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国有林场2020年度工作任务是什么(国有林场2020年度工作任务表),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国有林场2020年度工作任务是什么(国有林场2020年度工作任务表)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国有林场2020年度工作任务是什么(国有林场2020年度工作任务表)

2021年全国十佳林场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十三五”期间,我国4855个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国有林场已从4855个整合为4297个,“保生态、保民生”改革目标如期实现。国有林场立足新时代的新要求,矢志不渝地推进绿色发展,谱写出壮美的奋斗史诗,成就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典型范例。

为弘扬塞罕坝精神,广泛开展学习借鉴,更好推动国有林场事业发展,经中国林场协会2021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审议,确定38家国有林场为2021年“全国十佳林场”,为全国林场行业树立了学习样板。

北京市顺义区园林绿化局北大沟林场

  打造北京绿色屏障

北大沟林场始建于1956年,经营总面积254.64公顷,活立木蓄积量7569.5立方米。林场以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水平为目标,实行军事化管理。林场保持了20年没发生过森林火灾的优异成绩,多次获评森林防火先进集体、首都绿化美化先进单位,成为首都北京的绿色屏障和天然“绿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林场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森林防火,一手抓复工复产,定措施、推工程,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山西省大同市桦林背林场

  科技兴林人才强林

大同市桦林背林场建于1956年,总经营面积32.97万亩。林场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坚持以生态效益优先为原则,实施科技兴林、人才强林战略,经过几代林场人的努力,改变了林场单一的白桦天然次生林面貌,现在以白桦、杜松、云杉、油松、落叶松为建群树种的有林地16万亩,重点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2.3%。近10年来,林场累计为社会提供绿化造林苗木120万株、优质杜松种子2万公斤;在周边各县完成模拟飞播、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10万亩,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下李林场

  实施“六+四”森林经营

下李林场始建于1975年,经营总面积13.25万亩,天保工程森林管护面积8.75万亩。林场实行以保护森林资源、突出生态效益为主的方针,采取“六+四”森林经营法,即“六全覆盖、四严到位”。“六全覆盖”即全流域规划、全林分经营、全机械化作业、全采伐物利用、全过程管理、全措施跟进,“四严到位”即严格责任落实、严格作业流程、严格检查验收、严格考核奖惩。2016年至今,林场共实施精品造林7500亩、三北防护林工程500亩、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及黄土高原治理工程2500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000亩。林场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建立了吕梁山森林公园石马沟景区,打造了康养游乐区、田园农庄区、植物科普区、湿地涵养区和文化休闲区五大片区,成为群众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林场

  生态旅游带动产业发展

王爷府林场始建于1972年,总经营面积18.3万亩,森林覆盖率88.04%,活立木蓄积量40.41万立方米。林场围绕“抓机遇、保生态、谋发展、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构建和完善内部经营机制,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林场发展动力和活力,大力开展营造林,完成各项造林2.93万亩,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实现同步增长。发展生态旅游,开发的砬子沟景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养生园,开辟了两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了漂流、森林探险等旅游亮点。发展野生菌类、蕨菜、松果草籽等林业经济,实现年产值近千万元。建场以来,王爷府林场先后获评“二盟三市”森林草原防火先进单位18次、市级防沙治沙先进单位2次,2018年获得所在旗先进扶贫单位荣誉称号。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胜利机械林场

  绿染乌兰浩特

胜利机械林场始建于1976年,经营总面积4.5万亩。林场从成立之初就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克服当时恶劣的生态环境,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圆满地完成了三北防护林三期、四期工程,成为乌兰浩特市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林场坚持改革创新,培育森林资源,从2013年至今,林场每年完成生产抚育2.3万亩。已建成规模化苗圃基地两处,都配备了先进的电灌设施,培育的苗木有城市绿化树种、彩叶树种、经济林、花灌木等25个品种。近年来,林场不断完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改善软硬环境,外树行业形象,走出一条人与环境高度和谐的绿色发展之路。多年来,林场多次受到兴安盟委行署、乌兰浩特市委市 *** 表彰,2016年场长杨静才获评盟级劳动模范。

  吉林省敦化市国有林总场

  产业助推林场全面发展

敦化市各国有林场普遍成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18年,按照吉林省国有林场改革的要求,敦化16家国有林场合并成立敦化市国有林总场,总经营面积291万亩,森林总蓄积量2128万立方米。总场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坚持积极保护、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的方针,以绿色转型发展为核心,积极探索森林资源有偿使用的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下培育木耳以及人参、五味子、贝母等名贵中药材,采集红松籽,发展猪、牛、羊等养殖业,利用枫树资源优势建成了寒葱岭红色旅游观光区,逐步形成了种植、培植、养殖、采集、苗木和旅游等六大产业全面发展的格局。2019年,总场实现经营总收入1.36亿元、利润5980万元,带动当地1000余人就业。在三北五期工程中累计造林2800亩,指导全民义务植树54万株,为敦化市于2019年荣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作出重要贡献。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青年林场

  黑龙江美丽风景线

青年林场始建于1956年,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在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口”营造了一道绿色屏障。1992年建立齐齐哈尔森林公园;2015年获评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单位;2008年建设了苗木花卉基地,目前可供应城乡绿化各类苗木500万株。同时林场利用森林公园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历经几十年的大面积培育,现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独特的森林景观。

  黑龙江省庆安国有林场管理局新立林场

  生态经济双赢发展

新立林场始建于1984年,经营总面积40.3万亩,森林蓄积量155万立方米。林场按照经营方案的要求,坚持宜抚则抚、宜改则改、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用则用的方针,积极保护、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林场通过大力开展更新造林、补植补造、森林抚育等森林经营活动,完成人工造林5000亩,幼林抚育8400亩,成林抚育1700亩,封山育林7100亩,森林面积、蓄积量显著增长,林分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大力营造生态经济林,林冠下造红豆杉1.05万亩,红豆杉与红松嫁接4700亩,造沙棘经济林8300亩,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发展特色种植业、食品业、养殖业、花卉苗木产业,职工收入增加,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老街基林场

  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

老街基林场建于1963年,经营总面积30.59万亩,森林蓄积量183万立方米。林场由建场初期以采伐利用木材为主,发展为以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为主,红松坚果林、绿化大苗、林下种养殖等特色产业和黑木耳、农产品、水产及山产品采集加工等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国有林场。林场立足营林生产,大力造林,科学抚育,2008年至2020年累计完成人工营造林2万多亩,封山育林近22万亩,生态效益显著。近年来,林场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增长,职工年人均收入每5年翻一番,林场各项事业均走在了全省林场的前列。

江苏省南京市老山林场

  南京绿肺江北明珠

南京市老山林场始建于1916年,为全国仅存的八大百年国有林场之一。林场森林覆盖率95%,素有“南京绿肺、江北明珠”的美誉。林场把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防火通道85公里,投入2200万元建成了林场防火监控系统;投入6000万元完成森林抚育、病虫害防治、林相改造等,积极打造森林质量提升示范新样板。同时,林场在生态绿色产业方面,积极打造科普教育、植树造林、狮子岭云雾茶等六大基地,先后荣获江苏省森林资源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称号。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林场

  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

长兴县林场建于1952年,经营总面积7.56万亩,森林蓄积量49.23万立方米。林场通过强监管,创新“人工、科技、互联网+资源监管”相结合模式;重消防,强化示范队伍建设;严培育,促进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做品牌,打造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抓党建,消除“两张皮”等措施推动林场工作,焕发林场活力。做强青梅、毛竹、苗木等传统产业,实行“分户承包”经营模式,助推周边乡村振兴。建立铁皮石斛、灵芝等多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与高校合作,建设浙北经济林良种测试基地、梅种质资源库、竹产业等8个示范基地,全力打造集科研示范、科普体验及森林康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近5年,林场先后获得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森林消防示范队伍、浙江省现代国有林场等荣誉。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马头国有林场

  稳步推进林长制改革

泾县马头国有林场始建于1918年,是安徽省历史最悠久的林场,总面积2.9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1.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4.31%。近年来,林场积极探索试行双县级林长模式,协同“五绿”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点建设,打造“两山”理论实践样板,林场森林生态功能日益增强,发展活力不断提升。1948年率先从美国引进湿地松、火炬松进行栽培实验,2012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累计生产优质湿地松、火炬松种子1.1万公斤,为造林绿化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切实维护生态安全,无人机、远程监控、消防员齐上阵,实现森林巡护全覆盖,开展省地共建消防队伍专业化建设。林场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建设森林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森林旅游已颇具规模,林下经济作物“水杉石斛”名声在外。

 福建省泰宁国有林场

  “两高一优”培育速生丰产林

泰宁国有林场于1959年建场,拥有森林面积8.2万亩,森林蓄积量56.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3.2%。林场秉持“以林为本、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始终把森林资源培育摆在重要位置,按照培育万亩“两高一优”的目标,培育速生丰产林、国家储备林、省级经营示范林2.96万亩,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近3万亩,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稳步提升,生态效益显著。2019年,林场以杉木大径材基地和“百园千道”项目为抓手,突出森林生态怡养理念,推进以“共享绿色、生态为民”为主题的“一场一景”建设,建成森林步道13公里,同时还建成生态科普区、市民参与区等配套设施,成为泰宁古城一张亮丽的绿色名片。

  福建省邵武市国有林场

  以短养长林丰民富

邵武市国有林场建立于2017年8月,林地总面积44.4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38.6万立方米。林场始终注重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完成人工造林1.17万亩,大力调整现有林分单一的结构,变单层林为复层异龄混交林,并辅之以林下珍贵树种(闽楠、花榈木、半枫荷等)套种,着力打造“以短养长、永续利用、生态宜居、林丰民富”的现代化立体林业基地模式。通过林下中药材规模化套种模式,发展金线莲、铁皮石斛、多花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建成中药材套种基地5600亩,其中金线莲、铁皮石斛产品通过了有机认证,获得4项仿野生金线莲种植专利,在金线莲种质选育、仿生态栽培等方面的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全国仿野生金线莲种植提供了技术标准。

  江西省浮梁县银坞林场

发展产业助力脱贫

浮梁县银坞林场始建于1987年,通过科学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林场把用材林调整为经济林,引进茶叶种植大户,建立以“林+茶、茶+油”的种植方式打造示范亮点。同时,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其中景区被评为3A级景区。此外,林场每年的营林生产带动了周边村民和贫困户,为扶贫工作打造了长久的产业链,受益贫困户达590户,为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西省萍乡市大安生态公益林场

  推进林场高质量发展

萍乡市大安生态公益林场创建于1958年,林场山林分布在江西芦溪山口岩国家湿地公园、萍乡武功山国家5A级风景区和十八湾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98.3%,活立毛竹蓄积量428万株。林场优化经营管理,推进林场高质量发展;林长制全面落实;编制了2021-2030年森林经营方案和“十四五”采伐限额。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林下经济。实验探索种植中药材黄精和猕猴桃。新建管护房、修缮办公楼等,大大提升了职工幸福感。

山东省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

  毛白杨新品种摇篮

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于1963年建场,总面积1.09万亩,林木蓄积2.0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6.2%。几代林场人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经过50多年植树造林、森林管护,把长年风沙堆积、沙丘遍布、荒凉贫瘠的荒地变成了林茂、果香的生态林海。自建场以来,林场累计收集保存以毛白杨、小叶杨、刺槐等为主的种质资源 3600余份,成为我国毛白杨种质资源保存份数最多的地方,也是全国最大的毛白杨种质资源库,被誉为“毛白杨新品种的摇篮”。目前,林场以毛白杨优良品种推广繁育为依托,累计生产出以毛白杨为主的良种穗条1200万公斤、良种插穗5亿余段、良种苗木3200万株。林场坚持科技兴林、创新引领发展,注重人才培养、开展“引才引智”,发挥特色林果产业优势,助推了农户增收致富,提高了林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国有徐庄林场

  国家级侧柏良种基地

山亭区国有徐庄林场位于徐庄镇境内,建于1958年,有林地面积4.15万亩,森林覆盖率99.6%,属于国家级生态公益林,是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是山东省唯一一处国家级侧柏良种基地。2020年,国有徐庄林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森林经营管理,在重点林区设立卡点4处,加强野生动物动态监管巡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林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先后筹集资金100余万元解决职工住房困难,投入360余万元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先后补植改造疏林地4000亩,投资400万元抚育侧柏3万亩,林木蓄积量达15.34万立方米。建成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侧柏良种基地12000亩,改培楸树基地2000亩,发展草本药材丹参种植360亩,同时还引进无刺花椒优良品种,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科技下乡赶大集活动,辐射带动全区种植,提高了群众收入。

  河南省国有商城县金刚台林场

  开启融合发展新模式

金刚台林场始建于1958年,经营总面积4.72万亩,林木蓄积量28.0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8.36%。近年来,在各级党委 *** 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场干部职工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不断强化森林资源培育,高标准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积极构建林旅、林茶、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在实现林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生态保护、森林康养和林下经济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创了生态建设和旅游康养等多产业齐头并进的新局面,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称赞,被评为“市级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首批森林小镇、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林场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成员单位”,2019年代表全省林业系统参加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办的“全国国有林场宣讲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河南省国有济源市愚公林场

  全国林业科普基地

愚公林场始建于1952年,林场总经营面积2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7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2.44%,是黄河流域生态涵养带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和国家重点公益林区。林场坚持森林资源培育,促进林场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森林抚育5.26万亩。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建立苗圃基地,发展森林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积极组织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建成的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已向社会开放。荣获“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第四届梁希科普活动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湖北省英山县国有吴家山林场

  以林稳场旅游活场

吴家山林场始建于1961年,经营总面积4.5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2.57万立方米。林场坚持科学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围绕“以林稳场,旅游活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针,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不断夯实林场发展的基础,同时,充分发挥林场的优势,将绿色发展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适时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林下中草药和茶叶种植等项目,建成国家4A级景区,2018年4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形成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湖北省谷城县国有薤山林场

  做好生态旅游文章

薤山林场于1962年建场,总面积6.7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3.8%。2000年,林场全面实行禁伐,转为森林资源管护为主。林场转变发展思路,利用交通便利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森林旅游,推动林场由经营林木向经营生态转变、由经营林场到经营旅游转变,林场职工也由过去的采伐工人向护林员、旅游从业者转变,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2019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4000多万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林场通过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了林场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

  生态立场产业活场旅游强场

白云山国有林场始建于1958年,总面积3.1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7.6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2%。林场围绕“生态立场、产业活场、旅游强场”目标,坚持林茶一体、多元并举,不断强化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20多年来封山造林1万余亩;保持了多年无火险火灾、无乱砍滥伐现象发生的记录。林场打造了全国最美茶园之一,是国家有机茶生产出口基地和湖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均创收2000万元,成为林场最大的支柱产业。林场大力发展茶旅融合的森林康养业,推动林场变茶场、茶场变景区,形成了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模式,成为湖南省首家现代示范林场,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林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森林康养最佳目的地等。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五盖山国有林场

  小林场办出大产业

五盖山国有林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东南部,经营总面积9.65万亩,森林覆盖率99.9%,活立木蓄积量44万立方米。近年来,林场抓住国有林场改革契机,以“加快林业发展、提升生态质量”为重点,推动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在经营速丰林的同时,加大以松树、杉树为主的大径材培育,以楠木、红豆杉、伯乐树等珍贵树种为主的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年增木材储备量4536立方米。同时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创造了连续32年无山林火警火灾的成绩。发展茶叶种植等特色林下经济,注册了“五盖山”茶叶产品商标,打造五盖山“米茶”、云雾茶品牌,实现年收入1000万元。打造森林旅游品牌,将危旧房改造成湘南民宿、餐厅等,在主峰周围种植万亩高山杜鹃花,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罗田林场

  深圳的“后花园”

罗田林场始建于1958年,总面积1.2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4.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6.4%。林场围绕保护生态、建设公园、做好服务三大目标,以环境保护为根本,优先发展生态效益,合理利用,持续发展,承担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是深圳市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顺利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也是深圳市首个集徒步登山、游览观光、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省级森林公园,年均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2008年底林场发展模式由过去的用材林生产经营转变为生态林修复、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截至2020年,累计投入林业建设资金近2000万元,完成了10000多亩生态风景林建设。生态风景林内动植物品种多,林下植被丰富,森林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向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广西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

  广西现代林业龙头企业

三门江林场始建于1951年,经营面积76万亩,森林蓄积量366万立方米,年产木材25万立方米。林场坚持“以林为本,生态优先,分类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大力开展国家战略储备林项目建设和广西高质量商品林“双千”基地建设。主要经营用材林、经济林、花卉苗木、茶油深加工、森林旅游、餐饮服务和土地开发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稳步发展。打造集“苗木繁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于一体的油茶特色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十三五”期间,林场实现经营总收入9.28亿元,完成造林35.96万亩,生产木材119.58万立方米。林场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油茶科技示范基地、广西现代林业龙头企业、广西首批壮美林场,荣获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

  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博白林场始建于1962年,经营面积73万亩,森林蓄积量278万立方米,年产木材20万立方米以上,年产人造板25万立方米。林场认真抓好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促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不断发展壮大林下经济,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林场高质量发展。林场坚持守正创新,实施全国首例国有林场国土空间规划,在机械化和林业工业互联网建设等方面走在广西最前列,被列为广西智慧林场建设试点单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林场与所在县内28个乡镇开展联防联控,辖区内60万人无一例感染者,林场是博白县第一个复工复产的单位,也是广西第一个开展春季造林的单位。林场先后获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及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广西现代林业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级专利14项。

 重庆市国有轿子顶林场

  兴林播绿六十载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国有轿子顶林场始建于1958年,经营总面积4.92万亩,森林覆盖率87%。林场始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经营方针,强化森林资源管护,依托大数据平台打造智慧林场,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常抓不懈”防火工作策略,严格落实防火责任制,建场62年林区内未发生一起火情,多次被上级部门评为护林防火“先进单位”和天然林保护“先进集体”。林场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如猕猴桃、油茶种植,养蜂等,增加林地的附加值;创建了凤凰山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生态旅游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海鹰寺国有林场

  改革发展新起航

海鹰寺林场于2018年1月重组成立,由原国有通江县海鹰寺林场改制建立,经营面积6.45亩,全场森林覆盖率达97.13%。林场主要从事营林、护林工作,自1998年全面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林场主要以从事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森林管护为主。国有林场改革后,林场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鼓励职工多元化发展林下产业、林下种植业、养殖业、特色经果林,现已初具规模。建成良种板栗基地120亩,养殖生态跑山猪150余头、黄羊200只、本地山羊300余只、野生蜜蜂120桶,增加了职工收入,稳定了职工队伍。林场将继续为当地的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而不懈努力,全力开创新时期林场工作新局面。

四川省宣汉县五马归槽国有林场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五马归槽国有林场始建于1957年12月,林区面积2.137万亩,其中原始林海面积1万余亩,堪称“秦巴地区南端仅有的一片面积最大、树种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天然阔叶原始林”,活立木蓄积量17.5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9.39%。党的十八大以来,林场以“生态立场、法制兴场、旅游富场、和谐促场”为工作思路,始终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强化营林造林、依法管林、科技兴林、产业富林。现已发展成集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及避暑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国有林场(景区),实现了“林区向景区、青山向金山”的华丽转身,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四川省国有林场改革以来自主创业、转型发展的一面旗帜;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四川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四川不得不去的88个最美林草景观体验点”等荣誉称号。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天曌山国有林场

  中国森林氧吧

天曌山国有林场于1958年10月建场,林场规划总面积1.89万亩。林场结合自身优势,多措并举,创新开展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建设,坚持以游客为本,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提高景区文化内涵,打造天曌山女皇文化旅游园、天曌山旅游度假区,完善景区吃住行等服务。同时围绕生态休闲避暑目标人群开展宣传营销,拓展景区旅游消费市场。利用景区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国家森林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始终把林区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细化安全工作制度,增强安全工作力量,打造安全林区。四川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被授予“四川省首批国家级森林氧吧”“2018年四川最美森林康养基地”“中国森林养生基地”“中国森林康养林场”和“中国森林氧吧”等荣誉称号。

贵州省黎平县国有东风林场

  全国林木良种基地

东风林场经营总面积1.29万亩,森林蓄积量15.0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4.71%。林场始终坚持以林为本、科技兴林的方针,发挥资源优势,建成林木良种繁育基地3519亩,每年生产杉木、鹅掌楸、珍稀树木种子20公斤以上;生产杉木穗条10万株以上;培育杉木苗100万株以上,累计向贫困户赠送500多万株。加大储备林建设,定向培育大径材,完成国家储备林规划建设1500亩的目标。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发展森林旅游,每年为财政创收200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林场先后荣获“全国林木良种基地先进单位”“全国林木种苗先进单位”“全省良种基地先进单位”等称号,是“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全国自然教育学校(基地)”以及高校实习基地、科研合作基地。

 陕西省宝鸡市辛家山林业局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宝鸡市辛家山林业局建于1956年,林区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96.8%。1999年,林业局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顺应林业发展新形势,转变思想观念,调整经营模式,创新机制,把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公益林建设、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调整林业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林业局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积极实施森林抚育、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项目,使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87%增加到现在的96.8%,并保持连续41年无森林火灾的优异成绩,森林得以休养生息。林业局积极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积极发展森林旅游、苗木花卉、食用菌和天保苗圃、园林绿化工程以及森林康养等转产项目建设,推进林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企业经济持续向好,走上了一条良性健康发展之路。

陕西省洛南县国有石坡林场

林木种苗繁育有特色

洛南县国有石坡林场建于1981年,有林地面积12.45万亩。近年来,林场积极巩固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成果,坚持生态理念,大力造林,精心护林,积极改造营房,持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林地面积由2017年的9.39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2.4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从29.21万立方米增加到36.55万立方米,实现了面积和蓄积双增长的目标。林场把林木种苗繁育作为重要产业狠抓不放,利用先进苗木培育技术培育各类苗木,累计培育松柏类荒山造林容器苗2700万株(袋),核桃、连翘等经济林苗木800万株,雪松、红叶李、塔柏、垂柳、女贞等各类优质绿化苗木13.9万株,既满足了本场造林用苗,同时又面向社会销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

 甘肃省陇南市康南林业总场

  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

康南林业总场始建于1964年,建场50多年来,生产木材30多万立方米,完成人工造林13万亩。1998年,总场按照上级林业部门的要求全面停止采伐。2001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落实天然林管护面积55.34万亩,累计完成更新造林6.1万亩、天保造林1.7万亩、封山育林3.15万亩、森林抚育31.6万亩。到2019年底,林场森林经营面积由2011年的74.16万亩增加到83.28万亩,森林蓄积量由1998年的381万立方米增加到508.92万立方米,增长33.57%,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68.18%增加到97.75%,连续48年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对维护地区生态平衡和促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舟曲生态建设局茶岗林场

  建设生态屏障保护森林资源

茶岗林场始建于1958年,总经营面积50.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280万立方米,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土涵养林区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天然林资源保护区。林场始终坚持“建设生态屏障,保护森林资源”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全面推进现代化林场建设为主线,以科学绿色发展为统领,坚定不移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加大资源管护力度,狠抓森林防火,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林场良好的生态功能对缓解川西地区、秦岭南段生态系统的环境胁迫,减缓甘南草原和周边生态系统的退化和西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东部的荒漠化速度,减轻和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林场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先后被授予“省级先进集体”“护林防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甘肃省白水江生态建设局中路河林场

  “严”字当头护生态

中路河林场经营总面积71.07万亩,其中天保管护面积49.43万亩,森林蓄积量为60.8万立方米。林场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四高一严”的工作措施和“一联四严二管一到底”的营林方针,累计完成天然林更新9.7万亩、森林抚育6.7万亩、人工造林11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林分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3项指标同步增长的良好势头。狠抓森林资源管护,通过落实责任、严防严控,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连续3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林场被评为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灾后重建先进单位,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称号。

  青海省西宁市湟水林场

  高原绿色明珠

西宁市湟水林场成立于1951年,经营总面积36668亩,森林覆盖率达93%以上。近年来在青海省森林资源保护、科技引领、国土绿化、育苗生产等工作中发挥了骨干、示范和带动作用。成功创建了省级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加大乡土杨树选育,先后取得省级科技成果20余项,累计生产杨树良种种条420万根、良种苗木200万株,被广泛应用于青海省城乡绿化中;积极参与国土绿化,累计完成荒山造林25160亩,栽植各类苗木共84.31万株。林场先后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全国质量信得过苗圃”“全国特色种苗基地”等荣誉称号。

更多国有林场2020年度工作任务是什么(国有林场2020年度工作任务表)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