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夕阳之歌》为什么那么美
刚听《千千阙歌》时在上初二,听不懂意思。也找了歌词来读,但是粤语的表达确实与普通话现代文的表达存在巨大差异,仍然无法理解。只隐约觉得音乐好听,有吸引人的力量。
高中时候正值情感细腻,多愁善感,对粤语表达也逐渐熟悉,细听之下有摇撼心灵的力量,我们自然会面对离别,所以每逢离别就会一起听这首《千千阙歌》,有些音乐基础的人就会自己学着唱,我们往往夸大了离别的悲伤,在人群中大家都懂得伪装,只是气氛感人,需要努力忍住泪水。在与十分重要的人分别时,或者知道因此一别,互相的情感和关系要发生巨大变化,在无人之处、或者在默默相对的深夜,就会痛哭失声,十分失态。我想,不管你现在多么坚强,多么平淡地面对痛哭,曾经都多愁善感过。那时候的情感是真实的,虽然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是,那种纯粹,那种真实无欺的伤痛是切身体会到的。那是多么美,又是多么难得!因为那段短暂的纯洁之后,我们的人生就逐渐被世界沾染,逐渐麻木甚至不屑一顾,我们的青春就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青春时候因某首歌而哭,是多么简单可贵的经历。我那时候认为《千千阙歌》是写一去不会再见的离别,是类似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伤感离别。是类似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难舍与悲痛。在高中过去很久之后,回来听这首歌,感觉突然不同,但是暗中庆幸,自己当初为这样一首歌而落泪,算不上丢人,甚至可以说是幸运的。
现在不常听歌,现在的小鲜肉的歌相当不合胃口。并不是自己就老了,只是小时候听惯了那些精心制作的歌曲,只是作为对文字感兴趣的人熟悉了当年那些典雅深情的歌词。更重要的是优秀老歌中有一种动人的真诚力量。只是当年那些温暖忧伤的旋律记载着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青春之所以一去不返,不是我们的心态变老,而是我们经受了社会的苦痛后养成了适应能力,有了起码的苦难免疫力。不能够再用那么纯粹美好的心灵来感受这些情感。现在来听《千千阙歌》,能感受到那种离别时的咏叹尽管难舍,却是相当克制的。即便就此一别,天涯路人,仍是感激多于祈盼的。这种感情并不像我们年少时想象的那么悲伤,是哀而不伤的。甚至不刻意追求重逢,也明知重逢后彼此都必将改变,因此只是用心感受,用心留恋此时此刻的情感。因为此刻一过,这离别就永远失去了。你我之间这纯粹的伤怀就断送了。此刻一过我们都长大了,我们又都失去了。
《夕阳之歌》有很多版本,我这里只谈三个版本:原唱是日本歌手近藤真彦,歌名就叫做《夕阳之歌》,然后是陈慧娴的《千千阙歌》,一个月之后梅艳芳版 的《夕阳之歌》也正式发行了。曲子都是一样的,是日本国宝级流行音乐作曲家马饲野康二作的曲子。
当然影响力最大的版本是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几乎达到了大街小巷传唱的地步(这让我想到刀郎当年的火热程度)。虽然梅艳芳版的《夕阳之歌》和这首歌几乎同期推出,两首歌经过了激烈的竞争,在年终颁奖礼上,这两首歌双双入选了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虽然专辑《In Brasil》(《夕阳之歌》所在专辑)在销量上逊于陈慧娴的《永远是你的朋友》(《千千阙歌》所在专辑),但年终的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的金曲金奖依旧由《夕阳之歌》获得。这个当然是有原因的,那时候梅艳芳已经是天后级人物,而陈慧娴是在《千千阙歌》大受欢迎之后才真正成名的。
三首歌曲的共同点:首先,前面说过,曲子是一样的。其次,三首歌都有关于“夕阳”的描写。在汉语语境之中,“夕阳”是一个典型的伤感迷茫的意向,当然这跟人们普遍的情感认知是相符合的。在古代诗歌之中有很多典型例子:比如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就营造了一个迷茫忧愁的意境;比如李白的“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写出了漂泊与感伤;比如韩偓“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写出了夕阳之下的相思。千百年来美好的诗歌和音乐能够感动我们,是因为其中的情感未曾变化,自文明之初,人类的情感都是相同的。
近藤真彦的《夕阳之歌》中关于夕阳的句子“慢慢的高楼林立的城市,这一刻被晚霞映红”,“斜射到我的脸颊上,是同那时一样的夕阳”;《千千阙歌》里面关于夕阳的句子是“徐徐回望,曾属于彼此的晚上。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梅艳芳版的“斜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随云霞渐散逝去的光彩不复还。”虽然都是伤感的词句,但情感有偏向。近藤的“夕阳”是指离开时对现实的不满,对梦想不能实现的不甘;陈慧娴的“夕阳”是对对方赠予自己的美好情感的感激;梅艳芳的“夕阳”是对灿烂不常,繁华易逝的人生感叹。
三首歌曲情感表达的不同之处:
近藤的原版就其传播上来说反而远远不及陈慧娴版和梅艳芳版,这一点有日本地域狭小,人口不多的原因,还有歌曲本身的原因。这首歌有非常典型的日本人的情感特色:就是情感狭隘,表达的是对事业不成、爱情夭折、人世艰难的抱怨和不满,里面包含着日本人性情中的感伤与内心的坚决。正是《菊与刀》所表达的内心的进取与骨子里面的自卑与狭隘。这种感情在日本自然大受欢迎,但是在华语影响范围的亚洲各国,人们内心里是看不起这样的情感的,所以传播自然受阻。举例说明:“没有挥手,心中道”再见“,离开这座肮脏不堪的城市”,“嘴里嘟哝着他妈的,在沥青路上蹭着步。啦啦啦,春夏秋。”,“即使是跪地祈求,也想得到爱,仅此而已。”这种情感一定程度上是卑微的。
当然曲子里的温情是相当可取的,很多日本歌曲都具有这种温情脉脉的细腻,但是歌词的格局上是不足的,可以说梅版和陈版在歌词上的格局是远胜于原版的。
梅艳芳的版本站在人生的高度表现了灿烂繁华、转眼云烟的感慨,表现了光阴易减、人心漂泊、苦多乐少的深沉怀想,进而产生不如归去的念头。格局上远远超越了原版,只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文化修养不足的人理解起来就不易,这一点影响了唱片的销量。梅艳芳自己说这首歌是她一生的写照。确实如此,正是她悲情一生的注脚。
《夕阳之歌》
斜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
随云霞渐散,逝去的光彩不复还。
迟迟年月,难耐这一生的变幻。
如浮云聚散,缠结这沧桑的倦颜。
漫长路,骤觉光阴退减,
欢欣总短暂未再返。
哪个看透我梦想,是平淡。
曾遇上几多风雨翻,编织我交错梦幻。
曾遇你真心的臂弯,伴我走过患难。
奔波中心灰意淡,路上纷扰波折再一弯。
一天想,想到归去但已晚。
啊,天生孤单的我心暗淡。
路上风霜哭笑再一弯。
一天想,想到归去但已晚。
历经一生繁华,但这繁华转瞬云烟,光彩难留,一生变幻。得到了世界,未得到温暖。到如今,只剩下沧桑的倦颜。然后回想起来,我这一生其实只需要平平淡淡,只需要简简单单的生活,只需要爱我疼我的一个人,只需要一个温暖的臂弯。然而这些平常的幸福,就是没有得到。想要回去已经晚了!这是多么深沉的悲痛啊,这不像是一个年轻人的情感,这像是一个垂垂老人对其一生的哀叹。
这首歌曲总结了梅艳芳的一生,暗示了她的悲凉命运,暗示了她的死亡。“斜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随云霞渐散,逝去的光彩不复还。”这歌词十分不祥。2003年,梅艳芳在明知自己患子宫颈癌晚期情况下,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一连开了8场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在最后一场演唱会结束后梅艳芳披上刘培基先生设计的米白色婚纱演唱《夕阳之歌》后与观众告别。观众在看这场演出时,应该内心凄凉,如看先知。梅艳芳演唱这首歌的时候音色凄苦凛冽,让人不忍心细听。如同看透人生,来日无多的老人。充满着坚强、深情女人的不舍以及对命运的控诉。这就是情深不寿的道理吧!这首歌里面那撼人心魂的压抑和纳兰性德的“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异曲同工。这就是我们爱梅艳芳、心疼她,也心疼我们自己的原因!
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展示的是与情人离别的情景,在这情景之下,情感深沉纯洁但是相当克制,相当有尊严。对这爱情的美好充满感激。但并不特别留恋,只是把这离别当成生命中最重要、最美好、最伤感的一刻来对待。
徐徐回望,曾属于彼此的晚上。
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
如流傻泪,祈望可体恤兼见谅。
明晨离别你,路也许孤单得漫长。
一瞬间,太多东西要讲。
可惜即将在各一方。
只好深深把这刻尽凝望。
来日纵是千千阙歌,
飘于远方我路上。
来日纵是千千晚星,
亮过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这宵美丽,
亦绝不可使我更欣赏。
AH……因你今晚共我唱。
只是尽力咏叹这一刻的重要,只是想在心中留下所有的美好。如果我不小心流泪,祈求你原谅我的失态,你只需要记住我的美好。即便孤单我也能够承受,自此以后无论世间多少繁华,我都会有所克制,无法尽情享受,都不会有你在的世界美好。我对你的请求只是“当某天,雨点轻敲你窗,当风声吹乱你构想,可否抽空想这张旧模样。”只需要你明白“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就好了。有一句话叫做“我思君处君思我”,如此,你我之间就算是互不相负了。
陈慧娴音色甜美,年纪轻轻却有极其成熟的情感表达能力。抒情汪洋恣肆而又十分克制。表达的情感不矫情而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极具辨识度的天才嗓音加上粤语歌词的铿锵音韵的加成,使得《千千阙歌》常听常新,经久不衰,注定有不朽的生命力。作为一个歌手,有此一曲,人生无虚。作为一个听歌的人,能被这一曲感动,十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