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17.06 高考完当天回班里拿 *** ,班主任阿宿在讲注意事项。2016年学校难得开了次运动会,班主任惊讶我们一个文科班竟然拿了好几个奖,图为赛后合影。2014 军训后 最初的班级形态,那时候男生还挺多的,学校周围刚建设开小区,老校门还在。
我是十中14级,17届毕业生。
在十中上学是什么体验? 我也一时半会说不清楚。
读研时,与一个同学聊起“感觉高中离生活越来越远了”,确实,毕业了好久,对十中印象剩下的仅是些感性的回忆。现在回忆高中,就像高中回忆小学一样,具有着跨度。
听说十中换了新校长了,管的稍微严了点,目前十中的确不如一中和北校区、实验发展快了,显得有些安稳沉默,静静地在忻州一角的感觉吧。
记得很久前高考完,加了大学的老乡群后,有老乡发现我是忻州的,问我哪个学校的啊? 我说是忻州十中,老乡没听说过这个学校,说忻州可能就知道忻州一中了,这可能就是十中在外的一种形象吧,以前是忻州第二,现在不知道排到什么位置了。
好早以前就看到在知乎的这个回答了,一直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今天偶然想起了这个知乎问题,也随便写一写吧。
就总体谈三个内容吧,宏观评价与感性认知混杂在一起。
一、十中的故事
二、2014-2017的十中长什么样?
三、闲谈:我的个人感受,纯主观掰扯
四、想法:对教学、改革的一些个人看法其实这篇回忆贴的原文写于2019年,当时我才大二,已经是很久之前了。
一、十中的故事
十中这块土地很小很小,但里面确实有很多很多故事,很多值得挖掘的人。
高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老师。我们高三的数学老师王福银是一位腿部受创的老头、走路腿脚不方便,班主任提前给我们打了招呼要照顾这位老师,但他第一次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坚定不要同学给他擦黑板,他平时走路也不拄拐杖就一个人来来去去。他操着一口很浓的五台那边的方言,第一次上课没几个人能听的懂,但之后习惯了之后,就觉得这位老师很有水平,他上课的模式很简单,就是讲“步步高”、考完试讲卷子,但又总是有自己教学的节奏。他还是我们英语老师当年的老师,确实是一个巧妙的轮回。
“造神”总是传统体制学校的惯例,来让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们树立崇拜的对象。
我们14级有三种神:第一种是老师之神,比如某物理老师被誉为“十中的爱因斯坦”这样子;第二种是班级之神,比如我们那届的班级序号第一个班,就总是被各种老师夸,当时还有种说法是四楼都是纪律好成绩好的班。
第三种最有意思,就是学生圈的人。高中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些有意思的人物形象。印象里高一时,学校里总是有一些比较独特的学长,有位披头散发的优雅微胖学长,总是驰骋在操场踢球,传说他立下了誓言“不考上清华美院不剪发”,但直到今日十中也没有考去清华美院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头发现在怎么样了。高三时,理科班有位大神,在经验分享会上诉说了自己的爱恋经历、无奈与惆怅,说了太久于是被老师提醒注意时间,也不知道他现状如何。毕业后还听说,下届的某学弟在高考前夕闯入播报室,然后全年级所有班级的喇叭里都传出了他表白的声音……诶,十中总是有那么多有意思的瞬间,泛起思绪微波。
高三时每个标语下印着的“忘不了”广告、传说中已经有了图纸但没钱扩建的食堂、拥挤程度堪比东京地铁的葱油饼窗口、夏日傍晚舒适的操场、冬季跑操后头部的眩晕、高考40天演讲中冲上台分享梦校的同学,都是高中无数场景中的细节。
毕业后很有感触的一则视频自己其实也挺怀旧,毕业后混了很久的“十中吧”,吧里的老人越来越少,后来逐渐就荒掉了,十中也没有什么表达回忆的空间了。十中的故事该怎么回忆?现在也许没有一个合适的媒介来承载了,贴吧、知乎都逐渐荒凉,希望这篇回忆文能永久的留在云端,供人想起时阅览吧。
进入正题
二、2014-2017的十中长什么样?
我小学的时候对十中的印象就是在泡温泉的村子里的一所学校,学校挺大气整洁的。当时感觉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出去洗澡也太方便了,旁边就是温泉。
没想到我14年的时候去了十中,当时十中前门和西门那边的路都没有修,旁边的小区还没有建好。
当时去的时候就感觉这个地方区位很差,竟然在村子里面,还要穿过村子去学校,那时忻州还没有创卫(好像是16.17年才创卫),逯家庄的卫生情况就更不用说了,每次去的时候都要经过垃圾堆和拥堵的马路。我一开始是想上一中的,没想到来到了十中,所以一开始对十中的一切感觉都很不好,都抱着一种批判的态度去审视(后来想想很多也没必要,资源上限的问题)。高一入学当时的挫败感很强,来到十中军训时就站在那里想,高中这就开始了吗?
2014年的十中在很多同学眼中也算是忻州第二,当时和忻一中的分数线也差不了太多(我记得好像一中599,十中573),大家都认为十中是和实验差不多或者比实验强的学校,那时候还没有忻州高级中学(在15年高级中学才开始施工呢)。
当时大家对十中的评论就是老师好,管得松吧,对实验的评论就是管理好,但身边人大多都说十中比实验好些。
转回主题来,当时来到十中,发现管理也没想象中的松散(可能初中在六中的缘故,六中管理是真的不行),这也与班主任也有关系,他管的也比较严。
我的学习成绩在入学时也算中上,但也算不上好,是达线的,不过在班里还排十几名。在高一第一次期中考的时候,人品爆发考了班里第八(可能我实力就是这样哈哈),但我们那个班不知道咋的优生太少了,其实我才年级200多,不过要是想想高一时的200多名,高考能考进年级前三,感觉也挺dramatic。
十中有个周六日的自习,老师不上课,学生自己学,我一直好奇这是不是和一中学的,反正我们班自习的时候高一挺安静的,高二就乱的不行了,翻了天的那种乱,真是震惊了我的天(•́ω•̀ )(可能文科班有的风气就是这样),有一次就是赵主任来了我们教室了,特别生气,他说他在对面的楼里都听见我们班吵的不行,然后赶来了(仔细想想分贝是挺夸张的哈哈)。
说起来我那时候也没有和班里很多人一样吵来吵去的,可能我知道自己的差距吧,而且班里好好学习的人也有的。说起来我认为十中的一些制度很有争议,比如周六日自习,遇到自制力不好生源差的学生真的很吃亏,还有一些大水课(周三下午的,我也忘了是啥了),文科生的理科课,理科生的文科课,我就很奇怪开那么多干嘛,好多老师不好好讲,学生不好好听(不过我当时的物理老师真的很负责,一直给我们讲到会考前,化学老师和生物老师都不讲课,上课就是自习,什么鬼,搞得我会考前自学,不过我也考了B了)。
还有十中的意见反馈制度值得一提,赵主任老是做完操的时候会把大家留下来讲话,虽然这个老师很暴力吧,但是他三观还可以,记得他会教育很多事情给学生,我最记忆犹新的可能就是高三有个班集体买一样的耐克鞋穿,他当时好像也很生气,他就让做完操后每个同学看看周围人的鞋,讲解了Nike鞋的利润由来,进行了一番生活上的教育,可能他很厌恶这种骄奢糜烂之气吧。
当时就是学生有啥问题就往他办公室塞信就可以了。
我记得我高中时也给学校写信提过两次建议。一次是高一,建议在周末开放图书馆,我们班周末太吵了没地方去,宿舍有时候又太黑,搞得我很痛苦。这个信我忘了当时给谁了,反正这个建议没下文了。
还有一次是高三,学校老是在地下室搞个盗版书展览,还美其名曰“书香进校园”,我就很义愤填膺的给写了封信,用了“每个难以解决的事件背后都有一个难以撼动的利益集团”这样的话(现在想起来当时真的好愤青啊哈哈 ),不过我们高三那年这个事儿是没解决,后来不知道怎么样了,开不开了。
反正感觉高一高二很快就完了,高三也很无聊得度过了,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的高三也没很励志什么的,就是很平常无聊。
我有时候回忆起高三,想到的一个场景就是在冬天的早上,从冰冷的被子里起床,迅速穿好衣服就往教室跑啊跑,天上都是黑的,然后在晚上下了自习,又在黑夜里走回了热闹的宿舍。重复,单调,有目标,有些无力。
三、闲谈感受
枯燥的高中生活,其实对现在的我仍然存留着一些影响。我遇到的一些老师的视野很广,老师的很多要求至今也在影响着我。比如我的语文老师宗华老师,她在高中一直鼓励我们去看人民网评,教给了我们要去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段落引导词等等,评论与作文并不一致,但老师却能找到其中相通之处并加以解剖,老师交给我的实用技巧一直都在影响着我大学期间的新闻评论写作,我在大学期间在各级媒体上也发表了一些新闻评论,还入围了全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的决赛,这还是要特别感谢高中那段知识启蒙打下的基础。我在研究生的时候,也去了人民网实习,在媒体行业不断学习,仔细想想,都有高中启蒙的影子。
十中给我的感觉怎么说呢,我不喜欢它管理的很多方面,管理不科学、不严格,但我又希望它变好,毕竟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在高中时我就想,大学时我应该会很怀念高中的吧。但是想起来也很奇怪,可是到了大学却没有很怀念高中,可能是过得太舒服就不会怀旧的道理?
想想也是,我当初那么不喜欢十中,却靠着十中的资源和环境在高考考的还可以,我其实在高考前觉得自己差不多能考上山西大学、燕山大学,要想考好还要凭借怀仁一中这种补习学校的平台,结果我在自以为的十中小平台上考的还可以,之后我在大学听说怀仁一中老师还扇耳光(吓死我了,还好高考考的可以了,十中总体还是比较温和点的)。
四、想法
关于十中更细的方面吧
在我14年入学之前,主观感觉十中的对外交流挺多的,因为当时有“田家炳”的title,好像2013年还有香港地区田家炳中学的学生过来参观。(还记得贴吧里当时有人好奇,香港的同学们来了十中是不是也是站着吃饭的hh)包括之前有领导人来访、田家炳老先生来访,其实都是我入学之前的事情了。十中的基石是田家炳中学,包括我们毕业前被拆的老校门都一直写着“忻州田家炳中学”,校园里的图书馆、逸夫楼等等,都记录着这是一个被香港商人帮助过的学校。
十中老师的水平可以的,我是文科班,到了高二时候,遇到的老师基本没有讲课不行的了,而且老师大多都比较负责,感觉认真听老师课的话,考上二本是肯定没问题了。考一本的话需要自律点,考211的话就需要在高一高二就打下特别好的基础了,考985,这还真不知道,我们那届文科班好像就一个985。
目前的教育成绩,十中发展一直都很平稳,达线率一直就是那样,大致70%以上。(17年我们那届50%多,18年生源好90%多,19年好像70%-80%,20年70%以上吧),发展和高级中学比起来的确挺慢了,近年来实验、附中的达线率也逐渐超过十中了。据说十中目前也设置了重点班,不知道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感觉十中以后要教育改革可能需要有个比较强势坚定的校领导带头人吧,目前看不到很大的改革痕迹。忻一中大概是在16年完成了校长换位,新校长陈培器(好像是)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增设了理科重点班,在每日课程设置上好像也有改变,具体的改革不太懂,忻一中是在17年以后达线率提高了很多,清北人数也开始由2个以内,增加到5-10个之间了。十中目前有些许改革痕迹,但成绩还看不到明显的改变。
毕业后在18年左右看到过一次十中和一中公布的录取分数线,我记得好像差了70分左右(记不太清了),我当时也有些震惊录取分数有这么大的差距。不过18届考的的确不错,900多人达线实在厉害,之后的19.20届成绩也和往年差不多。平稳的寂静,感觉就是十中的成绩吧。
关于教学改革,我2014年入学时当时大概是第二年搞教改,增加预习环节,设计本校研发的预习册、习题册(感觉和当时忻一中已经搞了6年以上的大三部教学比较像),当时还有山西师大的老师来听我们班听教改课吧,教改说实话也值得继续搞下去,不知道现在是哪种程度了。我们高中高一时班主任还搞了很久的教改试验,学生面对面坐,分小组讨论,但班级成绩倒退了后来也取消掉了。我对教改的态度就是形式不要大于内容,不要在形式上过于激进,对于生源较差的学校,传统课堂仍应该是教学核心,改革方向应该是进行分类分级培养,划清优困生与学困生还有升学障碍学生,关注群体性问题,设置不同学习级别的班级。我们那届的一些教学方式的确很落后了,比如高一高二只有期中期末考试,学生都得不到很好的检验。十中2021年又换了新校长,我感觉还得等几年再看看效果,十中的校长一般采用外部调入的方式,新校长一般对学校制度、教学不是很了解,所以改革一般力度都比较小。
平时的娱乐活动挺少的,学校也不播新闻,不在周末放新闻周刊什么的,所以感觉大多数同学对社会时政也不太了解,这对文科生也挺吃亏的。高考作文总感觉现在越来越偏社会科学,而不是单纯的人文科学,仅靠词藻积累,而不细心地关注社会实例、解析中国社会发展新动向,说实话写作文会很吃亏的。我感觉自己是一个爱看新闻、喜欢深入理解社会的人,但确实在2014-2017这几年对时事了解的不多。
假期挺少的,虽然平时学习强度并不算大,但一周只放假半天,周六周日的自习对于不自律的学生危害挺大的,我个人不喜欢这种低效学习时间长、放假短的时间安排,到了高二高三可能两周放一次假,挺不舒服的,经常该学习不学习,该放假不放假。平时学习时间也挺长的,忘了是高二还是高三,年级里把早读时间提前到5点45了,搞得平时6点才起床的我很不舒服,适应了起码一个月;高三时候年级里还鼓励中午少睡觉去自习,我是受不了了,可能这就是典型的伪衡水模式吧,效率不够时间来凑。
大学里面遇到的忻州同学以忻一中的为主,实验、创奇的也有,整个学校我知道的也就4个十中同学吧。我们班当年高考考得也并不是很好,大多数同学都留在省内了,很多同学补习后成绩也有提升吧,可能十中的模式在高考上就是不如怀仁的模式更适合。
食堂的饼子花样挺多的,我挺喜欢吃麦烧馅饼和葱油饼的(通常是一饼一肠一蛋) 但是打饭和买饼子的时候,有时会挤到你怀疑人生(;´༎ຶ(oo)༎ຶ`),那可是往一堆人肉里赛啊!!!!!就是食堂的制度一直给人印象很不好,一楼没凳子,不排队,以至于我来了大学看到食堂有凳子就感觉食堂很不错了(◕ˇ∀ˇ◕)
宿舍管理挺松散的,大一在东宿舍管的还比较严一些,有次我们宿舍还因为说话被赵主任发现了,后来在班主任办公室那边背了一节课条例。
我平时在宿舍就有熄灯后写写作业,看看书的习惯,有时候看看杂志啥的反正熄灯后也睡不咋着,还因此被没收过杂志(ಥ﹏ಥ) ,不过最后问宿舍阿姨要了好久她才给我,其实那天有个舍友还问我借杂志他想熄灯后看来着,我因为迫不及待想看就没借给他,早知道借他了哈哈。
还有一次是熄灯了没多久,我的台灯还开着,好像是后勤处主任来了把我台灯没收了,不过最后又问楼管要回来了。
不过我高二就没晚上在宿舍开夜车习惯了,说起来也奇怪,晚上学习时间少了,我学习成绩也上去了,可能因为效率的原因吧。
快高三时我们搬到了食堂那边的宿舍楼说实话感觉很失望,超级脏啊,垃圾就在洗漱的地方堆着,墩布拖把就在洗漱池里涮(恶心死了(⋟﹏⋞)),不过还是得谢谢忻州创卫,让宿舍里的垃圾道废除了,垃圾只能扔外面。
十中的教学设备说实话还可以,就是使用率很尴尬。学校的两个天文台那个球,一个在图书馆上当地标,一个在操场厕所旁当守护神,不知道怎么搞的似乎很长时间都不开放,估计里面也都是灰尘设备也不好用了,可惜了本来可以用做地理教学的。还记得有次高二还是高三,我提前知道某天要在太阳落山时出现“水星凌日”现象,我就想去看啊,结果在操场上太阳被西边的小区楼挡住了很尴尬。(室友当天说自己在远处偶然看到了“水星凌日”,并且很确信,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哈哈)。
学校的实验楼说来可惜我也从来没进去过,高一时好多班都进去,不知道怎么我们班老师也没带我们进去过,之后也就是考试当考场的时候经常进去了,那可真是学校里面最新的一栋楼,设备和装修感觉都是新新的。
14-17年的时候,学校也没有对学生播新闻的习惯,其实很影响学生们特别是文科生的社会意识和媒介素养,包括忻一中在内的全国很多中学其实都有这个习惯的。不过新校长上任后,对校外的宣传工作搞得感觉有点起色了。
我在高中时候,实在看不下去十中的百度百科内容实在过于简略(可能当时只有几百字的介绍),就花了好久修改了词条哈哈,扩充了很多内容,让词条看起来不那么冷清。十中确实应该提升一种软文化,我之前就在想,十中是不是能搞个非官方的IP形象,比如搞一个十中吉祥物——“钟钟”。十中 音同“时钟”,时钟象征辛劳、准确,感觉吉祥物可以长得类似于开门大吉的吉祥物“登登”,然后脑袋是个钟表哈哈,多有意思。很多大学的校园文化都很有趣,高中也可以搞起来。
十中当时好像真的与“忘不了”有战略合作。学校里很多东西都印着忘不了,假期通知书、高三的励志标语。我们有次去年级里一个领导办公室领奖,看到老师在和忘不了的人有说有笑,然后我就领到了一盒“忘不了”哈哈。
还记得毕业的时候场景确实很尴尬,当天高考完回到学校,校外有补习学校贴的标语,校内有学弟们在发朔州补习学校的宣传单…… 确实不好意思考好哈哈
印象里高考后,自己还跟了一个风,按照当时很火的一种漫画形式,做了一组关于十中的漫画,发到了贴吧里,后来qq空间还有很多人转发,挺有共鸣的哈哈,下面放几张当时的图。(贴文链接:百度 *** )
漫画挺中二的哈哈,但当时反响还不错。
其他的想起来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