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国脉集团,专注数字化转型近二十年。二十年来,国脉集团与客户同频共振,走过了 *** 信息化、电子政务和数字 *** 三个阶段,亲历了数字 *** 建设的点滴。2022年即将过去,我们基于对趋势的研究、政策的理解、需求的把握,结合自身实践,梳理过去一年的典型事件,总结了2022年数字 *** 的十大事件,从不同角度展现本年度数字 *** 建设成效,以期与您共同回顾。2023年,我们期待与您继续携手相伴、并肩前行、引领创新。
NO.1首个国家级数字 *** 建设指导文件
6月2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加强数字 *** 建设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全面开创数字 *** 建设新局面所作出的首个国家层面系统规范、部署数字 *** 建设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重在解决数字 *** 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指导意见》明确了数字 *** 建设的目标原则、重点任务、推进机制等,提出了构建协同高效的 *** 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构建数字 *** 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科学规范的数字 *** 建设制度规则体系、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构建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以数字 *** 建设全面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加强党对数字 *** 建设工作的领导等七个方面的数字 *** 建设重点任务,对实现数字 *** 建设全国一盘棋推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注:以上部分省份数据为笔者根据网络公开数据进行整理。
根据2021年数字 *** 服务能力评估结果显示,全国共有21个省级地方成立了数字 *** 建设相关领导小组(如广东成立数字 *** 改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广西成立数字广西建设领导小组等),23个省级地方设立了政务数据统筹管理机构(如河南成立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安徽省成立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等),24个省级地方出台发布了数字 *** 建设相关规划、方案、行动计划等。同时,笔者也发现,在《指导意见》颁布后,有部分省份陆续制定政策,如浙江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级将国务院《指导意见》7个方面143条任务逐项落实到本地区数字 *** 重大改革任务和数字化重大应用中,从而确保规定动作接得牢、改革任务全覆盖、重点内容相衔接,并同步制定任务清单,明确工作体系、责任单位,确保了各项任务量化闭环,落细落实。
NO.2数据二十条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1月6日,《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数据流通交易规则。6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为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提供了详细的施工图。12月19日, *** 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发布《 *** 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二十条》),《数据二十条》为解决数据要素化进程中的现实困境,提出了数据基础制度的“四梁八柱”,即:数据产权制度、数据要素流动和交易制度、数据要素的收益分配制度和治理制度。
注:资料来源于CIC国家工信安全中心,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根据笔者观察,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各地积极绿色数据要素化难题,加快推动数据基础制度落地,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率先探索成立数据合规委员会,并在全国实现了首创 *** 首席数据官制度、首创数字空间以及首创数据经纪人三个首创,推动数据从资源到资产转变;贵州省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首发全新数据交易规则体系,通过《数据要素流通交易规则(试行)》绿色“数据确权难”,通过《数据产品成本评估指引1.0》《数据产品交易价格评估指引1.0》《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指引1.0》绿色“数据定价难”,通过《数据交易合规性审查指南》《数据交易安全评估指南》《数据商准入及运行管理指南》绿色“数据监管难”,同时,还于12月26日发布《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从部门职责、交易场所、交易标的、交易主体、交易流程、安全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解决了在哪里进行数据流通交易、数据流通交易什么、流通交易谁来参与干等一系列问题。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7个省份出台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相应条例,已成立了44家数据交易机构。
NO.3电子证照全国互通互认
2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明确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从国家层面解决电子证照标准规范不健全、互通互认机制不完善、共享服务体系不完备、应用场景不丰富等问题,提出到2022年底前,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企业和群众常用证照基本实现电子化,与实体证照同步制发和应用,在全国范围内标准统一、互通互认;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广泛应用,社会化应用取得积极进展。
据笔者观察,政策出台后,我国各部委、各地区积极开展电子证照落地实施工作,如交通运输部印发了《道路运输电子证照运行服务规范(试行)》,规范道路运输电子证照的应用服务和系统运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证书电子证照试运行的通知》,要求自2022年12月15日起,在河北、吉林、广东、四川、广西、 *** 、天津、重庆等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电子证照试运行;川渝两省市联合印发《第一批川渝电子证照亮证互认实施清单》,提出在2022年底前实现20项电子证照川渝两地亮证互认;上海市印发了《上海市电子证照管理办法》,明确了电子证照的制发和归集、应用与服务、日常管理与监督考核等内容;山东省发布了《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现在,已有257个部门(单位)的204个涉企业务系统接入电子营业证照系统,已为现有的1376.6万户市场主体全部生成电子营业证照,居全国第二位;河南省印发了《河南省加快推进电子证照等“四电”扩大应用和互通互认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材料“四电”扩大应用和互通互认。此外,根据《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数据显示,我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汇聚电子证照900余种,提供共享服务超过20亿次,在支撑政务服务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NO.4各地掀起数据立法浪潮
《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等法律法规陆续发布,金融、工信等行业陆续发布数据监管规定,我国已初步搭建起数据立法框架。与此同时,在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实施后,2022年,我国各地也掀起了一股数据立法热潮,如《上海市数据条例》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江西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自3月1日起施行,《山东省公共数据开放办法》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重庆市数据条例》《黑龙江省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自7月1日起施行,《辽宁省大数据发展条例》自8月1日起施行,《四川省数据条例》《陕西省大数据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条例》均将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等。
注:以上部分省份数据为笔者根据网络公开数据进行整理。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11个省级出台数据相关条例,对数据赋能产业、数据安全保护、数据共享等内容进行规制。梳理发现,各地有关数据立法各具特色,如《上海市数据条例》以保护促利用的立法主线,聚焦数据权益保障、数据流通利用、数据安全管理三大环节;《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重点围绕公共数据,建立以政策制度、标准规范、组织保障、网络安全体系为支撑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重庆市数据条例》注重地方特色,强调推动建设国际数据港,推进川渝共建数据标准体系和数据共享利用机制,协同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等;《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条例》专门设置了数据市场章节,对广西的数据市场培育、市场主体、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交易规范等方面内容进行明确和规范,是为数不多的为数据要素市场单设独立章节且规定相对具体的数据领域地方性法规。
NO.5“东数西算”全面启动
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这是继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后,中国正式开启又一次国土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配行动。“东数西算”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牵头“东数西算”工程8月份进展情况显示,8个国家算力枢纽所在地方 *** 高度重视,建立了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印发了枢纽节点建设方案,细化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时间节点,推进枢纽节点建设;8个国家算力枢纽均进入深化实施阶段,新开工数据中心项目达60余个,新建数据中心规模超110万标准机架,项目总投资超4000亿元,算力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同时,西部数据中心占比稳步提高,全国算力结构逐步优化。
NO.6首部优化行政审批省级综合性法规
12月1日起,经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全票通过的《河北省优化行政审批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共6章58条,围绕审批标准化、审批规范化、审批便利化、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规范,是全国首部优化行政审批,全面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省级综合性法规,是河北省开展创制性立法的重要成果。
《条例》提出,推行集中办理,规定各级人民 *** 应当设立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实行“一窗通办”,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综合窗口出件;推行行政审批“一网通办”和全流程网上办理,规定各级人民 *** 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行政审批业务,新建行政审批业务系统应当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进行建设,不得单独建设,并明确规定加快推进行政审批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并对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网上服务作出规定;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规定行政审批部门行使行政审批职权时,应当统一使用行政审批专用印章。
NO.7首个 *** 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标准化试点
6月29日,长沙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组织召开 *** 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工作启动会,标志着该项试点任务在长沙启动。据了解,信息化项目专业技术性强,业务流程复杂,目前相关标准规范尚不完善,影响着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迫切需要以科学适用的标准作为指引,推动提升项目建设水平。基于此,2021年3月,长沙申报的“ *** 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标准化试点”获批第七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该项目也是全国 *** 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领域首个成功申报的试点;期望率先运用标准化的手段,围绕 *** 投资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为全国探索经验。
同时,笔者认为,“统筹”一直是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关键词之一,各地正在探索通过建立 *** 信息化项目全要素全过程扎口管理机制,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本账”统筹管理,实现项目全要素信息“上图入库”和全过程可控可管可控。比如在2022年4月底,长沙出台了《长沙市 *** 投资信息化项目统筹集约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启动了长沙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等10个项目统筹集约建设试点;浙江省要求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统筹管理,加强数字 *** 领域重大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统筹管理,建立项目经费与绩效评估挂钩机制;广东省要求各级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信息化项目管理,构建政务信息化项目全要素管理体系,实现项目全要素信息线上管理和分析研判,还要求加强政务信息化项目标准符合性审查,推动项目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江西省要求探索建立综合论证、联合审批、绿色通道等项目管理新模式,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能;四川省要求健全数字 *** 建设工作机制,完善信息化建设、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数据管理、技术支撑、标准规划等专项推进机制,加强“全流程”项目管理,分年度制定政务信息化项目清单,规范项目建设运营。
NO.8行程码和健康码正在宣告落幕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由属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通知》颁布后,2022年12月12日中国信通院及三家电信营运企业分别发布公告,自12月13日0时起,运行时间达1034天的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APP等查询渠道也同步下线;此外,健康码的应用场景也被限定于特定场所。这意味着,曾经作为数字技术的“优等生”,诞生于2020年2月以数字治理创新模式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充当过重要角色的健康码正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至于后续,健康码平台是否会以某种形式转变身份依然存续于公共生活中,笔者认为现在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不管健康码是下线还是留用,这并不意味着数字化治理模式的终结,相反,我们更需要关注未来的数字化进程中如何设置权力的“防火墙”,如何把握数字治理的“共同底线”。目前,有些地方,健康码本身就嵌入在当地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上或者与其他功能进行了融合,比如上海市健康码只是随申码的功能之一,海南省健康码则与海口公交乘车码、实名登记码“三码合一”,陕西省电子健康码融合了就医服务、疫情防控、疫苗接种、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医保结算等多项服务,实现了“一码通用、一码多用”功能。
NO.9绿色双碳与数字 *** 相互赋能
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行格局。2022年6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数字 *** 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碳排放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体系,推动形成集约节约、循环高效、普惠共享的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2022年8月18日,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了10项具体行动。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我国的双碳目标。由此可见,绿色双碳或成为数字化领域新的赛道。
同时,笔者认为,数字化与低碳化开始孪生发展,数字化、低碳化都是全球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二者可以互相促进,通过在数字生活中倡导绿色双碳,在绿色双碳生活中体现数字化发展,而数字底座“一体赋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 *** 运行“一网协同”等正是二者充分结合的集中体现。在数字底座方面,通过坚持大平台、大系统的建设思路,构建了绿色低碳大数据中心,建立了数字资源一本账,实现了资源整合、高效配置,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资源,比如广东省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省市县镇村五级全覆盖的“一片云、一张网”,省市两级超过3935个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实现全省政务信息基础设施统筹利用和集成共享。在数字服务方面,通过“一网通办”的建设来实现公共服务高效化和便捷化,践行绿色双碳,比如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了321项跨省通办事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均设置跨省通办专区,开通京津冀、长三角、川渝等6个区域通办和41个“点对点”省际通办服务,聊城市、德州市、岳阳市等地积极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均是以减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等方式做到“无纸化”“低成本”办事,实现了数字 *** 与绿色双碳孪生发展。
NO.10电子政务排名居全球第43位
12月28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发布《2022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报告显示,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持续向前推进,中国电子政务水平在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排名43位,这是自报告发布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是全球增幅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中,作为衡量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核心指标的在线服务指数为0.8876,为“非常高”,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水平。这也代表,从2012年到2022年的10年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屡创新高,从0.5359增长到0.8119,排名从78位上升到43位,基本达到全球领先发展水平,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从“追赶者”开始进入到“领跑者”行列。
作者:蒋艳琼,湖南国脉原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脉电子政务网网” 、“来源:国脉原道”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脉电子政务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