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尚书的发展史(尚书的变化),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尚书的发展史(尚书的变化)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尚书的发展史(尚书的变化)

今天我们接着讲《尚书》,在昨天文章的内容的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个可靠地推测,我们从孟子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发,一直推导出来孟子所看到的《尚书》很有可能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尚书》不是一本书,从而引申出了《尚书》的流变与传承问题,今天“王庶文讲坛”就重点从这个问题出发,进行《尚书》的第二篇学习。

伏生《尚书》

《尚书》的命运说起来还是比较悲催,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它被列为重点整治对象,以至于到了汉文帝时期,为了重振文化事业,向全天下重金征求《尚书》,都找不到。后来听说济南有一位九十多岁的伏生,曾经在秦朝做过博士官。

汉文帝才派遣晁错到济南“求取真经”,遗憾的是晁错到了济南之后发现,当初伏生冒着死罪,将《尚书》砌在墙里,等天下太平,拆墙取书的时候才知道这墙体漏水严重,刻有《尚书》的竹简腐烂了不少,晁错将竹简残篇拼凑起来,一共凑出28篇,后来伏生也用这28篇残破的《尚书》在齐鲁之地传授门徒。

晁错将28篇《尚书》带进朝内,进入了皇家图书馆,这可以勉强算是第一版的《尚书》标准版。汉武帝时期,民间又发现了《尚书·太誓》同样是从墙里挖出来的。不过这一篇的出现,让当时的人感觉着实头疼。

原来《尚书》28篇,刚好可以对应上天28星宿,这是一件多么高大上的事情,突然变成了29篇,该怎么办呢?当然,中国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把新添加的第29篇,算做了北斗,这样一来尴尬的氛围不但被打破,格调更是拔高了一个维度。

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

在上一讲中,我们提到过《尚书》的最大特性就是难读,难读也就意味着很难产生标准答案,于是伏生的弟子很快就分为了“三大门派”,不过这三家也只是在咬文爵字上歧义比较大,在“哲学性”上还算保持一致。

他们的哲学体系,应用的是西汉最流行的阴阳五行说。比如说:当时哪里出了什么奇怪的事情或者祥瑞的事情,他们都会从《尚书》的专业角度进行分析,之后再给出皇帝应对的策略。

他们的解释体系源自于《尚书·洪范》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这套理论在我们今天看来只是先祖对自然界的朴素认知而已。但是这些内容一旦落入《尚书》的专家里,就完全被神化了。

他们不断推演出解读《洪范》五行的专著,一个比一个更为深刻,一个比一个影响更大,以至于后来《汉书》专门有一篇《五行志》来理解灾异的发生与政治的得失,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我们周围依旧有很多人痴迷在其中不得要领。

我们再回到汉朝,在汉武帝时期又有人从一面墙里发现了《尚书》,不过这一版《尚书》实在是很古老,是用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文字写成,人们为了与那29篇隶书写成的《尚书》做区别,所以将古文字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将隶书版的称为《今文尚书》,这样一来《尚书》之争,变成了今文与古文两大派别的争斗。

汉朝之后,迎来的是中国的大乱世—三国、魏晋、五胡乱华、南北朝这个时期战争不断,各个版本的《尚书》居然又再度失传,到了东晋时候才有一个叫做梅赜的人,献出一部《古文尚书》,篇目居然与当初的《今文尚书》有重合,还多出来了20多篇。

这么多诡异的事情发生,当时人也无暇考虑真假,有总比没有强,直接将他改为了隶书版本流传。唐太宗时期,为了统一儒学标准《尚书》部分采用的就是这部隶书写成的《古文尚书》做蓝本。

到了唐玄宗时期,他生怕这版《尚书》通行力度不够再度失传,就派卫包将这部尚书用楷书再也了一次。但是这个卫包对古文字并不懂,他本着“一切为了实用”的心态交了差,在这种心态下的作用下,这本《尚书》彻底变了样貌与最原始的版本完全已经是两本书了。

遗憾的是,我们今天流传下来的《尚书》这是唯一版本,也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十三经注疏”版的《尚书》正文部分,只有在一些古籍中可以窥探到部分原始《尚书》的样貌了。不过我们也没有必要苛责古人,古人对于古籍的整理,其目的是为了“通经致用”,研究的是如何从古籍中找到指导现实生活的办法,并不太在乎文字的原始性,所以古人删书、改书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好了,关于“《尚书》的流变与传承”的内容就到此结束,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两点:第一、《尚书》中有一篇《洪范》提到了金木水火土五行,这套理论被后世用于解释灾异与政治的关系;第二、我们今天看到的《尚书》与最原始的《尚书》有着很大区别。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王庶文讲坛”最大的鼓励。“王庶文讲坛”致力于中西方文化、历史、美文、诗词创作,谢谢您的支持。#国学#

更多尚书的发展史(尚书的变化)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