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文|令狐伯光
这个周杰伦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已经上线一段时间,这个热度肉眼可见地降下去了。这张专辑的情况果然和当天上线时我个人的预料一样,短时间热度肯定会爆棚,但因为歌曲本身守旧同时在好听上不行,最终很难复制陈奕迅《孤勇者》的成就。
最近华语乐坛还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蔡徐坤专辑《迷》正式登录某音乐平台。其实这倒不是今年的专辑,而是2021年的新专辑,在去年销售量又破了纪录,当然又免不了粉丝和路人的口水战。
这次蔡徐坤登录某音乐平台还是免费的,我个人全去听完过后表示。蔡徐坤这张专辑就编曲思路,还有好听这个层面来讲居然胜过了周杰伦这张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当然和周杰伦巅峰时期的作品没得比较。
最近因为网络造梗速度有所减缓,蔡徐坤的网络梗重新在互联网上又火了起来。同时由于蔡徐坤是唱跳爱豆出身的原因,在国内互联网一直都是嘲讽玩梗的存在,我想是时候因为这张专辑重新审视蔡徐坤的音乐了。
时隔一年才上线,蔡徐坤这张新专辑真的不简单
蔡徐坤2021年的新专辑叫做《迷》,加上前奏序曲一共有10首歌曲。这十首歌曲当中大多数都是情歌,准确来说是都市情歌,只是表达的内容有些不同。怎么形容呢,蔡徐坤最出圈的歌曲除了恶搞的歌曲,大概就是那首《情人》。
这张《迷》里最出彩的歌曲都是这种思路,如果要形容蔡徐坤的这张专辑音乐风格的话,大概就是他虽然没有去韩国当练习生,但2010年后东亚唱跳爱豆无论是音乐作品,形象打造,还是整个爱豆风格都受到韩流的影响。
如果具体到音乐专业上的话,也就是音乐旋律、节奏、特别是编曲、制作和混音是时下欧美流行的东西。搭配中文歌词和唱腔,再表达一些音乐人想要表达的内容,有时候很多时候编曲,制作人都是西方人。
蔡徐坤这张专辑的歌曲倒也不是都好听,如果从普通听众的角度上来讲,我敢肯定大多数普通听众会觉得《迷》《默片》《感受她》《梦》这四首还不错,还有几首觉得一般,有两首觉得不好听,甚至奇奇怪怪的。
这个原因倒也简单,因为这张专辑宣传时就说过分成上下两半。上半段就是时下鲜明流行的曲风,中文歌词,这些结合蔡徐坤磁性的嗓音(周杰伦倒嗓严重),如果你get不到这种风格就算了,如果能get到确实还是相当好听的。
但是下半张专辑《怪》《欲》《HAHA》《nobody cares》四首歌曲,涉及到的风格有迷幻,电音,还有华晨宇后来掀起的所谓的宗教迷幻,深邃人性,再搭配什么欲望世界讨论的东西。
这种曲风在华语乐坛能玩好的不多,实话实说蔡徐坤这方面还不如华晨宇玩得溜,听着形式大于内容get不到非常正常。
比如《怪》这首歌曲蔡徐坤的唱腔又加了效果,有几个瞬间乍听还有点像吴某凡。现在的华语流行乐坛玩这种欧美流行特别爱在演唱当中加效果器(也就是俗称的电音),真正处理好的极少极少。
比如《欲》这首歌曲还讲什么人 *** 望,这种歌曲薛之谦都没有做好(主要是指传唱度上),蔡徐坤这首歌曲就更不用多讲了。后面的《haha》和《nobody cares》就更不用提了。
曾因为“赊歌”被骂,现在好评一片?这一次蔡徐坤超越了周杰伦
蔡徐坤这张专辑《迷》在去年还上过网络热搜,就是粉丝花了钱但是歌曲不是一起出,而是隔段时间出一首,结果被网友形容为赊歌被批评了。这个还是得说明一下,预售分批发歌被刻意污名化成赊歌,还是有点过了。
这是行业早就许可的模式,蔡徐坤不是第一个预售分批发歌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去年范丞丞6月专辑到10月也只出了一首歌,丁真也只出了几首,不要被一些恶意针对的黑通稿误导了。退一万步讲,其他商品允许预售,音乐人想分批打歌发预售分批发歌的方式的专辑当然可以。
如果要我个人评价蔡徐坤这张专辑,说实话我个人第一遍听的时候对整张专辑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只觉得前半张确实好听些但是后半段有点故弄玄虚,现在想想是因为蔡徐坤想玩独立流行,风曲不局限于固定的曲调和结构模式,一整首歌旋律歌词资讯量过大造成的。
上半张专辑几首情歌还考虑到流行和听感,所以听众更容易接受一些。
整张专辑听第二遍就能很明显注意到整张专辑的流畅度还是不错的,虽然它有很多出乎意料的旋律搭配,但凑在一起还是很和谐的。
像《迷》这首歌曲是这张专辑的主打,我还挺喜欢一声叹息之后最后三句,蔡徐坤用最舒服的音域唱得“你的迷留给谁解开”。之前的几句英文也是压抑情绪的逐级爆发,还是一首相当不错的流行歌曲了。
而且值得夸奖的是虽然同样都是学的韩流这套,但是现在很多华语歌手不但唱腔,连歌词都中文夹杂英文,甚至全部是英文。《迷》这首歌曲蔡徐坤的歌词倒也没有写得多高明,但是中文发音和唱腔还是挺有味道的。
最后,蔡徐坤这张专辑严格说来不算大火,因为除了《迷》等少数歌曲,其它歌曲风格有点“小众”了,可能过于习惯流水线的华语抒情,或者对“独立音乐”这个概念了解太少,不要说欧美了,近年华语乐坛走进主流的独立音乐也不少。
这其实就是个人风格比较明显,这恰恰是任何艺术相关类作品最重要的特质。能做出自己标志性风格又能流行起来的作品比做规范流水线成品要难多了,不仅要有创作能力也要对音乐有比较清晰的审美和理解。
现在信息传播途径严重分层,主流媒体造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作品传播比以前要难也更慢,所以现在发专辑多有先行和后续的部分,既让作品有更多机会被听到,也延长歌手的活跃期保持曝光,这么说的话蔡徐坤这张专辑还是成功的。
《最伟大的作品》果然“熄火”了,周杰伦这次做错了什么
周杰伦从小就有很好的音感跟节奏感,在这点上他母亲叶惠美看得很清楚,所以才让他去学钢琴,而且是专业性的并非学着玩,在高中毕业之前他都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后来被签工作进入阿尔法,在没出道之前他都是买个睡袋住在公司没日没夜地给其它歌手写歌,有灵感了就马上到钢琴旁边弹出来尝试,经常写歌到深夜。
而且给不同歌手写歌,音乐的风格形式曲风都要考虑,这是个很要命的原创阶段。这段经历虽然极其艰难但是磨练了周杰伦,将他音乐上学习的知识不断转换成实践成果,收集灵感进而尝试各种曲风唱法,做到原始积累丰富,对于各种音乐的掌握能力日渐提升。
到他出道后,他就能将他所有的能力展现出来,迸发出巨大的实力,像《印地安老斑鸠》这种酸性爵士乐没有深厚的功底是根本写不出来。
周杰伦既有天赋,又在成长过程中吃苦和努力过。他因为经历对于各种音乐风格有过尝试,同时对于这些音乐灵感的收集和原始积累被很多人忽视掉了,这是成为华语乐坛最后的天王的根本原因。不是谈新专辑嘛,答案是弄懂了周杰伦之前的崛起就明白《最伟大的作品》为何这么拉胯了。除了倒嗓这个对于音乐人的杀手锏,最主要还是周杰伦后期人生已经不一样了,音乐体会也就不一样了。
周杰伦的人生体验变化了,反应在歌曲里面了有了阶层感吧。刚出道那些年他意气风发、当时的主要受众就是这批80后,90后,个个满怀憧憬,桀骜不驯,听他的歌恰到好处,哪怕讲爱情的曲子也是满满的符合当时年轻人的感受。
你完全感觉不到任何突兀,但成名《牛仔很忙》之后,周董过的生活接触的圈子已经和普通人拉开了距离,而他的歌都出自他对生活的体会,当他的生活圈子已经大幅脱离普通人时,他又怎么能用他的歌曲再次让我们产生情感共鸣呢?
这里还不讨论周杰伦的作曲天赋,关键是这个作曲天赋伴随年龄增长是会度过巅峰期的。
这种成名人物嘛会有对自己的致敬(也可看作不愿意放弃基本盘不敢突破得太远),这些再和心态啊,经历啊,倒嗓啊结合,最终就有了这张《最伟大的作品》各种歌曲既熟悉,结果没有以前好听,还各种唱不上去拉拉胯的观感。
周杰伦的生活离我们这些人已经太远了,所以有些曲子听众除了情怀,已经无法体会当初那种蓬勃的情感了,以前的曲子给人逆境中憧憬美好的感觉、现在的曲子更像是繁华中太过奢华的海市蜃楼。
看得见听得到,却是已经不能体会了,甚至有点不愿意承认的过时和腐朽。
蔡徐坤,华晨宇不管谁能接替华语乐坛?周杰伦都已经掉落“神坛”
周杰伦应该还会出新专辑,他这个时代能出一张完整专辑的歌手不多了。2001年开始涌现出来的很多实力强大的歌手也已经开始躺功劳簿了,虽然有些还依然坚持发歌做专辑,但是反响都不太大。
像这次周杰伦一样,只有出专辑的时候火一把,然后又没了热度,陈奕迅的《孤勇者》这个真的是异类。他们歌曲越做越小众,许嵩还是被抄袭带了点热度,虽然也在发歌,但也是歌曲越做越小众,我们已经回不到那个年代了。
至于现在华语流行乐坛么,不管是蔡徐坤也好,华晨宇也罢。他们确实没有周杰伦的能力,但实话实说玩的风格相比周杰伦确实要新一些,而且因为思路的关系编曲,制作和音乐风格确实显得更先进一些。
他们的歌曲风格你放眼看去,除了国内独立音乐圈子的,说实话主流乐坛真的太少了,蔡徐坤,华晨宇没有周杰伦歌曲火遍大街小巷的能力,但也是国内市场比较稀缺的音乐人了,至少不是那种照着6415相互抄袭的爱情口水歌的,创作编曲这块挺不错的。
华语乐坛死还是活不重要了,但周杰伦确实该掉下“神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