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世界上对于皮影起源问题莫衷一是,往往归结于宗教,关于唐山皮影起源的传说有诗为证,影戏本是圣佛留,未曾开演灯打头,大钹好似开山斧,劈开三教与九流。
所说的圣佛就是唐山皮影艺人信仰的观音菩萨,
怎么留的影戏那,古时候北方人不好读书,争强斗狠,不信佛法,观音菩萨命韦陀与红孩儿下凡,化身凡人,一个高个子一个矮个子,背有罗锅,一手巨大如蒲扇一手佝偻瘦小,两个残疾孩子表以影戏度化众生,后来唐山皮影艺人就认定韦陀与红孩儿就是唐山影戏里的压箱佛爷,大师兄二师兄。
在离我们八千公里以外的土耳其皮影也有这样类似的两个好伙伴,卡拉格兹和哈吉瓦特,
相传奥斯曼帝国时期,布尔萨 *** 寺的建筑工匠卡拉戈兹和他的朋友哈杰瓦特十分擅长讲笑话,工人们常常停下手里的工作来听他们讲段子,耽误了工期。当时的统治者苏丹为此大怒,也担心他们的影响力会煽动当地的叛乱,于是处死了这两个人。后来苏丹又后悔了,为两个人树了碑。工友们却把他们的笑话一遍遍传播给全世界,就这样新的皮影戏的主角诞生了。土耳其人很喜欢卡拉格兹这个人物,因此,在土耳其皮影戏还有“卡拉格兹”的别称,皮影师被称为哈亚西。
土耳其的皮影戏道具用薄牛皮或骆驼皮制作,然后绘画上颜色。牛皮虽然很薄,但比较硬挺,这样表演时才能自由活动而不易折坏。土耳其的皮影戏经常在咖啡馆或餐馆演出,表演用的影窗高180宽240厘米,皮影人约20-30厘米高,雕刻少,彩绘多,雕刻刀法粗犷奔放,彩色描绘比较细致,尤其是眼睛,描绘的生动传神。各个时期的各种皮影戏人物造型各有各的逗逼,皮影在土耳其相当接地气。经常在咖啡馆演出,有记载历史700多年,在土耳其的斋节期间,饭后孩子们就聚在一起玩皮影戏游戏。皮影戏也渗透到了社会娱乐活动中。直到今天,人们把皮影戏搬上了电视,另外还出版了皮影戏的书籍。还引申出一种真人扮演的皮影戏按流传的故事和新创作的笑话,成为一种寓教于乐的好形式。
15世纪希腊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皮影戏进入希腊并大受欢迎,很快成为希腊版土耳其皮影,
两个主角卡拉格兹和哈吉瓦特也希腊化为卡拉丘吉和哈兹瓦提,我看卡拉丘吉与印尼皮影倒是有些相似,过去也用骆驼皮制作现在多用厚纸和塑料,卡拉丘吉故事一般是程式化的既有战恶龙野兽的英雄主义情怀由于载歌载舞的喜剧气氛,总之希腊皮影得到民众广泛认同。
希腊皮影是受土耳其皮影影响的,土耳其皮影一般认为是西征的蒙古人传入或者埃及皮影传入
埃及皮影出现在马穆鲁克时代,一般认为是西征的蒙古人传入,
皮影也被称为马穆鲁克,其本意是奴隶,12世纪马穆鲁克苏丹看过一次皮影戏,被现代学者引用为埃及皮影的开端,1517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推翻了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并把皮影师带到土耳其,并作为土耳其皮影开端,从16世纪开始皮影戏流行于奥斯曼帝国统治区域大受欢迎。
作为一带一路域外的日本皮影与欧洲国家皮影是极其类似的,都是用黑纸剪得类似剪影,实在乏善可陈,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日本、德国的博物馆都有大量的中国皮影收藏,可以说中国古人的好皮影都被他们买走了。1997年德国人出版了一本《当代影戏大师》
其中十三位大师,只有一个日本人,其余的是欧美澳洲人,他们既有皮影戏的历史传统也没有振兴皮影的抱负,他们不是带着当代生活的乐趣就是创造奇幻的光影效果,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大宋,弄影是一种时尚,是一种非常好的艺术体验,对于当代的我们对光影的追求或是返璞归真或是另辟蹊径,都应该是一件对皮影发展有意义的事情。
2017年深秋于大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