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天使谭」京剧史上两位“云艳霞”,唱的精彩,活的更精彩,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天使谭」京剧史上两位“云艳霞”,唱的精彩,活的更精彩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天使谭」京剧史上两位“云艳霞”,唱的精彩,活的更精彩

京剧史上有两位“云艳霞”,还都是著名的旦角演员。

并且,两位“云艳霞”的先生,也都是梨园行的“牛人”。

一、云艳霞:老武汉京剧团“十大头牌”之一,先生是陈鹤峰

云艳霞,女,1915年生,京剧旦角。

早年拜云中雷为师学戏,取艺名云艳霞。她生性聪慧,接受能力强,学习专心,师徒敬爱。1923年在汉口认云中雷为义母。1929年在重庆正式登台演出,年仅十四岁。后军阀潘文华欲强娶为妾,经义母设法推脱后乘机逃回汉口,师徒相依为命。

云艳霞除师从云中雷外,还拜汉口的董其山为师学戏。1930年至1933年,又到上海拜李琴仙、吴凤春为师。业精于勤,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崭露头角,先后搭李桂春、李万春班,与言菊朋、韩素秋、陈瑶华同台演出,曾在上海黄金大戏院为周信芳配戏。

麒麟童/云艳霞主演 京剧戏单:《四进士~六月雪》

云艳霞戏路较宽,技艺精湛,后嫁麒派老生陈鹤峰,并参加上海连台本戏的活动。后又得到梅兰芳的指点,技艺大进,声明更噪。重庆、武汉和京沪等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云艳霞的丈夫是陈鹤峰,麒派老生,周信芳先生亲传弟子,也是老武汉京剧团的“十大头牌”之一。

武汉京剧院"十大头牌"之陈鹤峰

陈鹤峰13岁从师谢月亭学唱京剧老生。两年后演唱于浙江及江苏南部各地,常演《斩黄袍》《斩马谡》《辕门斩子》《碰碑》等唱功戏,兼演武生戏。1929年到上海,搭班周信芳主演的老天蟾舞台,改名陈鹤峰。他倾慕“麒派”艺术,揣摩仿效其唱念表演。1932年拜师麒麟童周信芳。陈鹤峰(麒派老生)同为麒派高足,周信芳大师弟子,其表演风格以“麒派”为基调,博采众家之长,同时依据自身的秉赋条件,创新发展。表演细腻,神完气足,身段大方潇洒,嗓音宽润、吐字清晰,有强烈的感染力。

陈鹤峰1952年武汉市京剧团任副团长。

1960年调任湖北省戏曲学校副校长。

二、江新蓉,艺名云艳霞:程砚秋先生唯一的女弟子,先生为马少波、沈玉才。

江新蓉(1927年,农历丁卯年一2016年11月4日,农历丙申年十月初五日 )女,满族,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程派青衣。曾用名赵小凤,艺名六岁红、云艳霞。

江新蓉幼时师从滕雪楼学旦角,6岁登台,并拜名旦王芸芳为师。新中国成立后任戏曲实验学校(中国戏曲学校前身)教导主任,得王瑶卿的教益。建国后于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任主要演员 1952年转入中国京剧院,为二团主演,与李和曾、张云溪、张春华、高玉倩等长期合作。

江新蓉早年私淑程派,于1955年正式拜程砚秋为师,她也就成为程砚秋在解放后听从周恩来总理劝说破除不收女弟子的信条后收的第一位女弟子。

2011年荣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第五届“终身成就奖”。

众所周知,江新蓉与马少波组建过家庭,离婚后又嫁给著名京剧琴师沈玉才。

马少波(1918年3月~2009年11月29日),原名马志远,笔名苏扬、红石等。中国艺术语言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会长、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戏曲学院名誉教授、《中国京剧史》及《中国京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京剧院副院长。

马少波 (1918~2009)

中国杰出的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中国戏曲改革早期开创者。

沈玉才:出身梨园世家的著名京剧琴师。

京剧著名须生李少春琴师 —— 沈玉才

沈玉才,男,京剧琴师。梨园世家出身,其曾祖是道光年京城有名的武戏大家沈小庆,祖父是同光年间有名的须生沈三元,父亲沈福海,琴师(一作弦师)。其子沈长春为北京京剧院杨派老生演员(退休),1980年拜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鸣盛门下。

孙女沈媛现为北京京剧院的青年琴师。

沈玉才十二岁随父习艺,工文场弦子,十七岁被聘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三弦乐师,十九岁改习胡琴,先后为程玉菁、王玉蓉、吴素秋、童芷苓、赵荣琛、杨宝森、谭富英、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操琴,解放以后长期伴李少春先生。沈玉才先生琴艺精透,谙熟音律,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的《野猪林》的唱腔设计倾注了沈玉才先生大量心血,“大雪飘,扑人面”的反二黄情景交融,回肠宕气。

两位“云艳霞”可谓是唱的精彩,活的也精彩。

更多「天使谭」京剧史上两位“云艳霞”,唱的精彩,活的更精彩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