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传播学经典理论有哪些类型的书(传播学的理论类型),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传播学经典理论有哪些类型的书(传播学的理论类型)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传播学经典理论有哪些类型的书(传播学的理论类型)

正好在准备考传播学的研究生,总算把早该认真研读的自己的专业系统地学习了一下,有些不著名的理论我也写一下吧,没看原理论出处的原著,都是别人书中的介绍,如有错误请猛拍:

传播可以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其中都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理论,也有些不是理论,但是比较有趣的实验。

人内传播(自我传播):

自我互动理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在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作为认识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即「自我互动」。「主我」和「客我」理论:人的自我是在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的「主我」和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 。

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我们之所以能够快速有效地认知、分析新事物或新信息,是我们大脑中有一种被称为「认知基模」的东西在起作用,它来自于我们过去相关的经验和知识。

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它认为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方式处理信息,一种是详尽、严谨的思考和处理,称为沿「核心路径」处理信息;一种是简单、粗略地处理信息,称为沿着「边缘路径」。

有详尽分析发生的概率主要跟当事人与问题的相关性、认知需求和能力相关。

有一个很好玩的例子:「情谊万斤不敌胸脯四两」,我们大部分人看到这句话不过是莞尔一笑;

但是有一个无聊的人居然问「这句话中,四两指的是多少罩杯?」

而一个更无聊的人居然用非常非常严密的推理和演算回答了!!

这就是「核心路径」和「边缘路径」的区别(我其实好喜欢这两个无聊的人)

这是问题的链接。

人际传播: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没有什么成文的理论,但不能忽视,因为在大众传播中他们会发生巨大的作用,后面展开。

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群体规范对外部信息的作用:美国两位传播心理学家以美国中学生的课外团体——「童子军」为对象进行的实验,实验证明,成员的群体归属感意识越强,对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外部宣传也越能表现出较强 *** 态度 。

信息压力和趋同心理: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大于少数人;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 。

这个在现实中有太多的例子,或者说每个人应该都能感觉到受这种机制的影响。

2. *** 行为:

不同于一般的群体行为, *** 行为指的是在结构性压力下,在触发性事件 *** 下形成的非常态社会聚集。例如地震、火灾之后的群众骚乱,处于某种原因的自发 *** 、 *** 、 *** 、种族冲突,流言下的抢购风潮等等。

光看这个定义,你应该就可以感觉出会有多么有意思、值得深思的理论。

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 *** 行为通常是大量人群聚集在狭小的无力空间内,人们保持着高密度的接触,参加者通常处于极度亢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样的环境很容易使人们丧失理智的分析判断能力,而表现为一味的盲从、盲信、群体模仿。

另外,这也与 *** 行为中成员的匿名性有关 。

有一个鲜活的例子:

流言:「流言」是 *** 行为中比较特殊的信息传播现象。流言通常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通过人际的口头传播、往往涉及一些特殊事件或敏感话题、没有确切证据,或至少在其流行期间缺乏证据证明其真伪 。

这个例子也很好举,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大多采用这种方式传播信息:

大泽乡陈胜、吴广的「狐狸」夜呼「大楚兴、陈胜王」就是这个道理。

3. 组织传播:

即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传播,组织与群体的区别是具有更严密的结构、专业化的部门分工、明确的组织目标。公司即是典型的组织。

组织传播的非正式渠道:组织传播没有什么好玩的理论,不过组织传播的「非正式渠道」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它指的是组织内的人际传播、或者基于兴趣自发成立的小组等内的群体传播。这类传播信息超越了工作,范围广泛、交流双方地位平等,本意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成分较多。「霍桑实验」应该是比较为大家熟知的组织管理学实验,实验证明人的积极性不仅受到物质条件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和心理条件、感情或士气的影响。这也提醒各位老板一定要注意企业内部的非正式传播渠道 :-) 。

大众传播:

终于到大众传播了!以上几位的回答主要是围绕大众传播的「传播效果」来回答的, *** 脆一以贯之发扬啰嗦的光荣传统,分别从「媒介组织」、「受众」、「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的角度来回答大众传播的理论:媒介组织

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新闻是所有大众传播信息中公共性和公益性最强的一种信息,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这个理论最早是由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二战期间美国为了节约开支,开展了号召人民食用牛下水的大规模宣传活动,卢因发现除非家庭主妇们接受了宣传,把牛下水买回了家,否则她们的丈夫和孩子是没有机会接触这种食物的。家庭主妇们实际上起着「把关人」的作用。

2. 受众

大众社会理论:大众社会理论把公众看成是均质的、孤立的、原子式的、一盘散沙的存在,在这种理论下,受众在信息,尤其是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面前毫无抵抗力。法国政治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把「阶层的平等化」看做「打着人民旗号的多数人专政」;卡尔·曼海姆等人认为正是人的孤立、分散被法西斯利用,从而使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都是大众社会理论下的受众观。二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对我们更加有借鉴性:现代社会,随着大企业的增多和组织官僚化越来越高,过去以农场主和中小企业家为主的「旧中产阶级」已经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以管理人员、事务人员、推销人员为主的「心中产阶级」,即「白领」。他们不拥有任何资产,仅如一颗颗螺丝钉一样,机械地在大企业组织这架巨大的机器上承担着「非人格化」的作业或服务。他们对政治不感兴趣,在业余生活中逃避到大众传媒提供的消遣或娱乐领域。他们与蓝领劳动工人一起,构成了美国社会中的「大众」。

分众理论:与大众社会理论不同,分众理论认为受众有着不同的属性;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的制约;在大众传播面前,受众也不是完全被动地存在。有一些实证研究或实践支持这种理论:伊里调查:1940年美国大选年,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俄亥俄州的伊里县进行了为其半年的对选民的调查,提出了「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做出选举或其他政治决定时,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而这与他们归属的社会群体和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如今的美国大选其实也认同这个观点,大选中声势浩大、耗资甚巨的竞选活动争取的其实只是几个摇摆州。电视专业频道:这是分众理论下的直接实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分众理论的反思:1979年,杰克·兰蒂斯对美国电视观众实施了一次全国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学历、收入、性别、年龄的受众在收视动机上的分布是均匀的,只有微小的差别 ;1983年,美国报业广告协会对读者进行了一次综合调查,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您来办报纸,您会关注什么样的内容话题?」数据显示虽然不同属性的受众对信息有着不同的偏好,但总体来看,各种属性群之间在内容选项上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些也是「分众理论」需要注意的地方。

使用与满足理论:更加注重受众自主性的理论,认为受众在大众媒介面前不仅不是毫无抵抗力的,而且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就是要满足自己的需求。

3. 传播效果

子弹论:一战前后对战争中宣传站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人们在大众媒介面前毫无抵抗力,扣动扳机,受众应声而倒。其实就是大众社会理论受众观下的传播效果论。

有限效果论:上面拉扎斯菲尔德的伊里调查中除了「既有政治倾向」假说,还提出了「选择性接触」假说和「意见领袖」、「两级传播」的理论。

概括来说就是,受众受到所在群体的影响,对大众传播的信息采取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

而且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大众传播的信息首先到达意见领袖,之后流向大众;

大众传媒对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影响微乎其微。

人们在对「子弹论」和「有限效果论」进行反思之后,提出了更严密的传播效果理论,这些理论的视野不再只局限在短期的、微观的传播事件上,而是从长期的、宏观的角度研究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影响,主要有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理论、培养理论、第三人效果理论等,这些理论属于强效果论,即认为大众传媒对人的影响并不是微乎其微的。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媒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公众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轻重缓急的判断,主要来自大众传媒对事件的报道和版面安排等。

沉默的螺旋:人为了避免被孤立,在认为自己属于群体中的劣势意见时,往往会选择沉默;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社会传播过程。

这个理论是诺依曼提出的,王小波有一篇文章《沉默的大多数》叙述了相似的道理,

这应该是「英雄所见略同」吧 :-)

不过王小波作为作家,主要探讨的是沉默的大多数是为了在癫狂聒噪的世界中保持人性;

诺依曼则更注重探讨的是沉默的螺旋下大众传媒的威力是惊人的,

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是多数的、优势的意见。

知沟理论:即知识鸿沟,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培养理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或者说拟态环境)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偏离。

这种影响时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所以称为「培养分析」。

第三人效果: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和天才的理论,提出人是哥伦比亚大学的W.P.戴维森。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对「你」或「我」未必有多大影响,但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电视色情内容对儿童影响」、「互联网不良信息的管制」、「 *** 婚姻合法化」、「废除死刑的讨论」,这些都很容易出现「第三人效果」,即认为这些东西可能对你我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对他人会产生很重大的影响,所以不能XXX……

4. 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

休眠效果:实证研究证明,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名,其说服效果越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对于高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的信任,它最初的说服效果会大于信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相反。但随

「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这是关于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关系的理论,「一面提示」指的是仅向说服对象提供自己一方的观点或对自己有力的材料,「两面提示」则相反。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都能引起受众态度和行为的转变,单纯比较两者并无优劣强弱之分。但对「反宣传」,两面提示会产生性反弹」。长期接受一面宣传的我们在面对诸如民主、自由、个性的信息时基本会完全沦陷。

警钟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以恐怖诉求,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转变。「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人们的眼泪」,诸如此类就是警钟效果的实例,但实证研究表明,并不是恐怖诉求越强烈,传播效果越好,警钟效果需要慎用。

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对传播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意见领袖通常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媒介的接触频道高、接触量大。相信很多知友在自己的圈子内都是意见领袖,就不再举例子了,这也是「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例证。

-----------------------------------------------------------------------------------------------------------------------------------------

你以为以上就完了吗?错,以上只是传播学实证学派的理论,还有思辨性、洞察力更强的批判学派呢。已经写得哈欠连天了,就几笔带过(其实主要是心虚啦)

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欧洲的一些人文学者,他们在二战时因为纳粹的迫害逃到美国。他们原本对美国充满期待,认为美国是「科学生活可能继续的唯一国家」。但来到这片土地,他们发现这里的人们被「工具理性」、「文化工业」湮没,被大众文化所麻痹,根本就没有探求一个完美世界的斗志和欲望。批判学派的学者发现自己是一群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边缘人。

以下提供一些有关批判学派理论的搜索词,供大家自行研究,批判学派的理论比较散漫、文学化,充满思辨性,不好一两句话解释:

法兰克福学派工具性理性文化工业人的异化单向度的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理论麦克卢汉地球村内爆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仿真、超真实、内爆

本来放了好多参考的,但实在实在是太累了,如果有对其中的理论、实验感兴趣的,可以私信,我可以提供出处。

---------------------------------------------------------------------------------------------------------------------------------

最最后(只是来看点传播学的基础知识的同学可以无视了),我要吐槽一下,我真的不理解我们国家的传播学者们,怎么可以把这些有趣的理论写得那么枯燥无味。

武汉大学传播学教授石义彬的《单向度、超真实、内爆》一书中有这么一些话:

知识分子的工作应该是使人丰富、使人多思、使人有能力对付错综复杂的局面。

然而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似乎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悲观的学者大有人在,他们认为目前的中国知识分子已基本放弃以学术「改革社会」的奢望,只要做学问的人不被社会同化已是万幸。

80年代,顾颉刚就疾呼:「为什么真实学问的实力不能去改革社会,而做学问的人反被社会融化了?」他认为这还是学术方面努力的不足,所以他提出:「诸君!倘使看得这社会是应当改革的,还是快些去努力求学才是!」

嗯,我觉得这些话是对的,学者们,你们真的真的还需要努力。

更多传播学经典理论有哪些类型的书(传播学的理论类型)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