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走西口是不是陕北民歌(西口情是山西还是陕西民歌),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走西口是不是陕北民歌(西口情是山西还是陕西民歌)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走西口是不是陕北民歌(西口情是山西还是陕西民歌)

走西口 音乐里的故事8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走路走那大路的口,人马多来解忧愁。

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头,这一走要去多少时候,盼你也要白了头。

紧紧地拉住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这是山西民歌《走西口》。

(一)民歌《走西口》

山西民歌《走西口》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民间歌曲,据说最早出现在山西省河曲县,在民间音乐中,属于山歌“酸曲儿”的一种体裁形式。它道出了一对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悲苦与近代山西人出外谋生的艰辛,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原因。走西口是对命运的挑战,是对新环境的开拓。走西口固然艰辛,可是勤劳智慧的人们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正是他们开启了山西"海内最富"的辉煌时代。

“走西口”产生于明代,至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发展的最为鼎盛,到了清末民国时期逐渐衰落直至消逝。走西口描写了西北地区的人们迫于生存的压力,不得不踏上走西口这条路。走西口的人们选择了最朴实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感,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逐渐就形成了现在的“走西口”歌唱文化及相关文艺形式的相继出现。

《走西口》广泛流行于陕西、山西、内蒙古及河北省北部地区。各地流行的《走西口》在词、曲上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基本情调、格式、音的走向大体相同,都较高亢、悲怆,表现真挚、缠绵之情。

这首民歌很早就有人演唱,陕西、山西、内蒙古都有专唱《走西口》的民间艺人。专业演员将其搬上舞台是在二十世纪50年代。到现在,这首民歌仍是音乐舞台上经常上演的曲目。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动听的旋律,成为了无数音乐人重新改编创作的重要题材,二胡版、钢琴版还有手风琴版的《走西口》都非常动听,它们各具特色,又都保持了原曲的味道。丈夫出外谋生,妻子万般叮嘱,一方依依不舍,一方声声相应,歌声未起肠已断,泪眼婆娑别亲人……

民歌手独唱版: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t411x7EY?share_source=copy_web

这首脍炙人口之作,经上海著名作曲家周成龙在17个《走西口》歌曲版本中,选择其中最佳版本创作而成的唢呐协奏曲《走西口》,也是一部上佳之作。

著名唢呐演奏家左翼伟用高中低音三支唢呐,模仿人声哭腔,吹出了陕北高原上一代又一代背井离乡的男男女女沉重的苦情、离情和爱情,音乐展现出人性中至真至纯的情感。

由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的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演唱的混声合唱《走西口》将这首民歌唱出了新的高度,使之跨越进“民族音乐古典化”的行列,丰富了民族音乐的内涵,给古老的民间文化赋予了时代气息,以及走向世界的底蕴。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驻院合唱团,是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所属的专业文艺演出团体。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版: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f4y1w7q3?share_source=copy_web

(二)“走西口”的历史

走西口大移民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明初,朝廷为了保卫北方边疆设了“九边”(9个军区),80多万戍边部队和30多万匹战马给 *** 财政造成了巨大压力。洪武三年开始实行以粮换盐的开中制,为晋商的形成带来了契机。明朝中期又在张家口和杀虎口开放马市,这对晋商由以盐业为主转向多种经营产生了重要推动。但是,明 *** 并不允许商人北入蒙古腹地经商,边贸因此受到很大的限制。明覆清兴后,北部边界前移,康熙征讨葛尔丹,平定大西北的马蹄隆隆,踏破了过去汉民禁止入蒙的禁令。距蒙古草原一水之隔的河曲人捷足先登,纷纷渡河北上,来到蒙古大草原垦殖开发。由于蒙族人不善耕种,而大青山以南绵延数千里又为可垦之地,这就为"走西口"的哥哥们提供了用武之地。

走西口路线图

从山西人走西口大致的路线图看,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杀虎口”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 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恢复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西口”、“闯关东”或“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大的移民浪潮。“走西口”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

“走西口”这一移民活动,大大改变了口外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人口迁移,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流迁,以忻州、雁北等晋北地区最为突出。晋北各州县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例如“阳高地处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不堪。”在贫瘠的土地,寒冷的气候,无川流灌溉的恶劣自然环境里,晋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灾歉,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口外谋生。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蒙古,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处于落后游牧状态的内蒙古中西部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口外蒙古地区以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双立,农耕并举的 多元化社会。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作为移民主体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山西移民在移民中占绝大多数,因而当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晋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说是晋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扩展。

晋陕蒙

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增强了它们的认同感。“走西口”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而后来山西商业的兴盛,与背靠中原发达地区,是中原物资输往内蒙等西北部地区的必经之路和重要集散地不无关系。明朝与蒙古的“隆庆和议”后允许通商,也成为了走西口的条件。

但对百姓来说,塞外很凶险,能不能活着回老家是个问题。即使发了大财,还能不能相认旧爱也值得怀疑。就像赌搏,它会带来命运的什么变化,无从知晓,所以妹妹才会泪花流。

一曲《走西口》,一唱三百年。

(三)晋商

当年走西口的人们,多为通过右玉县杀虎口,迁往归绥(今呼和浩特),而归绥所在地,既是大名鼎鼎的河套平原。

后来,人们将长城内的晋西北、雁北、陕北地区,及冀、鲁、豫等地的贫苦农民和商人,到归绥城以西去谋生或经商的社会活动,也称作“走口外”、“走场子”或“跑口外”。

“走西口”的人们,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承担着沟通蒙汉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为“走西口”的苦难历史,增添了一道柔和的风景。1949年前,该区域移民发展到大约370万人,“走西口”从根本上改变了河套平原以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转变成以农业为主的农耕文化。

走西口除了农民,还有大量的商人参与,他们推动了当地商业的发展和循环。曾经的大草原,在山西人的努力之下,金融业和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了。

直到今天,在包头还流传“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复盛公就是山西祁县和徐沟的乔家、秦家于1818年创立的商号。以复盛公为代表的山西乔家票号,是清代金融业的代表。

晋商在中国近几百年的历史中,留下了深厚的印记。它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周朝的晋唐时期,但真正崛起于明朝,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发展到鼎盛。它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在商界绵延繁荣了500多年,是明清时国内最大的商帮。其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日本、东南亚、俄罗斯、 *** 国家和欧洲,堪与世界著名的 *** 商人和犹太商人相媲美。

到清朝中叶,晋商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商业向金融业发展。咸丰、同治(1851—1874年)时期,山西票号几乎垄断全国的汇兑业务,并形成山西北号(票号)南庄(钱庄)两大晋商劲旅。

从晋商中产生的金融机构票号,执晚清中国金融牛耳百余年,号称“汇通天下”。直至民国时期,晋商才被宁波帮后来居上,取而代之,并从此开始没落。

1821年,山西人雷履泰,把日升昌颜料铺改成票号,专营汇兑。于是中国就有了第一家票号。随后,票号在山西疯狂滋长,掌控了中国大部分金银流通。清朝共有51家票号,其中43家由晋商开办。所以票号英文为“shanxibank”,西方人将票号称为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

但在1914年,随着日升昌的倒闭,左右中国金融百年的“山西票号帝国”彻底崩塌。

(四)晋商之殇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摧毁了这个曾经风头无两金融帝国呢?

这个问题困惑了人们多年,从专家到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皇商”之殇

纵观中国历史,虽不乏巨贾大富,但晋商始终寥若晨星。直至明清,晋商才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开始了集体暴富。

明朝初年,明蒙对立,兴建九边重镇,常驻军队高达36万,这就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消费区。山西商人凭借地利之便,捷足先登,蜂拥而至,做起贩运各种货物的生意,北走大漠,南抵闽粤,着实发了一笔战争财。与此同时,他们还越过茫茫戈壁和蒙古大草原,东跨日本海,西越英吉利海峡,驰骋于亚欧市场,据说是“凡有麻雀飞过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

但毫无疑问的是,清朝才是晋商的“黄金时间”。

马克思说,如果有50%的利润,他们就铤而走险,如果有100%的利润就会疯狂,有200%的利润就敢于践踏一切原则,有300%的利润就敢发动战争。用此形容晋商再贴切不过。

明末,后金崛起,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晋商甚至干起了“里通外国”的事情。史载,后金的火药、八成的粮食和超过六成的金属全部由晋商提供。甚至京畿情报,细致到每个关口的守将姓名、士兵的数量和装备的细条,也由晋商提供。可以说,晋商为颠覆明末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清王朝建立后,顺治帝接见了介休范氏等著名的八大晋商,并御封为内务府的皇商,山西商人实现了从晋商到“皇商”的质变。

除了宫廷贸易,晋商还为清廷筹办军饷、丁粮、厘金、赋税、官府财政周转等,包括康熙征讨噶尔丹、雍正征讨准格尔都是由山西商人提供粮草军需。庚子之变,撤离北京前,慈禧太后甚至向北京的票号借银50万两,在西逃途中又向晋商乔致庸借银50万两。

为了实现政治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晋商甚至干起了帮官员销赃行贿的勾当,成了中国历史上 *** 的典范。袁世凯向李鸿章行贿,就是在三晋源票号经理的精心安排下实现的。

从晋商到皇商,山西商人搭上了权贵的列车,迅速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商帮,但晋商的好日子也随着清朝的“脱轨”而到头。 *** 欠款无法偿还、国外银行的冲击、军阀的军费摊派、天下大乱导致商路中断……一系列因素加速了晋商的衰亡。

2.诚信之殇

三晋古称唐。周成王年幼即位,一次和弟弟叔虞玩过家家,随手捡起地上一片树叶说:“我封你做唐王。”辅佐他的叔父周公旦对成王说:“天子无戏言。”叔虞从此被分封为唐王,后称晋王。晋王励精图治,把三晋大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这就是“桐叶封弟”的故事。

晋商之初,诚信为本。能在称雄商界的5个多世纪中始终保持诚信,山西商人有一套完备的诚信机制。

只有商号变成你的、我的、大家的,大家才会重视商号的诚信;否则,员工没有归属感,诚信只能是无稽之谈。打破行业常规的“相与”制度,把“企业”与员工牢牢地绑在一起,即为晋商首创。在此之上,各商号都制订了严格的号规,明文确定诚信经营的原则,如财东只能在结账时行使权力,平时不得在号内食宿、借钱或指使号内人员为自己办事……

正是在诚信的“背书”下,晋商票号才能汇通天下,执中国金融之牛耳。但“诚信”也成了压垮晋商的最后一根稻草。清朝覆亡,天下大乱,讲求诚信的晋商们并没有 *** 私逃,在如潮的挤兑中耗尽了最后的元气。

中原大战阎锡山战败,发行的晋钞不断贬值,最后沦为废纸。面对储户的挤兑,当时最大的票号---“大德通”票号决定坚守诚信,按照新币折兑给储户,这几乎把全部积蓄都投入到“义赔”之中,最终造成30万两白银的亏空。两年之后,约有80年历史的乔家“大德通”票号悄然歇业。

1914年日升昌票号的倒闭,标志着晋商左右中国金融界一个世纪的历史结束了,晋商这个庞大的商业王朝也最终走向没落。

3.乱世之殇

余秋雨写过一篇《抱愧山西》:“我认为,是上个世纪中叶以来,连续不断的激进主义的暴力冲撞,一次次阻断了中国经济自然演进的路程,最终摧毁了山西商人。”意思是,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暴力冲撞,晋商定能继续成长,成为全球金融之翘楚。他认为晋商没落之原因是“时运不济”。

4.抱残守缺之殇

经济学家梁小民曾经在“百家讲坛”讲了一堂《晋商成败之谜》。他说:“最终摧毁晋商的,并不是这些动荡,而是晋商自己。当晋商自身强大时,可以把危机变成机遇,实现更大发展,只有当内部问题重重时,社会动乱才会变成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内部问题是什么?是晋商没完成两种转化。

一是晋商没完成封建商业资本向现代工业资本的转化。票号的钱不是直接借给企业,而是借给钱庄,再由钱庄借出去。商人借到的钱,只能用于周转,而不能用作长期投资。而同时期华尔街给企业家的,往往是股权投资,这才是真正的本钱。翻开摩根、高盛等投资银行的历史,都可以看到他们扶持了一大批好企业。

二是晋商没将封建钱庄金融制度转化成现代银行制度。现代银行靠什么?抵押。你把房契、地契拿来,我才贷款给你。而票号靠什么?信誉。万两银子一句话,我觉得你讲信誉,你说一句话我就把银子借给你。

1904年,一晋商想发起筹组银行的票号维新运动,却被当成谋反而遭扼杀。“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像晋商一样幸运,凭天时地利迅速爬上财富巅峰;也很少有人像晋商一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良机,以狂热执着去抱残守缺,直到错过最后一根稻草。”

2019年8月 *** “日升昌”

看着都对,都有道理,于是头晕。

想了半天,决定把票投给梁小民。

其实无论什么原因,结果都是,明明是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却眼睁睁地看着大胖孙子生在了别人家。一声叹息。

更多走西口是不是陕北民歌(西口情是山西还是陕西民歌)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