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古代民间传说中主管散布烈性、急性传染病的神衹。这种病来势极猛,后果严重,当时又无能为力,故百姓便将它们供奉起来。以求它们开恩,保佑百姓少遭瘟疫之苦。
据说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六月内,有五位力士凌于空中,身披五色袍衣,每人都手执一物。其中有一个执杓子和罐子,一人执皮袋和剑,一人执扇,一人执锤,一人执火壶。文帝向太史居仁道:“此为何神,主哪些灾福?”张居仁回奏说:“这是五方力士,在天上为五鬼,在地上为五瘟神。名叫五瘟:春瘟张元怕,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眼下出现的这五位力士,下行人间主管国民的瘟疫之疾,这是有流行病的征兆啊。”文帝问道:“如何救治才能得以幸免呢?”张居仁道:“这是上天所要降行的疾病,因而是无法救治的。”这一年病死了很多人。文帝也就此为他们立祠,于六月二十七日诏封五方力士为将军。其中青袍力士封为显圣将军,红袍力士封为显应将军,白袍力士封为感应将军,黑袍力土封为感成将军,黄袍力士封为感威将军。隋唐之际人们都在五月五日祭祀瘟神。
相传匡阜真人曾将五瘟神收为部将,也有传说说文昌帝君在敕法台曾降服五瘟,专司“收瘟摄毒、扫荡污秽”之职,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后道教将其衍化为在教瘟神,因此文昌被尊为瘟祖,五瘟也被尊为瘟神。
杂记: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协昌期》载建吉冢埋圆石文,曰:“天帝告土下冢中王气五方诸神赵公明等,某国公侯甲乙,年如(若)干岁,生值 *** 之气,死归神宫,翳身冥乡,潜宁冲虚,辟斥诸禁忌,不得妄为害气。”这里出现的是主管地下冢中的五方神,五神中,有姓名者,只赵公明一人,其余四人皆隐名。大约成书于两晋南北朝的《太上洞渊神咒经》卷十一云:“又有刘元达、张元伯、赵公明、李公仲、史文业、钟任季、少都符,各将五伤鬼精二十五万人,行瘟疫病。”这里出现的是七个主瘟疫病的瘟神,后来的五瘟神之名已全具,只钟仕贵作钟仕季,且多出李公仲、少都符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