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没军衔,与朝军联手抗美有不便
1950年9月,朱德总司令在中国人民 *** 总干部管理部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军衔制度,尽量争取在第二年的服装上把军阶标出来。”当时,中央军委为何这么着急?这是因为没有军衔,在战斗中就容易发生扯皮现象,所以早在1948年,中央军委就讨论过军衔的问题。
1950年12月30日,总干部管理部把筹备军衔列为该部在1951年的任务。不过,由于受抗美援朝的影响,该工作暂时停止,但这更坚定了中央军委实行军衔制的决心。因为在中朝军队的协同作战中,朝鲜人民军有军衔,而我军无军衔,这给确定指挥关系带来了诸多不便。
1951年8月,时任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表示:“规定职务识别,在目前战斗中已感必要。”在给 *** 的电报中,彭德怀说,由于长期无官阶的制度,一时评定官阶是困难的,目前宜采取过渡办法。
1951年10月,中央军委指示全军展开干部评级工作。1952年4月,彭德怀回国治病,中央决定留他在北京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彭德怀对干部评级的工作抓得很紧,当年基本结束。
苏联顾问帮着出主意
1952年冬,总干部管理部讨论军衔的等级设置,请总政、总后、军务部和苏联顾问卡苏林等对军衔工作进行了研究,设计出几套方案,11月26日上报中央军委。初步计划军衔分6等20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三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这个方案除准上将外,基本与苏联的军衔一致。
1953年1月9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如果可能的话,拟于今年7月全军实行军衔制度(后中央军委决定延迟)。”1月20日,总干部管理部下发《关于军衔鉴定工作的指示》,规定军衔鉴定的内容、基本要求及进行的方法。11月1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1954年实施军队改革的决议,确定中国人民 *** 实行四大制度:征兵制、薪金制、军衔制、勋章奖章制。
1953年12月7日至1954年1月26日,全国军事系统高级干部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为适应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实施军衔制、干部薪金制、义务兵役制三大制度。
1954年2月17日,中央军委成立军衔实施委员会,由总参谋部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为主任,第三副总参谋长黄克诚、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为副主任。
1954年10月21日,在第三次中央军委会议上,确定1955年开始实行军衔制,这是中国人民 *** 的重大改革。中央军委任命宋任穷为总干部管理部第一副部长,协助部长罗荣桓,负责授衔和颁发勋章、奖章等。
*** 坚持不当元帅
1955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 *** 军官服役条例》。元帅分大元帅和元帅两种,大元帅军衔的五角星有一圈麦穗,元帅军衔则是黄底国徽和五角星。
8月下旬, *** 对彭德怀和罗荣桓说:“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
*** 、周恩来、 *** 等都表示不参加评定军衔。按照1954年9月组成的 *** 中央军事委员会看,12位中央军委委员中,除了 *** 和 *** ,都是元帅。如果 *** 、周恩来拒绝元帅还可以理解的话, *** 在军中挂名,无论如何应该是元帅吧?但由于 *** 的坚持,他没有被授予元帅军衔。
1954年9月,作为上海市市长的陈毅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和 *** 一样,挂着中央军委委员的名,但已经完全转业。比照 *** ,陈毅也是不应该授衔的。
元帅和大将的人选由中央书记处提名,中央政治局审定。周恩来主张授予陈毅元帅军衔,他从北戴河打电话给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说苏联的布尔加宁在地方工作,也有元帅衔,平时 *** 军服,必要时再穿。由于周恩来的建议,陈毅穿上了元帅服。
1955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元帅的标准: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领导战役军团作战,建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可以授予元帅军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衔授勋典礼
林彪资历倒数第二
十大元帅平均年龄57岁,年龄最小的林彪只有48岁。他们凭什么在中国人民 *** 中脱颖而出?
位列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1928年4月在井冈山与 *** 会合,成为中国 *** 第一支武装红四军的军长。1930年,他担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朱德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
位列第二的彭德怀在中国人民 *** 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他先后担任红三军团军团长,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 *** 副总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从平江暴动到抗美援朝,彭德怀一直在第一线指挥作战。
位列第三的林彪在红军时期就擅长打仗。他接朱德的班,从红四军军长升到红一军团司令员。长征中他率领的部队一直保护着 *** 和党中央, *** 提名他当红军大学校长。抗日战争中,他出任115师师长,指挥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中,他出任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率领第四野战军从东北打到海南岛。在元帅中他资历倒数第二,但战功第一。
刘伯承曾留学苏联,长征时任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129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解放后担任中国人民 *** 军事学院院长,他在军事学术上有很高造诣,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
贺龙是南昌起义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120师师长,晋绥军区司令员,解放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
陈毅是唯一没有参加长征的元帅,红军长征时,他留在南方领导游击战争。后来,他先后担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省军区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后出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罗荣桓在元帅中学历最高,读过大学。红军时期任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东北野战军政委,第四野战军第一政委,与林彪搭档,解放了东北和华北。解放后担任总政治部主任。
徐向前,黄埔一期毕业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建国后担任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聂荣臻曾到法国勤工俭学,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他先后任红一军团政委,115师副师长,华北军区司令员。解放后,他担任北京市市长,代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科学小组组长,国防科委主任。
*** ,黄埔军校的筹建者之一,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长征中他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解放战争中任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总参谋长。解放后,他担任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防部部长。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