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近日,2022年“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揭晓,前三名基本上还是成都、杭州、宁波这三家,而成都则已是连续十几年位居榜首,从未让出过。其余城市中南京、青岛、长沙、西宁,则是最近三年连续上榜,广州则是在前年和今年三年内两次上榜。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始于2007年,每年组织一次,设定了一个评价体系,包括就业指数、居民收入指数、生活品质指数、生态环境指数、城市吸引力指数等9个一级指标以及上百个二级细分指标。
评选方式上会通过大数据采集、问卷调查、材料申报、实地调研、专家评审等方式进行,整个调查推选活动一般会耗时两个多月。总之,既有详细的评价体系又有严格的组织实施,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正式、很正规,让你觉得这个榜单含金量很高。
这项评选活动是由一家媒体主办的。从每年盛大的发布会来看,很多人还是很看重这个榜单的。
今年杭州市委书记刘捷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表示:“让我们倍受鼓舞的是,杭州已连续15年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市’,并在2019年获评全国唯一的‘幸福示范标杆城市’。这是新时代非凡十年杭州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呈现,是新时代杭州人民团结奋斗、共建共享幸福家园的最好诠释。”
其他多个上榜城市的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也有发表获评感言。另外从今年报道来看,一个城市获评,代表这个城市上台领奖的,一般都是市长或者副市长,而城市获奖,该城市的官方媒体通常也会侧重报道,各地官方对这一奖项的看重可见一斑。
看结果,首先上榜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省份,而其中又以长三角为主,这些地方本来就相对富庶,工作机会多,生活也很便利,居民幸福感本身就不容易下降,所以城市也就不容易“落榜”。
长三角与珠三角本来就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区域,这些地方的城市入选看起来很合理,但对这些地方没有入选的城市来说,恐怕也说明不了什么。这两个区域的文化同质性很高、经济联系很紧密,要说区域内部不同城市之间有什么质的区别,恐怕还是很牵强的。这一点,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类评选的局限性。
其次,当一个城市的管理者很看重这个榜单时,会不会认为“落榜”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失败?比如连续雄踞榜首多年的成都,如果哪一年突然落榜,主政者会不会觉得这是自己的工作失误?所以我相信,换了谁当领导,都不会轻易让自己的城市“落榜”。
还有一个问题,主政者希望自己城市上榜,而一个城市的当地居民一般也对自己的城市有感情,只要城市管理不是太差,一般都会给好评。那么如果受访者知道这是在评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调查,填写问卷时肯定会有一定的倾向性选择。
设想一下,如果我是成都居民,知道成都连续霸榜第一,我肯定也会继续给成都好评,还必须是十分好评。也就是,作为受访者的普通居民,恐怕也会想一定不能让自己的城市“落榜”。自己生活在一个官方认定的“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这本身就挺幸福的,挺让别人羡慕的,不是吗?
笔者简单梳理了一下最近这三年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变化情况,其中省会及计划单列市的榜单中,每年的10个获评城市中,成都、杭州、宁波、南京、青岛、长沙、西宁这7个城市是连续三年蝉联上榜。
而地级市的统计结果是,有温州、台州、泰州、威海、无锡5个城市三年连续上榜,5个城市三年两次上榜。县级市变化情况是,其中江苏省太仓市7个县级市三年连续上榜。而最具幸福感城区的统计显示,杭州市富阳区等4个城区三年连续上榜,5个城区三年两次上榜。
也就是说,从这三年数据来看,这个榜单上的城市整体上变化更替的比率并不大,与我们前面“不落榜”的分析基本吻合。榜单基本是按照省会、地级市、县级市和城区来划分的,在同一行政级别的城市中,每年只有大概10个城市获评入榜,想要进入这个榜单,需要先把其他城市挤下去,想想也的确挺难的。但同在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市,没有进入这个榜单,又能说明什么呢?
其实,幸福感是一个很主观、很个人的事情,企图用一个看似客观的评价体系,用一个榜单来反映一个城市的幸福感,恐怕本身就不是那么客观、科学和有效。比如上海、深圳这三年都没有出现在榜单上,难道生活在这两个城市的人就不那么幸福吗?显然不是。
从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来看,无论上海、深圳在不在榜单上,它们都是人口净流入的城市。事实就是,很多人都在用脚投票,表达着对一个城市的肯定。而一些城市即便是在榜单上,可能也是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所以与其大费周章、耗时耗力地组织评选,还不如直击问题的核心:为什么有的城市人口在增加,而有的城市人口在减少?为什么有的城市人们愿意来,而有的城市人们不愿意去?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张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