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千古绝唱不须多——盛唐诗人王之涣
作者: 周永
1
唐朝,盛产诗歌的朝代!
这是一个牛人,猛人迭出的朝代,初唐四杰,饮中八仙,大小李杜,诗仙,诗佛,诗鬼……
随便找几句,都是耳熟能详:“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居高声自远”,“床前明月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国破家何在”,“一行白鹭上青天”,“一片冰心在玉壶”,“相见时难别亦难”,“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些牛人、猛人以及他们留下的诗文,如灿烂星辰,照亮了整个大唐天空,也照亮了整个中华民族诗歌的天空,光芒万丈,熠熠生辉!
说到名胜古迹,我们往往会想到一些名言佳句,说到黄鹤楼,我们往往会想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说起爱晚亭,脑海里一定会蹦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如果说到鹳雀楼,脑海中第一个会想到的诗句是什么?
这个问题三岁的孩童都知道。
这就是流传度最广的,此句一出,他说第二的,恐怕一时还无人敢说第一。
不信?
好,那就来看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吟出这千古绝句的,当然只能是——王之涣。
2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 ,楼体壮观,结构奇巧,风景如画。诸多文人学雅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随便列几例:
唐代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唐代畅当《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唐代吴融《登鹳雀楼》:
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
冻开河水奔浑急,雪洗条山错落寒。
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
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
唐代耿湋《登鹳雀楼》:
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
黄河经海内,华岳镇关西。
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
终年不得意,空觉负东溪。
在这些诗歌当中,唯有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也是流传最广,而这些诗歌的写作时间基本都王之涣此诗之后。
此诗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昂扬。全诗四句二十个字,无一字生僻,无一句难懂,但展现出一幅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虚实相生,意境雄浑。以神来之笔书写大自然雄景奇姿,道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上的积极情怀。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希望、憧憬,与前两句写景承接自然、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向更高的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已不仅仅是写景了,而包含了无尽的哲理,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宋人沈括《梦溪笔谈》曾有评价:河中府鹳雀楼两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3
历史学家通常以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作为分界线,把唐代社会历史分为前后两大时期。然而,唐诗史学者习惯上把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分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688年,初唐四杰影响已经逐渐式微,有的已经英年早逝,倡导复古的陈子昂已接近而立,然尚未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张九龄也仅仅只有10岁,"沈宋"正值壮年,正是盛名赫赫之际。
历史的车轮,总是如水一般,滚滚东流,总会有耀眼的浪货不断涌起,撞击奔腾。
这一年,王之涣——一位伟大的诗人诞生了。
王之涣在新旧《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语焉不详,说王之涣为蓟门人。
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做官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
他有两个好兄弟。
一个叫王昌龄,对,没错,就是那个写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
还有一个兄弟叫高适,就是那个“莫愁天下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作者。
这两个兄弟,都是王之涣的迷弟,王昌龄比王之涣小10岁,高适在三兄弟中最小,比王之涣小14岁。
能和这两人唱和吟咏的人,焉能一般?
话说开元年间,有一年冬,天寒,雪舞长空。这样的日子对于诗人而言,适合干什么?
当然是喝酒吟诗。
话说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三人当时正在长安。如此雪景,焉能不过过酒瘾诗瘾?
三人相约到旗亭饮酒。
当时酒楼里有宴会,请的梨园班子在演唱,演唱到 *** 时,出来四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开始演唱当时著名诗人的诗歌。
高适发话:“我们三个也算有点名气,平时从来没有分出高低来。今天我们打个赌,看这四个姑娘唱谁的诗多,就算谁赢。”
就听第一个姑娘出场唱道: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面呈笑意,用手在墙上画了一道:“呵呵,it is mine (是俺的)。”
接着第二个姑娘唱到: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高适兴奋:“嘿嘿,这是我的”。也在墙上画了一道。
第三个姑娘跟着唱道: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按捺不住激动的神情:“又是我的”。再画一道。
王之涣一时有些着急,指着“诸妓之中最佳者 ”说:“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
啥意思?
就是王之涣指着四个姑娘中最漂亮的一个说:“这个最漂亮的姑娘,如果再不唱我的诗,我这一辈子就不再写诗了,也不跟你俩比划了!如果是我的诗,那你们就得拜我为师!”
不一会儿,那个姑娘出场唱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现场一片寂静!断然正是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
随后,三人大笑。王之涣甚为得意。未知当时另外两位牛人心里状态如何?我们也无法知道当时有没有拜师。
四歌妓问明情况后竞拜。
“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
三子从之,饮醉竟日。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的由来。
此事记载于唐代文人薛用弱的《集异记》中,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此诗被称为唐诗七绝压卷之作。
《唐诗别裁》引王渔洋的话说:“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
后世,王之涣的一个忠实粉丝——国学大师章太炎,用了四个字来形容此诗:绝句之最!
而关于此诗在大清天朝也有一则趣事: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和和绅,一起来到纪晓岚的阅微堂,看到纪晓岚正在练习书法。乾隆便顺手把自己拿着的一把纸扇交给纪晓岚,让他在上面题上一首诗。纪晓岚接过纸扇,只见上面有远山,近城,杨柳春风.他略加思索,便写下了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接过纸扇,大加赞赏:“好!好!龙飞凤舞,一气呵成,好!” 乾隆看完,又递到和绅手中说:“和爱卿,你评判一下。”
和绅接过纸扇,对纪晓岚的书法也大加赞赏,但是仔细一看,中间缺少了一个“间”字。便说:“纪晓岚,你知罪吗?”
纪晓岚笑了笑说:“何罪之有?”
和绅说:“你仔细看一看,给万岁爷写诗怎么少了一个‘间’字?”
乾隆大怒:“你这是故意漏字,来欺骗朕,该当死罪!”
纪晓岚拿起纸扇一看,果真漏下了一个“间”字,一时间冷汗直冒,但是,纪晓岚就是纪晓岚,绝不是白吃干饭的主。他立即镇定下来说:“万岁,我写得不是王之涣的《凉州词》,而是根据他的词,重新写的一首词。”
乾隆看了看纪晓岚那镇定的样子说:“既然你写的是另一首词,那你就给朕读一读。”
就见纪晓岚拿起纸扇朗诵起来:“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听完,哈哈大笑。
也有传说是慈禧的,真伪或许无从辨识,但由此可见,王之涣《凉州词》的艺术魅力和受欢迎的程度。
4
比起动辄千首,百首的诗人,王之涣的诗歌留存到现在的,那是少的可怜又可怜。史传王之涣流传下来的诗歌,仅仅只有六首。然而就这六首诗歌让我们看到了神来之笔。无论是写景还是状物,聚会还是送别。
来看看他的送别诗。
爱情、相思、离别这些都是唐诗常见的主题。送别,或许是人生当中最常见的一个场景了,而送别诗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了。正因为越是常见,想要别出心裁,写出新意,可以想象难度之大。
先看几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太白)。
还有谁能写出新意吗?
有,那就是本文的主角,王之涣。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任冀州衡水主簿,做一个不入流的小官,一次送朋友,写下了: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写送别,不写苦,以杨柳入题,写杨柳的苦,为啥苦?因为离别的人太多,所以被攀折的太多了,焉能不苦。杨柳都知道苦,更何况离别之人?
就王之涣的生平而言,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感谢一个人。
谁?靳能!
靳能又是何许人也?
就是给王之涣写墓志铭的人。当时他担任河南府永宁县尉,与王之涣堂弟王之咸是僚属关系,和王之涣属同一级别。在墓志铭中,他对王之涣的诗极力推崇,“歌从军,吟出塞,皎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他对王之涣的文采埋没也十分惋惜,“至夫雅颂发挥之作,诗骚兴喻之致,文在斯矣,代未知焉,惜乎!”
也正是因为靳能,我们才能大概的获知王之涣的生平和其人其事。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任冀州衡水主簿,赋《宴词》、《送别》。
开元十年(722年),王之涣与勃海李氏结婚,李氏乃冀州衡山县令李涤之第三女。这里多说两句,两人结婚时,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小17岁正值妙龄。县令千金,嫁给父亲部属、35岁又已婚的小小县尉,颇耐人寻味。这一定是为王之涣的才华所倾倒。
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15年,李氏安贫乐素,跟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氏不到40岁而守寡。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涣有前妻,两人竟不能合葬。不能不令人唏嘘。
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由于遭人诬陷诽谤,一怒之下辞去官职。
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元二十九年(741),王之涣家居十五年。
开元二十年(732年),王之涣流寓蓟门,30岁的高适听说好朋友老大哥来了,兴匆匆的来访,结果没有见到,十分郁闷,赋诗留赠。诗文云: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天宝元年(742年),在朋友和家人的劝慰之下,王之涣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同年二月二十四日遭疾终于官舍,享年五十五岁。
天宝二年(743年),王之涣葬于洛阳北原,永宁县尉靳能撰墓志铭。
关于王之涣墓志铭,这里再多说几句。
洛阳城北邙山历代墓葬众多。上世纪30年代初,洛阳地区盗墓成风,许多墓志被盗并被低价抛售。1932年, *** 元老、金石学家李根源在洛阳收购了93块唐代墓志,在这93块唐代墓志里面,其中有一块是《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王府君墓志铭》,也就是王之涣墓志铭!
王之涣墓志的出土在当时引起了轰动。1932年秋,李根源请国学大师章太炎题写“曲石精庐藏九十三唐志室”并将王之涣墓志铭拓本呈给章太炎鉴别,章太炎看后惊喜万分,认定为王之涣墓志铭,并为墓志题跋。其写道:“印泉(李根源)在洛得唐人墓志九十三石。此王之涣一石……即是盛唐诗人王之涣无疑……诵其诗而不悉人之行事,得此石乃具详本末,真大快也……若王为文安县尉,及其平生高节,非此石孰为传之?” 以后又有岑仲勉《续贞石证史》、启功《碑帖中的古代文学资料》、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中的《靳能所作王之涣墓志铭跋》等文均可作为佐证。
1937年日军攻占苏州,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墓志,李根源连夜将这批墓志运到了小王山,沉到山下关帝庙前的水池中。解放后,李根源将这批唐代墓志全部捐献给国家,其中大部分被南京博物院收藏,而异常珍贵的王之涣墓志则运至北京,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说到这里,再说一个人,那就是唐代大书法家,有颠张醉素之称的颠张——草书大家张旭。
《王之涣墓志》虽未署书丹者姓名,但其书法风格与同时期出土严仁墓志毫无二致。严仁墓志为唐大书法家张旭书丹,有专家学者根据两墓志之间的字体比较,将两件墓志的影印件加以比对,一望之下,两件墓志书法的点划提按以及全篇气势极其相似,完全是一人所写。确认王之涣墓志书丹者为张旭。
《王之涣墓志》志石上原题“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志石上有界格,局部有缺损,文字24行,满行24字,存545字。再看《王之涣墓志》上记载的“葬于洛阳北原”,时间为“天宝二年五月廿二日”,时间、地点这两项也都与《严仁墓志》的相近。
张旭曾经得到两位盛唐诗人的赠诗,一位是李颀,还有一位是高适,他写过一首《醉后赠张九旭》的诗,上文说过高适还写过《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诗留赠》,因诗证明,高适是分别与张旭、王之涣都有过交往的。王的墓志由其堂弟王之咸请人撰文、书丹,而撰文者靳能是王之咸的好友,王之咸曾任过长安尉,与张旭在长安时即已相识绝对是有可能的,他请张旭来为《王之涣墓志》书丹,也在情理之中。
5
虽然王之涣仅仅之留下了六首诗,我们在感到可惜之余也应该庆幸,假如如果没有这六首诗,那么大唐诗歌的天空乃至整个中华诗词的天空,一定有一方是灰暗的。
我们无法想象,为什么这么牛的一个诗人,新旧唐书都难寻其踪,而也只留存了六首诗歌,只能留下一些猜测:
一、王之涣官做的太小,不足以引起编史者的关注;
二、王之涣其人耿直,不畏权势,得罪小人,触发了当权者的不满,官本位思想作祟,故意不收其介绍;
三、后人收集不力。
试想,以王之涣的才换,绝不可能仅仅只写六首诗,因为一些不知道的原因而导致其他的诗散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绝大的损失。
而所有的猜测也仅仅只是猜测,具体什么原因,或许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现在依然能够看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样的千古绝句,依然能够在他的诗歌世界里去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雄浑悲壮,大气磅礴,朴实的人生哲理和深刻的道理。
少,又何妨?
千古绝唱,一句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