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京杭运河南旺水枢纽失传技术(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京杭运河南旺水枢纽失传技术(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京杭运河南旺水枢纽失传技术(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

石䃗岸,又称分水䃗岸,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地处京杭大运河“水脊”南旺分水口(小汶河与运河交汇处)对岸的分水龙王庙庙门前,西与分水龙王庙建筑群相连,东隔运河与分水口正对,南距柳林闸5里,北5里为十里闸。是会通河(济宁至临清段运河)右岸中的一段石砌堤岸,南旺分水的核心水工设施,具有分汶水、护庙宇、水路码头三大主要功能。

清《八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总图》(石䃗岸、分水龙王庙和分水口)

石䃗岸在元代济州河西堤的基础上建造,南北长约230米,东西宽7-8米,高约6米,两端接旧堤。石䃗岸平面呈曲线形,底部用长1.7-1.8米杉木桩密集竖立作基础,其上外侧用长0.7米、宽0.5米、厚0.4米的青石板砌筑15层,里侧用三合土夹杂不规则石块夯筑而成,顶部平铺长2.7米、宽0.32米、厚0.4米的海漫石,每两块条石中间均用浇有“分水䃗岸”字样的锔扣和白石灰连接黏合固定。石䃗岸还设建有三道台阶连接运河和分水龙王庙,台阶前端两侧各放置一对高约0.5米、体卧面积约1平方米的石雕水兽。石䃗岸依地势和迎汶水而建,设置科学,工程浩大,砌筑坚固,规律整齐,科技含量高。据清光绪十四年,立于南旺分水龙王庙《汶邑西南南旺镇分水》碑记载:“龙王庙门首为分水入运顶冲之区,旧有石䃗岸工,相传明永乐年间舆庙同建者也。……自兴工以来,积诚所感,百余日幸无烈风暴雨,遂得戽乾塘水,清其根底,得以修筑完整,并于䃗岸上加修海漫一层,庙门牌坊外增修石路三间,复建立十二石椿,以为船只挽揽停泊,籍免打犁之毁,法极周密,此皆前人意所未及而”。我国著名水利史学家姚汉源教授在《京杭运河史》一书中亦记称:“分水口对岸建有分水龙王庙。庙前建有大石工一段,长49丈,砌石15层,高1丈8尺,以防汶水出口后顶冲”。

拍摄于1964年的石䃗岸老照片(自北向南)

明永乐九年(1411年),筑戴村坝,引汶水经小汶河西流,至南旺运河济运。“引汶济运”8年后,又在南旺分水口(又称汶运交汇口、小汶河河口,)对岸的龙王庙庙门前,设计建造了向运河河心凸出的弧形结构石䃗岸,利用石䃗岸工顶冲实现南北不同水量分流济运。“四分南流出柳林闸至济宁一百里,合于泗、沂;六分北流出十里闸至临清三百五十里,合于漳、卫”。解决了运河河道水量“南丰北少”,分水口以北“无他水,独赖汶水”,北上漕艘时常浅阻的问题。相传石䃗岸与分水龙王庙同年建,共生共存。石䃗岸横挡分水口,后连龙王庙;东阻汶水冲击,西护庙宇平安。因此,分水龙王庙历经明、清两代不断增建,逐渐形成了占地面积56100平方米,拥有庙祠楼亭达15座之多,具有祭祀和纪念功能的建筑群落。石䃗岸还兼作水路码头,置建有三道台阶,岸顶部为庙门前行人道,并在岸下竖有12根石桩,用于船只挽系缆绳。凡过往的官商民人无不在此下船拾级而上,登岸祭拜、观光游览。清乾隆皇帝六次南巡经过南旺分水龙王庙,均停舟礼祭,赋诗勒石。

拍摄于1916年前的石䃗岸老照片(自东向西)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罢漕运,京杭大运河南旺枢纽段河道逐渐淤塞废运。1959年,小汶河上游筑坝堵复,运河水源断绝,南旺枢纽工程荒废,石䃗岸也随之弃置。1969年,石䃗岸被部分拆除,其条石用作当地修建生产路及排灌站。200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南旺枢纽及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进行了考古发掘,石䃗岸得以修复重现。石䃗岸遗址位于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大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分水口与石䃗岸遗存相连的分水龙王庙遗址、引汶济运的小汶河河道、汶水南北分流的会通河(南旺枢纽段)河道,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南旺分水口石䃗岸遗址(自东向西)

更多京杭运河南旺水枢纽失传技术(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