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成功的原因(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感受),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成功的原因(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感受)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成功的原因(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感受)

《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梁祝二人化蝶的凄美爱情故事不仅感动了一代代中国人,更为无数艺术家带去了灵感,无论是传统戏曲还是现代影视,都能看到二人的身影。其中尤以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最为声名远播,蜚声国际。去年我有幸在现场欣赏了吕思清先生演奏的《梁祝》。旋律悠扬婉转,缠绵悱恻,当真是三月不知肉味,以至于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不停地单曲循环这首长达二十多分钟的协奏曲,但每一次都会随着乐章的推进,为梁祝的相识欢欣鼓舞,为二人的抗争眉头紧锁,最后又在化蝶的仙境中沉浸于爱情的美好。如今正是江南的梅雨季节,希望在这湿漉有浪漫的日子里,能与大家共同欣赏这首令人幸福的乐章。

《梁祝》属于标题音乐,每一段都有明确的主题。奏鸣曲式结构,包括呈式部和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主要段落。

呈式部

呈式部指用最简练的语言先把想说的做个简要的概述,类似论文中的摘要,通常都包括主题。在这个乐章中,主题前有一个引子。我们首先听到的是定音鼓和低音提琴的弱奏,如同大地般沉稳厚重,紧接着竖琴轻轻弹拨出由中到高的五个音,将我们的思绪从大地带到了天空。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清脆活泼的鸟鸣,这是长笛在高音区的演奏。最后双簧管的声音缓缓进入,柔和婉转,动人心弦。作曲家以音符为画笔,用不同乐器的音色和音高层层递进地营造出了生动的空间感,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副鸟语花香,风和日丽的明媚春光图。虽然只有短短几节,却足以彰显作曲家的功力和巧思。

接下来进入爱情主题,这一段的旋律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但无论多么熟悉,再次听到也一样会被这缠绵婉转的乐曲打动。首先我们听到的是小提琴演奏出的旋律。竖琴和单簧管的伴奏并不会喧宾夺主,反而使音乐更有层次。小提琴高低婉转的声音,仿佛是一个少女遇到爱情时,在诉说自己甜蜜又紧张的心事,百转千回,欲说还休。紧接着是一段大提琴奏出的旋律,与小提琴形成对答。如果说刚刚小提琴的声音诉尽了少女的无限心事,那此刻大提琴低沉朴素的对答不正是真挚的书生在进行温柔的回应。大提琴与小提琴一唱一和,难舍难分。几节的对答之后,全乐队以海浪般不可阻挡的力量共同演奏出爱情主题,仿佛陷入爱情中的男女终于明白了彼此的心意,天地豁然开朗,万物都在为他们祝福。多么伟大!多么幸福!

接下来乐队暂停演奏,由独奏小提琴奏出技巧高超、节奏自由的华彩乐段。它是主部到副部的过渡段音乐。副部主题这段欢快轻盈的旋律与上一部分温柔深情的爱情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节奏明朗欢快,旋律热情奔放,使我们听到后脑海中自然浮现出梁祝同窗共读,追逐嬉戏充满欢声笑语的场景。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这一部分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例如用独奏小提琴模仿了古筝,用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

一阵欢快的旋律过后,音乐转入慢板。梁祝的故事我们早已倒背如流,二人在共度了三年快乐的同窗时光后,祝英台要返回家乡。这一段抒情的音乐就是描写二人分别时依依惜别,英台满腹心事,又羞于开口的场景。这是我在整个乐章中非常喜欢的一段,千回百转的旋律将二人分别时一步三回头的不舍描写的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深情缠绵的旋律过后,定音鼓的声音骤起,低沉阴森的大云锣两次出现,铜管奏出了阴沉可怕但来势汹汹的旋律,预示着英台回乡后即将遭遇的风暴,整个乐章出现了转折

2. 展开部

接下来乐章进入了展开部。展开部,顾名思义,就是把呈式部中的主题展开详细描写。众所周知,英台回家后遭到了父母的逼婚,在“抗婚”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大量的铜管乐器来表现封建势力的强大和恐怖,并且继续用小提琴来代表祝英台,节奏紧张急促,仿佛是有人在奔跑逃命,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这里的乐曲编排十分巧妙,铜管乐器奏出的旋律是合奏,似有雷霆万钧之势,但是音调低沉。而小提琴则是独奏,声音单薄却高亢,两种声音交替出现,对比强烈,在铜管乐器的衬托下,小提琴显得孤独又决绝,将祝英 *** 自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时势单力薄,悲痛欲绝但却誓死不从、坚决抗婚的形象呈现得淋漓尽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阵激烈的抗争旋律之后,全乐队奏出一段较明朗的旋律,这段旋律取材于前面结束部中的十八相送,壮丽又充满希望,让人觉得似乎即将取得胜利,形成了全曲的第一个 *** 。可幻象转瞬即逝,很快鼓声再次出现,将人们又拉回了残酷的现实,也预示着这终将是一个悲剧的结局。

接着音乐转入慢板,独奏小提琴奏出幽怨的曲调,与大提琴再次出现对答,描写了梁祝楼台相会互诉思念之情,相爱却不能厮守的情景。声音当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闻者落泪,不忍卒听。每当我听到这里是都会眉头紧锁,心像被攥住一样,忍不住要落下泪来,实在是太让人难过了。

接下来,板鼓突然闯入,声声的敲击声,顿时营造出了紧张气氛。在梁祝的故事中,最终梁山伯英年早逝,祝英台在坐着花轿前往马文才家的路上,冲向梁山伯的坟前哭灵,声泪俱下地控诉老天的不公,突然梁山伯的坟墓打开,祝英台毫不犹豫地纵身投坟!在这段音乐中,作者运用了传统戏曲中京剧中“倒板”和“紧拉慢唱”的手法,来表现天地为之变色的紧张气氛,几个抹音更是将英台的悲痛欲绝刻画的淋漓尽致,仿佛这不是乐器的声音,而是活生生的人的哭声,时而撕心裂肺,时而低回幽咽,当真是声声泣血。最终,象征着祝英台指天踏地发出最后一声呼喊的小提琴独奏过后,锣鼓管弦齐鸣,英台纵身投入坟中,整个乐队大合奏,全曲达到了最 *** 。

3.再现部

*** 结束之后,则是再现部。再现部类似于我们写文章时的首位呼应,用来再次强调主题祝英台投坟后,梁祝二人化作彩蝶,比翼双飞,终成眷属。在再现部中,音乐又重新出现安详、宁静的气氛,竖琴与长笛用与引子中类似的旋律,再一次把人们引入了鸟语花香仙境中,随后再次缓缓地奏出爱情主题。

但仔细听就会发现,再现部虽与主部旋律相同,但听上去氛围却略有不同。不同于主部中的春光明媚,再现部这里似乎多了一重朦胧的色彩,比前半部分更加的浪漫美妙。让人感觉这里仿佛不是人间,而是彩蝶翩翩起舞,自由自在,没有任何压迫与不公的仙境。

随后,全乐队齐奏爱情主题,似汪汪洪流倾泻而出,仿佛天地万物都在为二人的美好爱情祝福,生机勃勃,充满希望。最后在一段让人充满无暇遐想的旋律中,整个乐章结束。

《梁祝》整曲我真的是已经数不清自己听了多少遍,但每一次听,依旧会再一次被这缠绵悱恻的旋律打动,吕思清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音乐能够表达出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东西,我想,爱情是什么,我说不清楚,但应该就是《梁祝》这首千古绝唱中写的那样吧。。。值得一提的是这首名扬四海的乐章并不是出自什么“大家之手”,而是来自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的陈钢、何占豪和俞丽拿。当时他们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一个研究中西方音乐融合的实验小组,创造性地发现巧妙运用小提琴中“滑指”的指法可以模仿中国的传统乐器“高胡”,并且借鉴越剧《梁祝》的旋律,和大量传统戏剧的艺术手法,最终创作了这首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向世人展示了“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而这首伟大乐章首演时,担任小提琴独奏的俞丽拿只有18岁。后来他们几位都成为了中国音乐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实在是不能不让人感叹,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如今《梁祝》已成为我们在世界乐坛上的一张响亮名片,除了交响乐外,还有许多艺术作品都从《梁祝》中汲取灵感,例如金星老师著名的现代舞作品《半梦》也是以《梁祝》作为背景音乐编排的。

“野人也有爱”——来自一个汽车工程师视角的剧评

http://weixin.qq.com/r/8Sh3b27EYDMfrSoM933j (二维码自动识别)

更多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成功的原因(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感受)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