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赶快给心内科打电话请求会诊,这个孩子不太对劲。”
首都儿科研究所急诊科主治医师罗珊珊看到多多(化名)的第一眼,便发现他面色苍黄、精神反应弱,立刻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血压明显下降,心率只有30-40次/分,心音极低钝,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床旁心电图检查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监护下可见间断室性心动过速。罗珊珊心里有了一种很不好的猜测。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杨接到电话后,立刻赶往抢救室。
“患儿8岁,9月6日发烧伴腹痛,曾到附近医院就诊,服用一天半的抗生素,病情未好转。9月8日,患儿开始呕吐,脸色不好,立即到我院内科综合门诊就诊,接诊医生是李光璞,他发现孩子的精神很差,就送到了急诊抢救室……”在罗珊珊进行病情介绍的时候,刘杨已经完成了对多多的再次查体。她迅速梳理病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诊断多多为“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随后立即给予抗休克、抗心衰、抗心律失常等相应的药物治疗,并开启绿色通道,将多多紧急收入到心血管内科病房。
暴发性心肌炎也称急性重症心肌炎,是一种罕见病,起病常常没有先兆症状和体征,来势凶猛。发病期间会出现弥漫的心肌炎症性损害和心肌水肿,使心肌收缩力严重降低,并常伴有恶性心律失常或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导致循环衰竭。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儿会因难以纠正的心源性休克死亡或发生猝死,死亡率高达48%,是令医生都闻之色变的危重疾病。
刘杨丝毫不敢耽搁,立即拨通了心血管内科主任石琳的电话,石琳主任指示:“马上安装临时起搏器,改善心搏情况,保证重要器官供血,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此时,副主任医师林瑶和护士长刘彬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从家中赶往医院协助抢救。
在半小时内,医护人员完成了临时起搏器的安装,心脏在起搏器的带动下规律的跳动,多多的脸色慢慢变得红润,血压也逐渐平稳。但此时多多的心肌酶结果显示“肌钙蛋白及proBNP比正常值高出数千倍”,提示病情极其危重,石琳主任指示,紧急加大甲泼尼龙剂量联合丙球进行冲击治疗,联合血管活性药物等急救药物输注,保证各项指标稳步下降。心血管内科团队48小时不眠不休的抢救,让多多终于跨过了最危险的时期,转危为安。
9月20日,多多拔除了心脏起搏器,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恢复,预计本周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近几年,随着心脏机械辅助支持技术的发展,首儿所建立了导管室,配备了ECMO抢救设备,可为暴发性心肌炎儿童提供心脏器械辅助支持,同时经过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技术提升,医护团队具备精湛的暴发性心肌炎患儿抢救经验,使暴发性心肌炎儿童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升。近三年成功救治暴发性心肌炎患儿23例,多次创造了生命奇迹,更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家庭。
文 | 邓燕骏、石琳
摄 | 邓燕骏
编辑 | 宣传中心
首都儿科研究所
新闻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科普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