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不愿意再做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了(父母越偏爱的孩子越不成器),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不愿意再做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了(父母越偏爱的孩子越不成器)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不愿意再做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了(父母越偏爱的孩子越不成器)

我是暖暖妈。北大硕士毕业,原世界顶级咨询公司咨询顾问。专注科学育儿、教育心得、亲子旅行、科学喂养、剁手推荐。希望我的原创分享,成为你育儿路上的温暖陪伴。

暖妈曾在后台和微信上接到过无数关于“孩子不乖怎么办”的咨询。

有睡觉场景:

“一岁了还要吃着奶睡、半夜还醒好几次要吃奶,为什么我没有个一觉睡到天亮的天使宝宝呢?”

“孩子特别皮,晚上总是闹到很晚也不睡,非得发脾气吵他一顿,才能带着泪安静下来,我也不想把他吵哭,但不吵我该哭了,怎么办?”

……

有吃饭场景:

“女儿太挑食了,就爱吃那几样她爱吃的,其他看也不看,我太羡慕小蛮那样的乖孩子了。”

“总是玩得忘了吃饭,得喊好几遍或者追着喂才吃,我也不是次次都有耐心,经常忍不住就冲他嚷嚷了。”

……

有玩耍场景:

“爱抢小朋友的玩具、还喜欢动手打人,我都批评教育好多次了,急了也会动手打他,可没什么效果。”

“带她出去总是不听我们的安排,在游乐场一玩就是半天,怎么说都不走,最后还是得把她强行抱走,怎么这么让人不省心呢。”

……

有购物场景:

“看见想要的玩具,一说不买就立马满地打滚,气得我控制不住当场就打他了。”

“去超市,总是喊着要买薯片、辣条等垃圾食品,跟他讲多少遍垃圾食品对身体不好也没用,弄得我一点脾气也没有。”

……

光是看家长朋友们的描述,谁都会头大。

是的,纵然你天赋秉异从小都是学霸门门都考一百分一路保送读到哈佛博士,纵然你提前研读过美国儿科学会西尔斯崔玉涛堪称“行走的育儿百科全书”,在孩子这个完全不按章法出牌、随时随地带给你全新考验的对手面前,我相信你还是会经常手足无措(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但是,话说回来,即使孩子给我们制造出状况百出的狗血生活剧,让我们体内的忍耐力和爆发力整天处于PK状态,我们还是应该庆幸:我们有个“不乖”的孩子,这是一种幸运——是孩子的,也是我们的幸运。

所谓的乖孩子什么样?

如果真的完全按大家的想法,塑造出一个十全十美的乖孩子,应该是什么样?

生下来不哭不闹、让吃奶就吃奶、让睡觉就睡觉,一口气睡到天亮;早睡早起,自己穿好衣服准备好书包,准点出门去上学校。

给什么玩什么,从来不向父母提要求买东西;玩的时候特别稳重有条理,爱护玩具轻拿轻放。

给什么吃什么,酸甜苦辣只管往嘴里塞,没有任何喜好表现;吃完父母按照营养标准准备的所有的蔬果肉蛋,还会帮父母收拾饭桌。

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令行禁止,严格执行父母每一个说出口的要求,细心体谅父母每一个没说出口的想法,从不反抗和违逆,只会做得比你想得更好。

从来不哭不闹,笑脸迎人,接人待物彬彬有礼举止得当,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品德高……

天哪,我写不下去了,这还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吗?我感觉自己在写惊悚片——片中有一个无知无觉、无痛无爱、无泪无笑的人偶。谁会真的想要这样一个孩子?

这样的“乖孩子”,不是太可怜,就是太可怕。

乖孩子是怎么炼成的?

当然是被家长炼成的。

越是无能的家长,越喜欢乖孩子。

这个无能并不是指经济收入少,而是指眼界狭隘闭塞、情商智商双低、教育手段匮乏。

越是眼界狭隘闭塞的家长,自我感觉越是良好。他们认为自己是孩子的天、是孩子的造物主,也是孩子应该完全服从的上帝。

他们没有共情的能力,也没有学习的意识,一直停留在唯我独尊的幻想世界里,对孩子的喜怒哀乐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所以他们的教育手段也只能是简单粗暴的打骂教育, 常用句式有:

“谁让你这么做的?别废话,必须听我的!”

“老子还管不了你了,看我不打死你!”

“你听不听话?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还有一种堪称软刀子和万金油的苦情教育: “我都是为了你好啊,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不听我的对得起我吗?”

这样双关齐下,年幼的孩子很少有不屈服的。

有人说,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也逼得孩子不得不听话顺从啊。

大环境,看似范围广影响大,但对孩子的影响远没有父母这种朝夕相伴、贴身入心的力量深刻深远。

也有人说:我们也没有办法啊,生活那么累,哪有时间好好跟孩子说话讲道理,他(她)乖一点我能省事省心啊。

真的省心吗?从眼下看是的,从长远看却未必。

等那些乖孩子长大以后,不是成为毫无特色的路人甲、被遗忘在办公室角落的职员乙、任人欺负的弱者丙,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思想和性格都十分别扭拧巴的“为了叛逆也要叛逆”的“假个性解放者”。哪一种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省心”。

怎样避免孩子成为乖孩子?

首先,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孩子是由你而来到这个世界没错,但并不隶属于你,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你对他(她)有抚养和管教义务,但你要时刻意识到并准备接受这一点:孩子永远不可能完全成为我们希望的那个样子。

意识到这一点 ,你对孩子的很多行为就能理解和尊重,就没那么生气和难以接受了。

其次,尊重孩子的个性和节奏。

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而且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程度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司空见惯的任何事物,对孩子来说都是新奇无比。考虑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有意早出门十分钟好让孩子有时间看看路边的树叶、野花和蚂蚁,你就会容忍孩子花二十分钟穿好一件衣服,你就会把牵着蜗牛散步当成一种享受而非苦役。

第三,多用正向管教的方式。

孩子晚上不好好睡觉?可以跟孩子约定并共同形成一个固定的睡前仪式,比如洗完澡后跟镜子里的你们说晚安,比如讲睡前故事,比如唱一首孩子最爱的摇篮曲。

可以参考暖妈往期相关原创:

《宝宝总是不肯睡?其实是你没有找到最合适的睡前绘本》

《没哄过宝宝睡觉,还好意思说自己用尽了洪荒之力?》

孩子不好好吃饭?可以多在辅食种类和口味上费点心思,也可以编跟大力水手差不多形式的故事,吸引孩子把吃饭当成补充能量变超人的重要环节。

可以参考暖妈往期相关原创:

《不知道给娃吃什么?28个0-2岁辅食机制作食谱,快为你家的小吃货转起来吧!》

《妈妈快收藏!最完整的宝宝辅食喂养攻略,你关心的全都有!》

孩子喜欢打人?不妨用《小手不是用来打人的》、《牙齿不是用来咬人的》、《小一步,对不起》等绘本故事来潜移默化地化解孩子的“暴力倾向”。

可以参考暖妈往期相关原创:

《孩子被打,到底该不该打回去?》

《宝宝总爱打人?那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

孩子见啥要啥不买就哭闹?可以通过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让他自己攒钱来买真正喜欢的玩具。

可以参考暖妈往期相关原创:

《见啥买啥、不买就哭的孩子,90%父母不知道应该这样做》

《这些常见做法会毁掉孩子的财商!家长再不看就晚了》

……

总之,不是遇到什么问题就要拿出恐吓和暴力来让孩子屈服,那些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方法往往显示出的是父母的无能。

在孩子的问题上,最体现父母教育能力的方法反而都是见效最慢、最费心思的。

但请相信,当你最终收获一个身心健康、快乐开朗、独立有主见、勇敢有智慧的孩子,你会发现花费的这些时间、精力和心血,都是值得的。

暖妈相关原创:

宝贝,我不要你只做个听话的小孩!

那些你解决不了的育儿难题,不妨求助它!

虎狼教育下的孩子到底有多痛苦

想让孩子变LOW一辈子,你就对他说这些话

你可以为了孩子去死,却控制不了发脾气?

宝宝总爱打人?那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

暖暖妈爱分享

北大硕士毕业原世界顶级咨询公司咨询顾问

专注科学育儿、亲子教育、旅行攻略、女性自我成长

用我的原创心得和分享

成为您育儿路上的温暖陪伴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加白名单

个人微信:nnbaby119

新浪微博:@陈小暖成长记

长按识别上面的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文末的阅读原文,查看暖妈原创的百余篇育儿、教育、亲子游攻略干货文章!

更多不愿意再做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了(父母越偏爱的孩子越不成器)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