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10位军事家(你知道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吗),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10位军事家(你知道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吗)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10位军事家(你知道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吗)

人民 *** 高级将领灿若星河,能征善战的猛将如云,仅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就有1614位开国元勋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央军委两次审议确认了36位军事家的名单,其中有11位牺牲在新中国成立前,他们按资历至少都是大将标准。为什么这么说呢?

新中国确定的36位军事家名单

在上千名开国将帅和无以计数的牺牲英烈中,仅有36人获得军事家的殊荣,足以证明这份荣誉是极高的。在这36位军事家中,毛主席、周总理、 *** 、杨尚昆、 *** 都属于统帅级人物,还有20位开国元帅和大将,没有一位上将进入36人名单,可见军事家的评定是以大将资格为基线的。

在36位军事家中,牺牲在新中国成立前的11位人分别为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人民军队在22年革命战争中牺牲的优秀将领不计其数,英烈前仆后继,但能够入选军事家名单的牺牲将领只有这11人。可见,在官方评定标准中,他们最低都符合大将的标准。

我们都知道1955年大授衔,对于元帅、大将把控很严,经过多方面权衡才最终确定各10人,很多优秀的党和领导人、高级将领因诸多方面也都没有参加授衔。假设这11位将领不牺牲,如果1955年大将名额依然保持10人不变的话,有谁能够跻身“十大大将”?

首先看一下1955年授衔时,大将的几条“硬杠杠”:

要参加过1927年之后党领导的几次重要武装起义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必须是红军军级干部、八路军旅级(新四军师级)干部、 *** 大军区副职以上领导职务。

这些标准仅仅是基础线,而不是说符合这几条,就一定会授予大将军衔。

比如 *** ,红军时期是军政委,抗战时期是新四军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当过军区司令,按资历应授大将,可是因其到地方工作,最终没有授予军衔。谭震林、程子华等人,他们的情况大抵上也是如此。

***

再来看看这11位牺牲将领的具体情况。

叶挺参加革命很早, *** 早期三大起义他就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两个,抗战期间还担任过新四军军长,按资历连元帅都够了。

但叶挺的短板是,大革命时期一度对革命悲观失败,后来曾长期在国外居留,因此他没有红军时期的履历。担任新四军军长后,在战绩上又乏善可陈,因皖南事变又被蒋介石扣押四年时间。叶挺复出后,全国各大战略区党政军的领导格局已经确定,叶挺很难执掌一方野战大军,比如,东北有林彪、华东有陈粟、中原有 *** 、晋冀鲁豫有刘邓、西北先有贺龙后又彭德怀、晋察冀有聂荣臻,叶挺没有绝对的理由取代上面任何一人。

这样,叶挺基本上会留在后方协助参赞军事,或跟随周恩来负责统战工作,在解放后继续从事地方工作,在某个 *** 部门任职,因此很难授予军衔。

曾中生、彭雪枫、方志敏、刘志丹都属于军政兼优的高级将领,既能在前线带兵打仗,又能在后方做党务和统战工作,能文能武。他们几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体上与 *** 、谭震林等人的情况相似。

如彭雪枫,红军时期就是一员猛将,长征后期是与林彪、 *** 并列的纵队司令员,抗战时期又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此前,彭雪枫还在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代表八路军、新四军与 *** 方面打交道,从事统战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如刘志丹,他是西北红军的主要代表之一。如果他健在,肯定要比阎红彦更适合作为西北红军的被授衔。阎红彦是上将,刘志丹按资历授予大将是当之无愧的。关键是看中央如何用刘志丹,是将其放到军事岗位上,还是放到地方工作岗位上。

新中国不缺乏军事干部,但独当一面的高级干部相对来说是“宝贝旮沓”,因此格外受到重用。中央很有可能让他们到地方上发挥更大潜力和能量。这样一来,他们也有很大的概率脱下军装,最后与授衔失之交臂。

刘志丹

许继慎、蔡申熙是来自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军军长,他们都毕业于黄埔军校,牺牲前都担任过红军军长。

在大将中,王树声是鄂豫皖的代表,他在红四方面军中是资历最老的,是黄麻起义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之一,在鄂豫皖时期是红25军副军长、73师师长。到川陕后,王树声又担任了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王树声与许继慎、蔡申熙,职务、战功相差不多,大体在伯仲之间。但王树声资历老,如果要选一人作为红四方面军的大将代表,还是以王树声的概率为大。

罗炳辉、黄公略的情况与许继慎、蔡申熙也基本类似,他们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时都担任过红军军长,但他们与同样出身中央苏区的黄克诚、肖劲光、罗瑞卿等人相比,也没有特别明显的替代优势。

图1至图4:许继慎、蔡申熙、罗炳辉、黄公略

左权是八路军副参谋长,长期在一线作战。他如果不牺牲那么早,解放战争时期他的去向可能是两处,一个是晋察冀,一个是西北,这两个地方都是高级军事干部相对缺乏的大战略区。左权很有可能到晋察冀或西北出任野战军指挥员,给聂荣臻或彭德怀当军事副手,在新中国成立后,按职务顺理成章被授予大将军衔。

在这些人中间,左权被授予大将,几乎也是最无争议的。

段德昌来自湘鄂西根据地,是洪湖苏区的主要领导人,他与“十大大将”中红二方面军的代表许光达,在苏区时都是红军师长,也都出身于红二军团的前身红三军,是贺龙元帅的老部下。

但是段德昌当红军师长要比许光达早一年。考虑到许光达曾经因负伤离开军队十年之久,如果段德昌不是因“肃反”被错杀,其后期成就很有可能超过许光达,在大授衔时以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人物被授予大将军衔。

由左至右:左权、段德昌

这样来看,在牺牲的11位军事家中,如果一直活到革命胜利,左权、段德昌是最有可能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其次是刘志丹,他的代表性最为突出;再次,曾中生、彭雪枫、罗炳辉、黄公略、许继慎、蔡申熙、方志敏大体在伯仲之间,需要与同一“段位”的人比较后期的综合发展成就;叶挺被授衔的概率相对是最低的。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更是见仁见智的事。每个军迷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答案。

更多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10位军事家(你知道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吗)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