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2022年cpi数据(2022年cpi增长率是多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2022年cpi数据(2022年cpi增长率是多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2022年cpi数据(2022年cpi增长率是多少)

要点:

● 食品项价格环比回落,鲜菜畜肉是主要原因

● 非食品价格环比不变,交通通信是主要支撑

● 生活资料价格开始上扬,工业出厂价格低位已现

● 大宗价格持续震荡,价格逆剪刀差继续

内容提要

2022年11月,CPI同比上涨1.6%,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9个百分点,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高基数效应下食品价格回落是此次CPI回落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鲜菜供应上市造成价格环比继续下跌,同时猪肉供给持续增加,前期压栏肥猪陆续出栏造成猪价由涨转跌。此外,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 %,涨幅较上月不变,显示需求复苏仍温和,总体价格平稳增长。我们预测11月份CPI同比增长1.5%,低于实际结果0.1个百分点,误差主要来源是由于疫情因素,对本月非食品价格有所低估,导致对CPI环比低估了0.1个百分点。

2022年11月,PPI同比下降1.3%,较上月不变,环比上涨0.1%,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为-1.2个百分点,较上月不变;新涨价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较上月不变。高基数效应下生产资料价格低迷是造成PPI低迷的主要原因,但从环比看已出现明显的边际修复,具体表现为国际油价震荡下上游工业价格震荡下行,但边际趋势拐点已现,中下游工业特别是食品、衣着和耐用消费品需求回温继续支撑工业出厂价格。我们预测11月份PPI同比下降1.4%,低于实际结果0.1个百分点,误差主要来源是对本月生产资料价格有所低估,导致对PPI环比低估了0.1个百分点。

正 文

食品项价格环比回落,鲜菜畜肉是主要原因

CPI 关注食品和非食品两个方面,食品价格主要由猪肉、鲜菜和鲜果等驱动,非食品价格由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驱动。11月份,国内疫情冲击反复多地频发,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CPI同比上涨 1.6 % ,环比 由上月上涨 0.1 % 转为下跌 0.2 % ,具体而言:食品项价格环比回落显著,其中畜肉、鲜菜环比回落是本月食品价格环比回落的主要原因;非食品价格环比不变,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弹,服务价格下跌显示需求低迷。

食品项中,从同比看,食品价格上涨3.7%,较上月回落3.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68个百分点。受供给持续稳定增加和消费需求回温等影响,猪肉价格上涨34.4%,较上月回落17.4个百分点;受鲜菜上市供给改善影响,鲜菜价格同比-21.2 %,较上月变动-13.1 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食品项八大类除鲜菜外价格同比普涨,其中畜肉类同比涨幅最高(+17.6%),较上月同比变动除水产品外普遍回落,其中鲜菜同比变动最显著(-13.1%)。

从环比看,食品价格下降0.8%,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受中央放储以及养殖户出栏意愿增强影响,前期二次育肥生猪陆续出栏,尽管消费需求季节性走强,猪肉价格下降0.7%,较上月回落10.1个百分点;受鲜菜大量上市、需求回落影响,鲜菜环比-8.3 %,较上月变动-3.8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食品八大类价格环比分化(6正2负),其中鲜菜环比幅度最高(-8.3%),较上月环比分化(3正4负1不变),其中畜肉环比变动最显著(-5.1%)。

此外,从食品烟酒指标来看,11月食品烟酒价格同比3.0 %,环比-0.5 %,具体而言,11月烟草同比1.4 %、环比上涨0.1 %,酒类同比上升1.5 %、环比上涨0.4 %。

非食品价格环比不变,交通通信是主要支撑

非食品项中,从同比看,11月非食品价格上涨1.1%,较上月不变,影响CPI上涨约0.88个百分点。受燃油价格回落带动,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回落;受疫情散发影响,低基数效应下服务价格上涨0.5 %。

总体而言,非食品项七大类除居住外价格同比普涨,其中交通通信项同比涨幅最高(+2.9%),较上月同比变动分化(3正3零1负),其中其他项同比变动最显著(+0.4%)。

从环比看,非食品价格环比不变,较上月不变。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能源价格下行带动工业消费品价格维持低迷;受疫情多点散发叠加出行需求减弱影响,服务价格下跌0.2%,尽管秋冬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4%。

总体而言,非食品项七大类价格环比分化(2正、3负、2不变),其中交通通信项环比幅度最高(-0.4%),较上月环比变动分化(2正、3负、2不变),其中其他用品项环比变动最显著(-0.6%)。

生活资料价格开始上扬,工业出厂价格低位已现

11月份,前期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国内部分能源和原材料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和国内需求偏弱等多种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走势整体下行,工业品价格环比持续低迷,同比下行幅度持续收窄,具体而言:受工业上游原材料、能源品等价格震荡回落影响,高基数效应下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仍低;受上游工业传导及中下游工业需求回温影响,生活资料价格表现平稳增长。

分大类,从同比看,高基数下11月PPI下跌1.3%,较上月不变。受国际大宗商品边际回落影响,生产资料价格下跌2.3%,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同比回落最为显著;受上游工业部门价格传导及中下游工业需求复苏影响,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0%,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工业同比上升最为显著。生活资料价格仍是PPI同比的主要支撑。

从环比看,11月PPI环比上涨0.1%,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受复工复产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逐步畅通稳定和需求相对回温影响,生产资料价格不变,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环比是主要支撑;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1%,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耐用消费品环比回落最为显著。工业中下游需求回落带动生活资料价格回落是此次PPI环比回落的主要因素。

大宗价格持续震荡,价格逆剪刀差继续

2022年中国价格形势整体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分化特征,在猪周期反转、疫情散点式反复和低基数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下,2022年CPI同比增速中枢表现出明显上移,呈现低开高走、逐月抬升的走势特征;而受全球大宗商品高位回落、疫情带来的供给冲击、市场预期转弱和消费需求相对收缩等因素的影响,2022年PPI同比增速中枢表现出明显下移,呈现高开低走、持续下行的走势特征。总体来看,两者呈现完全相反态势,从上半年开始的“剪刀差(PPI-CPI>0)”使得中下游企业利润整体承压,到下半年逐渐反转形成“逆剪刀差(PPI-CPI

展望2023年,在低基数以及经济回暖叠加猪价回升的影响下,预计2023年CPI同比增速中枢较2022年将继续上移,大概率呈现先高后低随后平稳的走势;而随着供应紧张状况缓解,美元流动性收紧并伴随着全球大宗商品结构性调整回落,预计2023年PPI同比增速中枢较2022年将继续下移,大概率呈现先低后高随后平稳的走势。

CPI展望:猪肉方面,在生猪供给见顶、疫后需求边际改善以及中央储备政策干预下,四季度是猪肉需求旺季,猪价可能继续保持强势,这对食品通胀仍有一定支撑,预计2023年猪肉价格将会逐渐探顶,春节期间达到阶段高点,此后震荡小幅回落;鲜菜鲜果方面,蔬菜、鲜果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如极端天气带来产量下降和物流仓储成本上升,因此存在一定程度波动性,但预计全年整体价格平稳增长;服务业价格方面,随着国内疫苗接种数量的不断增加,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服务类消费有望进一步恢复。总体而言,受猪周期反转、服务需求释放和低基数效应影响,CPI整体处上行通道,消费品价格方面存在一定压力。预计2023年CPI同比中枢在2.5%左右。

PPI展望:随着疫情带来的供应链冲击的影响减弱、资源出口国供给逐步改善和全球流动性收紧下欧美发达国家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结构有所分化,但整体处在震荡回落阶段,预计2023年国内保供稳价政策将分领域有重点地继续推进:油价方面,受OPEC+减产供应政策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较大,但由于OPEC+多数成员国2023年财政计划对石油价格的预设为90美元/桶左右,叠加全球流动性收紧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带来需求收缩的风险加大,因此预计2023年油价中枢将稳中趋降;有色金属行业方面,随着未来有色金属出口国供给逐步回升,需求依旧保持一定韧劲下,预计有色金属价格中枢震荡向上;黑色金属行业方面,随着基建持续发力,保交楼工作推进,建筑施工有所改善,部分中上游价格有所企稳,但随着欧美升息及需求收缩涨价风险并不高;化学原料制造品行业方面,该类商品的价格受原油影响较大,预计走势与原油价格保持一致,稳中趋降;煤炭行业方面,全球煤炭风险犹存,需求高峰或再趋紧,供需偏紧下价格有阶段性上行压力,需要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支持以限制其涨幅。总体而言,尽管部分工业品价格仍偏强,但受高基数影响,PPI整体处下行通道。预计2023年PPI同比中枢在1.0%左右。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挂靠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心主任苏剑教授从2006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应该立即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2)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维宏观调控体系。(3)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该严防用力过猛,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也与三个月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观点完全一致。(4)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增速的成果。2013年,刘伟、苏剑经过缜密分析和测算,认为中国每年只要有6.5%的经济增速就可以确保就业。此后不久,这一增速就成为中国 *** 经济增长速度的基准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一测算结果的精确性。(5)供给侧研究。刘伟和苏剑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供给侧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关于供给管理的学术论文。(6)新常态研究。刘伟和苏剑合作的论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苏剑和林卫斌还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新常态。(7)刘伟和苏剑主编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被译成英文、韩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种文字出版。(8)北京地铁补贴机制研究。2008年,本课题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地铁运营的补贴机制。该机制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被使用,直到现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杂志。《原富》是一个月度电子刊物,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目的是以最及时、最专业、最全面的方式呈现本月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大事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14期,是相关年度报告中连续出版年限最长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报告资助计划。(3)系列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本中心定期发布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分析和预测报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预测报告在预测精度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

更多2022年cpi数据(2022年cpi增长率是多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