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两岸人民同根同源(两岸同宗同文),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两岸人民同根同源(两岸同宗同文)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两岸人民同根同源(两岸同宗同文)

非原创 综合转载 转载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祖籍中国河北省邯郸大名县,中国台湾歌唱家、日本昭和时代代表性女歌手之一。

1967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邓丽君之歌——凤阳花鼓》,开始其演唱生涯。1969年,因演唱台湾电视连续剧《晶晶》同名主题曲于台湾成名。70年代初期以《千言万语》、《海韵》等作品打开香港及东南亚唱片市场;1974年,以《空港》一曲奠定其日本演艺事业基础。1980年,当选台湾金钟奖首位最佳女歌星。1984至1986年间,先后以《つぐない》、《爱人》、《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三曲三次获得日本有线大赏和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两项日本音乐颁奖礼大奖的最高荣誉。1987年,起呈半隐居状态。1989年,宣布除慈善义演外不再公开表演。1995年5月8日,病逝于泰国清迈;同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追认授予邓丽君“金针奖”;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日本有线大赏、日本唱片大赏先后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功劳赏”。1996年,台湾金曲奖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贡献奖”。2007年,邓丽君成为日本古贺政男音乐博物馆“大众音乐殿堂”表彰者。

有谁知我此时情

邓丽君

歌词 [宋]聂胜琼《鹧鸪天》词

  黄 沾 曲

  邓丽君 演唱

  玉惨花愁出凤城

  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曲

  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 梦难成

  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阶前雨

  隔个窗儿滴到明

  隔个窗儿滴到明

  寻好梦 梦难成

  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阶前雨

  隔个窗儿滴到明

  隔个窗儿滴到明

鹧鸪天·别情

[ 宋 ] 聂胜琼

原文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聂胜琼,北宋都下名妓,生卒年不详。与李之问情笃。李归家分别后五日,她以《鹧鸪天》词寄之。李妻见词而喜,助夫娶回为妾。《全宋词》存其词一首,即《鹧鸪天》。

名妓聂胜琼,资性慧黠。李之问诣京师,见而悦之,遂与结好。及将行,胜琼饯别于莲花楼。别旬日,作鹧鸪天词寄之,云:"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李以置箧中,抵家,为其妻所得。问之,具以实告。妻爱其词,遂出妆资,为夫娶归。琼至,损其妆饰,委曲奉事主母,终身和好,无间隙焉。(冯梦龙《情史》)

原文欣赏

【鹧鸪天·别情】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诗词鉴赏

据《词林纪事》载,这首词为作者送别李之问归来后所写。

上片

上片,写别时情景。侧重写"别"字,内容与王维诗暗合。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地在玉关之南,故曰阳关。为出塞必经之地。古人以此诗配曲。抒写离情别绪的曲子,称阳关曲。聂胜琼的这首词,即与此曲意相合。首句"玉惨花愁出凤城",三句"尊前一唱阳关曲",凤城(京城)、渭城,同写离别之地;次句"柳青青"写别时;三、四两下片

下片,写别后凄伤,侧重写"情"。深摹情状。始则,欲"寻好梦",而"梦难成";终则泪湿枕衾,辗转达旦。妙在用雨作衬,情更凄悲。枕前、阶前,一窗之隔,而雨声眼泪,两下无休。泪共雨长,雨滴心碎,那种离愁,正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后世影响

这是一首根据在离别时的所感所受而做的词。《青泥莲花记》载:"李之问仪曹解长安幕,诣京师改秩。都下聂胜琼,名倡也,质性慧黠,公见而喜之。李将行,胜琼送别,饯钦于莲花楼,唱一词,末句曰: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复留经月,为细君督归甚切,遂饮别。不旬日,聂作一词以寄李云云,盖寓调《鹧鸪天》也。之问在中路得之,藏于箧间,抵家为其妻所得。因问之,具以实告。妻喜其语句清健,遂出妆奁资夫取归。琼至,即弃冠栉,损其妆饰,委曲以事主母,终身和悦,无少间焉。"这一段记载,叙述了聂胜琼创作这首词的全过程。聂胜琼虽然是京师名妓,见到人非常多,但感情却是何等真诚和专一。

词的上阕写离别,下阕既写临别之情,又写别后思念之情,实与虚写结合,现实与想像融合为一。

起句以送别入题,"玉惨花愁出凤城","玉"与"花"喻自己,"惨"与"愁"表现送别的愁苦,显示她凄凉的内心世界。凤城指京都,她送别李之问时,情意绵绵,愁思满怀,显示了她不忍分别的真挚情感。

莲花楼是送别的地方,楼下青青的柳色,正与离别宴会上回荡的《阳关》曲相应:"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眼前的青青柳色与悲哀的离别之曲一起颤动着离人的心弦。何况"一唱《阳关》后",心中的人儿马上就要起程了。"别个人人"意谓送别那个人,"人人"指李之问,"第五句"极言路程之远。在唱完一曲《阳关》之后,就一程又一程地远远离开了她。离别是痛苦的,但别后更苦;词的下阕,叙写别后思念的心情。

相见时难,别也难,但别后希望在梦里依稀可见自己的心上人,更令人悲哀的,是难以成梦。"寻好梦,梦难成"句,写相恋之深,思念之切。词人把客观环境和主观感情相结合,以大自然的夜雨寄托了离人凄苦,"况谁知我此时情"一句,道出了词人在雨夜之中那种强烈的孤独感与痛苦的相思之情。接下去,"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两句,画面感人而意境凄静深沉,显示了词人独特的个性,也突现了词的独特的美。"帘前雨"与"枕前泪"相衬,以无情的雨声烘染相思的泪滴,窗内窗外,共同滴到天明。

好像大自然也被她的感情所感动,温庭筠《更漏子》一词的下阕,曾这样描写过雨声:"梧桐树,三更下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而万俟咏的《长相思。雨》也写到:"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跟温庭筠词相类似,都写雨声对内心情感的触动。然相比之下,聂胜琼这首词对夜雨中情景交融的描绘,更显得深刻细腻。它把人的主体活动与雨夜的客体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枕前泪"与"帘前雨"这两幅画面相联相叠,而"隔个窗儿"更见新颖,突出了词人的独特之处,也更深化了离别之苦,因为这里所刻画的"滴到明",不仅是"帘前雨",而且也是"枕前泪"。难怪李之问的妻子读到这首词时,"喜其语句清健"。她欣赏作者的艺术才华,被作品中的真挚感情所感染,因而作了毅然的决定,"出妆奁资夫取归",让聂胜琼能遂所愿。

宋时的歌妓得以从良成为士人的小妾,已是相当美满的归宿了。能得到这样结果的人并不是很多的。聂胜琼这位"名倡"注重自己的前途。这首词和它的故事,与乐婉同施酒监唱和的《卜算子》词所反映的感情来看,结局的喜剧和悲剧性质虽然不同,但对于理解当时歌妓的命运和她们的心理,具有同样的价值。

【宋代才女系列08】有谁知我此时情——聂胜琼

2018-10-27 09:43

宋代才女系列08

作者简介

八、有谁知我此时情——聂胜琼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聂胜琼《鹧鸪天•寄李之问》

聂胜琼,北宋京都名妓,其生平皆不详。要不是她写了这么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词,恐怕到现 在也不会有人知道宋朝还有这么 一名写词的女子。

据《青泥莲花记》记载:“李之 问仪曹解长安幕,诣京师改秩。都下聂胜琼,名倡也,质性慧黯,公见而喜之。李将行,胜琼送别,饯钦于莲花楼,唱一词。”

品味这些宋朝女子的词,不 仅能真切地感受到有一种人文精 神在传承,其实还有一个妙处,那 就是还可以读到她们的一些情感故事。我想,我们只是隔了时空在对话,人与人之间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是完全可以通过文字的感染,心灵的传递,来达到一致的。

李之问本在长安任职,在青楼中和聂胜琼一见钟情,后赶赴京师听候调令。聂胜琼送他于莲花楼下,当即唱一曲:“无计留春住, 奈何无计随君去。”心上人就像春天一样,总是没有办法留得住的, 她也不能随之同行,所以两个“无计”,道出了一个女子深深的无奈和忧心忡忡的神情。

两情依依,李之问也是心有不舍。于是,又留下来与她继续温存了一月有余。然而家中的妻子,再次来信督促他归家。这次,李之问不敢推脱了。聂胜琼很理解他,强装欢颜地说:没事,放心去吧, 我会想念你的。

他走后,窗外正落黄昏雨,她泪流满面地写下了这首《鹧鸪天》。

第二天一早,她就找来信使,嘱咐他以最快的速度寄给李之问。古代虽没有快递公司,但不缺快马加鞭的信使。李之问当时人还没有到家,半路上就收到了她这首词。

李之问看后悄悄把信件藏在行李箱的最底层,就像把这一段情,只能是放在最心底。

回到家中,他老婆帮他清理行李时,就发现了这么一首情意绵绵的词。李之问自知道瞒不过聪明的夫人,于是就如竹筒子倒黄豆般把如何认识聂胜琼,怎样和她相恋,以及他们现在已是难分难舍的情况,全部坦白交代了。

没想到,这位夫人居然非常的深明大义。她为丈夫的真情和聂胜琼的才情所感动,转身进屋拿出了婚嫁时陪嫁的所有首饰交到了丈夫手里:“快去把她接回来,纳她为妾吧!”

李之问还以为妻子吃醋生气了,故意那样说的,所以半天发愣。直到夫人再次诚恳地催他:还犹豫什么?快去啊,别再让她一人独自流泪到天亮了。

李之问这才相信,赶紧拿起首饰,高高兴兴去把聂胜琼接回了家。聂胜琼虽只是做了小妾,可这个结局对一个风尘中的女子来 说,已是相当不错的归宿了。

妻子为丈夫纳妾的事,古来也不怎么多见。司马光和王安石的老婆虽有过这样的举动,但都被二人拒绝了。不过清朝的芸娘为丈夫沈复纳妾的事,倒是一件例外,不知羡煞过多少男人。

这首词,《词林纪事》和《全宋词》中都有收录了。冯梦龙的《情 史》里,亦有记载。陈廷焯在《云韶集》里评这首词为:清丽芊绵,情致最佳。《历朝名媛诗归》评此词曰:“寄别之作,语气流畅,不落俗别”。

这确实是一首情真意切的好词。上阕以白描的手法描写出离别时的画面,下阕着重描写作者辗转伏枕的相思之情。

玉颜惨淡,愁损花容。莲花楼下,杨柳依依。

她为他饯行,那是一程山水一程歌,忍唱数遍《阳关》,自知无 计随君去。分别之后,她变得神思恍惚,本想把两人的相逢寄托在 一场好梦里,偏偏好梦又不成。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伤离别,方寸乱,她彻夜难眠。窗前雨伴随枕边泪,一点一滴, 相约到天明。

“枕前泪共檐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这两句,显然脱胎于温庭 筠《更漏子》词中的:“梧桐树,三更下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 声声,空阶滴到明。”

清人吴衡照言:“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衬,乃具深婉流美之致。”泪如雨下,雨似人泣。正是泪和雨的情景交融,才使得艺术感染力极强。

怪不得,她只留下这一首《鹧鸪天》的词,便得到了历来诸多词 家们的好评。

这首著名的相思之词,曾经感动过很多人。香港著名词曲家黄沾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为此词谱上了曲,歌名就叫做《有谁知我此时情》。一代歌后邓丽君,就是这首歌曲的原唱。在邓丽君如泣如诉动人的歌声里,我们更感受到了,女词人当年那种幽怨缠绵的意味。

多少柔情成过往,几多愁泪雨中飞?爱情可抵死缠绵,也能如指间流沙,昨夜昙花。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古往今来,男女之间怎一个 “情”字了得?

主编:無爲

责编:雪儿 向着阳光 紫竹飘香

美术:若非

本期编辑:無爲

更多两岸人民同根同源(两岸同宗同文)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