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牲畜刀,是刀身上雕有牲畜,或刀形如牲畜某个部位。这种设计,有的是具有某种含义,有的是为了增强刀的杀伤力。下面这三马刀,都与牲畜有关。一种砍翻沙俄军,一种双槽放血,一种20人用它大战五千骑兵。
马头刀。明清时期一种骑兵战刀,刀身为柳叶刀样式,刀柄为马头形,其上浮雕奔马图。马鞘的尖端也是马头形状,其上包饰也浮雕奔马图。这种刀单刃,利于劈砍,在明朝中晚期战果最为辉煌,著名边将马芳曾用此刀打残蒙古铁骑。清康熙帝组建的“虎衣藤牌兵”,用这种刀砍翻了沙俄军,收复千里疆土。
牛尾刀。明清时期一种战刀,因刀刃朝上斜放着很像牛尾而得名。刀身宽而薄,手感较轻,便于携带,舞动毫不费力,比雁翎刀、顺刀更具威慑力。有的牛尾刀开双道血槽,刀头开假刃,放血能力很强。同时刀身重心后移,劈砍更加方便有力,轻薄的刀尖可以留下较深伤痕。后此刀为江湖中人最爱,江湖仇杀多用此刀。
驩耳刀。宋代一种战刀,因刀身形如驩耳故名。驩是宋朝长得像马的一种牲畜,此刀见于宋曾公亮《武经总要》:“驩耳刀刃连袴长一尺,上锐下狭,柄长三尺,挖穴城墙时用以钻土。”这种刀在战场上不但可以杀敌,还可以挖城墙。南宋抗金猛将毕再遇用此刀,在开禧之战中,毕再遇手持双刀,以20人大战五千骑兵,阵斩金将。《宋史·毕再遇传》:“再遇独以二十人殿,当虏五千骑。手挥双刀,绝水奋击,手斩铁简骁将,因大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