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征南寇丞相七擒七纵(宋朝七十二将),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征南寇丞相七擒七纵(宋朝七十二将)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征南寇丞相七擒七纵(宋朝七十二将)

南宋高宗、孝宗、宁宗时期,朝廷相继追封了七位南宋初期的抗金将领为王,合称为“南宋七王”。这七位王爷分别是鄜(fū)王刘光世、蕲王韩世忠、循王张俊、鄂王岳飞、和王杨沂中、涪王吴玠、信王吴璘。现在来看,这七人的排名也颇具讽刺意味,排名第一的是位逃跑将军,战功最为显著的岳飞、韩世忠却不是排名首位。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七人。

1、鄜(fū)王刘光世

刘光世,今陕西延安人,出身于将门世家,宋徽宗宣和三年,刘光世跟随父亲刘延庆镇压方腊起义,凭借战功升领耀州观察使、鄜延路兵马钤辖。后镇压河北起义军张迪中立功,恢复领承宣使,升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元年(1126年),刘光世率部击败西夏军队,因功升任领侍卫马军都虞侯衔,成为侍卫马军司次长官。

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绍兴六年(1136年),刘光世部将击败伪齐军队,刘光世因功升任保静军节度使,称为继韩世忠之后第二个领三镇节度的将领。

刘光世

在与金军作战时,刘光世一向畏惧金兵,每逢奉诏移驻前线,大多不奉诏而设法退避,治军不严,不少流寇、叛军乐于投附为部属,成为当时人数最多的军队之一。刘光世还常虚报军额、多占军费,作战时又多不亲临前线,而是坐守后方,以便必要时逃跑。然而迫于当时的形势,宋高宗不得不对其加官进爵,以防止其部属溃散后复为流寇或投奔伪齐。

也正是刘光世治军不严,所以发生了淮西兵变,刘光世被罢免了兵权,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违约南侵,刘光世又被恢复兵权。次年高宗收回韩世忠、岳飞、刘光世的兵权。

绍兴十二年(1142年),刘光世逝世,终年54岁,高宗为他辍朝两日,追赠太师,谥号“武僖”,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追封安城郡王,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追封其为鄜王,位列南宋七王之首。

2、蕲(qí)王韩世忠

韩世忠,今陕西榆林人,早年曾在延安府当兵,抵御西夏。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韩世忠以偏将的身份跟随刘光世的父亲刘延庆征讨方腊,在睦州清溪峒附近活捉方腊(所以方腊不是鲁智深活捉的),因功被授予承节郎。此后几年,韩世忠转战南北,参与了联金灭辽之战,也参与了镇压各地土匪的作战。

靖康之变后,韩世忠与一众大臣都劝康王赵构即位,因此成为从龙之臣,并一路扈从赵构到南京应天府。建炎三年(1129年),赵构为了躲避金人的攻势,与众臣商议难逃,为此发生了苗刘兵变,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自己三岁的儿子,韩世忠与张俊率兵平定了此次叛乱。高宗亲写“忠勇”二字赐给韩世忠,加授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此次平乱,确立了韩世忠在南宋将领中的名声和地位。

韩世忠

此后多年,韩世忠也一直活跃在抗金一线,建炎三年的黄天荡之战,韩世忠以八千军队围困号称十万的金军长达四十八天,其事迹传遍江淮,激起了江淮人民的抗金情绪。

绍兴十一年(1141年),高宗收回了韩世忠、岳飞、张俊三位大将的兵权,升韩世忠为枢密使,明升暗降失去军权。岳飞遇害时,韩世忠曾为岳飞鸣不平,可惜最终也是白白愤怒一场。

此后韩世忠便告老还乡,绍兴十三年(1143年)进封为咸安郡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在临安病逝,终年63岁,追赠太师、通义郡王。宋孝宗时追封蕲王,位列七王之一,淳熙三年(1176年),追谥为“忠武”。

3、循王张俊

张俊,今甘肃天水人,16岁时就担任了乡兵中的弓箭手,后来参与镇压京东,河北起义军。靖康之变后,张俊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拥立赵构为帝,赵构即位后,张俊任御营前军统制。同年七月起,率部多次讨平叛军和起义军,升观察使,成为高级武官。

建炎三年(1129年),苗刘兵变时,张俊是第一支勤王的部队,平定叛乱后升领节度使,不久改任御前右军都统制。绍兴年间,镇压农民起义和叛将李成等部,并阻击伪齐刘豫及金军南侵。与岳飞、韩世忠合称三大将,所部称张家军。

张俊

绍兴十一年(1141年),张俊知道高宗要收回兵权,所以率先上奏交归兵权,张俊又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又追随秦桧制造伪证,促成岳飞冤狱。绍兴十二年(1142年)十一月,张俊罢枢密使,进封清河郡王。张俊贪婪好财,大肆兼并土地,年收租米达六十万斛。高宗曾亲临其家,礼遇优厚,诸将都不能比。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俊去世,终年69岁,追封循王,谥号“忠烈”,位列七王之一。

4、鄂王岳飞

岳飞,今河南汤阴人,从20岁开始,先后四次从军,早年在刘韐(gé)麾下当“敢战士”,北宋灭亡后岳飞到宗泽手下当差,宗泽去世后,岳飞开始自己逐渐领兵作战。

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岳飞

自20岁从军开始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飞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他带出来的岳家军称为南宋朝廷抗击金军的一支主要力量。然而就在岳飞准备直捣黄龙府的时候,主张求和的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以十二道金牌催他班师回朝,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逮捕入狱,绍兴十二年,岳飞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被杀害,终年39岁。

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岳飞被追封为鄂王,追赠太师。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改谥“忠武”。

5、和王杨存中

杨存中,本名杨沂中,今山西原平人。北宋末年,杨存中应募从军击贼,后成为张俊的部将。建炎三年(1129年),苗刘之乱发生,高宗被叛军软禁,杨沂中又随从张俊前往勤王。事后转为贵州团练使,不久又任御前右军统领。同年,在明州之战中,杨沂中又随张俊与田师中、赵密奋击金军,立下大功,得以调官文州防御使、御前中军统制。

杨存中

绍兴二年(1132年),杨存中升任神武中军统制,开始掌管宿卫亲兵。其后于藕塘大破刘猊,名震北方。柘皋之战时,以长斧士大败金军“拐子马”。绍兴二十年(1150年),封恭国公。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拜为少师,地位视同枢密使,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杨存中被罢为太傅、醴泉观使,进封同安郡王,赐玉带,朔望时入朝。乾道二年(1166年),杨存中去世,年六十五。追封和王,谥号“武恭”。

6、涪王吴玠和信王吴璘

吴玠和吴璘两兄弟是甘肃静宁县人,两人早年曾在西北抵御西夏,建炎二年(1128年)开始领兵抗金,两人都以勇略知名,先后归属于曲端、张浚麾下。兄弟俩长期驻守四川,和尚原之战,吴玠、吴璘率8000兵马守住城池,击败10万金兵。饶凤关之战、仙人关之战,吴氏兄弟继续压着金兵打,守住了川陕防线。

吴璘

绍兴九年(1139年),吴玠病逝,时年四十七岁。追赠少师,谥号“武安”。淳熙三年(1176年),追封涪王,位列七王之一。乾道三年(1167年),吴璘病逝,年六十六。追赠太师、信王,谥号“武顺”,位列七王之一。

小结:

在南宋152年的历史中,这七人被封为王,可以说含金量是非常高的了。这七个人中为什么是“逃跑将军”刘光世排第一呢,或许跟高宗这个逃跑皇帝有关,在逃跑的路上护驾有功,可能是这个原因了。至于排名第三的张俊,参与陷害抗金名将岳飞,至今在岳飞墓前与秦桧、王氏、王俊和万俟卨一起跪着。

更多征南寇丞相七擒七纵(宋朝七十二将)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