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百有一用斋 07-24 21:05
Original 虚声 虚声
这几天和几个老友探讨粟裕,感叹其战争天赋。心血来潮,就把之前写过的几篇粟裕文章整理成一篇,一万多字,大家当故事会读一读吧。
——————————————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各种形式的竞争博弈,其中最残酷的那一种就是军事博弈。所有这些参与者,都叫军人,多半都会“万古枯”。军人精英也有多种——冲锋陷阵的将是一种;运筹帷幄的帅是一种;百炼成钢的名将是另外一种;将帅可分三六九等,可能很平庸无闻,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名将,自古以来都是风云人物。每一位名将都历经千锤百炼,如同神兵利器。因为名将的门槛很高,必须留下经典战例,属于将帅中的MVP。将帅的位置也许可以靠身份背景、社会资源换取,名将只能靠载入史册的战绩博得。粟裕就是名将中的一员。不同之处在于,粟裕这位名将起点很低,一路走来更加艰辛、更富有传奇性而已。
Image
01 林与粟 1955年评军衔时,按军事天赋与战绩,粟裕有资格评元帅。之所以没评元帅,原因应该有两个。其一,粟裕资历较浅,独当一面的时间较晚,评军衔是综合考量,要参考队伍建设贡献等因素,并非仅仅凭战绩。其二,ZZ战略考量,为第二代留下的统兵者,这个之前在“不被理解”中做过详细分析,考虑到敏感性和篇幅,这里不再谈。粟裕和林彪为同龄人,都生于1907年,为开国元帅和大将中最年轻的两位,同为名将,同为基层磨练出来的天才。他们人生的前42年,是华夏大地最动乱的时代之一,他们就是在那样的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华。
Image
粟裕和林彪两人分别出生于洞庭湖南北,同为楚地豪杰,同样性格腼腆、沉默寡言。粟裕是湖南会同人,农村户口;出身寒微,人脉匮乏。1925年去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院读书(林彪同年去了黄埔军校),原本想谋取教师职业,奈何世道乱、就业难、生存艰辛,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类似的经历那个时代有很多,比方说徐向前,也是教师出身。
林彪曾这么评价他与粟裕:“南昌起义之后,从南征路上开始,及至井冈山时期,就数我们两个打得好。后来,由于经历不同,而形成了不同风格。我因为长期以来,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我的担子很重,打仗较为慎重。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长期孤军作战,一般情况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林彪这话透出好几层意思——其一,两人指挥战争的风格:林彪的风格,是稳字当先,奇字为变。——类似韩信那种套路,先布局造势,自然而然收割胜利。粟裕的风格,是奇字当先,险中求胜。——类似孙膑那种套路,兵势诡异莫测,很多看似凶险异常的局面总是能化险为夷。其二,为什么风格会发生转变,是因林彪随主力部队北上,粟裕留在南方打游击。 02 坎坷路 相比林彪,粟裕的名将之路更为坎坷。粟裕这种没有出身背景、底层一路摸爬滚打而成为名将者,其人生经历注定是一番传奇。所谓传奇有两层内涵:名将传奇内涵第一层:自己经历残酷的磨练。粟裕成为名将之前,前后经历六次负伤,六次死里逃生。南昌起义失败,粟裕随部队转移。三河坝战役之后,朱德部遭遇钱大钧(蒋介石五虎将之一,那时还没有腐化堕落为“勾大钱”)追击。1927年10月17日,在福建武平,粟裕掩护大队撤退时,一颗子弹从粟裕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过去!粟裕侥幸捡回一命。——这是粟裕第一次死里逃生。两年之后的1929年,在宁都再次负伤,这次伤在 *** 。又过一年,也就是1930年,死神再次现身。当时粟裕已经升为支队政委。在赣南苏区,粟政委随部队和 *** 军独立15旅死磕。一发迫击炮弹打过来,在粟裕身旁爆炸。粟裕头部被弹片击中,昏倒在地。士兵们看到粟政委头部负伤,满脸是血,急忙跑过去帮他包扎伤口,要把他抬下战场。哪知粟裕苏醒后坚决不肯,刚说完“别管我,快去追击敌人”,又昏了过去!够狠!有这样的指战员,国军能架得住么?战斗结束,士兵们把昏迷不醒的粟政委抬到医院,发现一块弹片深深地嵌进了他的颅骨。由于医院条件简陋,无法进行手术,医生只好用纱布将其头部紧紧缠住。三个多月后,粟裕奇迹般伤愈归队。战友们都以为他是被炮弹片炸伤而已,没人想到弹片竟然一直留在他的头颅内。直到1980年,粟大将军死后被火化,弹片才从骨灰里拣出。一共3片,现藏于军事科学院,作为军人强悍的证据,宝贝一样供着。这是粟裕第三次负伤。必须承认粟裕福大命大。弹片位置再偏一些,可能就……。但是弹片在脑袋里留下后遗症,此后战事紧张或者工作劳累,粟裕就会头疼头晕。那时既没有止疼药又没有保健医生,怎么办?忍着!在淮海战役最为紧张的时候,粟裕曾经七天七夜不睡觉,怎么过来?忍过来的!天才必须能忍。一直忍,忍到忍不住。朝鲜战争之前, *** 点名粟裕任东北联防军司令,粟裕却忍不住了,一生一次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当时粟裕的情况是这样的,眼睛只能看正前方,不能环视。吃饭时要把饭菜摆成一条直线。如果你和粟裕将军一起吃饭,把荤菜摆在另一边,那么恭喜,你可以把那荤菜吃光光。最能体现粟裕同志忍耐力的要数第4次负伤,最具传奇色彩。那是1935年5月,粟裕已经升为红11军参谋长,在江西省东部打仗。红11军下面的28师攻打一个山头,久攻不下。粟裕与军政委萧劲光一起到前沿阵地指挥进攻。山头很快被拿下,乘胜猛追。意外发生了:敌人第二梯队的一小部分从后面打了过来,而粟裕手上已经没有部队。怎么办?考验一个军人的时候到了,可以选择逃跑,运气不好当俘虏;运气好点能逃一命,然后看着自己的队伍被敌人夹击包饺子。粟裕做了另一个选择:带领身边的警卫人员冲上去!狭路相逢勇者胜,军人胆气在这一刻提升到极限。不知道当年的粟裕是否晓得诸葛亮的空城计,同样是以小博大、以虚博实,这么一个反身冲锋,真有一丝空城计的味道。仗是打赢了,然而命运再一次考验了粟参谋长——左臂被打中,动脉血管被打破,鲜血喷出一米多远,粟裕再一次当场昏死。警卫员立即用绑腿把粟裕手臂上部扎紧,止住血。天又下起了大雨,山路崎岖难行,同志们用担架把粟裕送到二十公里外的救护所。结果粟裕的手臂肿成了腿!子弹从左前臂的两根骨头中间穿过,两边骨头都伤了,还打断了神经,并且已经感染,出现坏死现象。医生主张锯掉他的左臂,否则有生命危险。粟裕再一次展现出硬汉本色,对医生说:“即使有生命危险,我也不锯!”医生见他态度坚决,只好依他。伤口化脓,要开刀。那时的医疗条件有三个特点:药品缺乏,设备简陋,技术差。做手术没有麻药,麻绳就是麻药。大家用麻绳将粟裕左臂绑在凳子上,让医生施行手术,其疼痛程度我们是没法知道了,可以和刘伯承元帅交流交流。最骇人的还在手术后,医生用蚊帐布剪成二指宽、半尺长的布条,放在盐水里泡,每天早晨从子弹的进口处捅进去,第二天又从子弹出口处抽出来,再从进口处放进一条。就这样捅来捅去,伤口长期不能愈合,反而长了一层肉芽。医生就用一个小耙子把肉芽耙掉。关云长刮骨疗毒也没有到这程度吧!这样捅来捅去,耙来耙去,伤口好几个月没能愈合。相比之下,有神医华佗陪伴的关云长能下棋有酒喝已经是相当之幸福了。此后粟裕的右臂和脚再次受伤。粟裕6次负伤,每一次都是凶险异常。每次涉险过关都会升级。第一次负伤时只是班长,第三次已经升为支队政委,第四次负伤时已经升为军参谋长。每一次受伤,都有一批战友死掉。那么多战友都死了,粟裕活了下来。这是粟裕成为名将之前所经历的考验。上面这段之前在不被理解中也有过描述,但是当时因为行文的关系,没有论述它和粟裕指挥风格之关系。 03 名将流派 为什么粟裕之后的风格会变得如此诡异多变?原因很简单,只因为所处环境凶险,缺乏足够的后方支持。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两千多年之前,战国虽然名将辈出,但论用兵之诡异,无人能出孙膑之右。孙膑原本也是一个快乐的少年,出身好、跟随名师学了一身本事。但他没想到会被师兄庞 *** 骗到魏国、砍掉了膝盖、九死一生。在魏国都城的犄角旮旯里,孙膑的思维完成蜕变,体现在他的兵法上就是诡异莫测,其实是被生存环境给逼的。战国时代,用兵风格最接近孙膑的是赵武灵王。虽然出身国王,但登基时极为危险,又遭遇匈奴袭扰,朝不保夕。他下决心搞胡服骑射时,遭遇巨大反对。所以他才练成举世无匹的赵边骑,可以和秦锐士抗衡。只可惜他没有越过人生最大那道坎,最终被儿子和旧贵族活活困死,否则秦赵争雄,鹿死谁手也未可知。后世农耕文明如粟裕那般用兵奇险者,有汉武帝时代深入漠北的霍去病、南北朝时代的陈庆之、唐朝出阴山的李靖。简而言之,这种风格就是不论进攻还是防守,都能把后勤补给依赖降到最低,把以战养战的功能最大化,把激动灵活性发挥到极致。自古以来,用兵能到这种境界的名将不多;用兵能达到这种状态且深得百姓支持的名将更少,粟裕是其中的佼佼者。明白了粟裕的作战风格,再谈其名将杰作。因为名将讲的是作品。名将传奇内涵第二层:残酷的磨炼对手。怎么磨练呢?就是以最为冷静、残忍、代价最小的方式置对手于死地。对名将来说,必须要有够档次的对手。一将功成万骨枯。万骨之中,主要是对手之尸骨。名将磨练对手的过程,就是绘制杰作的过程。名将的作品越精美,对对手的磨练就越残酷。粟裕的一生是名将的一生,但名将的作品是从黄桥战役开始绘制的。当时国军将领韩德勤,是江苏省 *** 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也是粟裕名将之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对手。韩德勤此人也有些能耐:虽然每次战场上都输得一无所有,战场外却总能官运亨通,最后还跟着蒋介石跑去台湾当总统府顾问。黄桥战役之后,粟裕搞出一系列名将杰作:苏中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其中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属于名将的极品之作。 04 起点 1946年6月,蒋介石决定撕毁“双十协定”,以刘峙为总指挥,围攻中原解放区 *** 部,国共决战大幕拉开。大致相同的时间, *** “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李默庵统辖5个整编师(约12万人)进攻粟裕(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指挥部队约3万人)所在的苏中解放区。这是苏中战役爆发的背景。苏中解放区,位于长江以北,大致在南通、盐城、泰州之间,向南跨过长江就可以威慑上海与苏州,向西不远处就是扬州、镇江、南京,是最接近 *** 统治核心的一个地方。
Image
鉴于此,全面进攻的国军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苏中解放区。然而蒋介石没想到,国军首先在苏中吃瘪。那位李默庵(粟裕的湖南老乡),在黄埔系军官中名号很响亮,“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然而很遗憾,他碰到了老乡粟裕。 *** 为避免华中军区出现 *** 部突围时被动挨打的局面,提出华中野战军向两淮地域的陈毅所部新四军汇合。但粟裕提出不同看法:新四军在华中一带经营多年,群众基础好,不打一仗,对不起华中解放区的父老乡亲们(日后淮海战役,也是从和 *** 不同看法开始)!处于弱势的粟裕没有被动等待,而是出人预料地选择抢先进攻! 05 杰作 这是典型的粟裕风格,总是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粟裕不但先下手为强,而且选择从国军实力强劲的整编第83师(该师的师长李天霞,原为74军第一副军长,因与张灵甫争夺军长未果,此后在孟良崮战役假装营救张灵甫未遂)开始打。7月13日开始,粟裕用两天时间就把83师打得鼻青眼紫,缴获大批美械装备,把国军精锐打成自己的后勤运输大队。战斗胜利后, *** 不放心,还专门发电,询问打的是不是整编83师。此为第一胜,泰宣之战。之后粟裕马不停蹄,接连动作——皋南战斗(7月18日至21日),取第二胜。海安战斗(7月30日至8月3日),取第三胜。
Image
李堡战斗(8月10日至11日),取第四胜。丁林战斗(8月21日至22日),取第五胜。
Image
如黄战斗(8月23日至26日),取第六胜。邵乔战役(8月25日至27日),取第七胜。
Image
这就是传说中的“七战七捷”,国军的全面进攻开始失灵。
在七个不同的时间,七个不同的地方,和七个不同的对手交战,打赢七场战争。史称七战七捷。战争本来就是你死我亡的事。不同的时间地点,战争态势不同;不同对手,指挥风格各不相同。打赢一场,可能是偶然;胜两场,也许是运气;胜三场,表示你很有才;四场……一连胜七场,那是名将的工作!此次战役,粟裕指挥3万多新四军将士,对敌十多万。战争结束,灭敌五万多。战争结果震惊了远在延安的朱德、彭德怀,连胃口很大的 *** 都写文章通电全军,推广这次作战经验。远在东北的林彪看了之后都是欣喜不已。他是怎么做到的?其实也不是什么秘诀,弱势一方的粟裕在每一场战斗中,都能集中优势兵力变成强势一方。虽然总体弱势,但总能在局部以多打少,这就是名将的秘密所在。 06 风采 这个风格贯穿粟裕一生,在后来的鲁南战役和莱芜战役中都有所发挥。但标志性一战,便是孟良崮战役。这一战是典型的“神仙仗”,有着深深的粟裕烙印。从名将磨炼对手的角度来说——苏中战役中的七战七捷,相当于磨炼李默庵。粟裕这一连串动作把“又文又武”的老乡李默庵打得就此退出一线指挥作战生涯。鲁南战役,相当于粟裕磨炼国军名将薛岳。莱芜战役,相当于粟裕磨炼陈诚。鲁南战役之后,蒋介石让陈诚坐镇徐州、亲自统兵。虽然陈诚级别比薛岳高,军事能力却不如薛岳,最终成为更为出色的运输大队长。孟良崮战役,相当于粟裕磨炼张灵甫。相比韩德勤、李默庵、陈诚,张灵甫算是国军中少有的纯粹的将军,政治心眼较少,最终战死在孟良崮。淮海战役,相当于磨炼杜聿明、王耀武。渡江战役,相当于磨炼汤恩伯。如此这般。投靠蒋介石的冈村宁次曾经在南京一个小组,专门探讨粟裕的作战特点和规律,得到的结论是:“此人打仗经常是破常规、出奇招,常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时候 *** 地咬你一口,毫无规律可寻。”战争的最高境界,不论进攻还是防守,总能让对手无迹可寻。
07伯乐
刘伯承评价粟裕:“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十大元帅中,论军事理论造诣,刘伯承首屈一指。他给粟裕的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但粟裕作为一个基层走出来的名将,那条路并非他个人单打独斗能完成的,还需要领导和大人物推一把。之前在不被理解中描述过,粟裕的伯乐有两个半。
半个伯乐算 *** 。把粟裕的军旅生涯分开看,以 *** 为基点,此前粟裕的伯乐是朱德,此后粟裕的伯乐是 *** 。
从南昌起义开始,粟裕一直跟着朱德战斗。在关键性的大庾整编,粟裕连升两级,被直接任命为连指导员,成为仅有的七个步兵连主官之一(和当时的林彪平级)。是朱德最先发现、并挖掘出粟裕,堪称粟裕的第一位伯乐。如果仔细研究早期红军历史,可以发现,朱德在粟裕身上花的心血比林彪多。
当然到井冈山之后,林彪因为和 *** 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关系而获得更多资源。其实粟裕和朱德性格之中有某些相似之处,都属于那种大气朴质、遇事引而不发,不发则已,发则惊人。
二人从不争权夺利,没有政治野心。朱德后期甘心淡出,粟裕更是让司令让元帅的。或许朱德正是从粟裕身上看到和自己类似的性格特征,才刻意提拔栽培他的吧。
粟裕最大的伯乐,就是 *** 。
井冈山时代,虽然粟裕也当过 *** 的卫队长,但他和 *** 的关系并不像林彪和 *** 那般突出,只是默默地琢磨 *** 的用兵技巧。1934年7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为掩护红军战略转移,命令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蒋介石腹心地区闽浙皖赣进军,执行牵制任务,创建新的苏维埃根据地。
7月7日,粟裕离开瑞金,从此和 *** 、朱德天各一方。中央到陕北时,以为粟裕已经牺牲了。1937年5月份,国共再次合作,在陕北召开苏区代表会议。张闻天致开幕词,首先庄重地宣布悼念在以往斗争中牺牲的同志们。在英灵牌位上,第1位是李大钊,第34位就是粟裕。
其实粟裕还活着。
1938年初,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向 *** 报喜:“粟裕还在。”
*** 听后非常高兴。粟裕没有参加长征,但经历的磨难一点不比长征少,在名将道路上反复磨炼。
08 天作之合
*** 看重粟裕,是从苏中战役开始的。
因七战七捷打得非常漂亮, *** 喜出望外,通令全军学习。
*** 和粟裕的关系,与 *** 和林彪一样,也是雄主和名将的关系。粟裕和林彪,是 *** 倚重的两把利剑,但二人和 *** 的关系也非常有趣。
每当紧要关头, *** 总是主动想起林彪。以经营东北为例,最后还是选择林彪。
粟裕则是另外一种情形,在紧要关头,粟裕总能让 *** 想起自己。也就是说 *** 想起粟裕时是“被迫”想起粟裕。孟良崮战役虎口拔牙消灭新编七十四军,斩断了国军整点进攻之拳头, *** 也是非常之愉快。
粟裕打得好, *** 给他的支持就大,资源就多。苏中战役之后, *** 为了给粟裕创造合适的指挥环境,还是用了很多心思的。
Image
实际上来说, *** 不仅是粟裕的伯乐,也是粟裕的知音。为什么这么说呢?雄主和名将都很稀缺,而且非常孤独。
但是当二者彼此携手,足以让日月换新天。
而后人研究雄主和名将的关系,多半都是从政治和军事上剖析,其实在政治和军事角度之外,还可能存在一种惺惺相惜的知音关系。
嬴政和王翦之间,刘邦和韩信之间,绝对不存在知音关系。因为嬴政、刘邦固然都是第一流的政治家,但军事造诣如何,其实是未知数。
李世民和李靖之间,朱元璋和徐达之间,就可能存在知音关系。因为他们的军事思维基本上处于同一个节奏。
*** 和粟裕,在国共决战时代,也可以理解为知音关系。他们之间的默契和认知,全面地体现在淮海战役的大决战中。淮海战役是国共决战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
它是一个奇迹:共军以60万人打国军80万人,历时不过两个月,不是击溃,而是全部歼灭。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此战一战定乾坤,决定了 *** 统治在大陆的全面崩溃。
淮海战役应该还有一个名字——中原对决。
09 中原
任何一位雄主,心中都有一个棋盘,叫逐鹿中原。
中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上的中原:河南一带。
广义上的中原:函谷关以东的整个黄河流域,也就是华北平原。以杭州、北京、西安为三角形的区域里,包含了中国绝大部分古都。
Image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逐鹿中原,都是在这么一片区域里。 *** 心中早有逐鹿中原之心,早在三大战役之前, *** 就派刘伯承和 *** 率军东渡黄河,以图解决中原。只是时机不成熟,刘邓在中原没站住脚,演变成千里挺进大别山。
淮海战役主战场,并不是狭义上的中原河南,而是安徽东部、淮河南岸的蚌埠到江苏北部的徐州。因此 *** 称淮海战役为徐蚌会战。
Image
从 *** 角度看,其统治中心南京扼长江而存。守南京必须守长江,守长江必须先守淮河,因此蚌埠必守。从地形图很容易看出,徐州是江淮地区的北大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往前抗日战争时代,徐州会战就很激烈。再往前中原大战,也在那一带厮杀。再往前北洋军阀时代,同样很热闹。再往前,比方说朱棣靖难等等,都很惨烈。
因此国共争霸,徐州注定是整个战役的核心之所在。
按照 *** 最初的构思,派遣粟裕带人打到长江以南,搅合长江下游;就像刘邓挺进长江中游一样,然后调东北军入关,伺机解决华北,再图中原,然后一统天下,也就是由北向南一统中国。
熟读历史的 *** 打算把这出经典历史剧重演一遍。
如果按照这个战略构思,东北军入关之后,华北的傅作义就有了来自南方的大力支持,没那么轻易接受改编了。
打完之后休整、南进,再打、再南进,战争进程肯定要慢很多。如果多拖上一两年,后来抗美援朝啥的也就免谈了。
这个时候远在华东的粟裕站出来了,说:下江南不是上策,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
早在1947年底,随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兵团南下,这两支大军和华东野战军已经在中原呈品字形布局。
当时蒋介石在中原还能集中较大的机动兵力。粟裕认为,改变中原战局需要发展战略进攻,且必须要把歼灭战发展到更大规模。
10 逐鹿
1948年1月22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建议,“三支大军采取忽集忽分的作战方针,以集中更大兵力,寻歼敌人重兵集团,兼顾开辟新区工作。”
4月18日,又向中央建议华野一、四、六纵队暂不渡江,会同三、八、十等纵队,并在中原野战军配合下,集中于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
——这是粟裕明确向 *** 提自己的想法。
粟裕坚决主张在江北和国军大干。因为当年 *** 缺少运输工具,要大规模带人过江是不可能的。人数少了也没啥用。去了江南要建立根据地、拉队伍等等,至少需要两三年吧。
林彪带了那么大本钱去东北,也是花了将近三年时间才缓过来气。而且和东北不同的是,粟裕下江南的地方在江浙一带,那里比较富裕,没有为了窝窝头闹革命的理由,要建立根据地、拉队伍的难度更大。
如果下江南,五五年粟裕估计还能捞到大将军衔,但是首席大将啊、无冕元帅等虚虚实实的桂冠就是浮云了。
1948年6月的豫东战役和9月的济南战役,后人把它们当成两场不同的战役来研究,大错特错。
实际上它们并不是两场孤立的战役,可以看成粟裕在江淮决战的构想前奏。
1948年8月23日,济南战役开始前,粟裕致电中央军委:“两个月以后,我们即可举全力沿运河及津浦南下,以一个兵团攻占两淮及高邮、宝应,则苏北局势即可大大开展。”
9月24日,济南战役仍在进行激烈巷战的时候,粟裕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
25日,中央复电“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Image
粟裕的这个淮海战役构想,并不是后来的淮海战役,而是“战役可分为两个阶段,攻占两淮,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而以全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如敌不援或被阻,即行战役第二步,以3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
——史称“小淮海”。
对于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位置上的粟裕来说,能考虑这些、做到这些,已经是极限了。如果没有 *** 这样的伯乐和知音,那么粟裕一生的功勋都将大打折扣。
粟裕的这个小淮海建议,实际上触动了 *** 战略棋盘上谋划已久的“逐鹿中原”计划。
*** 意识到,因为粟裕的存在,中原决战可以提前!
9月28日, *** 再次电示饶漱石、粟裕、谭震林,并告刘伯承、陈毅及华东局:“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是钳制邱清泉、李弥两兵团,歼灭黄百韬兵团。”
10月11日, *** 起草《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详细部署了歼灭黄百韬兵团的作战方针,为扩大战役规模埋下了伏笔,小淮海也就逐渐演变成了大淮海。但核心力量还是华东野战军,第一阶段主战场也都是在江苏境内的两淮地区。 *** 要求中原野战军“孙元良三个师现将东进,刘伯承、陈毅、 *** 即速部署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兵团”,即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
——整个淮海战役, *** 的角色是总设计师,粟裕相当于总工程师。
两者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
粟裕一边向 *** 提意向,一边通过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证明意向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 *** 即便批准“小淮海”,也不会有后来的“大淮海”。
看到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的范例, *** 立刻把“小淮海”升级为“大淮海”。
——这就是雄主和名将之间的心心相印。
所以说, *** 不仅是粟裕的伯乐,也是他的知音。
如果说有一个人是战争天才粟裕的知音,就是 *** 。为什么 *** 这么了解粟裕?因为粟裕的战争思维很大程度上源自于 *** 。看粟裕指挥战争,处处有 *** 四渡赤水的影子。
也正是因为 *** 指挥过四渡赤水那样惊险奇妙的战役,才能充分了解粟裕。换成蒋介石当领导,粟裕这么折腾估计比孙立人和陈明仁靠边站的速度还快。
对于勇于提意见的粟裕, *** 不仅没有责怪,还把陈毅调到中野搞协调,相当于给粟裕创造了最好的指挥环境。
看同样淮海战役中,蒋介石和杜聿明的默契就比 *** 和粟裕差太远了,杜聿明的战场实际指挥权都受到这样那样的钳制。
*** 和粟裕是军事知音的论点,这里应该是第一次提起。之前写不被理解时都没有想到这一层。之所以绕这么一个湾,其实是为给朋友们分析古今中外政治家和军人关系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蒋介石下面能打仗的将帅其实也不少。但蒋介石虽然起于军事,但实际上长于政治,无法在军事上和下面杰出的将帅构建这种知音关系。
11 决战
至于淮河战役。不被理解中有详细描述,这里不再重复,只是简单讲一点概况。整个过程还是老三段:
第一段灭黄百韬;
第二段灭黄维;
最后灭杜聿明;
但表现在空间选择上:粟裕以徐州为作战目标,剪除两臂,再黑虎掏心。
Image
确切说,第一段剪除徐州东边的臂膀黄百韬兵团。
黄百韬并非嫡系,杂牌军出身,对蒋介石却是死心塌地,战场上进则争先,退亦谨慎,打起仗来凶狠顽强,堪称杂牌军中的王牌将星!
为消灭黄百韬,粟裕进行了一系列表演:
首先开了一个整风会,表示我军在济南耗了很大元气,十天半个月内没力气继续打了;
第二招制造了一系列攻打徐州的假象。简单说,粟裕就是让坐镇徐州的刘峙认为杂牌军黄百韬并非主攻目标。
双方经过一系列试探、对抗、引诱之后,粟裕指挥的华野把黄百韬包围在碾庄。黄百韬求援,邱清泉和李弥按照命令来救了,可惜均被阻击。
黄百韬盼星星盼月亮,结果只盼来精神支持:蒋介石命令大家解救黄百韬无效之后,大肆宣传黄百韬的英雄事迹,鼓励黄百韬拼死奋战等等。
九纵队负责最后的冲锋,黄百韬起家的二十五军依靠两条水壕死守,直到双方的尸体把水壕填满。黄百韬也不是孬种,直到最后,还在指挥残余的将士和蜂拥而来的共军对战。
当时没有人相信黄百韬能坚持一周,然而黄百韬奇迹般地坚持了12天。这么长时间里,徐州几十万国军,机械化部队也不少,硬是没能突破。终于黄百韬兵团流尽最后一滴血,最后一滴血就是黄百韬的血。黄百韬饮弹自杀。
第二阶段灭黄维兵团,以中原野战军为主,华东野战军为辅助。
由于华中野战军缺乏重炮,围住黄维却无法靠近。但黄维也无法突围。双方就这样翻来覆去地绞杀,一天一夜,几天几夜,战场上尸体如山。最后中野采用华野战术,挖战壕迫近,缩短冲锋的距离、削弱黄维兵团强大的火力,但依然难以啃下黄维。
如果黄维被消灭,那么宿州就会丢失,那么蚌埠和徐州之间的战略通道就会被切断,徐州将成为孤城孤军。鉴于不久前的辽沈战役中,锦州丢失之后东北国军被消灭的悲惨经历,蒋介石已经失去定力,担心黄维被消灭之后,徐州杜聿明几十万大军被歼灭在苏北。
最后蒋介石于11月28号决定放弃徐州——救黄维。
蒋介石让刘峙去蚌埠督令李延年兵团、刘汝明兵团增援黄维。命令杜聿明率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孙元良兵团三个兵团共三十万人马放弃徐州西线撤退,然后侧击中野救黄维。
在撤退中最能体现一支军队的素质。如果国军有条不紊地退去,以其机械化军队行军的速度,粟裕要追上也难。
可惜国军撤退和溃败差不多,不但乱,而且慢。散兵后面跟随着一大群百姓,跟当年刘备从徐州败退的阵势相当。杜聿明稍微一犹豫,就被粟裕给追上了。粟裕指挥如狼似虎的华野弟兄把杜聿明的30万人马围困在陈官庄。
这样淮海战场上就形成了两个大的包围圈:圈里是国军,圈外是共军。
蒋介石急了。本来是让杜聿明去解救黄维的,现在连杜聿明也需要解救了。还有谁能来解救黄维和杜聿明?让刘汝明兵团北上,刘汝明是个老兵油子,磨磨蹭蹭就是不肯来;电话打给西北的胡宗南,胡宗南倒是不磨蹭,不来;打给武汉的白崇禧,白崇禧也不磨蹭,不来,不但不来,还在电话里数落了蒋介石,说你原来就部署错了,导致大军被围,现在又把兵力一点一点往里填,那就是送死。
蒋介石大怒:桂系这是坐山观虎斗,在背后捅刀子,保存实力趁机坐大。蒋介石绕过白直接打电话给他的学生宋希濂。
宋希濂倒是听校长的话,可部队一上船,就被白崇禧给拦下来了。蒋心中无奈,只好不断勉励黄维坚守,空投了不少嘉奖令和慰问信云云。这就和当初的苏德战场,希特勒面对德军灭亡无可奈何一样。
但共军这边充分发挥团队作战的优良作风。华野派四个纵队和野战纵队炮兵去来支援。特别是陈士榘带来的炮兵,更是解了中野的燃眉之急。因为黄维被困在双堆集的狭长地带,最怕炮火。
陈士榘是个霹雳火,脾气和打仗一样劲爆。正是陈士榘彪悍的进攻,三天凶狠的冲锋之后,使得国军精髓“老虎团”惨遭覆灭。到最后黄维本人成了俘虏。
陈官庄的杜聿明结局和黄维一样,成了俘虏。
黄百韬、黄维、邱清泉、杜聿明都是很不错的将帅,但最后都败得特别窝囊。要论原因么,大致有这么几条。
其一,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内耗严重,根源在于蒋介石通过政治套路统军。相比之下, *** 对粟裕的使用,就完全实现了价值最大化。
其二,国军情报战完败。
廖运周的间谍行为把黄维折腾得很受伤,郭汝瑰更是把杜聿明误导得分不清东南西北。
杜聿明为啥要带着几十万人往徐州西边兜圈子(陈官庄在河南),而不是从徐州东边南下?就因为郭汝瑰的错误情报引导。
蒋介石退到台湾感叹,“没想到郭汝瑰是最大的共碟。”
其三,也许是最重要的。共军正规军60多万,装备处于劣势。国军正规军80多万,装备处于优势。为什么国军输得那么快那么彻底那么直接?原因很简单,共军损失的兵员可以就地补充,尤其是大量的国军俘虏,都可以即俘即补。国军损失一个兵就少一个兵。所以战争结束,国军相当一部分变成了共军。
至于物质,那就更没法比。国军成立联勤总部,统一分配后勤补给物资,一旦脱离铁路线,被包围起来,就很容易陷入弹尽粮绝的状态。共军没有铁路线,却有几百万老百姓帮着搞后勤运输。
Image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这话其实一点都不假。淮海战役前后持续70多天,但共军的物资供应始终充足。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超过军需补给,而是真正体现民心向背。到了这个层面,胜负已分。
军队战斗力的基本面,说到底——
最直观体现在将帅用兵;
更高层面体现在领袖战略布局;
最高层面取决于民意的支持。
——国军这三个层面都输了,所以失败很彻底。
最后再说下,民意是一切的基础。所谓初心,就是聚拢民意,就是多为老百姓办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