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蒋介石三次下野的原因(蒋介石的三次下野与原因),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蒋介石三次下野的原因(蒋介石的三次下野与原因)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蒋介石三次下野的原因(蒋介石的三次下野与原因)

董显光先生(中国近代著名报业家,前 *** 中宣部副部长,驻美大使)

蒋介石自1926年获得 *** 最高权力后,在统治大陆的23年中,先后经历了三次下野;分别在“军政”(1927 年8 月)、“训政”(1931年12月)和“ *** ”(1949年1月)时期。

蒋介石前两次下野的重要原因,正如董显光所言:尽管蒋“曾经行使 *** 的最高权力”,但“尚未得到老一辈同志所承认。他仍被认为军事的,而非政治的人物”。而第三次下野的因素主要是 *** 的军事打击,无兵就只能下台。

金以林老师(中国近代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一.史料来源

金以林:蒋介石三次下野的核心因素

金以林:《蒋介石的第二次下野与再起》,北京《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杨天石:《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2018年版

董显光:《蒋总统传》,中国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2年版

《陈诚先生回忆录:北伐平乱》,中国台北“国史馆”,2005年版;

“国防部”军务局史政处编:《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八军军史》“军之沿革”,中国台北,编者印行,1998年版

刘维开《蒋中正的一九四九——从下野到复行视事》,中国台北时英出版社,2009年版。

朱宗震:《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注:中国近代史著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

《蒋介石日记》,《上星期反省录》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藏

北伐领袖-蒋介石

二.第一次下野:冯玉祥投汪,桂系逼宫

1927年的宁汉对峙,并不是 *** 内的第一次分裂。自孙中山去世后,围绕领导权的继承问题,就开始了不断的内斗; 特别是在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许崇智等党内大老之间展开。其中真正的公开分裂,则是西山会议派从党内独立,另组 *** 中央党部。而蒋介石在这一系列的纠纷中,纵横捭阖,联合一方打击另一方,包括对 *** 、共产国际和鲍罗廷等人的利用,成为党内斗争的最大受益者。1926年7月,贵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在督师北伐前,又当选为 *** 中常会主席,成为党内名义上的最高领袖。

回顾在此前两年召开的 *** “一大”,连中执会候补委员都不是的蒋介石,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为中常会主席,自然引起党内大佬们的“不满”和“不服”,最终导致宁汉对峙。宁汉对峙初期,尽管 *** 和共产国际都支持汉方(武汉汪精卫集团)反蒋,但最关键的核心因素,还是来自 *** 内自身的反对势力。

蒋介石与冯玉祥

此时,在宁汉之外,又崛起了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影响着宁汉双方,这就是在长江以北迅猛发展的冯玉祥军事集团。1927年年6月,通过徐州会议,蒋介石得到冯的支持,成功瓦解了5 月间武汉中央与冯玉祥在郑州会议上的结盟,从而暂时化解了武汉对自己的武装讨伐。然而, 当1927年7 月15 日武汉开始“清党”后,冯玉祥又公开支持武汉,这就使宁汉对峙的天平倒向了汉方,蒋介石才不得不考虑下野。1927年7月28 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焕章(指冯玉祥)通电承认武汉为中央,是其失体统也。军人岂能执持两端乎。”

最后压倒他的稻草,其外部因素是孙传芳率部反攻,收复徐州,这是蒋介石北伐以来遭受的最大打击;而内部则又受桂系逼宫。

在 *** 内,老同志的“不满”和对于他“不服”是蒋介石被逼下野的一个核心所在。当时“他仍被认为军事的,而非政治的人物”。持这种看法的人不仅在 *** 内,甚至日本人也如此视蒋。这年10月,蒋介石下野赴日时曾感慨道:“到东京后,感想不佳,旧人仍以亡命视余,对国人之欺辱,令人愤慨。”第一次下野前,蒋介石无论在党内还是在国内政坛上,都只是一颗新星,从军力、财力,到人力储备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不足,尚无力全面抗衡党内反对派。而此前蒋又过于张扬,没有很好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因此引起众多的不满,所以被逼下野。可以说这次下野是他三次下野中最无奈的一次。

1928年中原大战时的蒋介石

三.第二次下野:蒋介石收复东北计划夭折,开始向政治领袖转型

基于第一次下野的前车之鉴。当1928年1 月,蒋介石复任总司令之初;不得不将北伐军分为4个集团军,分别以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分任这4个集团军总司令。二次北伐成功后,除上述4个军事集团外,加上广州的李济深、东北的张学良集团,可谓六大诸侯并存,而各省的小诸侯更是多如牛毛。此时南京国民 *** 的实际控制范围,只能集中在长江下游几省而已,因此国民 *** 不得不分设开封(冯玉祥)、太原(阎锡山)、武汉(李宗仁)、广州(李济深)四个政治分会,并任命张学良为东北保安司令。

从1929年蒋桂战争开始,到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蒋介石在党内胡汉民的支持下,为了实现真正的统一,与上述四个政治分会领袖分别展开内战,并最终赢得胜利。尽管蒋介石在军事上获得了空前的胜利,但并没有彻底改变他在 *** 内的地位。1931 年因与胡汉民约法之争,再度引起党内分裂。

蒋介石与胡汉民

1931年2月底,蒋介石软禁胡汉民(事后证明软禁胡汉民;实是操之过急)。5月,在日本的支持下;汪精卫、孙科、邹鲁、陈济棠、李宗仁等在广州成立国民 *** ,形成宁粤两个政权;冯玉祥,阎锡山集团趁机倒蒋。“九一八”事变后,曾在中原大战及对抗上述四大集团起到关键作用,并在宁粤对峙后力挺蒋的张学良集团,遭到毁灭性打击。蒋介石失去了对抗粤系的本钱,更重要的是面对外辱;他意识到必须迅速结束这种分裂的局面。

1931年9月21日,蒋介石在南京干部会议上即提出:“对广东以诚挚求其合作”。1931年9月23日,蒋介石又派蔡元培、张继、陈铭枢到香港与汪精卫、李宗仁、孙科等会谈;希望结束对峙,共御外侮。25日,蒋介石期以希望的国联调停失败;他首次产生与日开战的念头。当日日记云:“如果直接交涉或地方交涉,则必无良果。我不能任其鸱张,决与之死战,以定最后之存亡。与其不战而亡,不如战而亡,以存我中华民族之人格。”他准备将首都迁到西北,同时集中主力于陇海路。9月28日,蒋介石写下遗嘱:“持此复仇之志,奋吾吞虏之气。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愿我同胞团结一致,在中国 *** 领导指挥之下。坚忍刻苦,生聚教训,严守秩序,服从纪律,期于十年之内,湔雪今日无上之耻辱,完成国民革命之大业”(此时蒋,还对各地方实力联合抗日;抱有幻想)。

宁粤双方遂于1931年9月29日决定:1. 广州国民 *** 与南京国民 *** 同时通电取消;2. 双方组织统一会议,产生统一国民 *** 。10月1日,蒋介石电复粤方,表示在港、粤所定条件须斟酌修改,同时表示,随时可以恢复胡汉民、李济深的自由;本人去留问题,待和平会议时讨论。他要求粤方到南京召开统一会议。但10月2日,陈铭枢、蔡元培向蒋介石转达了粤方的意见,要求蒋先行通电:准备下野!中国忙于内斗之时;当天,日本军舰在南京下关 *** 。

熊式辉

1931年10月3日,蒋介石与熊式辉商量对日备战计划。蒋介石认为,无论和与战,西北实为 *** 第二根据地。如南京陷落,即迁都洛阳。同日日记云:“倭寇威胁之行,迄未杀止,实不知余为何如人也。可笑!” 5日,日本 *** 决议对南京国民 *** 提出严重警告,同时扬言将派五十余艘军舰到长江举行大 *** 。次日,日舰四艘即开入黄浦江。蒋介石估计日军有“上陆、入城”甚至开战的可能,准备届时通告《非战公约》签字国各国元首,提请他们注意保守《公约》之责任。日记称:“余决心与倭寇一战,此心反觉安定无事也。” 面对日本的武力威胁,蒋并不害怕;他寄希望国内尽早和解,北上抗日。

蒋介石加紧解决宁粤对峙。1931年10月12日,陈铭枢回到南京,向蒋介石报告赴粤和谈经过,声称粤方坚持须先恢复胡汉民自由,然后再谈和议。13日,蒋介石、胡汉民在中山陵会见,蒋介石同意胡汉民次日去上海。14日,蒋介石访问胡汉民,表示“过去之是非曲直,皆归一人任之,并自承错误”。日记云,胡汉民“亦颇感动”(胡汉民日后坚持蒋下野)。当日,胡汉民赴沪。

1931年10月15日,蒋介石与戴季陶商量,决定电告粤方:“统一会议开始之日,即为中正辞职之时;或粤方委员能允担任中央政治,则中正以付托有人,即当退避贤路。”蒋介石此时决心下野,以结束分裂。1931年10月22日,蒋介石与宋美龄飞抵上海,与汪精卫、胡汉民等会谈,议定外交方面先求得一致,以利共赴国难;党政军诸方面问题,留待以后会议详商。23日,粤方托蔡元培、张继携带汪精卫、孙科等联名函件赴宁,提出7项要求:1. 为共赴国难,先谋外交一致行动;2. 关于党国诸疑难问题,请宁方派代表赴沪共商;3. 党国根本问题在于集权于党,完成民主政治乃根本原则;4. 召集一、二、三届中央委员会议产生健全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5. 国民 *** 主席拟仿法、德总统制,以年高德劭者任之,现役军人不宜当选;6. 拟废除陆海空军总司令一职;7. 在统一会议决定以前,彼此应尽之责,双方应照常担负。这7条的矛头所指均是蒋介石已掌握的权力与地位,因此,蒋介石极为反感。他一面于复函中表示“事关内部,无不可以开诚相见,从容商谈”,一面则决定略加反击。

1931年10月27日,宁粤双方代表在上海举行预备会议。当天蒋日记云:“当此国难,决心负责到底,任何诽谤,在所不计。” 28日,蒋介石复电粤为各代表“指明其无诚意之真相”。31日日记又云:“吾人惟有忍辱负重,以尽职责,虽举世非之,而亦不能动摇我坚定之志。”蒋又决定不下野。这一时期,蒋介石不断与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商量,意见不一。

1931年11月2日,蒋介石发表演讲称:只要团结能早日实现,任何委屈痛苦,都能忍受。此后,蒋介石一让再让。3日,蒋介石召开干部会议,决定与粤方“无条件合开” *** 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解决党内争端。当晚再议,又决定“在中央合开,或京粤两处分开,皆随粤方之便”。11月5日,张继会见蒋介石,传达粤方意见,要求分别开会,蒋介石虽然不赞成,但决定“顺其意迁就”。7日,上海会议决定,在南京、广州分别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双方各自选出24人,成立统一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汪精卫与胡汉民(汪胡再分裂,让蒋彻底失望)

1931年11月12日,南京方面以“团结内部,抵御外侮”为主题,先行召开 *** 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7日,蒋介石决定统兵北上抗日,收复东北;对粤方做出最大退让。以此表示“对内退让,又欲使本党挽救对民众之信仰,非使代表放弃选举竞争,诚意与粤方合作不可”。当日,蒋介石派陈铭枢赴上海邀请汪精卫来京主持会议;蒋介石更在日记中明确地写道:“余决心统师北上抗日。” 然而原本与胡汉民合作反蒋的汪精卫,11月18日在广州共同召开另一个 *** 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但不久即闹翻,汪派改到上海,举行又一个 *** 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实召开3次)。粤汉系分裂,宁粤和解,北上抗日化为泡影。

1931年11月19日,蒋介石召集中央干部会议,决定全部接受粤方所拟中执、中监委员136人名单,蒋介石的这一意见为四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1日,会议通过“追认恢复党籍案”,承认在不同时期开除的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冯玉祥、顾孟余、汪精卫、阎锡山等314人的党籍。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蒋介石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进退问题。

1931年11月23日,蒋介石与熊式辉商量,声称:“将以国家利益为前提,如果余下野之后,国家能统一,外交能解决,则余之下野不失为革命者之立场。”12月6日,蒋介石设想了一个解决矛盾的办法。日记云:“此时对国事只有进退二途。进则积极负责,对内开国民大会,解决国事,对外在国联公证之下解决交涉,成败毁誉,皆由余一人任之,以待后世之公论。”同月7日,蒋介石与干部们谈话,表示要召开国民大会,“以本党政权提早奉还国民”,但吴稚晖认为“此着太险,现在只有以静制动,待其安静”。12日,蒋介石再次与干部们商量进退问题。李石曾、吴稚晖、戴季陶、吴铁城不主张蒋介石下野,何应钦、陈铭枢则希望蒋介石尽快下野。

李石曾( *** 元老,蒋介石拥护者)

1931年12月14日,九一八事变发生近三个月。蒋介石决心辞职,邀请各干部会商办法。15日,蒋介石向中央常务会议提出辞呈,声称“国事至此”,必须“从速实现团结”,自请辞去国民 *** 主席、行政院长、陆海空军总司令各职。会上,“众口纷呶(纷乱喧哗)”,蒋介石觉得极度凄酸日记云:以手造之国家,辛劳八年,死伤部下三十余万,犹亲生扶长之子,欲使一旦放弃,不能相见。经国赴俄不归,民国犹在孩提。今日又为先母六十八岁诞辰。呜呼!于国于党为不忠,于母为不孝,于子为不慈,自觉愧怍无地,未知以后如何为人以报答亲恩与党国也。

1931年12月16日,蒋介石到国民 *** 办理交代。17日,孙科等5代表到蒋介石寓所见面。18日,蒋介石与汪精卫、陈璧君、陈公博谈话。汪精卫要求蒋介石出任监察院长,蒋介石表示同意,他对孙科出任行政院长表示疑问,认为外交部长一职,陈友仁也不如伍朝枢。

1931年12月20日,蒋介石与陈布雷商量后,决定不参加党务。21日日记云:“明日开一中全会,腐化、恶化分子,济济一堂,诚所谓一丘之貉也。” 1931年12月21日,日本关东军进攻锦州前;张学良即下达放弃锦州命令。1931年12月22日,日本关东军进占通江口,法库;锦州告急。已下野的蒋介石,悲痛万分。

蒋介石与张学良

1931年12月22日,蒋介石不顾出任监察院长的许诺,乘机离宁。1931年12月25日,蒋介石电令张学良,要求东北军在锦州抵抗;此时原本的盟友张学良已不卖蒋的账,不久更投靠胡汉民;蒋大失所望。12月28日,日本关东军精锐第2师团向锦州发起总攻;国民 *** 代总统孙科再次发出急电,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反击:无论如何,必积极抵抗。但是1932年1月2日,东北军开始撤出锦州;第二天(1月3日)锦州沦陷,东北彻底丢失。

就这样,蒋介石第二次下野;中国也彻底丢失了东北。蒋介石在1931年12月24日日记云:“今次革命失败,是由于余不能自主。始误于老者(指孙中山),对俄对左(指 *** 及左派人士),皆不能贯彻本人主张,一意迁就,以误大局;再误于本党之历史,容纳胡汉民、孙科,一意迁就,乃至于不可收拾;而本人无干部、无组织、无侦探(指政治上无势力,无影响力),以致外交派唐绍仪、陈友仁、伍朝枢、孙科勾结倭寇以卖国(还有胡汉民,李宗仁,陈济棠),而先事未能察觉。陈济棠勾结左桂各派,古应芬利用陈逆,皆未能预为防制,乃遂陷于内外夹攻之环境,此皆无人扶翼之所致也”。

上海浴血抗战的 *** 中央军官兵

他痛定思痛后,开始寻求从军事领袖转型成政治领袖;并成立了“中华民族复兴社”;又称“蓝衣社”,以特务手段维护权利。很快,1932年1月他重新上台。当年2月,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件”;他指挥中央军与第19路军孤军浴血淞沪。各地军阀却坐壁上观,而 *** 红军发起赣州战役;牵制江西国军主力,无法驰援上海抗战。造成第一次淞沪会战,以国军失败告终。他开始全面实施攘外安内政策,首先打击粤桂地方势力,其次剿共。

蒋介石与陈诚

四.第三次下野

第二次下野时的蒋介石,虽然在党内的地位并未彻底改变,但所处的环境与实力发生了巨变。从1928年1月复职,到1931 年12月第二次下野,在这四年期间他牢牢控制着中央 *** ,无论军力和财力都发生了质变。

首先,他透过黄埔军校师生,源源不断地输入到收编的各类杂牌军中,并逐步训练成为蒋所用的部队。例如,原福建周荫人部曹万顺投入北伐阵营后,被任命为第17军军长。1928年底,国军实行编遣,蒋介石将隶属于第一集团军的该军整编为第11 师, 最初仍以曹万顺为师长,同时任命嫡系陈诚为副师长。半年后蒋就将曹调走而升陈诚为11 师师长, 一年后11 师扩编为第18军,仍由陈诚任军长。此后罗卓英、黄维接任军长,成为蒋介石的五大王牌军之一,也造就了陈诚的“土木系”。蒋介石就是这样逐步扩大自己的嫡系部队。而第一次下野前完全听命于他的军队只有他的第1军,且军长何应钦还时常不听从指挥。一旦冯玉祥表示服从武汉中央时,蒋介石就失去了抗衡的实力。但到193 1年后,他通过中原大战,已经有了以一抵四的实力。

其二,在财力上经过四年对中央 *** 的经营,特别是在宋子文的帮助下,蒋介石能有效操控江浙财阀为己所有,而此时长江流域的财富远远超过了北伐时代珠江流域的经济实力。而在1927年第一次下野时,他刚刚打下东南沿海,武汉中央的权威尚在南京之上,自己未能有效控制江浙财阀。这同他第二次下野前完全掌控江浙财阀的情形不同。因此,与第一次下野时的无奈相比,第二次下野时的蒋介石要从容得多。

蒋介石的前两次下野,都与 *** 内的分裂有关。对此,学界的认识大体是一致的。对第三次下野,有学者归因于美国对华援助不力;也有人认为是桂系逼宫;还有学者指出是“ *** 内对 *** 的和、战意见分歧所致”。以上因素,可以说都不错,但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还是在同 *** 的军事对抗中连续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的失利所致。特别是其五大主力的全部覆灭,对蒋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使其失去了抗击党内反对派的实力。

王牌军-第74军

三大战役前,被誉为“御林军”的整编第74师是最先被歼灭的;辽沈战役时新1军、新6军被全歼;淮海战役后,第18军在双堆集被歼,第5军在陈官屯全军覆灭。这五支军队之所以成为国军的王牌军,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有全部美械装备;而是在抗日战场上同日作战赢得的威名,其作战力之强是其他军队难以匹敌的;更重要的是作战意志顽强,对蒋介石及 *** 忠心。如第5军是国军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新1军、新6军的前身很大一部分也是出自第5军。而18军则是陈诚“土木系”的支柱。内战初期,第18军几乎是蒋的救火队,无论是对付 *** 刘伯承部的二野,还是陈毅的三野,胜多败少,特别是胡琏时代的整11 师。

注:有史学家认为,蒋早在辽沈战役后;就谋求退往台湾。

淮海战役初期,第18军归属白崇禧的华中剿总第12兵团。1948 年11月初,为解救徐州之围,蒋介石调黄维第12兵团东进,白崇禧一个“不”字也不敢说,更谈不上什么逼宫。但到这个月底, *** 完成对黄维兵团合围,12月6日发动总攻。同日,杜聿明部(辖第5 军)突围受阻。白崇禧才有底气抗拒蒋介石的命令。两天后,蒋致电白(指白崇禧)“命其以最快方法将所辖第二军调赴南京,增援守备兵力,但遭到拒绝。白氏并且进一步以其所拥有的兵力为后盾,要求蒋中正下野” 。2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无奈地写道:“桂白(指白崇禧)在汉口留 *** 东下之运械船舶,其叛逆昭彰,又对第二军东调始终阻止,乱臣叛将非可以诚感也。”

此时,尽管第12兵团司令黄维、第18军军长杨伯涛被俘,但蒋介石还寄希望于杜聿明部突围,保住他最后一张王牌。直到1949年1月10日,第5军的两位老长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被俘,第2兵团司令邱清泉自杀。至此,蒋介石的五大主力全军覆灭,蒋手中既没有王牌同 *** 对抗,同时也没有力量抗衡咄咄逼人的桂系,他才真正开始考虑下野。就在第5军被全歼的这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杜聿明部大半(今晨)似已被匪消灭,闻尚有三万人自陈官庄西南突围,未知能否安全出险,忧念无已。此为我黄河以南地区之主力,今已被歼,则兵力更形悬如。但已尽我心力,无可愧对我将士……今后下野可以无遗憾矣。前之所以不为桂系强逼下野者,惟此杜部待援,我责未尽耳”。

由此可见,蒋介石第三次下野,核心因素还是自己主要依靠的军事实力,特别是五大王牌军全部覆灭。

蒋氏最痛恨之人马歇尔(也许史学家认为马歇尔无错)

此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伴随着蒋介石在战场上的失利,美国选择了放弃蒋介石。对此,蒋介石痛恨地表示:“美国大使馆几乎为反华倒蒋之大本营,显受其 *** 之意图……两年以来美国 *** 马歇尔一贯倒蒋之政策至此更暴露无余,而其对我国侮辱亦至极点。”

特别是在他下野后总结教训时曾痛苦地表示:“此次革命剿匪失败并非失败于 *** ,而乃失败于俄史(苏联斯大林);亦非失败于俄史,而实失败于美马(美国马歇尔)冥顽不灵,任听俄共之宣传与英国之中伤,对于其本国之利害,与中国之关系,以及太平洋之安危,皆为其个人一时之爱恶,专泄其私愤,而置人类之祸福及其民族之荣辱存亡直而不问,今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悲剧惨境,已不能免。马歇尔实应负其全责,而余之外交运用无方,过信美国之能,急公好义,致有今日之惨败,亦应引咎自责。”

蒋介石与李宗仁,白崇禧

可见,在蒋介石的心目中并没有真正将桂系逼宫放在首位。而美国人选择放弃蒋介石,也主要是因为蒋在战场上败于 *** 所致。为了能够减轻 *** 的打压,甚至是抱一线希望与 *** 达成划江而治的目的,最大程度地保存 *** 的实力,蒋介石被迫选择暂时下野,而以李宗仁代总统,求得能与 *** 达成一定程度的和解,为自己赢得时间。因此,蒋氏的第三次下野, 主要因素是国共内战的失败和美国态度的转变。而他对 *** 的控制,远远比前两次要牢固得多。

更多蒋介石三次下野的原因(蒋介石的三次下野与原因)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