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冯姓是什么郡(冯姓什么世家),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冯姓是什么郡(冯姓什么世家)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冯姓是什么郡(冯姓什么世家)

冯姓郡望堂号

郡望是门阀制度的副产品。

东汉后期,在地主阶级中逐渐形成大姓豪族。此即士族,又称世族、势族、甲族、高门、冠族、旧门、著姓、右姓等。

三国魏时,实行“九品官人法”,促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士族在政治上享有特权,垄断仕途,并合法荫客,分割国家纳税户。在学术上,以经学礼法传家,并实行“身分内婚制”,不和庶族通婚。

两晋时,士族势力达到鼎盛。东晋时,三品以上官职几乎全由士族担任。后经农民战争冲击,江南生产力发展,庶族地主经济上升,士族地主势力逐渐衰落。至南朝,士族已丧失部分权势,如刘宋一朝共有中央高级官员二百六十人,士族占总数百分之六十三,庶族占总数百分之三十七。北朝少数民族掌权,士族势力始终不及南朝强大。

隋末农民起义,“得隋官及士族子弟皆杀之”,士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名虽著于乡里,身未免于贫贱”。

唐代时,士族仍有相当政治地位,不少宰相出身士族。当时最为显赫的是山东士族(即关东士族),有博陵崔氏、清河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颍阳郑氏、太原王氏“五姓七宗”。这些士族甚至连皇族都瞧不上眼,唐代统治者有意对士族进行打压。同时,由于科举制度的确立,大批寒门学入仕为官,士族开始与庶族通婚,“身分内婚制”打破,并逐渐丧失垄断仕进与合法荫客之权。

五代以后,士族地主势力彻底衰落。

在从魏、晋至隋、唐的漫漫岁月中,每郡的显贵世家均为一郡之人所仰望,故称郡望。与之相对,那些虽不属于士族,但相对有作为的普通中小地主家族则叫做庶族。庶族又称寒门、寒族。

一个姓往往不止一个郡望。冯姓的郡望有始平、杜陵、颖川、长乐、信都、上党、京兆、弘农、河间、魏郡、新平等。其中的颖川、上党、长乐、信都、京兆、河间、弘农七郡冯姓的出处前文已作介绍。杜陵县是西汉冯唐弟冯骞之后,魏郡是东汉关内侯冯勤之后,新平郡是唐御史中丞冯嘉宾之后,始平郡是毕万之后。

明清以来,祠堂成为望族祭祀先祖、议决大事的场所,这便有了堂号。堂号或取祖先郡望与功业道德,或用作训诫子弟,做成匾额悬挂于祠堂。天长日久,人们便以堂号来称呼某一家族。冯姓的堂号有颖川堂、上党堂、京兆堂、弘农堂、始平堂、大树堂、市义堂、同舆堂等。

1.主要郡望

始平郡:西晋泰始三年(267)分扶风郡置,属雍州。治所在槐里县 (今陕西兴平市东南十里)。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户县以西,宝鸡、兴平二市以南,秦岭以北地。北魏太平真君中废。

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东南。原为秦代设置的杜县辖地。西汉元康元年(前65)春,汉宣帝刘询在杜原上为自已营建陵墓,改杜县为杜陵县。

颖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市)。

长乐郡:北魏改长乐国置,属冀州。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冀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枣强、新河、南宫、武邑等县市地。隋开皇三年(583)废。

信都郡:西汉景帝五年 (前152) 改广川国置,治所在信都县 (今河北冀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深州、武邑、枣强、衡水、南宫、景县等县市及山东德州市的一部分地。(汉宣帝)甘露三年 (前51) 改为信都国。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间曾改冀州为信都郡。

上党郡:战国韩置,秦、汉治所在长子县(今山西长子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长治、晋城、和顺、左权、榆社、武乡、沁县、沁源、沁水、襄垣、黎城、安泽、屯留、潞城、长子、壶关、平顺、高平、陵川、阳城等县市地。东汉末移治壶关县(今长治市北三十五里故驿村)。西晋移治潞县(今潞城县东北四十里古城村)。北魏复移治壶关城(即东汉壶关县旧址),属并州。辖境缩小至今长治市及屯留、长子、潞城、平顺、壶关、安泽等县地。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复置上党郡,治所在上党县(今长治市)。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潞州,天宝初复为上党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又改潞州。

京兆郡:三国魏时改京兆尹置,为雍州治。治所在长安县 (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十三里)。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华县以西及三原、泾阳、高陵三县地。晋建兴后,历为刘聪、石勒、苻健、姚苌、赫连勃勃所据。北魏徙治霸城县 (今西安市东北新筑镇附近),属雍州。北周明帝二年 (558) 复治长安县,改为京兆尹。隋开皇三年 (583) 改置雍州。大业三年 (607) 废雍州为京兆郡,治所在大兴城(今西安市)。辖境北面扩大至宜君县。唐武德元年(618) 又改为雍州,天授元年 (690) 复为京兆郡,寻复为雍州。

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前113)置,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城)。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东汉以后辖境逐步缩小。汉灵帝刘宏(156-189)避讳改为恒农郡。西晋复为弘农郡。十六国前秦徙治陕城(今河南三门峡门市西陕县老城)。北魏拓跋弘天安元年(466)避讳改为恒农郡。永熙三年(534)析置西恒农郡,治所在恒农县(今河南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城)。北周改西恒农郡为弘农郡。隋初废。大业三年(607)复置,治所在弘农县(今灵宝市)。义宁元年(617)改为凤林郡。唐武德元年(618)改为鼎州,贞观八年(634)废入虢州。天宝元年(742)改虢州为弘农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虢州。

河间郡:西汉高帝刘邦(前256—前195)置,治所在乐成县 (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汉文帝二年 (前178) 改为国。三国魏改为郡,治所在乐城县 (今献县东南)。西晋复为国。北魏又改为郡,移治武垣县 (今河北河间市南)。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及唐天宝、至德间皆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 (今河间市)。

魏郡:西汉高帝十二年(前195) 置,治所在邺县 (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磁县、涉县、武安、临漳、肥乡、魏县、丘县、成安、广平、馆陶,河南滑县、浚县、内黄及山东冠县等地。西晋属司州。北魏天兴四年 (401) 属相州,东魏天平元年 (534) 建都于此,改为魏尹。北齐改为清都尹。北周大象二年 (580) 复为魏郡,移治安阳城 (今河南安阳市西南)。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复置,移治今安阳市。唐武德初改为相州。

新平郡: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分右扶风及安定郡置。治漆县(今陕西彬县)。属雍州。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长武、旬邑及甘肃灵台等县地。其后屡有变动。北魏属泾州。西魏、北周属豳州。隋开皇初郡废。(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复置。治新平县(今彬县)。唐初改为豳州。天宝元年(742)仍为新平郡,乾元元年(758)改为邠州。

2.著名堂号

颖川堂:以望立堂。

上党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弘农堂:以望立堂。

始平堂:因在毕公高故地(今陕西咸阳西北毕原),西晋以后属始平郡。又因毕万后裔封于冯城,以邑为氏,后人以冯为姓。故名始平堂。

大树堂:“大树将军”是汉征西大将军冯异的称号,出自《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市义堂:冯驩是孟尝君门下食客,曾受命到孟尝君封邑薛地收债,烧了那些还不上息者的债券,为孟尝君积攒下美名。后齐宣王听信流言,废掉孟尝君相位,遣之就国,薛地民众迎之百里,故称市义堂。

同舆堂:有作三同堂。北魏冯诞和孝文帝拓跋宏(元宏)同岁、同学,又娶了孝文帝的妹妹,经常与孝文帝同乘龙辇出行,故称同舆堂。

明代时,冯姓编修家谱,冯从吾(1556—1627)作《冯氏族谱序》,其文如下。

冯从吾曰:夫国有史,夫家有谱。古人家谱之作,盖自亲亲一念生也。后世视为文具,失作者意矣。吾族故无谱,先君尝有志而殁。余欲成先志,而未敢自专,乃谋之伯兄敬吾,兄曰:子其任之。呜呼。余尝读苏氏谱,叹世人贱而后贵者,耻言其先,为之咨嗟太息者久之。夫为人父祖者,孰不愿子孙贵显以光大厥阀。比子孙贵显矣,反耻言其先,如此则为人父祖者,又奚愿有此子孙哉。则不孝莫大乎是。世之作谱者,率多僭托远冑,誇(夸)耀失实,此其心亦毋乃耻言其先意欤。谱如画工 *** ,要之取其肖,而止令后世子孙以是彷佛先人云耳,不问文也。从吾何敢以不文不勉成先君之志。夫叙事必有所由,从作例义第一。合族辩世溯流于源谱之大者,作世系第二。然名行不可无纪也,有可传则传之,用以发扬幽光,作世传第三。国史纪外戚,夫家岂有异焉,作外传第四。述往昭来用垂观省之义,又安可无训也,作谱训第五。凡五篇。

更多冯姓是什么郡(冯姓什么世家)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