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蜂蜜哥講故事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 杨六郎并非排行老六(图片:〔清〕康熙 五彩人物纹长方瓷板)《杨家将》讲述了北宋年间杨家名将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当时,杨家名将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看过《杨家将》的人都知道,杨家将集体出征辽国, *** 滩血战辽人。杨继业撞死李陵碑,大郎二郎三郎战死,四郎被迫娶了辽国公主,五郎出家去当和尚,六郎逃出生天继续抗辽,七郎突出重围搬救兵被潘仁美害死。后来的佘太君等十二寡妇征西,穆桂英大破天门镇,杨宗保挂帅出征。还有后来的杨文广平定边患,这些民间传说和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有三代代表人物:一代杨业,二代杨延昭(杨大郎,原名延朗),六郎是辽人称呼他的外号,三代杨文广。
杨延昭(958—1014年)。杨延昭在家排行长子,为什么被称“六郎”呢?因为辽人自古传说天上的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是专门克制辽国的,而杨延昭身为抗辽名将,辽人对他非常害怕,认为他就是天上克辽的那颗星下凡来的,所以称其为“杨六郎”。
古画 杨家将 杨延昭 杨六郎(图片:[清] 绣像杨家将全传)杨延昭自幼跟随父亲杨业征战,习得作战技巧,再加上他聪明机智,智勇双全,所以很得杨业疼爱,杨业曾说:“此儿类我”。每逢出征,杨业都会把他带在身边,让他接受战事的磨练。
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杨延昭年仅二十九岁,随父亲杨业攻打应、朔等地,并担任先锋部将,虽然年纪很轻,但杨延昭勇猛善战,成功夺取朔州,战斗期间虽有流箭射中手臂也不退却。
杨业死后,杨延昭初以父荫补供奉官,其父殉国后又补崇仪副使,出知景州。当时江淮灾荒,杨延昭调任江淮南都巡检使,以备盗贼。再以崇仪使知定远军,又调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加如京使。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辽国又再次向宋朝进攻,宋军节节败退。同年九月,辽军攻打遂城(今河北徐水),遂城守将正是杨延昭。由于辽国萧太后亲自指挥作战,因此辽军士气如虹,而相反的,遂城中的守军不满三千人,援兵又迟迟不来,宋军岌岌可危。还好杨延昭机智应战,派所有城中居民壮丁轮流守城,被甲执械,日夜固守,一直坚持到十月间。
原本初冬天气并不很寒冷,突然寒流来袭,一夕之间气温骤降,杨延昭见机不可失,马上命城中军民汲水浇灌城墙,城墙立刻变得坚固又光滑,使辽军无法攻城,只好绕过遂城进攻别地。此举及时解除了遂城的危机,当战役结束之后,杨延昭名震四方,宋真宗称赞杨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而遂城也被誉为“铁遂城”。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辽国再度举兵攻宋,杨延昭与杨嗣共守保州,在遂城西北的羊山下埋伏,等辽军攻城时,杨延昭以少数骑兵诱敌至羊山下,然后伏兵突起,把辽军一举歼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羊山之伏”。
在宋、辽订立“ *** 渊之盟”后,杨延昭以为国耻,于是拒绝朝廷“勿伤北朝人骑”之命令,与张凝、石普等人依旧追击辽军游骑兵。直到辽军败退之后,又不顾朝廷“勿追契丹”之命,亲自率领万余部众,猛追辽军至边界区,还大破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尽管杨延昭的这些举动破坏了朝廷规定,期间也有小人谗言妒忌,但宋真宗知道杨延昭忠心为国,所以并没有追究或阻止。
杨延昭生活俭朴、带兵有方,能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作战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而论功行赏时,他又总是将功劳谦让给属下,有时他甚至把自己的俸禄和赏赐全都转送给属下,因此,士兵们对他非常信任及爱戴。他前后戍守边境二十多年,辽人对他又敬又畏,称他为“杨六郎”。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七日,杨延昭逝于高阳关副都部署任所,享年57岁。杨延昭去世后,宋真宗甚为悼念,特地派人护送其灵柩返乡,沿途人皆“望棺而泣”,就连辽国敌人也闻讯举哀致敬。
在杨延昭与辽国交手的二十多年中,凭借他英勇善战、忠心为国且带兵有方,因此屡败辽军,为北宋国境安全提供了稳固而有力的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