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一首歌,一座城 | 与世间最美情歌的邂逅
美丽的康定 溜溜的城
*** 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的照在
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亮弯弯 弯弯
............
............
一首歌,一座城,一群人。
这里的天地山水、纯美爱情,都随这段优美的旋律响彻世界各地。
劳作的人们哼着溜溜调,
这旋律环绕晨间的金山,安宁的河谷,古道的马帮队伍,伴随风儿摇动的草木......
人与自然的和谐,浑然天成。
这就是美丽的康定,溜溜的城。
或许都认为是一首歌唱响了一座城,
倒不如说,康定就如一个美丽的姑娘,
深闺秘境之中,一段旋律让人们惊为天人
绝世而独立。
首章 人与自然最美的乐章——溜溜调我们喜欢康定的情歌,喜欢这里的一切,不妨用一杯茶的时间来了解下《康定情歌》的前世今生。
《康定情歌》又叫《 *** 溜溜的山上》,
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应该是名气最大的民歌之一。
但很多人不知,《康定情歌》是由甘孜州古老的溜溜调演变而成的。溜溜调有多种唱法,
来源于康定雅拉乡一个汉族村寨的溜溜调则是《康定情歌》的主旋律。
“溜溜调”没有丝毫做作的痕迹,
那原生态的地域风情,总能直白的表达当地民众的感情。
早在1939年,“溜溜调”就被列为“康定十景”,
也就是当时有名的“子耳樵歌”
“溜溜调”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
歌词长短不拘,质朴简练。
衬词“溜溜”反复出现,几乎每句都有。
按其内容,可分为“情歌”、“拜年歌”、“劳动歌”、“苦歌”、“劝诫歌”等。
“溜溜调”借助口传心授在民间广为流传。
目前“溜溜调”的一些优秀曲目正面临消失的险境,
会唱的民间老艺人也仅有几人,亟待加以保护。
可以这样认为,享誉世界的《康定情歌》,
其灵魂与艺术内核来源于这种古老悠久的艺术形式——“溜溜调”。
中章 一鸣惊人的旋律——《康定情歌》响彻世界
历史上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充满传奇色彩,
一段故事,一个瞬间,却产生永恒的经典。
《康定情歌》亦如此。
如果说溜溜调赋予康定情歌的魂
那1946年,在动荡民国文艺的黄金时代,这个值得记住的年份,
几个人的名字将随这首歌永恒流芳——
吴文季——中国远征军文化教员,康定情歌之伯乐
江定仙——康定情歌编曲者
喻宜萱——康定情歌第一位发声者,于1947年4月19日的南京
吴文季
1941年日寇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吴文季在四川甘孜参加了准备到 ***
作战的中国远征军,任文化音乐教员。
这段时期他常漫步康定城里,观察了解民情。
1946年,一个马夫哼唱的一首《溜溜调》旋律吸引了他,
经他整理,改编或加工,
终于诞生了如今享誉世界的《康定情歌》。
当时他把这首歌曲定名为《 *** 溜溜的山上》,
为了更充分更鲜明地表现康巴人的婚恋高度自由,
他添上了“世间溜溜的女子任你溜溜的爱哟,世间溜溜的男子任你溜溜的求哟.......”这段歌词。
这首日后定名为《康定情歌》的四川民歌推上了中国和世界的音乐舞台,
其间喻宜萱、江定仙固然立了大功,
吴文季的伯乐身份因他后半生令人生悲的凄惨遭遇更应受到音乐界的充分尊重:
这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对真理的尊重。
江定仙
1946年,为了在南京国立音乐学院师生联欢会上演唱,
吴文季把《 *** 溜溜的山上》这首经他发现并艺术加工过的康定民歌,请求他的老师作曲系主任江定仙先生编配钢琴伴奏谱。
当时江定仙身边没有钢琴,却热情地利用风琴配出了伴奏,
为这首民歌锦上添花,
并收进他编成的五线谱民歌集:当年吴文季的同学,如今是德高望重的作曲家的王震亚教授亲眼目睹了当时的情景。
2002年4月,喻宜萱教授的学生方辉胜、文有仁与《甘孜报》总编辑郭昌平等人访问喻宜萱和王震亚两位教授,
他们都一致否认这首歌曲出于“西部歌王”王洛宾之手的传闻,明确肯定吴文季的伯乐地位。
1947年在南京国立音乐学院联欢会上,
在江定仙编配的钢琴伴奏乐谱伴奏下最初演唱《 *** 溜溜的山上》的人是武定谦老师。
随后不久歌唱家喻宜萱在正式音乐会上的独唱获得巨大成功,使《康定情歌》成了出水芙蓉,开始令世人瞩目。1948年上海大中华唱片公司录制了喻宜萱演唱的《康定情歌》,
唱片上标明的字样是喻宜萱演唱,江定仙编曲。
江定仙当年是中国音乐界的泰斗人物,有强大的“品牌效应”,
而吴文季当年只是他的学生,为人温和、良恭俭让,
他采撷、加工或改编的民歌能在世人产生如此令他欣喜的影响,
他会完全满足于这样的成就感。
当然不会在“名”上与自己的老师纠缠而降低自己高尚的人格。
在那个时代成长的社会精英,这样待人处事是很自然的事。
喻宜萱与《康定情歌》
2005年3月,那年已经97岁高龄的喻宜萱曾接受中央电视台的访谈,讲了这首歌曲和她的机缘。
喻先生说,她得到这首歌曲是在1947年的春天,那个时候,她到南京去开独唱音乐会,邀请老同学江定仙先生给他伴奏。
江先生在合伴奏的时候,说他有一本很有价值的民歌集,
想送给喻先生,喻先生马上就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曲子不多,很薄的一本民歌集。
她翻到最后一首,就是《康定情歌》,其他的歌曲她好像都没有太注意,但这首歌曲引起她很大的兴趣。
喻先生说,她与这首歌这是说是一见钟情
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国际俱乐部,因突然停电,剧场工作人员拿出备用蜡烛插在高脚烛台里,
喻先生在烛光摇曳中首唱《 *** 溜溜的山上》(也即《康定情歌》)。此后,《 *** 溜溜的山上》成了她节目单里的保留节目。
1948年7月,时任西北行辕主任、新疆省主席的张治中将军邀请喻宜萱到西北演唱。
她在 *** 市里举办两场演唱会,受到热烈欢迎,欲罢不能,又在 *** 大学演唱一场,还在 *** 市郊一个三面环山的山谷里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露天演唱会,会场挤满上万听众,轰动一时。
以后,她又在迪化(今乌鲁木齐)举办两场独唱会。
随着她非常成功的演唱,喜爱唱歌的青年男女嘴边不时会哼出“ *** 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的旋律。
《康定情歌》从此风靡中国,波及二战后刚收回到中国版图的宝岛台湾,
还传播到东南亚各国的华侨校园和文艺社团。
1949年五、六月间,喻宜萱又先后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举办个人独唱会,节目单中《康定情歌》总是赫然在目,
并说明此曲为中国西南地区康定民歌。
当然,历史总是充满玄幻与传奇,《康定情歌》的故事众说纷纭,民间的故事化讲述总能赋予其传奇色彩。
当时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康定城有一卖松光的藏族姑娘名叫朵洛,长得漂亮美丽,举世无双,康定人称“松光西施”。每天早上她都要上街卖松光,康定人只要听见她叫卖松光的声音,都要打开门窗探出头来,有的是为了买松光,更多的是为了一睹“松光西施”的芳容。康定情歌唱的就是朵洛。这可能就是康定情歌最早的雏型了。按老人的年龄来算,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康定情歌就已萌生。1946年,吴文季在任音乐文化教员的过程中,一个马夫哼唱的一首《溜溜调》旋律吸引了他,经他整理,改编或加工,并将它定名为《 *** 溜溜的山上》。
还有人说《康定情歌》原来叫《 *** 歌》,这个根据李依若的非圆满故事而来。话说当年,李依若在成都读大学时,与一个同姓康定女同学相爱,但因两人同姓,遭到了家里人的强烈反对,并因此与家人吵翻脸,家里不给他学费和生活费,后来还全靠他的义父石体元(时任四川省财政厅厅长)和李家姑娘相助,才完成了大学学业。
李依若与女友结伴到康定 *** 山玩耍时,根据湘西“溜溜调”编了一首《 *** 歌》,唱给“李家溜溜的大姐”听,以示求爱。由于当时封建伦理观的影响,婚事最终未能成功。李依若的同龄好友和他的遗孀赵氏老人都多次听他唱过这首《 *** 歌》,因此,他们都坚信《康定情歌》的原作者就是李依若。
尾章 古老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情歌让康定更美丽
《康定情歌》被世界所认知,
被美国太空局选为“世界最具代表性十首歌曲”之一,
用宇宙飞船送上了太空,
赢得了“天籁之音”、“宇宙之歌”的美誉;
随后,《康定情歌》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世界十首最具影响力的民歌之一,并被不少国家采纳为教材。
康定这座茶马古道上的城市,
孕育康定情歌的地方,却因一首歌享誉世界。
这首歌,已经成为康定的城市符号,她把康定推向世界,源源不断的反哺自己的“母亲”——美丽的康定,溜溜的城。
一座城,一首歌,
康定的人们依旧在劳作的田间,繁华的街头,哼起这段旋律。
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康定情歌》所代表的康定的精神内核,
却永恒的流传。淳朴、勤劳、美丽——世界的康定,我们的康定!
注:这三篇文章载于《集美校友》2007年第1期陈励雄;《吴文季校友和<康定情歌>》;2007年第4期汪清澄:《<康定情歌>未了的故事》;以及吴振聪:《我的恩师吴文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