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盗梦空间》
梦境穿插的剪辑如行云流水般顺畅,镜头语言饱满,充满感情,观影过程全然没有任何不适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充满奇特幻想的梦空间。在这个梦空间里,我们成为了自己的造梦师,编织 个只属于自己的梦空间,所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念来自由支配。本来一个人就有 个梦空间,可是造梦的人多了,或许是当时心中相似的懵 懂的意念,于是有的奇遇于同一梦境。
《盗梦空间》更像是诺兰对逝去24年的老博尔赫斯的致敬之作,那些精心设计的迷幻桥段、梦与梦之间的关联、梦与现实的对接都像极了博尔赫斯小说;迷宫、镜子更是博尔赫斯的著名标签。和小说最大的不同在于,诺兰用极致夸张的影像元素还原了模糊神奇的梦境,最妙的是在费舍尔第二层梦境中坠落的奔驰客车连接了第一、第三、第四层梦,被无限延长的下坠过程让重力法则彻底失效,变成电影中最迷人、最招摇的标志性事件。这是一部“不怕剧透”的电影,导演和编剧为了故事的成立给予观众很多假设和规则,包括人的潜意识、梦中梦、重新诠释的“穿越”等等。其实最伟大的造梦师应该是影片以导演诺兰为首的制作团队,能将自己的想法变成一部电影,观众在观影时又何尝不是进入了他的梦境。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带来的欢乐笑场,这恐怕是导演也始料未及的。
2、《源代码》
这部电影除了讲述一个科幻的故事,更探讨了哲学与人性,在这个条件下我们是否有权随意利用别人的意识,或者这个仅残留着意识的人是否有权决定自己的死亡。可惜电影讲的故事太过简单,对人性哲学的探讨也浅了,否则应该是可以拿不少奖项的。
电影的主题涉及到一个平行空间的理论:世界可能会随着每个决定和选择,分化扩散出无限数量的平行世界,对应无限数量的可能的选择结果,因此在不同的平行世界里,可能是垂垂老矣或尚未出生,或者索性成为量子力学的发现者本身。影片《源代码》的故事无时不在渗透给观众这样的平行空间理论,但在导演的掌控之下,这个故事让观众充满好奇与观看欲,并思考人类的意义。导演邓肯·琼斯想利用影片的主题挑战观众的思维,让观众忘记影片中的具体角色,使观众钟情于这样结构的影片。
3、《恐怖游轮》
不错,前面是吓人,后面是细思极恐 开局20分钟,喜欢的演员的角色就没了。吓死我了, 看到一半感觉太吓人了,然后就去看了评论,就感觉好多了,后面不可怕,就是有点乱。最后和评论一起看,看懂了 我觉得,最后不是闭环,算是平行空间吧。
故事开始的单身母亲杰西和她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营造了一种时尚的神秘感。以闭合环形的结构,在“环形”基础上延伸的想象,给予观众更多的思考与感受 。电影并未以血腥场面骇人,却以精巧的剧情架构和宿命般的一波三折,让观众不但沉入其中。电影中奇特的轮回式剧本架构无疑是本片最为吸引人的特质。其独特之处在于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既可以理解游轮为一个时间异常区域,来自不同时空的同一批访客上演杀戮轮回,也可以理解为已经死去的灵魂产生的灵异幻境,颇有“濒死片”的意境。这一类双向的互动电影,其最大价值就在于每个观众可以不断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自圆其说的过程中享受到思考的乐趣。
4、《突袭2:暴徒》
延续了前作暴力血腥的风格,拳拳到肉,刀刀见血,完全不在乎血浆消耗量,武打戏更多了,相比第一部在拍摄技法和动作场面上都有了进步,看得人肾上腺素飙升,极致追求动作戏当然也带来了一些逻辑上的缺陷,但瑕不掩瑜,拍摄1对多武打戏份时,处理不好会出现反派罚站、一个一个上去送等情况。
《突袭2:暴徒》从故事到动作场面的全面升级为影片赢得一片赞誉,它是加雷斯·埃文斯是个不错的商业片导演的证明,但也同时证明了,他不是一个很好的编剧。它的人物和情节只为激发暴力和打斗而存在,故事讲得太过一般,但对动作片迷来说,它令人振奋,它的动作场面设计之精妙创造了这种类型新的篇章。动作风格既有西方人擅长制造的奇观式的场景,又有东方人讲究的套路和风格,可以说是二者的融合。它的每一场动作戏都是技巧、勇气与想象力的结晶。
5、《致命魔术》
有趣的是,我小时候一直有个幻想,我当时在想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瞬间到一个地方,比任何交通工具快。所以我想如果可以克隆记忆,那么我可以世界各地设置类似于小电话亭,从一头进去消失,从另一头出现。我还觉得可以把一个个细胞重构,如果是物体就重构分子。
虽然这并非一部主流的电影,却仍然带给观众很多乐趣。能看出来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是想在影片中深入探讨有关人性的东西,不过似乎不太成功,但两位主演休·杰克曼和克里斯蒂安·贝尔的表演,却值得称道。该片有着演员卖力的表演,顺畅的叙事和时而复现的小细节。《致命魔术》这部影片既具备了商业电影的诸多特质,也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影像作品,它向观众展现的种种视觉奇观、曲折离奇的情节设置,突转性的结尾,使观众在观影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着旺盛的观看热情。此外,该片也是现代社会个体生存境遇的一种隐喻。观众看到的是对成功嫉妒执迷至扭曲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绝对的矛盾和对立,机械或曰现代科技下人的主体性的丧失等。
6、《未知死亡》
男主角好惨,明天起床都要经历一次刚刚知道未婚妻死亡的悲痛感受。剧本可以再精简一些,删除一些多余的情节,完全可以拍成人性的经典。剧情稍微有点bug,逻辑方面勉强自圆其说,节奏有点混乱,不过最后干掉boss的场面,还是让人暗爽。
印度一贯的歌舞仍在这部动作电影中出现,但是女主角(阿辛Asin Thottumkal)轻松活泼自然的表演让人不觉得乏味,反倒觉得有些喜剧效果,给电影增加一丝新意,也能让观众轻松片刻。电影在节奏上和气氛把握上作得还是不错的,一部长达3小时的电影却不会让观众犯困。印度电影在不断发展与学习中,该片的复仇片段大量借鉴了欧美经典片中的剧情与风格,男主角强壮的肌肉及前后两个成功的造型反差,童话式的浪漫爱情故事,复仇时的 *** ,以及独具异域风情的歌舞,符合现代审美观的剪接、特效、后期处理,无一不吸引着观众的眼球,不失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片。由其是在中国,倍受年轻一代的追棒。该片在剧情正面意义较小,男主角为所欲为的复仇行动,从某方面来说弘扬了暴力,容易引导青少年树立错误的人生观。
该片可以说是一部将爱情、喜剧、悲剧、暴力、恐怖、悬疑以及动作等各种元素完美融合的商业大片,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故事虽俗套却不腻人,男主角的复仇计划虽暴力却让人大快人心意犹未尽,片中的每一位演员都将角色表演的入木三分,女主角的善良和热心是那样的真实,男主角言谈举止大方得体,虽家财万贯却依然为世俗的善良和淳朴而感动。
7、《拳霸》
虽然讲的是“泰拳”,但更多呈现的却是对肘法和腿法的运用,不知道这是不是泰拳的特点。而且看得出,托尼·贾的腿功相当厉害,很敏捷很具杀伤力。另外,泰国不愧是“佛教之国”,总能适宜地把宗教元素融入进去。大佛头掉下来的那一幕,颇有点警世意味在里头——人可以信神佛,却不能不敬神佛。
该片淋漓尽致展现了泰国的国技-泰拳,导演刻意把拳手们设计为不同拳种和不同人种,从而更加烘托出泰拳的独特魅力,全面展示了泰拳的威力,画面拍摄得既真实又充满视觉 *** ,片中无替身也没有使用特技,获得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和日本导演北野武的一致推荐。从电影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导演在宣扬他对于国粹保护的态度,无论是泰拳还是“盗佛”这条主线,都包含了这点,片中更有多处借坏头目之口说出了某些泰国人对于这些传统国粹的不尊重,并同时以托尼·贾的胜 *** 打击了这种思想。
该片让人觉得既久违又异常亲切。这是一部纯粹爽气的功夫片。男主角托尼·贾硬桥硬马真功夫,全部亲身上阵,让观众一探泰拳艺术的凶猛奥妙。片中托尼·贾的精彩对打,随着情节发展,敌人越来越强,托尼·贾越打越有劲,观众也看得越来越过瘾,竟有忘记身在何处大增同试拳脚之欲望。整部电影无论对话还是论其内容都很娱乐观众耳目,同时也不忘炫耀大名鼎鼎的泰拳和渐趋成熟的影视技术。花样繁多的爆破场景、水底摄影、越来越升级的对打场面以及观众熟悉的你追我逃戏,整部电影绝对令你乐不可支。从巷弄追逐、赛车奔驰到作为主要噱头的泰拳擂台赛,利落的动作设计与精准的摄影、剪接、节奏,都会令人产生 *** 。对手打完了一个还有下一个,一个比一个强,打的方式和范围也是越来越广,从台上一直到楼上,最后从玻璃窗飞身而出,顿时心的畅快与散落的玻璃同时飞落。
8、《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
小时候看的时候净看了个爽,现在再拿出来重温才发现这片子有着多可贵的精神内涵:真正的女权精神与反叛精神,触及本质的“在废土如何生存”(从源头解决问题),以及干净利落的人物心理线,还有改装车!吉他一响,全体奔赴英灵殿,沙土飞扬间,不合理的冲动就是最大的合理。
影片最无序的打斗和碰撞都显得合理,这不是现实主义的范畴,而是富于想象力的规则。米勒导演示范了如何制作动作场景,让之既符合物理学又符合伦理学。有因有果,既有选择又有影响。影片真正出色的当然不是故事,精简到几乎让人察觉不到存在感的文戏实在是够痛快,飙车戏动作戏贯穿全片,虽然最后会有点疲惫感,但不妨碍肾上腺素仍然不断飙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关键词就是“疯”,整部电影的制作都是围绕这个词,无论是剪辑调度、角色设计、飙车动作设计、演员表演、特效甚至美术配乐等等,都透着一股邪典味十足的疯劲,让影片完成度极高。
导演乔治·米勒在影片里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角色,但是电影更让人称赞地在于,这些角色特质并不依靠语言或者对话来加以“解释”。影片不仅拥有好故事、好角色,更是一场疯狂的冒险。片中出现的巨大沙漠龙卷风,这一场戏得到了极好的处理:龙卷风以时速100英里的超快速度在银幕上推进,而这个画面并没有被活跃的摄影镜头和快速的剪辑手法喧宾夺主;而镜头内除龙卷风以外的事物也安排地恰到好处,其真实感和逼真性也是当代电影所缺乏的。
9、《血战钢锯岭》
本月看了好几部描述二战时期故事的电影,而只有这一部细致描绘了战争的惨烈的场景,不论是满目疮痍的土地还是满地的断肢残臂,看得让人非常的难受,也更加让人坚定反战反暴力的心。虽然Doss的信念放在当时并不合时宜,但因为他的虔诚和坚定,他所信仰的上帝真的站在了他的身后保佑他也保佑了他所救治的人。愿世界和平再无战争。
《血战钢锯岭》用毫无保留的手段,真实还原了冲绳战役的宏大奇景和点滴细节。呼啸而过的子弹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焦土上横尸遍野,《血战钢锯岭》中对于战争如何血腥与残酷的展现,以及战斗规模的宏大,都是在同类题材影片中少见的。影片和导演梅尔·吉布森一贯的风格一样,不仅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更有无法割舍的亲情、浪漫忠贞的爱情和坚忍笃定的信念。《血战钢锯岭》故事节奏有张有弛,既极度写实更饱含诗化的美学风格,在惨烈中努力营造出一份崇高之美。同时,全片成功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全片浑然一体地展现出极为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影片虽然大篇幅渲染了极为惨烈血腥的战斗场面,但同时擅长以细腻动人的镜头语言着重刻画人物的心灵世界,展现出一个凶残杀戮和至善拯救并存的现实图景。该片按照叙事风格大概分割成两个部分,双重风格交相辉映,共同营造出一份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和灵魂涤荡。
10、《前目的地》
看过再看原著再看一遍发现,炸弹客的设定有点强行加戏的感觉,完全为增加电影元素,但有点违背了原著完美闭环的感觉。不过整体改编还是到位的。虽然公司的动机有些不明和矛盾,并不影响故事形成两个完美闭合的环。未婚妈妈的戏份太赞,令人动容,光芒远盖过了伊桑霍克。
作为金爵奖的参赛影片,《前目的地》的确很另类,伊桑·霍克和萨拉·斯诺克用演技撑起了全片,后者对于男性形象的驾驭,更是帅到肯定要让一堆蕾丝边脱裤子。而且,尽管打着科幻片的名号,但电影中的视觉奇效基本等于0,就靠着剧情和剪辑将这样一个急需补充脑白金的电影组合的节奏轻快、紧凑,异常流畅不生硬,很好看。《前目的地》以科幻电影作为包装,外表看来很有些现代电影的表征。影片看起来很流畅,叙事张力也很足,不要害怕看起来杂乱。《前目的地》能够被上海电影节选入主竞赛单元,说明其开放性、多元文化价值所在。
片中由澳大利亚年轻女星莎拉·斯诺克饰演“她”和“他”,伊桑·霍克饰演“我”和炸弹客,伊桑的演技自不必说,但是该片中,莎拉的表现实在突出,她在扮演男人时候的造型,颇有里昂那多的味道,但是她演技精湛到,估计有人一开始会发现不了,“他”原来是个女的。在看完全片和小说之后,会发现导演的叙事结构与小说稍有不同,开片的第一个桥段,正是由“他”变成“我”的一幕。
全程无尿点的十部顶级神作,每部都是舍不得快进的好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