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这里是「脑洞 View」的第一篇文章。 「脑洞 View」栏目邀请自由撰稿人对一切可以发表评论的东西发表评论。
「慰安妇」是一个来自日方的贬义称呼,下文中所有提到的「慰安妇」,我中方名称应为「二战期间沦为日军 *** 隶的中韩女性」。
Point of 「 View 」
片名:
二十二
评分:
9.0(豆瓣)/ 9.3(猫眼)
简介:
中国幸存的“慰安妇”长篇纪录片
中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纪录片
去看《二十二》前,有朋友告诉我先去看郭导的前作《三十二》。我曾以为二者是续集的关系,但在观后却发现不尽然。
《三十二》用整整45分钟,将2013年32位在世幸存慰安妇中一位老人的过往与身世,通过她与其儿子的口述娓娓道来。而《二十二》却用90分钟将2014年仅剩的22位老人的形象一一铺陈。在灵活的剪辑中,我们能看到对每位老人有详有略的讲述:或是详尽的生活场景与个人回忆,或是旁人言语的侧面描绘,或是仅仅一个简单的生活掠影。所以,两部影片是互补的关系。
《三十二》是个人像:透彻的针对性描述,将影片讨论的问题的纵深拉开,让观者了解一位亲历者韦绍兰老人的前世今生。描绘洋洋洒洒,有着散文的特质,刻画却细致入微,让老人的形象深入人心。但想要具有普遍意义地表现慰安妇的真实生活情况,仅仅有纵深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多鲜活的例子去增加主题的宽度。《二十二》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
影像艺术是不朽的。影像,是时间的捕捉者。在我看来,经过精雕细琢后的影像,是最大化展现艺术的方式。
纪录片相比剧情电影,很少成为走进影院的观众们的首选。因为剧情电影的精髓在于,如何将现实世界夸张放大或变形,并运用多变的手法与精妙的叙事讲好一个故事,将一个抽象的主题或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个观者的心上。而纪录片在某些方面常常与前者背道而驰,常常是完全基于现实的展示。
在《二十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对表现手法的淡化,平和的镜头过渡、大量的画面留白这种普通电影中难觅的缓慢节奏;网上也不乏《二十二》是否过誉、是否给老人更大的心理负担的怀疑声音。是的,对老人过往的每一次挖掘都是对老人的一次创伤,但导演在拍摄时,“用了最合适的距离和最温柔的介入”,将伤害放到最小。在这种情况下,老人们都是自愿分享自己的过往。而对于手法的批评,我认为《二十二》真正的责任是在于将这一特殊群体、这一历史秘密向众人揭示,正如电影海报所言,让她们的故事、她们的形象,得到最“深情的凝视”。所以《二十二》博得了更多的目光与赞誉是理所当然的。
这类的影片越多,我们就会和那些我们本应正视的、沉睡已久的东西,距离更近一步,如同在黑夜中探寻到一束又一束的光亮。
在《二十二》之前,也有一些关于慰安妇主题的剧情电影,但并没有像《二十二》一样引起较大的轰动效应。我们知道,剧情片是让每一个演员扮演一个剧中人物,而在这类人物会取材于真实生活。可当取材的对象早已寥寥无几,探寻他们的真相日益困难时,我们无法奢望剧情片揭露多少历史的秘密。而《二十二》的纪实,让当事人的语言作为影片的主题,将人物的形象尽量放大、凸显。亲历者口中的每个字都仿佛历史的钟声,激荡着观者的心灵。
影片本身没有刻意地全篇渲染阴郁的气氛:其中穿插着温馨有趣的生活片段,老人们的话语中也带着难得的豁达。她们的笑容与他们曾遭受的经历相较时,却不经意间让每个观者的心情沉重无比。
《三十二》中韦绍兰老人,即兴唱起当年的童谣时,分明轻快的曲调,却和着极其沉重的歌词。歌词仿佛就在讲述着老人命运多舛的一生。
日头出来点点红
照进妹房米海空
米海越空越好耍
只愁命短不愁穷
……
出门人笑我也笑
回家人笑我忧愁
人进大门呵呵笑
我进大门眼泪流
你讲你难我没信
我讲我难才是真
你难你有平屋住
我难住在苦瓜棚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谢谢你们。”
“你们来看阿婆,阿婆就开心啊。”
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脑洞实验室」
脑洞Lab - 实践那些新鲜好玩的脑洞
脑洞View - 观点致胜
文 / 高志涵
图 /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