣桓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翌年末,他率部挺进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先后任一一五师政委、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对于罗荣桓在山东的功绩, *** 在

1962年曾有过评价: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

1949年8月间,中央决定,新中国成立后将由罗荣桓出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得到消息的罗荣桓,心里是有顾虑的,他的顾虑,不是来自他对这项工作的陌生和工作本身的艰巨,而是他的身体。

在长期战争生涯中,罗荣桓多次负伤。1942年,由于劳累过度,他得了尿血病。1946年,他接受手术,摘除长了肿瘤的左侧肾脏。从辽沈战役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他长期抱病工作,一直非常辛苦劳累。由于只有右肾,又有高血压、心脏病和动脉硬化,1949年4月,他在天津视察时,突然晕倒,未随军南下,回到北平休养。

罗荣桓是我军一位杰出的领导人,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深得 *** 信任和器重。 *** 很了解他的这位湖南老乡:“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称赞他为“最守纪律”的党内“圣人”。

1963年12月15日,罗荣桓的病情恶化,一度陷入昏迷。12月16日下午,罗荣桓在战友贺龙、张爱萍、甘泗淇、梁必业、萧向荣以及他的夫人林月琴和孩子们的守护下,心脏停止了跳动。12月19日, *** 亲自参加了罗荣桓的追悼会,深深地向这位从秋收起义就开始跟随他的“ *** 政治思想战线的奠基人”之一的元帅三鞠躬。罗荣桓从1927年跟随 *** 走上井冈山,到1963年逝世,风风雨雨伴随 *** , *** 称其为“一生共事的人”。罗荣桓逝世后, *** 十分悲痛,几天夜不能寐。毛主席悲痛道:每次我倒霉,荣桓就跟着我倒霉。悲痛之下,毛主席写了自己人生中唯一一首严格意义上的悼诗纪念自己多年的战友。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记录了毛主席与罗荣桓元帅一起奋斗的经历,也不难看出主席对罗元帅的看重。一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表达了对罗荣桓的信赖、依重和痛惜之情。

徐向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开国元帅徐向前被誉为布衣元帅,具有越是硬仗越向前的铁血风骨,其军事才能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1901年11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10岁入私塾,后入高小,15岁时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当过学徒。1919年,考入有准军事化特点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接触到“五四”运动传来的新思想。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1924年初,投考黄埔军校入第一期。1927年3月,在革命形势危急之际,加入了中国 *** 。不久,把名字由“象谦”改成“向前”,表明自己对革命忠贞不二、永不回头的决心。

徐向前与 *** 相识于长征途中。当时,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的军事总指挥。当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暴露后,党中央率红一方面军连夜北上,陈昌浩询问徐向前:打不打?徐向前愤然说道:“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

1937年盛夏,原红军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延安。当时,一些人埋怨他把几万人马给搞光了,一个光杆司令还回来干什么?然而, *** 对徐向前不但没有责备,反而安慰他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了鸡何愁没蛋呢?”后来, *** 派徐向前奔赴抗日前线,重担大任。徐向前率领的部队在华北艰难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地方部队6万余人全部转变为主力部队,仅仅一月之内,就消灭了阎锡山的精锐部队10万人。

在1948年9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 听到徐向前汇报晋中战役情况时插话说:“你们还不到六万人,一个月消灭阎锡山十万,单是正规军就搞掉他八个整旅,你说一说,你们那个晋中战役是怎么打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徐向前指挥才能的赞扬。

徐向前对 *** 充满了无限崇敬之情,在他一生中,始终维护 *** 的领导。 *** 对徐向前的人品极为赞赏,对他指挥作战的能力十分推崇,数次赞扬。经过“文化大革命”, *** 对徐向前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在林彪败逃后, *** 握着徐向前的手,连声说:“好人,好人 。”

聂荣臻:“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出生于四川江津吴滩场,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市江津市吴滩镇。聂荣臻与 *** 第一次见面是在中央苏区首府瑞金,1931年12月的一天。聂荣臻从上海到苏区的当天晚上,就见到了心仪已久的中国农民运动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领袖 *** ,彼此都很高兴。

聂荣臻向 *** 讲了自己初到苏区的感受,说,白区工作是在敌人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处处显得被动,到了苏区,才是到了自己的天下,可以大摇大摆地走路了。

*** 听了,诙谐地用手比画说:“还是像我们这样,拿起枪杆子建立自己的政权,干得痛快啊!”

在中国 *** 的创业史上,记录有3次开拓性的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在这3次起义中,聂荣臻就亲身经历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血雨腥风。

1938年6月,白求恩从延安启程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临行前, *** 专门找白求恩谈话。 *** 风趣地说:“中国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浒传》。《水浒传》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就在晋察冀。”“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白求恩在晋察冀见到聂荣臻后,把 *** 的这番话转告了聂荣臻,并笑着对聂荣臻说,你这个鲁智深,同那个鲁智深可不一样哟。鲁智深醉打山门,把寺庙破坏了,你却保护了五台山的寺庙。

聂荣臻曾在上海、香港从事秘密地下工作,在红军长征途中打先锋,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他为创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聂帅又为国防科技事业,特别是“两弹一星”的研制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1992年1月,聂荣臻元帅的办公室要挂一张 *** 的照片,选哪一张呢?工作人员找了半天,拿出两张请他过目。一张是 *** 的办公照,一张是他本人陪 *** 等人看飞行表演的照片。两张彩照放在他面前,他看了看,说:“就要这一张。”他指的是 *** 办公的那一张。

工作人员倾向挂飞行表演那一张。觉得画面上有主席和几位老帅,而且聂荣臻元帅正向主席汇报情况,主席仰望天空,神态表情都好。老人思索着说:“不,还是毛主席办公的这张好。”既然聂帅已经这样决定,也就只好依他。聂帅对工作人员说:我们这一代人,跟随 *** 同志闹革命,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没有他,我们还不知要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在我的心目中, *** 同志永远是第一位的。

*** :“吕端大事不糊涂”

​1986年 *** 逝世时, *** 中央的悼词称他“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敢于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做出正确的决断”。更为人们传颂的,是 *** 送给他的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素有“儒将”之称的叶帅,其过人之处大概是每临大事有静气,能在历史的大关节处明断是非,果敢抉择,且谋虑缜密。

据档案记载, *** 是1962年9月24日在 *** 八届十中全会的讲话中送 *** 那两句话的。原话是:“ *** 同志搞了一篇文章,很尖锐,大关节是不糊涂的。我送你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大家都知道,是诸葛亮,吕端是宋朝的一个宰相,说这个人大事不糊涂。”

这两句话,是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自题联语,意在借诸葛亮和吕端的为人行事之风以自勉。诸葛亮掌军理政之谨慎,史家有共识;吕端的“大事不糊涂”,出自《宋史·吕端传》,宋太宗想以吕端为相,不同意者说吕端糊涂,太宗却认为“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 借吕端评价 *** ,主要是指他能够在大关节处看清要害,做事情从大局出发,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 在1935年长征途中,将张国焘密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的电报报告 *** ,保证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按原计划北上。

1975年5月3日, *** 生前最后一次主持 *** 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引用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几句,称三国时孙权“是个能干的人”,并要 *** 当场背诵了全首词。 *** 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当今惜无孙仲谋。此人(指 *** )有些文化,他看不起吴法宪。就是吴法宪不行。”这段话有三点值得体味。一是 *** 有意把“生子当如孙仲谋”改为“当今惜无孙仲谋”,似乎生出了人才匮乏的感慨;二是让 *** 背诵辛词,当众流露出“此人有些文化”的欣赏之情;三是称道 *** 看不起吴法宪,肯定了叶在对待林彪集团的这个大关节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 的识人之明和对叶的信任之深,倚寄之重,也毕现于情辞。在他看来,“大事不糊涂”的 *** ,富有政治智慧和决断胆识,足可谋大局、当大任、托大事,也就是说,在大关节上靠得住,能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讲,所谓“大事不糊涂”,根本上是做人的胸襟气度、做事的识见能力均站在了历史的高处。

*** 弥留之际,有一个让人寻味不尽的细节。当时,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分组与他告别。 *** 此时头脑还清醒。当 *** 走近床前时,他动了动手臂,叶未察觉。 *** 告别完走到病房门口时, *** 吃力地以手示意,让工作人员招呼他回来。 *** 睁开双眼,嘴唇微微张动,似乎有话要说,但只能用一只手紧紧握住叶的手。

*** 后来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主席一定要交待什么事情,为什么特意招呼我回去呢?为此,他想了很多。主席要交待什么呢?是希望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叶帅,再一次能在历史的重大关键时刻明断是非,果敢抉择?

更多毛主席点评十大元帅 毛主席弥留之际想要交待叶帅什么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