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来源:吴江日报-今吴江
融媒记者 沈佳丽丨责编 潘赟丨编辑 孙思齐
盛泽,暖暖如意路,袅袅墟里烟。
走过如意路,穿过如意桥,踏过青石板,王成明的柴火粽,就藏在这江南水乡里、弄堂小巷处。
澳大利亚归国 创业“江南粽”
内心深处的童年记忆
王成明戴着黑框眼镜,个子挺高,头发梳得光亮。若不是穿着围裙,确实很难让人联想到,他就是整天围着人间烟火气转的“王粽”。
“王粽”是朋友对王成明的称呼,也足以看出他对粽子的痴迷。出国前,他在盛泽开了一家芝士蛋糕店。在澳大利亚从事房产销售期间,又兼营了一家炸鱼薯条店。这次做粽子,也算是延续了美食创业之路,但更多源于内心深处的童年记忆。
在王成明的记忆中,每到端午,长辈都会精心为孩子们做一串九子粽——用硬纸折成九个小粽子,以各种彩色丝线包裹后,穿成美丽的一串。
因为热爱,所以回归。在澳大利亚的日子里,王成明心中挥之不去的就是家乡的江南粽。粽子在王成明的心中不仅是文化的象征,也是一种情怀——它牵系着家乡的味道,承载着挥不去的儿时记忆。为此,他放弃了国外的房产销售事业,毅然回国。
粽子,本是江南一道经典的小食。一开始,王成明的产品定位就很清晰,要做最传统的柴火粽。柴火慢煮的粽子,带着人间烟火气,通过热辐射能让粽子全方位受热。而那一份属于大自然的香气,自身就带着与生俱来的诱惑力。
一米一叶一灶一火
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极致
其实说到粽子,王成明是小白,什么都不懂。丈母娘却是包粽子高手,王成明开始拜师学艺。首先学做的,就是经典肉粽。
上好的肉粽,精细到对一张粽叶、一粒稻米、一片猪肉的孜孜追求。每一个细节,王成明都亲自把关,精益求精。
清晨,伴随着院子里的鸟鸣声,王成明便去市场寻觅食材。粽叶需上好的箬叶,这样煮制后才会带有特殊的清香味。王成明不知道哪家好,就一下子买了5家的箬叶,一股脑地背回家做实验比较。稻米,以当年的糯米为佳,色泽白润、颗粒饱满。常规的猪肉一般取材猪后腿,但口感略柴,王成明选用的是价格高很多的土猪五花肉。不惜选择贵的食材,王成明的初心就是做出让自己不留遗憾的好粽子。
烧粽,以柴火灶最佳。
父亲运来一车砖块,一圈一圈地搭起来。光是搭柴火灶,就反反复复搭了五六次。锅子是王成明去一位老人家里买的,能煮200多个粽子。再去农户家里收来树枝、秸秆、杂草和木头。
粽子下锅,王成明会一直守在柴火灶前,用火钳时不时挑一挑柴火,透过氤氲的热气等着美味的粽子煮熟。他坦言,这是个美妙的过程,满院生香,而后香气四溢,弥漫四周。
经过8个小时的柴火慢制,粽子出炉喽。“不对啊,这粽子怎么烂烂的。”母亲跑来,捏了捏粽子,“包得太松了,煮的时候粽叶香和米香都跑到水里了。”一锅粽子是“废”了,从头再来。
王成明上网查资料,拜访老师傅。“尝试了几次我才知道,大的木头柴火要在水里冲一下,湿润后烧起来才不会太旺,这样的火不大,但温度始终保持。”王成明坦言,小小的粽子,要做到好吃,真是不容易。
做粽子有多道程序,只要有一道 *** ,就前功尽弃。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静下心去深思,去探索。
直到多次尝试后,王成明才吃到了满意的粽子。“总算看到希望了。”王成明把粽子送给周边的邻居和熟悉的朋友吃。
四时花竞巧 九子粽争新
江南文化是最美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成明的信心源于“夜经济”的美食节活动。
“一位老爷子路过我的展位,他说我的粽子太贵了,要10块钱,就没买。第二天,他又来了,买了一个。第三天,他带着一群人把我的300多个粽子都买走了。”老爷子向王成明竖起大拇指,说这粽子让他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慢慢地,王成明粽子的品种开始多了起来,豆沙粽、咸蛋肉粽、板栗粽等,为好尝鲜的食客们送上了福利。
时间长了,王成明的粽子小有名气。他请来老师傅,在院子的一角砌了一个专业柴火灶,尽可能还原儿时农村柴火灶的模样。
把粽子做好吃,王成明做到了,但总觉得还不够:“粽子应该是有灵魂的,背后是有故事的。经年流转中,这些文化却在慢慢消磨。”
粽文化源远流长。有广为流传的纪念屈原、伍子胥的传说,有唐代“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典故,有宋代“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江南粽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吴江,乃至苏州,却没有响当当的粽子品牌。
“如此有文化的食物,却在慢慢流逝。”王成明的理想是要将江南粽文化重新捡起来,让每一个粽子都带着江南文化的气息。王成明自己设计了海报、名片和礼品袋,有关粽子的典故、诗句,都能在上面看到。
4月17日,吴江区盛泽镇侨界联合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王成明作为唯一归国人员创办民族特色食品商户代表参与。“我要打造‘江南第一粽’,通过粽子实现人们对传统食物的一种心灵诉求。”王成明说,“虽然梦想有点大,但是我一点点去努力,总有实现的一天。”
本文来自【吴江日报-今吴江】,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