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面对外部环境的严峻形势,我国也在芯片自主的道路上加足马力追赶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不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积极推动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进程,以构建我国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半导体产业体系。
美签署芯片法案
根据白宫最新概要,“芯片法案”总共将为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研发、制造和劳动力发展提供527亿美元的资金。其中,390亿美元将直接用于制造业补贴,132亿美元用于研究和劳动力发展。
另外,还有5亿美元的零头,用在“国际信息通信技术安全”和“半导体供应链活动”上。该法案对美本土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的同时,还要求任何接受美方补贴的公司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芯片。
巨额的补贴看似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但对于投资成本庞大的半导体行业来说,这笔资金还要被多家芯片企业瓜分,可谓“僧多粥少”。
有业内分析指出,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来说,短时间内可能会受到美国“芯片法案”的制约性影响,但它不是决定性的,美国想在芯片领域搞阵营化,这种做法不仅损人不利己,也是在给世界挖一个新的“大坑”。
众所周知,如今美国建立完全自给自足的本地半导体供应链需要至少10000亿美元的前期投资,而“芯片法案”直接投向制造领域的500多亿美元预算对其半导体行业而言可谓杯水车薪。
这样的产业政策无疑是破坏国际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行为,将加剧全球技术地缘竞争,进一步扭曲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撕裂全球市场网络。
荷兰ASML公司首席执行官温彼得谈到,在当前全球市场的“缺芯潮”下,美国虽拥有全球顶尖的半导体技术,但其供应链以及半导体制造能力相当脆弱,这也十分有利于中国企业打入国际市场。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所公布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芯片制造总销售额高达1500亿美元,增幅达18%。中美竞争已成为推动中国芯片行业飞速增长的动力。
国内市场机会多
一方面,我国 *** 对于芯片行业持续大力度的扶持,使该行业具备广阔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在疫情管控的环境下,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能够为本土半导体企业供应链自给自足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芯片进口额超1.35万亿元,越过石油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可见我国市场对芯片的需求十分强劲。
虽然芯片进口额庞大,但进口总量却在逐步减少。今年上半年,国内芯片的进口总量为2796亿颗,同比减少10.4%,即上半年同比减少290亿颗芯片。显而易见,国内市场正降低对外部的依赖,这就使国产芯片在抢占市场份额上面有更大空间。
中国半导体是全球供应链重要的参与者,在全球缺芯的严峻形势之下,也并存着机遇。
云岫资本首席技术官赵占祥表示,诸如汽车和手机这类厂商更换供应商的成本很高,而国外公司很难供应芯片,对于国产芯片公司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使得国内手机芯片和汽车芯片相关企业目前均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态势。
据彭博社公开数据,2021年,全球20家增速最快的芯片公司,有19家来自中国大陆。该机构进一步指出,如果仅从增速的视角来看,诸如设备、处理以及设计软件等项目的中国供应商,甚至超过了台积电以及ASML等行业巨头。
赵占祥还强调,芯片行业是一个天然的周期性行业,产能增加一般需要1到2年时间,但是需求增长很快,半年到一年就能起来,正因为需求和供应存在时间上的错位,才导致整个芯片行业有很强的周期性。
在疫情和地缘政治的双重冲击下,全球芯片半导体产业必然会迎来一个结构性调整的时期,这是中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价值链的重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