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
可能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我的朋友。已经55岁的Z大叔找到我。他神情凝重。我们一落座。他打开话匣子便停不下来了。此时他的脸色失去了往日的温和。说到情绪激动,话语落地时,语气吐的很重。脖子上的青筋暴起,额头上三道深深的皱纹让我想到老家的黄土地。
我静静的听他倾诉。在他缓气的空档里,真诚及时的给他添好热茶。时不时的点头“嗯哼”几句。表示自己有认真在听。我心里明白:他现在最需要的是情感上对长久压抑情绪的宣泄,作为朋友,在现在这个关键点上绝对不能打断他去表达自身的看法和见解。先像这样等他都发泄出来就好了。
他说了很多,我也听了很久。若是除掉他情绪上的“过分”表达。再减去他多次重复性的自怨自艾。事情的经过就很简单了。起因是他女儿摊上网贷到期不还,金额有八千多的样子。网贷公司电话打到他这里来。说他孩儿借贷的时候留的是他的号码。Z朋友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个人觉得:他们那辈人呐。有一个共同的底色。大都是一辈子勤勤恳恳的低头做事。踏踏实实的挺胸做人,有钱没钱都要去存钱。对饥饿对贫穷是怕到了骨子里。他们也是现在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盘。消费观念和现在很多不懂事儿的年轻人是完全相反的)。他哪里懂得这个。就被吓到了。挂完电话他就给孩子打电话过去。听他前面述说的语气,他应该是严厉的质问女儿有没有借网贷。又为什么写他的号码。。。。。而他孩子只是冷冷对他说:“你不要管,电话不要接就好了。”他一听更急更气了。就再打电话过去。。几次之后他也撂下狠话“你混好混歹就这样了,当我没有你这个女儿之类的。。。。”后来,他女儿干脆换了号码,他也打不通了。而网贷公司的电话还一直打给他。。他一个人远在离家一千三百多公里的地方。身边也没有什么可以唠叨唠叨的人。就想到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