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临渭村镇故事
匈奴王子居住的胡城坡
由于雨水长期切割,崇凝塬上形成了数百条沟道,以及通往远近村镇的大坡。著名的胡城坡位于崇凝塬的北缘,神川塬紧东北、龙尾坡角下西偏北。汉时凶奴休屠王归降后筑城居住坡端南面,故称胡城坡。
匈奴休屠王统治区域,原在武威一带。前121年,浑邪王与休屠王投降汉朝,不料浑邪王中途反悔,杀掉休屠王。金日磾原是休屠王的太子,少年时与母亲阏氏、弟伦等投降汉朝后,被安排在胡城居住。今临渭区老城南十里的丰原镇,曾专门修建有休屠城。《长安志》记载,胡城坡在渭南县南一十五里。
金日磾最初在黄门养马,严于律己,尽忠职守。后来多次识破并挫败叛乱活动,一跃而成为首屈一指的朝廷重臣。武帝对他十分敬重,赐姓“金”。临终拜他为车骑将军,委托他与霍光共同辅佐少主汉昭帝。由此创建了“昭宣中兴”的大业。
金日磾封地在今固市一带,其墓位于蔺店镇蔺南村南,原封土呈覆斗形,底边长约54米,宽39米,高17米,上世纪七十年代夷平。如今渭北还有金氏陂、秺侯祠,蔺店过去叫金陂,可见其在渭之影响。
周处隐村除三害
临渭区崇凝镇西南方向二里处,有一个村名叫“隐村”。村西头曾有一道观,不知初建于何时,金代大定年间御赐其额曰“崇灵”,后称崇灵观或崇灵庙。目前观院已成为学校,院内角落有一块碑文斑驳的古碑,记载有“隐村”的来历。传说这里曾是西晋时期勇除三害、改邪归正的英雄周处隐居的地方。
崇凝镇
有一篇选自南北朝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的古文,名《周处》。描述他回头浪子的事迹,让人印象深刻。周处字子隐,三国时吴郡阳羡人。因连年兵灾,便举家西逃,来到渭南秦岭脚下。少年周处强悍蛮横,好争胜斗气。后来得知自己为人们所憎恨,成了地方三害之一,就有心改邪归正,为老百姓消除祸害。他在二郎山射死了经常吃人的猛虎,所以二郎山也叫伏兽山;又在河里斩杀了兴风作浪的蚊龙,蛟龙的血染红了河水,这河以后就叫赤水河。蛟龙沿河而下,到了渭河北岸露出了龙背,这地方就叫龙背。
在桥南镇东的清明山麓处也有一座纪念周处的庙宇,此为“周处庙”。清代每年阴历二月,这里有相当规模的春季“农贸会 ”。古会演大戏,有杂玩、杂耍助兴,长达一月之久。庙宇中的周处塑像前香火烟雾缭绕,爆竹响声不断,非常热闹。
隐村古时崇灵观
在临渭区崇凝镇西南的隐村,古时有一道观,不知初建于何时,金代大定年间御赐其额曰“崇灵”,后称崇灵观或崇灵庙。元世祖至元六年主持道士朱德明重加修葺,门人道士刘智成等立石记述其事。
崇灵观已折毁,《重修崇灵庙碑记》刻石碑身虽断裂为二,却幸存在隐村小学的校园里。据其所载,崇灵观“乃晋将周处子隐之祠。元康中,氐人齐万年反,命处征之,力战而殁,秦人思而祠之。”周处入晋后累官至御史中丞,后来出征齐万年,处境险恶,死得十分悲壮。关中人民对这位以死报国的将军产生了无限怀念之情。为他建立祠庙,岁时致祭,这大概就是隐村崇灵庙初建时的原由。所以在《重修崇灵庙碑记》里说:“秦人思而祠之。”又因为周处字子隐,所以“崇灵观”所在之村便也名曰“隐”村了。后来流传说周处当初曾隐居于此,故名隐村。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确实在渭南流传甚广,历来为当地父老所津津乐道。传说渭南县南有倒虎山,东有赤水河,这就是当年周处杀虎斩蛟之处。相传赤水河的水是被杀死的蛟龙血染红的,所以叫“赤水”。人们还在元象山北麓增建了周孝侯墓,周处庙故址在今桥南镇西南庙后村,其北距隐村约五里。在故县城西,渭水南岸,又建有周处祠堂。
崇凝镇
千古一后独孤伽罗
长寿塬上的崇凝镇,古名“独孤庄”,相传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早年曾在此居住,由此得名。
传说隋文帝杨坚年轻时,一次从长安回老家华阴祭祖,路过崇凝镇。当时这里是一片黑松林,人迹稀少,虎豹出没,阴森可怕。杨坚的马忽然受惊狂奔,霎时不见踪影。他行走迷路,人困马乏,饥肠辘辘。这时幸得附近一位村姑赠饭,才能一饱饥肠,心中十分感念,便和女子私订终身。日后杨坚得了天下,派人寻找这位村姑,谁知黑松林已毁于战火,不见踪迹,只好怅然而返。后来杨坚亲自出马,几经辗转,才终于找到村姑,将她接回宫中,做了皇后。这位村姑就是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之父独孤信是西魏大将,徙居今山西大同。北魏洛阳政权分裂后,高欢追杀孝武帝。独孤信捐弃父母妻子,单骑救主奔长安,在秦岭北崇凝镇建立家园,复娶崔氏,生女独孤伽罗。
独孤皇后出身贫苦,长于民间,入宫后十分勤俭朴实。她在宫中不住华丽宫室, *** 超常艳服,不食珍馐美餐,不坐华丽车轿。史家评说她是“宽仁厚德”的“千古一后”。
革命老区崇凝镇
崇凝镇位于渭南东塬,距市区18公里,是东塬的经济、文化中心,塬区最大的商贸集散地。相传,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早年曾在此居住,故名“独孤庄”。该庄为附近的集镇,因东南方向有一座古庙“崇凝观”,故将其改为“崇凝镇”。传说杨坚曾在此为独孤皇后修建崇凝宫。考古发现,在今崇凝镇靳尚村南200米处,有秦代步寿宫遗址。
革命老区崇凝镇
该镇是著名的渭华起义发祥地,陕西第一个苏维埃诞生地,被省 *** 确定为革命老区。1928年5月1日的崇凝暴动,成为渭华起义爆发和苏维埃运动开展的时间标志。
1928年5月1日, *** 渭南县委在崇凝镇召开群众大会,主席台设在镇东南角老爷庙前的大戏楼上。适逢崇凝镇逢集,会场约有千人之众。大会宣布成立崇凝区苏维埃 *** ,处决了两名昔日作威作福的恶差,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武装 *** ,抄了恶绅的商号,烧毁其盘剥穷人的账目。
崇凝暴动大会以后,渭南崇凝、三张、阳郭和华县高塘地区,各村纷纷建立苏维埃 *** 和赤卫队,苏维埃运动和打击土豪劣绅斗争逐步走向了 *** 。
徐村是个灯笼村
临渭区崇宁镇徐村灯笼行业比较发达,传承久远,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徐村是个灯笼村
灯笼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据说徐村的手艺源于离他们不远的段村。段村比较富裕,在解放前就一直制做灯笼。一户党姓的女儿嫁到了徐村后,看到家里非常贫寒,就做灯笼补贴家用。随后,许多村民就向党姓女儿学习做灯笼,手艺逐渐在全村流传开。灯笼也给徐村人带来了实惠。在2000年前后,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做灯笼,到村里拉灯笼的车辆也排着长队,每年制作、销售量高达30万左右。
传说在很久以前,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南塬地界,却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杀。天帝十分震怒,下令天兵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畜通通烧光。天帝女儿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法子,让大家在正月十五前后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爆竹、放烟火。到了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还真以为是天兵燃烧起的大火而作罢。
为了纪念这次避难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前后,家家户户都挂灯笼。灯笼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崇宁镇徐村的灯笼行业也由此发达起来。
【来源:临渭政协文史】
【编辑:刘欢】
【由渭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